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名著学写作之细节描写

来源 :作文周刊·七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ny03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浩如烟海的文学时空,但凡能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文学作品,都是典型人物的典型形象或是典型环境,其实这种“典型”,恰恰是借助细节描写实现的。
   细节描写根据内容,可分为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人物描写包括肖像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如果把细节描写到位,我们就能还原文字背后的场景、文字底下的人物,捕捉文学作品的情感。
  【左读名家经典】
  一
   更恰当地说,他整个人就是一副怪相,一个大脑袋,红棕色头发竖起,两个肩膀之间耸着偌大的驼背,与其相对应的是前面鸡胸隆凸。大腿与小腿七扭八弯,不成个架势,两腿之间只有膝盖才能靠拢,从正面看去,活像两把月牙形的大镰刀,只有刀把接合在一起,宽大的脚板,巨大无比的手掌,而且这样一个畸形身躯,却有着一种难以描状的可怕体态:精力充沛,矫健敏捷,勇气非凡。
  (节选自雨果《巴黎圣母院》)
  二
  他的腿长步大,腰里非常的稳,跑起来没有多少响声,步步都有些伸缩,车把不动,使座儿觉得安全,舒服。说站住,不论在跑得多么快的时候,大脚在地上轻蹭两蹭,就站住了;他的力气似乎能达到车的各部分。脊背微俯,双手松松拢住车把,他活动,利落,准确;看不出急促而跑得很快,快而没有危险。就是在拉包车的里面,这也得算很名贵的。
  (节选自老舍《骆驼祥子》)
  三
  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几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
  (节选自都德《最后一课》)
  读有所思
  巴尔扎克曾说过:“唯有细节将组成作品的价值。”也就是说,一个动作、一种表情、一个特点,用特写镜头放大,就能让读者“如见其人”“如睹其物”。
   第一个选段中,雨果笔下的“他”是巴黎圣母院敲钟人卡西莫多。作者按照由头部到躯干到四肢的顺序,刻画了一个奇丑无比的敲钟人形象。透过奇丑的外在形象,作者还洞察到卡西莫多难以描摹的内在气质:精力充沛,矫健敏捷,勇气非凡。其中,“头发竖起”“耸着偌大的驼背”等,用词非常精当,刻画出一个独一无二的卡西莫多。
   第二个选段中,老舍从装束、体态、身段写到靠力气吃饭的人所引以自豪的体力、品性,对祥子进行了全面的描写。祥子很珍惜己的这份工作,把工作的每一个要领都琢磨好,仅仅花了两三个星期的功夫就慢慢适应,并且一招一式,都显得那么老道。作者通过这些细节描写,塑造出了一个阳光向上、吃苦耐劳的祥子形象。
   第三个选段是韩麦尔先生在最后一课即将下课时的神态、动作、语言描写。“脸色惨白”“哽”“呆”“靠”以及所说的话,皆生动传神地表达出韩麦尔先生悲愤不能自已的状态,从而烘托出其高尚的爱国情操。语段并没有直接将人物的爱国之情呼告出来,但就是在这种近乎无声的情节推动下,我们更能体会到人物痛彻心扉的情感。
  思有所悟
  有以下方法可供大家借鉴:
   1.用语精准,描写善抓典型。如片段一,雨果在对卡西莫多进行外貌描写时,用词就非常精准,把卡西莫多奇丑无比的相貌和姿态描写得淋漓尽致。
   同学们应注意,精准选词,才能塑造出独一无二的人物形象,从而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手法多样,多方塑造形象。不论是老舍对祥子的描写,还是都德对韩麦尔先生的描写,都采用了多种描写手法。即不单纯展示人物的一种细节,而是将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肖像描写及心理描写相结合,多方面地展示人物形象,从而让人物形象更加饱满。
   3.所有描写,直指人物心理。所有的细节描写都是为表现人物心理而服务的。如韩麦尔先生的语言、动作、神态就表现出他难受、悔恨的心理,进而刻画出一位爱国老师的形象。祥子拉车的动作描写,体现出祥子细致周到的内心,进而刻画出一位吃苦能干的底层劳动人民形象。
   这些作家用自己的经验告诉我们,在刻画人物的时候,不妨反弹琵琶,逆向思维,通过你想表达出的人物的某种心理,对应地捕捉这个人物各个方面的细节描写。
  【右写典范片段】
  我闭着眼,似瞎猫抓耗子般,东摸西抓,才抓到楼梯扶手。我的腿好似盲人的拐杖,這儿碰碰,那儿踢踢,费半天劲儿才找着台阶,睁开眼也是两眼一抹黑,什么都看不见。用脚慢慢试探了半天,才基本确定是楼梯无疑。咦?怎么忽然有光?是来电了吗?可一扭头,楼道依旧昏暗,什么情况?喜不自禁的我瞬间愣住了。目光随着光线朝光源滑去,走近一瞧,竟是老师!是老师用手机上的手电筒为我们照亮。由于光线太亮,站在光后面是哪位老师已经辨认不出。只见他一手持手机,另一只手有时揣在兜里,有时搓搓冻僵的脸,有时敲敲冻得麻木的腿,却依然坚持地站在最昏暗、最受风、最寒冷的地方,为过往的学生照亮前方的路。
   这光芒虽与漫天昏暗相比九牛一毛,但在我心中,却把整栋楼都照得亮如白昼,它执着地突破黑暗,射出一道直达心灵的温暖亮光,愣是把黑暗撕出了一条缝。
   我忽然想起了什么,扭头一看,楼梯上下,每个拐角处,都站着一位持着手机的老师。我的内心不禁濡湿了,正欲下楼,却觉得少了些什么,一转身,急急忙忙往回奔,到老师面前,道一声:“老师,您辛苦了!”老师轻声回应道:“赶快回家吧!路上注意安全。”言语中满是笑意,这笑意冲破严寒,漫过光阴!
