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代汉语中,往往遇到这样一些语言现象:乍看,似乎不合逻辑或语法不通,但已约定俗成,习以为常,谁也不会曲解。一般语法书上称之为语言习惯,现行统编中学语文教材也说“是约定俗成的习惯”,结果在学生中间产生了一些副作用:部分学生划不清语言习惯和病句的界限,或错将病句当做语言习惯而放过,或误把语言习惯当病句来修改,使人啼笑皆非。这个问题如何解决呢?应该明确现代汉语中的这些特殊语法现象,取消语言习惯这个“编制”,使其归口。事实上,语法(即语言规律)是从人们的语言中总结出来的,哪有人们的习惯语言不合语法、无法解释之理?现就常见的所谓“语言习惯”归纳如下:
一、词类活用
现代汉语由古代汉语演化而来,自然留有不少古代汉语的“遗传因素”。在现代汉语中,不仅保留了相当数量的成语和语言词汇,同时也保留了许多词类活用的语言现象。
例①,王胡在祠堂前面晒太阳。
例②,这口锅能吃五十人。
例①中“晒太阳”的“晒”属动词使动用法,意即“让太阳晒”,“使太阳晒”,而不是把太阳晒晒。“太阳”是施事宾语,而不是受事宾语。
例②中的“吃”也是动词的使动用法,全句的意思是,这口锅所做的饭够五十个人吃一顿,而不是说这口锅能把五十个人吃掉。
另外,如,“看医生”的“看”,“娶儿媳妇”的“娶”,都是动词的使动用法,即“让医生看(病)”而不是看望医生,“给儿子娶(媳妇)”而不是把儿子娶走。这种用法在古汉语中不乏其例,如,《孟子·梁惠王上·齐桓晋文之事》中的“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史记·信陵君列传》中的“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候生”,其中的“朝”和“从”都是这种用法。
还有名词用如动词的情况,如,原来说“这是一点小意思”,现在演化出“意思一点”、“意思意思”的说法,这在古代汉语中更是屡见不鲜了。
二、特殊句式
例③,王老大买了四十个肉夹馍。
其中“肉夹馍”是偏正短语,“肉夹”是“馍”的定语,“肉夹”中的“肉”又属宾语前置。“肉夹馍”实为“夹肉馍”,即中间夹有肉的馍。为了突出“肉”,才把它提到动词“夹”的前面。与《左传·庄公十年·曹刿论战》中“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之“肉”用法相同。
三、成分省略
有些短语,看似在逻辑上犯了自相矛盾的毛病,其实是某种成分的省略,已为大家约定俗成。这种语言现象,有如下几种情况:
1.宾语省略。譬如,“打扫卫生”,从字面上抠,会得出与其本意截然相反的内容,实际上,这里的“卫生”并不是“打扫的宾语”,而是“打扫”的补语,补充说明“打扫”的结果。正像人们所理解的那样,“打扫卫生”是要把环境打扫得很卫生,而不是把卫生打扫掉。“打扫”的宾语是“环境”,省略了。把它补出来,变为“把字式”,应是“把环境打扫得卫生”。像“打扫卫生”这种述补式偏正短语,在现代汉语中也是一个不小的家族。另外,如,“消灭干净”,“消灭”的宾语被承前省略了,“干净”是它的补语,补充说明“消灭”的结果。
2.中心词省略。如,“恢复疲劳”,其中“疲劳”指“疲劳之躯”,以定语代中心词,意即使疲劳的身体得到恢复,绝不是让身体恢复疲劳状态,省略了“疲劳”的中心词“身体(躯体)”。又如,“我喝龙井”,其中“龙井”代“龙井茶”,省略了中心词“茶”;“六亿神州尽舜尧”,“神州”代“神州人民”,省略了中心词“人民”。这种省略中心词而以定语代之的语言现象,在汉语中也是较为普遍的。
3.否定之否定成分省略。如,说“我非去”,实际是“我非去不可”,省略了“不可”二字,反倒使语言更显简洁有力,起到了加强语势的作用。
四、同义并举
有些短语,乍一看,似乎犯了“重复”的逻辑错误,实则不然,他们同义并举,加强语意,也已为约定俗成,正逐渐加入成语的行列。
例④,倘若情况果真如此,那么,将地球与月球比作邂逅相遇遂成天作之合的夫妻。岂不是再妙不过了吗?
