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教学策略,快乐生成知能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jin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三历史教学由于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已经异化成“升学的敲门砖”,其功利性掩盖了历史教学的其他功能。优化高三历史教学策略,让学生在快乐中生成知能。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命题摆到高三历史教师的面前,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看法。
  
  一、优化教学内容
   刘良华教授说:一个优秀的“教学工作者”首先应该是一个出色的“课程工作者”,就是说他不是一个简单的“教教材”的人,而是一个“调整教材”“补充教材”或“重新开发教材”的人。
  第一,简化教学内容。现时高考内容为五本教材,内容繁杂,让学生把这么多内容都记好、背牢是极为困难的事。基于此我根据高考考试说明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删减,如中国古代政治部分,我就删去“从禅让到王位世袭”,还有宋代中央官制和地方行政制度、元朝的中央官制等内容,以切实减轻学生负担。但教学内容的简化应保证主干知识不遗漏,尽可能做到“去枝存干”。  第二,活化教学内容。笔者在安排《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的教学内容时,就选用了电视记录片《大国崛起》的部分供学生观看。通过观看这些影视资料,使学生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有了直观的认识。除了在教学内容上安排影视资料外,还可以安排一些有利于廓清概念和把握历史脉络的文字史料,这些史料的选择往往以原始史料为主,如《论语》《史记》等典籍的节选。另外为了活化教学内容,我还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如在处理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石油工业的发展时,我就联系了2010年4月份英国石油公司的海底钻井平台的石油泄漏事件。通过这样的联系,既能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又能提高学生学史的兴趣,更能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三,系统化教学内容。系统论认为,“整体性、关联性、等级结构性、动态平衡性、时序性等是所有系统的共同的基本特征”,根据这样的一些基本特征,我将三本必修教材进行了重新处理。如综合三本必修教材中国古代史相关内容,建立了“灿烂辉煌的中国古代文明”这样一个子系统,在这一系统下又建立了睿智闪烁的政治文明、大河流域的经济文明、薪火相传的思想文明、独领风骚的科技文明、五彩缤纷的文学艺术五个小系统。通过这样的建构和整合,学生对中国古代史的把握就有了抓手,这有利于学生俯瞰历史,也有利于学生进行知识内部之间的联系,更有利于学生拨开历史认知的迷雾。历史教学内容的系统化应避免生硬拼凑,而要遵循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在自然合理的基础上进行整合。
    二、优化教学过程
   学生对知识获得的绝大部分来自课堂学习,课堂教学的状态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因此教学过程的优化应是每一个历史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第一,教学过程民主化。赞可夫说:“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氛,使儿童和教师在课堂上都能够‘自由地呼吸’”。历史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务必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实行民主、开放的教学,让学生少一些约束多一些学习的自主权和自由度,以此激发学生“对于对象的诚挚的兴趣和追求真理的愿望”。课堂讨论是实现课堂民主化的有效途径。选择讨论话题时,可以选择有争议的人物和事件,以使学生易于展开讨论,也容易找到参考资料。如对洋务运动的认识和对拿破仑战争的评价等。当然,争论不必有什么结果,尤其不需要得出唯一“正确”的结论。除了课堂讨论外,还可以采用自主探究、师生相互提问、学生相互提问等途径来渲染民主的课堂氛围,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总之,民主的教学过程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锻炼了学生的材料收集能力、加工整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第二,教学程序简约化。我在教学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时,就设计了以下问题由学生思考解决:(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含义是什么?(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之下有哪两对基本矛盾?(3)用史实说明中国古代统治者是如何去解决这两对基本矛盾的。(4)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有哪些影响?这样一堂课就围绕这一制度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少了教师的喋喋不休,也少了学生的无事可做,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学习热情空前高涨,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所以简约有序的课堂会让学生更快乐,更投入。  第三,教学手段多样化。在高三历史教学中,为了调整学生状态,应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有新鲜感,从而保持学习历史的持久热情。我在教学过程中,就经常变换教学手段,从不同角度刺激学生感官,激发学生热情。如身临其境法,让学生模仿历史人物、演绎历史事件,给学生一个想象和点燃思维火花的机会。教授《梭伦改革》时,在了解改革的背景后,我就让学生扮演梭伦,让他们根据当时的社会状况考虑可以采取哪些措施。经过几名学生的阐述后,再让学生回到课本,看他们的想法是否和梭伦的措施相似。因为有对背景的理解作铺垫,扮演者的思考基本都能与梭伦改革的内容相吻合,他们自然会有一份成就感,也让学生对梭伦改革的内容有了更为真切的认识和感知。另外我还经常性使用小组辩论法、小组知识竞赛法等手段,增强知识记忆,提高学习兴趣,促进创新思维的启动和深化。
   三、优化评价机制
   学习评价是对学习效果影响的重要因素之一。在高 一三历史教学中,对学习的评价,通常是以学生考试成绩的优劣作为唯一评价标准,这样必然会促使教师和学生重分数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等弊端,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更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乐趣和积极性。