  (陕西西安市铁一中滨河学校 王炳尧《停电》)
   段中的哪个细节最让你感动?请结合情境,谈谈自己的理解。
  【课后练笔】
  请以“瞧我的”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1)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结合个人的生活经历,选取真实的生活片段;(3)恰当地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4)不少于600字;(5)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其他文献
好的作品必须有两样东西,一是好的内容,二是好的文字表达。这两样东西不是在写作时突然产生的,而是靠平时下功夫。當然,写作时会有文思泉涌的时刻,绝妙的构思和表达仿佛自己来到了你面前,但这也是以平时做的工作为基础的。作家是世界上最勤快的人,他总是处在工作状态,不停地做着两件事——积累素材和锤炼文字。严格地说,作家并非仅仅在写一个具体的作品时才在写作,其实他无时无刻不在写作。   灵感闪现不是作家的特权,
期刊
【课文导入】   有一天,莎莉文小姐给我一个更大的新布娃娃,同时也把原来那个布娃娃拿来放在我的膝上,然后在我手上拼写“doll”这个词,用意在于告诉我这个大的布娃娃和小布娃娃一样都叫作“doll”。   这天上午,我和莎莉文老师为“杯”和“水”这两个词发生了争执。她想让我懂得“杯”是“杯”,“水”是“水”,而我却把两者混为一谈,“杯”也是“水”,“水”也是“杯”。她没有办法,只好暂时丢开这个问题,
期刊
【剧情简介】  在位于纽约的自然历史博物馆庄严的大厅里,陈列着这个世界上让人惊奇的事物:狂暴的史前生物、野蛮的古代战士、被时间的流沙埋掉的原始部落、非洲草原的動物以及改变了历史的传奇英雄。当然,它们到了这里都变成了栩栩如生的塑像和标本,来到这里的参观者总能深切地感受到自己对于世界来说是多么的渺小。可对于赖瑞·戴利——博物馆的新守夜人来说,这只是一个能够争取到儿子的抚养权的谋生手段。   工作后的第
期刊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唐]韩愈《师说》   “师”,繁体形态为“師”,会意字,从垖(duī)省,从帀(zā)。“垖”为“堆”的本字,是小土山的意思;“帀”为“匝”的本字,为环绕、包围的意思。《说文解字·帀部》中说:“師,两千五百人为师。”本义上指古代军队的编制单位。《周礼·地官·小司徒》也印证了此种说法,其中有记载:“五人为伍,五伍为两,四两为卒,五卒为旅,五旅为师。”在商周时代,两
期刊
肖像,往往是我们对人的第一印象。经典的肖像描写在文学作品中俯拾即是。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是这样的:“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这是一个多愁善感、令人怜惜的少女形象;鲁迅笔下的杨二嫂是这样的:“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这是一个老丑瘦弱、令人厌弃的中年女性形象。  
期刊
相传,清人纪晓岚去给朋友的老母亲写诗贺寿时,第一句就是“这个婆娘不是人”,在座宾客皆大惊失色;谁知他第二句笔锋一转:“九天仙女下凡尘”,大家立刻转怒为喜。第三句他又不好好写了:“儿孙个个都是贼”,老太太的子孙都坐不住了。谁知他笔锋又是一折:“偷来蟠桃奉至亲!”听后,在场宾客无不拍手叫绝。短短28个字,却折了好几折,让我们充分地感受到了欲扬先抑的妙处。   要想用好这种写作方法,同学们应从以下方面入
期刊
【片段导入】   老师安妮·莎莉文来到我家的这一天,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那是1887年3月3日,当时我才六岁零九个月。回想此前和此后截然不同的生活,我不能不感慨万分。   那天下午,我默默地站在走廊上。从母亲的手势以及家人的来去匆忙中,我猜想一定有什么不寻常的事要发生。因此,我安静地走到门口,站在台阶上等待着。   下午的阳光穿透遮满阳台的金银花叶子,照射到我仰着的脸上。我的手指搓捻着花叶,抚
期刊
众所周知,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但本文作者却独辟蹊径,通过叙述孔子在逆境中“仍旧讲诵弦歌不衰”的经历,形象地表现出孔子乐观豁达、从容不迫的人生态度。  尽管孔子缺点难免,言行不一,经常疏忽大意,但他不失为一位富有魅力的人物。其魅力在于他具有强烈的人情味和幽默感。《论语》中记载的许多格言,只有当作孔子与其亲近弟子之间轻松幽默的谈话来读,才能得到正确的理解。   有一次,孔子与他的弟子在郑失散。有人
期刊
【文题呈现】  曾几何时,乡音是念念之间最美的心灵家园。老店里熟悉的叫卖声、走街串巷的吆喝声、祖辈喊我们回家的吃饭声、老树上的麻雀声、村边小溪的潺潺声……都是乡音最本真的内容。   请以“乡音”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角度自选,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就医作文】  乡 音  刚放假,爸爸便急切地带我踏上归程。推开车门,熟悉的
期刊
結尾是读者关注最多的地方之一。结尾写不好,会让作文结构松散、黯然失色;结尾写得好,会让作文结构严谨,浑然天成,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结尾在一篇作文中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如何写出一个恰到好处的结尾?大家不妨参考以下几种方式——   1.自然收束式。即写完作文后,不需要刻意雕琢,自然而然地进行收束,无需用修辞来渲染,也无需用哲理深化。如郑振铎《猫》的结尾:“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记事结束,文章的内容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