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高校政治理论课的核心内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进入”,需要深化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推行“三三三”教学模式:教学目标上落实“三个三”;教学内容上抓好“三方面”,教学方法上推行“三个式”。
[关键词]理论体系;“三进入”;教学改革;“三三三”模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高校政治理论课的核心内容,如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进入”,是当前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首要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政治理论课中的核心地位,当前大学师生政治倾向发生的各种新变化,各种政治信息流通渠道对政治理论课形成的各种竞争和挑战,都要求我们必须深入研究新时期政治理论教学规律,深化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真正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系统进教材、生动进课堂、扎实进大脑。
1 教学目标上落实“三个三”:三基本、三能力、三树立
教学目的的明确性、教学目标的准确性是上好一门课程的向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对中国举什么旗,走什么路至关重要。牢固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办学育人中的指导地位,坚持把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学员放在第一位,事关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原则的贯彻。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学习掌握它必须遵循认知规律,通过学习、实践、学习的不断循环反复,才能达到“真懂”、“真用”。因此,掌握和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逐步提高、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希望一蹴而就。因此,学员在院校集中学习这段时间,首先应该从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三基本)这些“基本功”上下功夫,而不能好高骛远。
掌握知识和方法只是完成教学目标的第一步,知识和方法只有内化为学员的能力才能为知识的应用创造条件。这就要求教员在备课中,通过设置问题情境、案例分析、搭建研究问题平台等方法,引导学员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分析解决现实中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提高学员用新观念、新视角、新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同时,要增加实践环节,拓展课堂,让学员在接触实际中达到进一步消化知识,形成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三能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学的主旨是坚定学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信仰,增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强化履行使命的责任感,激发投身国防和军队建设事业的热情和动力。这就要求本课程教学必须坚持教书与育人的有机统一,把学习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修身立德、建功立业的行为准则,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树立),为学员的一生奠定牢固的思想政治基础。
2 教学内容上抓好“三方面”:三个点、三贴近、三进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学在内容上应力求抓好“三方面”:即抓住教学内容的三个点,即重点、难点和热点;使教育内容做到三贴近,即贴近实际、贴近学员、贴近部队;实现教学内容三进入,即进教材、进课堂、进思想。
本课程在内容安排上要紧跟时代发展和党的理论创新前进的步伐,坚持党的理论创新走到哪里,课程内容就要延伸拓展到哪里的原则,始终保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教员在备课中,要结合国际国内形势,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最新动态和重大的理论热点难点问题及时纳入到教学之中,保证教学信息做到容量大、更新快。同时,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发展规律,把教学内容分为:作为理论体系基础的基本原理部分,对理论体系论证的主干内容部分,随着实践发展变化而变化的形势与政策部分三大类。根据这些内容的不同特点做出合理的安排和设计。既保证本课程内容的稳定性,又要体现本课程内容的与时俱进性,使课程内容紧跟时代步伐,与形势的变化和发展同频共振,不断赋予新的活力。
抓住“三个点”:突出重点,把握难点,抓好热点。第一,突出重点,增强教育的鲜明时代感。为了让学员系统而深入地学习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采取“大框架介绍,小专题进入”的做法。首先概括地介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然后分为若干小专题展开讲解,这样能让学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整体结构建立起一个宏观架构,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新点特别是最新理论成果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研究,从而增强政治理论课的时效性,第二,把握难点,增强教育的说服力。政治理论课教学要把学习研究该课程重大理论问题作为重点加以突出,结合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国防和军队建设实际,充分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一个个深入解析,帮助学员从理论渊源、历史发展和实践要求上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和把握,不断统一思想、澄清是非、提高认识,增强教育的理论说服力。第三,抓住热点、疑点问题,增强教育的针对性。政治理论课教学要通过课前课后的广泛座谈、调研,了解掌握学员的思想动态,针对学员关注的热点问题,做好解难释疑工作,帮助学员解好思想扣子,走出认识误区,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加深对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
