搬家

来源 :读写月报(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liangp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亮子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士兵。当兵的第三年,首长把亮子留下了,不过是在一个偏僻的地方。
  和战友分别时,大家都哭了,战友们哭是因为要离开军营了。亮子也哭了,哭着哭着,就想起了父亲,就想起那个有风的黄昏。
  那个有风的黄昏,亮子才十八岁,风吹着亮子黑黑的胡子。父亲听到征兵的消息下来了,就到河边找到了正在捉鱼的亮子。父亲对亮子说:“孩子,在家你也没事,去当兵吧,当兵锻炼人!”那天晚上,父亲去了支书家,带去了一瓶珍藏多年的药酒——那是用蛇和中药泡出来的,平时父亲都舍不得喝。亮子终于得到了一个名额,体检和政审后,亮子顺利地进了部队。亮子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能吃苦,表現得很突出。复员时,亮子竟然当了士官,并留了下来。
  亮子回家探亲的时间少了,见父亲的时间也少了。母亲去世得早,父亲年龄大了,家里没人照顾,亮子开始担心父亲,想父亲。于是亮子就想着把工作调回去,可是哪有那么容易啊!
  又过了五年,亮子结了婚,有了孩子,亮子终于发现自己离不开这个地方了,可能永远回不了老家——不是不愿意回,是没法回。
  这时候,亮子就想着把父亲接过来。父亲头发白了,七十多了,再不尽孝,何时尽孝呢?亮子给父亲打电话,让父亲搬过来住。
  父亲不愿意去,他说:“太远了,我都一把老骨头了,现在去外地住,不习惯。”父亲年龄大了,家里没人照顾,不愿意到这里来,亮子开始恨起自己。一有时间,他就打电话给父亲,了解家里的情况,了解父亲的身体状况。
  终于有一天,父亲竟然说要搬来和儿子一起住。亮子高兴得要命,立马请了假,开车去接父亲。乡里乡亲都来送别,父亲喝了很多酒。父亲说:“以后就不回来了,老了,要享几天福了……”父亲到了儿子工作的地方,并不像电话里说的那样不习惯;相反,父亲天天都闲不住,一个人经常到后山上走来走去。父亲看见儿子带兵,儿子真威武,声音嘹亮,真是好样的。父亲看着,眼睛就眯成了一条线。
  父亲喜欢到外面转来转去,一回来就与儿子不停地说话,说他喜欢这里的山山水水,喜欢这里的风土人情,真后悔没有早点来。
  儿子很不解,这里有什么好呢?山路弯,水质苦,风沙大……没一样比得上家乡。有一天,父亲回来时却说:“这地方东面有一片地,我看过了,这里的风水不错,我死后就把我埋在那儿。”亮子努力说服父亲:“那里以前可是乱坟岗……”“我找人算过了,那里风水好,适合我这样木命的人。”父亲坚持说。
  父亲得了脑梗,突然就走了,在他所谓“好风水”的地方长眠了。亮子一下子没有了依靠,他感觉更孤独了,一有时间就去乱坟岗和父亲说话。到了黄昏,看门的守墓人看见亮子还不走,就劝道:“回去吧,人死不能复生。”
  亮子走了,回头看了看父亲的墓碑,很小,在草丛中不起眼,很平凡,就像父亲的一生,静静地来到了世上,又静静地走了。
  时间很快,一晃十年过去了。
  父亲死后还不能进祖坟,作为儿子更愧疚,亮子终于下定决心,要将父亲的坟迁回家乡,不能再让父亲的魂魄在外漂泊了。亮子一切准备就绪,招呼着一帮人到了墓地。
  这时,守墓人却对亮子说:“你不懂你的父亲啊!”亮子忙问:“啥意思?”