  “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评价理念能够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和谐、持续地发展。我对学生的评价更侧重于平时,如让学生进行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评价,积极参与课堂的讨论,不断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注意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闪光点,进行“激励式评价”。在学生内心深处形成一股强大的心理推动力,在其潜意识里产生向表扬目标努力的追求。学生在发展过程中总存在着个性差异,教师要从实际出发,区别对待,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其他文献
2009年是江苏省实行新课程改革高考方案的第二年,对选修学科而言也是江苏高考招生方案大改革的重要一年。2009年的高考历史江苏卷在继承上择尽精华、推陈出新,发展上与时俱进、另辟蹊径。纵观全卷严谨大气,求真创新,形成了鲜明的苏派风格。但其难度陡然上升,给今后的历史高考教学带来新课题。    一、以稳为主,稳中有变,分步推进    2009年江苏卷题型稳中出新无大变,题量略微增多无大碍,试卷难度以偏难
央视有一则“为妈妈洗脚”的公益广告,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许多中学为此还发起了“为妈妈洗脚”的活动,并布置了以此为主题的作文。这件事何以会引发如此大的震撼呢?恐怕是因为它在揭示一个伟大主题的同时,也触及了天下所有为子女者的内心之痛,即对伟大母爱报答的忽略。  虽有“施恩不图报”的美德,但感恩仍是做人的起码修养。笔者认为,当今的社会感恩意识的缺失,虽然局限于少数人和个别现象,然而其影响却不容低估
旧的课程理念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理论性,将整个教学活动封闭在课堂之中,导致学生的学习与现实生活相脱节,学生的情感世界和生活世界成为被遗忘的角落。纵观新教材,无不直接显示出以生活逻辑为主,生活逻辑和理论逻辑的有机结合,实现教材的生活化。新教材这一特点呼唤生活化的政治课堂,让政治课堂回归生活。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和教学必须从传统课堂中走出来,去关注生活,构建生活化课堂。笔者结合自身对新教材的使用,
时间:2008年12月8日  教材: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片段一:自主学习,自己动手,发现问题。  多媒体展示图片——“硅谷”。由学生简单介绍硅谷的传奇故事。可以说,“硅谷”的发展是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奇迹。那么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奇迹是如何创造的呢?  教师导入新课后对学生们提出了学习任务:现在请你们阅读教材第51页的“活动与探究”,做下面的题目:  请你根据下表提供的数据,制成一个示意图,你能从
现在的高考文综历史试题材料新颖、命题“活”,重点考查的是能力与方法。这正是教师在高考复习中应该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如何解决呢?    一、把握高考命题趋势,从能力出发。点拨为主    从近几年高考试题来看,高考考查以能力立意为核心,考查学科主体内容,全面考查文科综合的四项基本能力:阅读和获取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信息的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突出考查的是第一和第三两种能力。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个性教育实施途径探讨  邬云琰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世界。”就是说,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生命存在,具有区别于他人的个性品质和特征。因此,我们的教育要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可持续性的发展,就必须充分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实施个性教育。对此,教育部在新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中强调中学历史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都能达
一、引子    中国文化中固有的“天人合一”观念对中国传统绘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此不作赘述。本文只就“天人合一”与色调谈几点心得,以达抛砖引玉之目的。    二、“天人合一”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语出《庄子·齐物论》,追求的是一种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天人合一”一词最早由北宋哲学家张载提出,到汉代“天人合一”的思想演变为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作为中国文化基本精神主体内容之一的“
报纸、杂志和网上都有不少学困生转化方面的文章,这些文章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学困生转化方面的具体做法。笔者认为,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他们有的态度不够端正,有的学习不得法,有的三分钟热度,没能坚持下去……为此,笔者从多年的教育实践中,摸索、总结出要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言传”,更要注重“身教”。    一、言传    开学之初,初一的学生刚跨入中学的大门,对所有东西都
你有没有到过海拔4000米的高空?有没有出现头痛欲裂、呼吸急促的现象?这就是“高原反应”。在心理学上,人们把在复杂技能形成过程中出现的练习技能暂时停顿的现象叫“高原反应”。高三学习中,随着复习时间的拉长和难度的增加,学生会出现学习效率低下、成绩停滞不前甚至有所下降的局面。“高原反应”是极其有害的,它会使学生灰心丧气,注意力分散,身心疲惫,缺乏学习兴趣,感觉前景渺茫,怀疑已是“山穷水尽”,恨不得马上
后进生大多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总觉得同学们瞧不上,老师们不重视。他们仿佛是久经干旱的小苗,渴望着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的关爱。然而,我们往往把过多的关注和赞誉给了成绩优秀的学生,而把过多的不满和批评丢给了后进生。我们的这种做法,使得后进生本来灰暗的心里又蒙上一层阴影,使得后进生本来想向前迈的脚步又收回去。  在后进生转化工作中,我始终坚持:爱心和耐心并用,奏响转化后进生的乐章。我就多年的工作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