做好“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学员、贴近部队。政治课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是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实际紧密结合,与学员紧密结合,与部队紧密结合,使其“大众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明方向,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贴近实际,就是要贴近中国国情,以我们现在研究的问题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的具体应用,成为我们行动的指南;贴近学员。就要解决学员思想认识上的疑难为题,加强党的理论武装。用科学发展规武装广大官兵头脑,在“深入”上下功夫,在“实效”上做文章,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统一意志、凝聚力量的思想武器;贴近部队,要求我们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谋划建设、促进发展的基本遵循。让学员学会善于运用科学发展观蕴含的科学理念和科学方法筹划工作。
实现“三进入”:进教材、进课堂、进思想。从某种意义上说,抓住“三个点”,做好“三贴近”,都是围绕着“三进入”进行的,都是为了实现“三进入”。为了实现“三进入”,主要采取以下解决措施:
第一,充实更新,修改教材。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及时修改课程标准和教学设计,在教案中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最新成果。首先,要全面充实和修改教学要点。要在教案中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最新成果作为要点,突出科学发展观的地位。其次,要在新编统编教材还未修订出版之前,编写一部适合学员学习、涵盖各门政治理论课“三进入”内容、释疑解惑的教材,引导学员深入地学习。
第二,开设专题。重点深化。对重大理论问题和热点问题专门开设相关专题讲座,进行重点补充深化,达到深化理解、强化 认识、提高素质能力的目的。学习贯彻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可以采取专题教学进行重点深化。一方面以课程理论为基础,以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重点,把课程的主要内容,综合为若干专题,教员与学员一起进行研究;另一方面也可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和要求,专门开设相关专题讲座,进行重点补充深化,通过对理论创新点和学员关注点的专题讲解,达到深化理解、强化认识的目的。
第三,集体备课,合力攻关。发挥教学组成员各自的专业优势,从不同层次、角度对理论体系进行阐述,形成集体备课成果,提高教学质量。更新内容,分类渗透。为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融入现有的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中,要从各门课程的特点出发,发挥各自的特殊优势和功能,从不同层次、不同的侧面、不同角度贯彻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力求发挥学科教学的互补和系统优势。
3 教学方法上推行“三个式”:互动式、参与式、导学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方法上的改革应具有时代性、主体性、实践性、创新性等特点。就时代性与主体性而言,在全球民主化浪潮的推动下,学员的民主意识、参与意识增强,这必然要求突出学员的主体地位。因此,互动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应运而生,并且在政治理论课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同时,教学主体和内容的变化,也必然要求对传统的教育教学论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赋予它新的形式和方法。
互动式是一种主动、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其主旨是鼓励学员在实际矛盾冲突中积极探索和体验,参与式教学是指由教员根据教学目标。从学员实际出发提出问题,以学员为主体,调动学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启发学员在参与中思考,从而完成教学任务的方法。互动式与参与式两种教学方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者的联系在于,无论是互动式还是参与式,它们都以发挥学员的主体地位为前提,都以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为特征,都以培养学员能力为目的。两者的区别在于互动的范围和程度不同,互动式教学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注重在互动中激发学员学习兴趣,培养学员的各种能力;参与式教学则注重师生互动,学员参与到教员组织的教学活动中,教员帮助学员获取知识。显然,互动式是参与式的更高形态。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贯彻实施互动式和参与式可以采用以下一些具体策略:
第一,集体讨论。在教学过程中,教员根据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的、教学重点、难点以及学员特点,精心设计讨论题目,让学员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观点、方法探讨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和途径,在这种探讨中提高学员的素质和能力。 第二,情境设置。在教学过程中,教员理论性强、理解难度较高的教学内容,把问题设置在特定的情境之中,让学员置身于具体的情境之中,设身处地地去想象、感悟、体会,最后让学员去提炼、归纳、升华,获得知识。
第三,案例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员精心准备一些与教学内容相一致、与学员生活紧密贴近的案例,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引入,并引导学员思考、讨论、分析,得出正确结论,提高学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实践性教学。将课堂延伸到社会、延伸到部队,以参观见学,通过看(实物)、听(讲解)、问(问题)、谈(体会)等形式,使学员在社会大课堂中感受改革开放成果和中国的基本国情,加深对党的创新理论的学习理解。
导学式是以自学为主并得到恰当的指导、学在导前、学中求导、学导结合、学以致用、优化智能、尝试创新、用以促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学导式教学的特点是先学后导,问题先行;学员为主,教员为辅;学导结合,符合认知;以导利学,学导相长;及时评价,注重效益;开发智能,适应性强。
与传统教学相比,学导式教学具有以下优点:着眼于改变课堂教育环境中的师生关系,改变学员之间的关系,使学员与教员,学员于学员之间的情感处于和谐协调的状态,营造出融洽与合作的教学环境;突出教员的主导与控制作用,在引导上下功夫,在信息控制上做文章,使教与学两者之间的信息交流畅通;突出学员的主体地位,强调学员的积极参与,培养学员自主、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互动式、参与式、导学式是体现现代教育理念的教学方式,在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这三种教学方式应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
