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实验是化学科学的灵魂,是学生认识化学世界的窗口。培养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的核心,而如何更有效地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各项实验能力,是值得深思的课题。
化学 实验 能力
化学实验是化学科学的灵魂,是学生认识化学世界的窗口。培养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的核心,而如何更有效地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各项实验能力,是值得深思的课题。那么,如何培养初中生化学的实验能力呢?
一、化学实验能力的构成要素
化学实验能力,即运用化学手段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种由多种能力要素构成的综合能力。其包括如下:
1、知识要素:
即化学工作者在长期的科学研究活动中所积累的实验方法、实验操作和实验安全等方面的经验,如装置气密性的检验,可燃性气体的验纯等,是实验能力的基础性要素。实验知识要素的学习,可通过资料查阅,老师讲解,再配合同学们的动手操作去慢慢体验、理解和记忆。
2、技能要素:
即同学们在老师指导下,通过不断地操作训练而形成的基本动手能力,通常包括用药品的取用,常见实验仪器的使用和基本操作等几个方面。化学实验过程中,实验技能的规范与否直接决定着整个实验的成败。
3、心智要素:
(1)解决实验问题的能力。
即能根据特定的实验方案,恰当地选择仪器和试剂,安装仪器,配制药品,控制实验条件,独立地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准确记录实验现象,对所获得的实验事实,数据,资料进行加工、处理,得出正确结论,并规范撰写实验报告的能力。
(2)强烈的“实验意识”。
即在科学探究中善于通过实验来解决问题—能够通过分析问题,选取恰当的实验课题,并灵活运用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设计实验方案,解决具体问题。如在探究“鸡蛋壳成分”活动中,有些同学会想到用“查阅资料”的方法,但实验意识强的同学则会倾向用实验来完成探究任务。
4、思想品质要素:
即同学们在主动参与实验探究时,应具备的情感、个性和价值取向。主要包括:(1)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思想、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以及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等。(2)热爱劳动、爱护公物、以及节约、安全和环保的意识等。
二、初中生化学实验能力的培养策略
1、把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作为重点
初中学生对于化学实验的操作能力,可以说是没有的。要学好化学,在初中阶段就应该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为重点,使他们初步掌握初中阶段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要培养他们的能力,须有计划、有步骤的实行。
1)、规范基本操作。
培养实验能力,首先应该培养他们对各种仪器的使用、操作能力。初中学生具备了观察仪器、药品取用的能力之后,还应通过具体的实验培养他们的基本操作能力。实验的基本操作包括:药品的取用、托盘天平的使用、仪器装置的连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物质的加热、过滤、蒸发和仪器的洗涤。这些基本操作要領需学生在学中练、练中学,在练和学中掌握和提高,达到熟练程度,最终形成能力。例如药品的取用,教师可先引导学生学习粉末固体药品的取用,所需仪器、操作要领,然后让学生观察练习。其次是根据初中实验要求,学生要学会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实验,具有初步的实验能力。具体的方法是:第一,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习这些实验的原理、操作步骤、实验现象、注意事项等。第二,让学生用实物进行模拟操作,对一些不正确的地方,教师应及时地指导并予以纠正。第三,让个别学生实际操作,让一些能力差的学生见习。第四,每位同学轮流操作,这样每个学生的操作能力都能得到提高。
2)、让学生动手具体操作实验,培养实验能力。
有些演示实验易操作,现象明显,很具有代表性。如果我们把部分演示实验也让学生做,会更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实验能力的提高。如一些操作简单的演示实验,教师可安排两三个学生在实验室先做一遍,然后上课时做给其他学生观察。教师可把学生编成组,轮流来完成教材中的演示实验,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也使他们的实验能力得以提高。教师在准备实验时,由实验助手协作完成实验前实验效果的预测、溶液的配制、所需仪器的取存等,也可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2、引入探究性的化学实验,提高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
当前初中化学教材中的实验大多是验证性实验,学生事先知道了实验需要的材料、实验的现象以及结果,只需循着实验步骤再验证一遍,往往缺乏探索性,较为枯燥,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适当增加探究性的实验,让实验保持一定的神秘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实验热情,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实验能力。
3、突出实验选材的广泛性
这里,实验选材的广泛性包括实验类型的多样化、实验选题的广泛性、实验所用材料的广泛性三个方面。
实验类型的多样化是指根据培养目标和学习内容,可选编不同类型的化学实验。从实践形式来看,化学实验可分为演示实验、边讲边实验、学生实验和实验习题。从实验内容来看,可以使基本操作实验,物质性质和制备实验,也可以使基本概念和化学原理实验,也可以使结合生活、生产实际的模拟实验或活动,或者是社会调查。从实验目的看,可以使训练实验操作技能的;也可以是帮助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也可以是为传授知识提供所必需的感性材料的;也可以是验证或探究概念原理的,也可以是训练科学方法的。
实验选题的广泛性是强调突出与社会生活实践的联系。学生面对的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界和生活于其中的人类社会,而化学在几大程度上推进了现代社会的文明和进步,现代人们的生产生活样样都离不开化学,因此,有关的科学知识、科学活动过程和人类活动的态度都应该成为教学内容不可或缺的方面。为此,化学实验选题应该涉及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特别要注重反映科技发展的能源、材料、化肥、农药、环境以及涉及人们日常生活化学的食品防腐、洗涤去污、化妆品、药品等内容,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应用能力。
化学 实验 能力
化学实验是化学科学的灵魂,是学生认识化学世界的窗口。培养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的核心,而如何更有效地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各项实验能力,是值得深思的课题。那么,如何培养初中生化学的实验能力呢?