其中的“邂逅”,意为“不期而遇”,说“邂逅相遇”,就成了“不期而遇相遇”,在逻辑上犯了重复的毛病。开始大家都把它当做病句处理,告诫学生不能这样说。但是后来这样说的人太多了,造成了既定事实,语法界也不得不承认,释之曰“从习惯”。其实,这里的“邂逅”和“相遇”是同意并举,和“心满意足”、“雄心壮志”差不多。不同的是,这里的“邂逅”又限定了“相遇”的方式,在意念上和“相遇”有修饰关系。若只说“相遇”,不明如何相遇;若只说“邂逅”,又有点阳春白雪,显得深奥难懂,二者连用,方尽其妙。
一、词类活用
现代汉语由古代汉语演化而来,自然留有不少古代汉语的“遗传因素”。在现代汉语中,不仅保留了相当数量的成语和语言词汇,同时也保留了许多词类活用的语言现象。
例①,王胡在祠堂前面晒太阳。
例②,这口锅能吃五十人。
例①中“晒太阳”的“晒”属动词使动用法,意即“让太阳晒”,“使太阳晒”,而不是把太阳晒晒。“太阳”是施事宾语,而不是受事宾语。
例②中的“吃”也是动词的使动用法,全句的意思是,这口锅所做的饭够五十个人吃一顿,而不是说这口锅能把五十个人吃掉。
另外,如,“看医生”的“看”,“娶儿媳妇”的“娶”,都是动词的使动用法,即“让医生看(病)”而不是看望医生,“给儿子娶(媳妇)”而不是把儿子娶走。这种用法在古汉语中不乏其例,如,《孟子·梁惠王上·齐桓晋文之事》中的“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史记·信陵君列传》中的“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候生”,其中的“朝”和“从”都是这种用法。
还有名词用如动词的情况,如,原来说“这是一点小意思”,现在演化出“意思一点”、“意思意思”的说法,这在古代汉语中更是屡见不鲜了。
二、特殊句式
例③,王老大买了四十个肉夹馍。
其中“肉夹馍”是偏正短语,“肉夹”是“馍”的定语,“肉夹”中的“肉”又属宾语前置。“肉夹馍”实为“夹肉馍”,即中间夹有肉的馍。为了突出“肉”,才把它提到动词“夹”的前面。与《左传·庄公十年·曹刿论战》中“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之“肉”用法相同。
三、成分省略
有些短语,看似在逻辑上犯了自相矛盾的毛病,其实是某种成分的省略,已为大家约定俗成。这种语言现象,有如下几种情况:
1.宾语省略。譬如,“打扫卫生”,从字面上抠,会得出与其本意截然相反的内容,实际上,这里的“卫生”并不是“打扫的宾语”,而是“打扫”的补语,补充说明“打扫”的结果。正像人们所理解的那样,“打扫卫生”是要把环境打扫得很卫生,而不是把卫生打扫掉。“打扫”的宾语是“环境”,省略了。把它补出来,变为“把字式”,应是“把环境打扫得卫生”。像“打扫卫生”这种述补式偏正短语,在现代汉语中也是一个不小的家族。另外,如,“消灭干净”,“消灭”的宾语被承前省略了,“干净”是它的补语,补充说明“消灭”的结果。
2.中心词省略。如,“恢复疲劳”,其中“疲劳”指“疲劳之躯”,以定语代中心词,意即使疲劳的身体得到恢复,绝不是让身体恢复疲劳状态,省略了“疲劳”的中心词“身体(躯体)”。又如,“我喝龙井”,其中“龙井”代“龙井茶”,省略了中心词“茶”;“六亿神州尽舜尧”,“神州”代“神州人民”,省略了中心词“人民”。这种省略中心词而以定语代之的语言现象,在汉语中也是较为普遍的。
3.否定之否定成分省略。如,说“我非去”,实际是“我非去不可”,省略了“不可”二字,反倒使语言更显简洁有力,起到了加强语势的作用。
四、同义并举
有些短语,乍一看,似乎犯了“重复”的逻辑错误,实则不然,他们同义并举,加强语意,也已为约定俗成,正逐渐加入成语的行列。
例④,倘若情况果真如此,那么,将地球与月球比作邂逅相遇遂成天作之合的夫妻。岂不是再妙不过了吗?
其中的“邂逅”,意为“不期而遇”,说“邂逅相遇”,就成了“不期而遇相遇”,在逻辑上犯了重复的毛病。开始大家都把它当做病句处理,告诫学生不能这样说。但是后来这样说的人太多了,造成了既定事实,语法界也不得不承认,释之曰“从习惯”。其实,这里的“邂逅”和“相遇”是同意并举,和“心满意足”、“雄心壮志”差不多。不同的是,这里的“邂逅”又限定了“相遇”的方式,在意念上和“相遇”有修饰关系。若只说“相遇”,不明如何相遇;若只说“邂逅”,又有点阳春白雪,显得深奥难懂,二者连用,方尽其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