[关键词]理论体系;“三进入”;教学改革;“三三三”模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高校政治理论课的核心内容,如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进入”,是当前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首要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政治理论课中的核心地位,当前大学师生政治倾向发生的各种新变化,各种政治信息流通渠道对政治理论课形成的各种竞争和挑战,都要求我们必须深入研究新时期政治理论教学规律,深化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真正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系统进教材、生动进课堂、扎实进大脑。
1 教学目标上落实“三个三”:三基本、三能力、三树立
教学目的的明确性、教学目标的准确性是上好一门课程的向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对中国举什么旗,走什么路至关重要。牢固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办学育人中的指导地位,坚持把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学员放在第一位,事关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原则的贯彻。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学习掌握它必须遵循认知规律,通过学习、实践、学习的不断循环反复,才能达到“真懂”、“真用”。因此,掌握和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逐步提高、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希望一蹴而就。因此,学员在院校集中学习这段时间,首先应该从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三基本)这些“基本功”上下功夫,而不能好高骛远。
掌握知识和方法只是完成教学目标的第一步,知识和方法只有内化为学员的能力才能为知识的应用创造条件。这就要求教员在备课中,通过设置问题情境、案例分析、搭建研究问题平台等方法,引导学员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分析解决现实中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提高学员用新观念、新视角、新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同时,要增加实践环节,拓展课堂,让学员在接触实际中达到进一步消化知识,形成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三能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学的主旨是坚定学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信仰,增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强化履行使命的责任感,激发投身国防和军队建设事业的热情和动力。这就要求本课程教学必须坚持教书与育人的有机统一,把学习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修身立德、建功立业的行为准则,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树立),为学员的一生奠定牢固的思想政治基础。
2 教学内容上抓好“三方面”:三个点、三贴近、三进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学在内容上应力求抓好“三方面”:即抓住教学内容的三个点,即重点、难点和热点;使教育内容做到三贴近,即贴近实际、贴近学员、贴近部队;实现教学内容三进入,即进教材、进课堂、进思想。
本课程在内容安排上要紧跟时代发展和党的理论创新前进的步伐,坚持党的理论创新走到哪里,课程内容就要延伸拓展到哪里的原则,始终保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教员在备课中,要结合国际国内形势,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最新动态和重大的理论热点难点问题及时纳入到教学之中,保证教学信息做到容量大、更新快。同时,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发展规律,把教学内容分为:作为理论体系基础的基本原理部分,对理论体系论证的主干内容部分,随着实践发展变化而变化的形势与政策部分三大类。根据这些内容的不同特点做出合理的安排和设计。既保证本课程内容的稳定性,又要体现本课程内容的与时俱进性,使课程内容紧跟时代步伐,与形势的变化和发展同频共振,不断赋予新的活力。
抓住“三个点”:突出重点,把握难点,抓好热点。第一,突出重点,增强教育的鲜明时代感。为了让学员系统而深入地学习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采取“大框架介绍,小专题进入”的做法。首先概括地介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然后分为若干小专题展开讲解,这样能让学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整体结构建立起一个宏观架构,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新点特别是最新理论成果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研究,从而增强政治理论课的时效性,第二,把握难点,增强教育的说服力。政治理论课教学要把学习研究该课程重大理论问题作为重点加以突出,结合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国防和军队建设实际,充分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一个个深入解析,帮助学员从理论渊源、历史发展和实践要求上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和把握,不断统一思想、澄清是非、提高认识,增强教育的理论说服力。第三,抓住热点、疑点问题,增强教育的针对性。政治理论课教学要通过课前课后的广泛座谈、调研,了解掌握学员的思想动态,针对学员关注的热点问题,做好解难释疑工作,帮助学员解好思想扣子,走出认识误区,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加深对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