  “以前,你父亲哪里也不去,经常来这里,我们一起聊天,一坐就是一整天。他害怕死亡,害怕得要命,死了进不了祖坟怎么办?死后没法与你娘说话怎么办?可他怕你一个人在这里定不下心,就把自己留下来了。这里有一封信,你自己看看吧。”守墓人取出一封信,递给了亮子。
  “孩子,我不能让你一个人在外面,还有爹呢!你好好在这里工作吧,为自己,为父亲,更为国家,你放下一切吧。你不要想家了,爹把家搬到这里来了,爹会陪你一辈子,一辈子都不会离开这里。”亮子回过头,望着父亲小小的坟墓,眼泪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
  (来源:《小小说世界》2018年第6期)
  【阅读导引】一封信揭开父亲搬家的真相,勾勒出一位默默奉献,支持儿子工作的父亲形象。父爱如山,不是他不爱你,而是因为他是山,承受着更多的责任。天塌下来,山在顶着。
  【文本聚焦】小说在塑造父亲这个人物形象方面有哪些巧妙的安排?请简要分析。
其他文献
背影  朱自清  我与父亲不相见(是主动不见,还是父子隔阂?需结合背景资料)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点明是追忆)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祖母为何而死?原是被父亲气死)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为何交卸?原来是咎由自取)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触发、呼应心中的荒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朱自清此时会作何
期刊
寒冷有千百种形式、千百种方法在世界上移动:在海上像一群狂奔的马,在乡村像一窝猛扑的蝗虫,在城市则像一把利刃截断道路,从缝里钻入没有暖气的住家中。那天晚上,马可瓦多家用尽了最后的干柴,裹着大衣的全家人,看着暖炉中逐渐黯淡的小木炭,每一次呼吸,就从他们嘴里升起云雾。再没有人说话,云雾代替他们发言:太太吐出长长的云雾,仿佛在叹气;小孩们好像专心一意地吹着肥皂泡泡;马可瓦多则朝着上空一跳一跳地喘气,如同转
期刊
如果说读诗怡情的话,我首先让孩子选择读李白的诗,因为李白的诗可以让人不畏惧人生的困难,一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就点亮了每个人的心灵,让无论前路困顿还是天资迟缓的人都能遥想明天的希望,活着就有一份自信。李白的诗好,他被后世冠以“诗仙”的大名,是当之无愧的。但对李白平生遭遇的评价,有很多人为拔高和误读的因素。这种拔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李白是不屑于参加科举考试吗?  唐代沿袭隋朝的科举取士制
期刊
1.古今基本相同  “问讯”这个词语,意义和读音古今基本相同。《汉语大词典》在其条目下注有以下四个义项:①互相通问请教。②打听。③问候;慰问。④僧尼等向人合掌致敬。《辭源》《辞海》《现代汉语词典》以及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与《汉语大词典》相比,仅少第①义项,因此可以说其词义古今基本相同。  2.复词同义连用  “问讯”这个词语,从结构上讲是个并列式的合成词。“问”表达一般的询问,“讯”的本义是
期刊
有一个中年人,年轻时追求的家庭和事业都有了基础,却觉得生命空虚,感到彷徨无奈,而且这种情况日渐严重,到后来不得不去看医生。  医生听完了他的陈述,说:“我開几个处方给你试试。”于是开了四帖药放在药袋里,对他说:“你明天九点钟以前独自到海边去,不要带报纸杂志,不要听广播,到了海边,分别在九点、十二点、三点和五点,依序各服用一帖药,你的病就可以治愈了。”  那位中年人半信半疑,但第二天还是依照医生的嘱
期刊
“野政文工团”派出一个小分队,来九团慰问演出。思想内容没得说,可是出来进去总是那么几个熟悉面孔,太乏味了!台下开始发难:“不看!不看!不看!”  最初只有少数人起哄,像是受到恶性传染,到处尖声刺耳地打起了口哨。  报幕人从大幕中缝处钻出来,他每次出现,观众都以为演出将会做出调整。台下又狂呼乱喊起来:“出来一个坤角儿!出来一个坤角儿!”  宣传队队长亲自到大幕前讲话,面目严肃到不可能更加严肃:“我可
期刊
雨天,男人的短大衣里藏着一把小提琴。他走得很快,帽子遮在眼睛上,一脸疲惫,不时左顾右盼。突然,他拐进一条小小的甬道,推开一扇房门。门上的木牌上写着:制琴坊。  进入房内,他脱下大衣,把小提琴放在柜台上。他用大拇指把帽檐卷起来,等着那位在窗下工作的老人。制琴师站起身,一双眼睛在大大的镜片后面眨动着:“做什么?”  “我想把我的小提琴卖给您。”  制琴师将琴拿在手中,翻来覆去看,说:“是我做的,二十年
期刊
马塞尔·达内西是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人类语言学教授。一次在课堂上,有学生问他对表情符号有何看法,当时他还从未想过这是自己可以研究的东西。  当学生们与他分享了自己带有表情符号的短信后,达内西惊讶地发现,表情符号被用来表达情感的方式可能是书面语言无法做到的。所以当英国布鲁姆斯伯里出版集团邀请他撰写一本关于表情符号的著作时,达内西没有拒绝,这就是后来的《占领世界的表情包:一种风靡全球的新型社交方式》。 
期刊
那是夜里12点钟。米佳·库尔达罗夫神色激动,披头散发,飞也似的跑进他父母的住宅,急急忙忙地在各个房间里走进走出。他的父母已经躺下睡觉了。他妹妹躺在床上,正好读到一本长篇小说的最后一页。他那些在中学里读书的弟弟们已经睡着了。  “你从哪儿来?”父母惊讶地问,“你怎么了?”  “哎呀,你们别问了!我可真没有料到!是啊,我简直没有料到!这……这简直叫人没法相信呢!”  米佳哈哈大笑,在圈椅上坐下,他幸福
期刊
宋代自统一政权以来,都是处于相当艰难的境地——内忧外患,积弱不振。但是国势贫弱的宋,却是在秦汉统一王朝之后,年祚最长的朝代。唐代只有289年,宋代却有319年。两宋周边环伺的敌人都非等闲之辈,先后是辽、金两大强敌,最后面对的是横扫欧亚的蒙古。北宋被金所灭,宋室南渡,虽然失去了半壁江山,但也支撑了颇长的时间。可见宋绝非不堪一击的弱国,仍然有它顽强的一面。  这种精神也反映在宋代整个文化当中,尤其是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