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将走向何方

来源 :开放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y2720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天,看到了一份挺有意思的调查。某个人把两份名单给十个人看,问他们对这些人是否熟悉,为什么熟悉。
  第一份名单是:傅以渐、王式丹、毕沅、林召堂、王云锦、刘子壮、陈沆、刘福姚、刘春霖。
  第二份名单是:李渔、洪升、顾炎武、金圣叹、黄宗羲、吴敬梓、蒲松龄、洪秀全、袁世凯。
  十个人对第一份名单一个都不知道的有7人。十个人对第二份名单中的大多数人都知道。可以说。熟悉第二份名单的比熟悉第一份名单的肯定多得多。
  可是,在当时,第一份名单中的人物是多么辉煌与显赫啊!他们被焱星拱月,万人景仰,上至皇帝,下至平民,都把他们捧在手心里;而第二份名单中的人物呢?却寂寞孤独,都郁寡欢。门庭冷落。
  为什么?因为第一份名单里的人,全是清朝的科举状元,第二份里的呢?全是清朝的落第秀才。
  曾经那么夺目璀璨的大多已经湮然无闻,曾经那么灰暗惨淡的却有那么多人与日争光。这其中原因何在?或许因为“莽尊处优”的状元们养成了情性,认为一夜功名便可荣耀一世,因而不思进取;或许因为“落魄穷苦”的秀才们更加懂得“苦其心志”,因而奋发努力。总而言之。这的确是很有意思的一个问题,如果把它当作一个课题来研究,虽有难度。但一定很有价值。
  想起了我们身边的孩子们,总有一些老师感慨,为什么小时在学校并不出类拔萃的孩子。长大后却在社会上成就了自己的一番事业?为什么曾经的优等生却只能给小时默默无闻的同伴打工?到最后都逃不出古人那句“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大学未毕业就出来创业的比尔·盖茨。成了世界首富;同样大学还未毕业就已赚到千万资产的江南春,如今已是分众传媒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连大学校门都没跨进的韩寒,却抱出了《三重门》、《一座城池》等一大摞作品,是在情理之中。还是意料之外呢?
  李文杰在《高考状元≠未来才俊》一文中写道:“从前几年开始就有媒体炒作‘高考状元’。现在应该有不少已经从大学毕业走上社会了。那么,这些当年的‘高考状元’现在怎样了呢?为什么没有媒体对这些曾经被热妙过的‘高考状元’跟踪报道?窃以为,说白了,现实的情况也许更多是——当年的‘高考状元’并非都出类拔萃。同理,那些不是‘尖子学生’、或者‘名落孙山’的落榜生,出到社会后也并不见得就一定不如当年的这些‘高考状元’。”
  这,到底是我们的教育体制出了问题,还是我们的教育方法是否出了问题呢?
  如梦的未来,我们将会指引年少的孩子走向何方?
其他文献
最近有幸聆听了吴正宪老师执教的“估算”一课,给我许多教育和启示。美国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曾说过:“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日:影响学生学习新知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些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据此进行教学。”结合“估算”课堂教学实录。我们不妨把这高度浓缩的一条原理发解开来,看看我们该如何去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  1 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
期刊
要想成为一名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小学科学教师,使自己从经验型教师转变为科研型教师,就应积极开展校本研究工作,将教学实践中的热点问题,出现的新情况、新现象作为观察和思考的对象。选择并确立自己的校本研究课题,并运用科学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剖析、实践、研究,在搜集研究数据的基础上运用理论加以概括,说明问题的本质,从而指导科学教学工作,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树立校本研究意识,培养
期刊
一、体现正确的音乐理念,回归专一的音乐课堂    新课程实施以来,一线教师在音乐教学的道路上尝试了各种模式,虽然课堂气氛活跃了,可学生真正学到的音乐知识却并不多。有节研讨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歌曲教学《闪烁的小星星》。教师设计了从天文知识导人,宇宙、银河、九大行星……精美的多媒体课件加上教师声情并茂的讲解,着实非常吸引学生。可是20分钟过去了,学生仍遨游在浩瀚的宇宙,让人怀疑这究竟是在上音乐课
期刊
近日,听了苏教版第七册的“认识整万数”一课中有关拓展数位的环节,授课教师采用了名师张齐华的设计,即:通过同桌两位同学把各自的个级数位表合并,再略作修改。从而得到含有万级和个级的新数位表。但教师处理这个教学环节,却显得异常别扭。我在想,为什么要进行数位合并呢?合并的立足点在哪里?过后,我还仔细研究了张齐华的实录,以下便是两个教学片段的对比:  课始,教师让学生拨数,从3、30、300,一直拨到300
期刊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我们在课堂教学中。除了需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学习外,还要致力于把学习知识的规律和方法教给学生,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去主动探究发现,学会进行探究性学习,从而实现学习方式的改变和学习效果的提高,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一、
期刊
数学学习是学生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的一种有效性的学习。在数学教学中,非良构问题的创设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通过非良构问题的创设,吸引学生投入到实践活动中去,让学生积极自主地去探索,营造一种有利于学生开展问题解决学习的教学环境,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就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一、问题要有思考空间,体现价值性    非良构问题的创设主要是为了激活的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思考,所以非良
期刊
对于广大小学教师而言,由于缺乏专门的教育研究训练,教育研究仿佛一只烫手的山芋,不知该从何下手。其实,作为初涉教育研究的人,不会做研究不要紧,可以从模仿开始——今天要开展一项课题研究,可自己从来没做过,不会做,怎么办?不要紧,找一些其他人做得比较成功的课题研究来模仿。一次不行,两次不行,三次再模仿,就会渐渐悟出其中的研究之道。不会写论文不要紧,也可以从模仿开始——今天要发表论文解决自己的职称问题,可
期刊
现在,学生是越来越难管理,上课时经常做小动作,特别是一些副课,很多学生都忙自己的,根本不听老师在讲什么。如果老师批评他一下,他还会顶撞。我们当老师的,只能口头教育。更不能体罚,否则学生会回家向家长告状,家长不理解的,还会跑到学校来找老师的麻烦。有的时候,我们当老师的真的是管不了。去年,我们学校一个学生将老师的手砍伤,到现在那位老师都还不能正常上班。这让我们学校老师也有些担心,平时管教学生时也有所顾
期刊
教师怕教作文、改作文,学生怕写作文。要解决现状,首先要激发孩子写的兴趣,让他们不怕写、爱写。将写作当谈天,用我口说我心,用我手写我口。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注意从以下三方面着手,培养学生写作兴趣。    一、激发兴趣。促使孩子乐写    兴趣是学生学习习作的最佳动力。教师用有效的手段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让他们不怕写作、乐于表达、爱上动笔。让学生感兴趣的事情很多。笔者在教学中常讲些新奇有趣的故事引
期刊
近日,读到一篇文章,是关于一道平均数试题的质疑。题目是“小军身高1.4米。他在平均水深1.2米的河里游泳是安全的。”让学生判断是正确还是错误,题目设计者做出的结论是游泳是安全的。有人说,这是一道好题,把平均数这个数学问题结合到生活中去。是课改后命题的一个方向。而作者认为这道题不好。读到这篇文章,我欣赏作者敢于质疑的意识及自己独到的见解,但也有一些不同看法。在这里与大家交流。  思考一道题目到底好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