做好“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学员、贴近部队。政治课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是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实际紧密结合,与学员紧密结合,与部队紧密结合,使其“大众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明方向,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贴近实际,就是要贴近中国国情,以我们现在研究的问题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的具体应用,成为我们行动的指南;贴近学员。就要解决学员思想认识上的疑难为题,加强党的理论武装。用科学发展规武装广大官兵头脑,在“深入”上下功夫,在“实效”上做文章,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统一意志、凝聚力量的思想武器;贴近部队,要求我们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谋划建设、促进发展的基本遵循。让学员学会善于运用科学发展观蕴含的科学理念和科学方法筹划工作。
实现“三进入”:进教材、进课堂、进思想。从某种意义上说,抓住“三个点”,做好“三贴近”,都是围绕着“三进入”进行的,都是为了实现“三进入”。为了实现“三进入”,主要采取以下解决措施:
第一,充实更新,修改教材。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及时修改课程标准和教学设计,在教案中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最新成果。首先,要全面充实和修改教学要点。要在教案中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最新成果作为要点,突出科学发展观的地位。其次,要在新编统编教材还未修订出版之前,编写一部适合学员学习、涵盖各门政治理论课“三进入”内容、释疑解惑的教材,引导学员深入地学习。
第二,开设专题。重点深化。对重大理论问题和热点问题专门开设相关专题讲座,进行重点补充深化,达到深化理解、强化 认识、提高素质能力的目的。学习贯彻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可以采取专题教学进行重点深化。一方面以课程理论为基础,以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重点,把课程的主要内容,综合为若干专题,教员与学员一起进行研究;另一方面也可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和要求,专门开设相关专题讲座,进行重点补充深化,通过对理论创新点和学员关注点的专题讲解,达到深化理解、强化认识的目的。
第三,集体备课,合力攻关。发挥教学组成员各自的专业优势,从不同层次、角度对理论体系进行阐述,形成集体备课成果,提高教学质量。更新内容,分类渗透。为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融入现有的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中,要从各门课程的特点出发,发挥各自的特殊优势和功能,从不同层次、不同的侧面、不同角度贯彻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力求发挥学科教学的互补和系统优势。
3 教学方法上推行“三个式”:互动式、参与式、导学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方法上的改革应具有时代性、主体性、实践性、创新性等特点。就时代性与主体性而言,在全球民主化浪潮的推动下,学员的民主意识、参与意识增强,这必然要求突出学员的主体地位。因此,互动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应运而生,并且在政治理论课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同时,教学主体和内容的变化,也必然要求对传统的教育教学论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赋予它新的形式和方法。
互动式是一种主动、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其主旨是鼓励学员在实际矛盾冲突中积极探索和体验,参与式教学是指由教员根据教学目标。从学员实际出发提出问题,以学员为主体,调动学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启发学员在参与中思考,从而完成教学任务的方法。互动式与参与式两种教学方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者的联系在于,无论是互动式还是参与式,它们都以发挥学员的主体地位为前提,都以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为特征,都以培养学员能力为目的。两者的区别在于互动的范围和程度不同,互动式教学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注重在互动中激发学员学习兴趣,培养学员的各种能力;参与式教学则注重师生互动,学员参与到教员组织的教学活动中,教员帮助学员获取知识。显然,互动式是参与式的更高形态。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贯彻实施互动式和参与式可以采用以下一些具体策略:
第一,集体讨论。在教学过程中,教员根据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的、教学重点、难点以及学员特点,精心设计讨论题目,让学员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观点、方法探讨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和途径,在这种探讨中提高学员的素质和能力。 第二,情境设置。在教学过程中,教员理论性强、理解难度较高的教学内容,把问题设置在特定的情境之中,让学员置身于具体的情境之中,设身处地地去想象、感悟、体会,最后让学员去提炼、归纳、升华,获得知识。
第三,案例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员精心准备一些与教学内容相一致、与学员生活紧密贴近的案例,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引入,并引导学员思考、讨论、分析,得出正确结论,提高学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实践性教学。将课堂延伸到社会、延伸到部队,以参观见学,通过看(实物)、听(讲解)、问(问题)、谈(体会)等形式,使学员在社会大课堂中感受改革开放成果和中国的基本国情,加深对党的创新理论的学习理解。
导学式是以自学为主并得到恰当的指导、学在导前、学中求导、学导结合、学以致用、优化智能、尝试创新、用以促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学导式教学的特点是先学后导,问题先行;学员为主,教员为辅;学导结合,符合认知;以导利学,学导相长;及时评价,注重效益;开发智能,适应性强。
与传统教学相比,学导式教学具有以下优点:着眼于改变课堂教育环境中的师生关系,改变学员之间的关系,使学员与教员,学员于学员之间的情感处于和谐协调的状态,营造出融洽与合作的教学环境;突出教员的主导与控制作用,在引导上下功夫,在信息控制上做文章,使教与学两者之间的信息交流畅通;突出学员的主体地位,强调学员的积极参与,培养学员自主、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互动式、参与式、导学式是体现现代教育理念的教学方式,在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这三种教学方式应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