一、化学实验能力的构成要素
化学实验能力,即运用化学手段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种由多种能力要素构成的综合能力。其包括如下:
1、知识要素:
即化学工作者在长期的科学研究活动中所积累的实验方法、实验操作和实验安全等方面的经验,如装置气密性的检验,可燃性气体的验纯等,是实验能力的基础性要素。实验知识要素的学习,可通过资料查阅,老师讲解,再配合同学们的动手操作去慢慢体验、理解和记忆。
2、技能要素:
即同学们在老师指导下,通过不断地操作训练而形成的基本动手能力,通常包括用药品的取用,常见实验仪器的使用和基本操作等几个方面。化学实验过程中,实验技能的规范与否直接决定着整个实验的成败。
3、心智要素:
(1)解决实验问题的能力。
即能根据特定的实验方案,恰当地选择仪器和试剂,安装仪器,配制药品,控制实验条件,独立地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准确记录实验现象,对所获得的实验事实,数据,资料进行加工、处理,得出正确结论,并规范撰写实验报告的能力。
(2)强烈的“实验意识”。
即在科学探究中善于通过实验来解决问题—能够通过分析问题,选取恰当的实验课题,并灵活运用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设计实验方案,解决具体问题。如在探究“鸡蛋壳成分”活动中,有些同学会想到用“查阅资料”的方法,但实验意识强的同学则会倾向用实验来完成探究任务。
4、思想品质要素:
即同学们在主动参与实验探究时,应具备的情感、个性和价值取向。主要包括:(1)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思想、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以及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等。(2)热爱劳动、爱护公物、以及节约、安全和环保的意识等。
二、初中生化学实验能力的培养策略
1、把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作为重点
初中学生对于化学实验的操作能力,可以说是没有的。要学好化学,在初中阶段就应该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为重点,使他们初步掌握初中阶段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要培养他们的能力,须有计划、有步骤的实行。
1)、规范基本操作。
培养实验能力,首先应该培养他们对各种仪器的使用、操作能力。初中学生具备了观察仪器、药品取用的能力之后,还应通过具体的实验培养他们的基本操作能力。实验的基本操作包括:药品的取用、托盘天平的使用、仪器装置的连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物质的加热、过滤、蒸发和仪器的洗涤。这些基本操作要領需学生在学中练、练中学,在练和学中掌握和提高,达到熟练程度,最终形成能力。例如药品的取用,教师可先引导学生学习粉末固体药品的取用,所需仪器、操作要领,然后让学生观察练习。其次是根据初中实验要求,学生要学会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实验,具有初步的实验能力。具体的方法是:第一,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习这些实验的原理、操作步骤、实验现象、注意事项等。第二,让学生用实物进行模拟操作,对一些不正确的地方,教师应及时地指导并予以纠正。第三,让个别学生实际操作,让一些能力差的学生见习。第四,每位同学轮流操作,这样每个学生的操作能力都能得到提高。
2)、让学生动手具体操作实验,培养实验能力。
有些演示实验易操作,现象明显,很具有代表性。如果我们把部分演示实验也让学生做,会更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实验能力的提高。如一些操作简单的演示实验,教师可安排两三个学生在实验室先做一遍,然后上课时做给其他学生观察。教师可把学生编成组,轮流来完成教材中的演示实验,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也使他们的实验能力得以提高。教师在准备实验时,由实验助手协作完成实验前实验效果的预测、溶液的配制、所需仪器的取存等,也可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2、引入探究性的化学实验,提高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
当前初中化学教材中的实验大多是验证性实验,学生事先知道了实验需要的材料、实验的现象以及结果,只需循着实验步骤再验证一遍,往往缺乏探索性,较为枯燥,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适当增加探究性的实验,让实验保持一定的神秘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实验热情,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实验能力。
3、突出实验选材的广泛性
这里,实验选材的广泛性包括实验类型的多样化、实验选题的广泛性、实验所用材料的广泛性三个方面。
实验类型的多样化是指根据培养目标和学习内容,可选编不同类型的化学实验。从实践形式来看,化学实验可分为演示实验、边讲边实验、学生实验和实验习题。从实验内容来看,可以使基本操作实验,物质性质和制备实验,也可以使基本概念和化学原理实验,也可以使结合生活、生产实际的模拟实验或活动,或者是社会调查。从实验目的看,可以使训练实验操作技能的;也可以是帮助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也可以是为传授知识提供所必需的感性材料的;也可以是验证或探究概念原理的,也可以是训练科学方法的。
实验选题的广泛性是强调突出与社会生活实践的联系。学生面对的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界和生活于其中的人类社会,而化学在几大程度上推进了现代社会的文明和进步,现代人们的生产生活样样都离不开化学,因此,有关的科学知识、科学活动过程和人类活动的态度都应该成为教学内容不可或缺的方面。为此,化学实验选题应该涉及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特别要注重反映科技发展的能源、材料、化肥、农药、环境以及涉及人们日常生活化学的食品防腐、洗涤去污、化妆品、药品等内容,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