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农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主要渠道是学校的基础教育。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素养,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应用于初中历史教学中。在此基础上,从理解合作学习的内涵和作用出发,通过对不同类型合作学习的分析,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和思维品质,进而形成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 历史学科 合作学习 素养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学生之间应该相互合作和交流。每个学生都以自己的思维参与集体学习。成员们齐心协力、共同学习、相互帮助,体现了团队合作精神,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因此,本文探讨了农村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小结合的必要性。
一、合作学习的意义
1.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学生是社会的未来成员。他们需要具备社会人的主观特征,才能更好地融入未来的社会群体,自觉地为社会发展服务,为社会建设做出贡献。当学生们进入课堂开始共同生活时,他们已经进入了一个特殊的小社会群体。要适应集体生活,在集体生活中充分发挥个人优势和特长。他们要在参加集体各项活动中学习成长所需的训练点,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更好地适应班级生活。
2. 有利于激励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小组合作学习能使学生从被动接受学习向主动参与学习转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将一些有价值的内容通过巧妙的设计让小组成员进行交流和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新思维。在报道和交流中,学生会获得一些知识,这些知识的特点是学生在合作交流中获得的。即使在这个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未解决的问题,即使结论带有一定的个人色彩,只要老师在交流过程中稍加暗示,学生就会调整自己的结论,这就是学生合作学习的结果和收获。
3. 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的全面性
学校是学生最重要的学习场所。学校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天堂。学生在校学习的主要要求是获得自尊和归属感。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风格搭建了交流平台。他们在团队中相互合作、学习和尊重,共同分享收获的喜悦和失败的挫折。它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合作中展示自我、提高自我,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合作学习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1. 问题式合作学习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三十人谈》中,尹后庆老师在“关于问题化学习”中指出:从以教师讲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课堂,中间的桥梁是“问题化学习”。“问题化学习”让我们看到,所有的教学必须以学生学习为主线去设计,必须让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能够发生并且展开。问题式合作学习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一定的问题情境,在学生答疑解惑中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学习形式。其学习模式可分为师问生答、生问生答、抢答、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其难易程度属于“搭梯子”“往上爬”的范畴。同时,还应考虑到须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特征设置问题。通过问题式的合作学习,让学生达到掌握知识、分析问题、合作交流及进行思维品质培养的目的。
2. 讨论式合作学习
讨论式合作学习即让学生对某一内容或某一历史事件进行讨论,并在讨论的过程中实施自主教育,以期达到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如:在《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一课中,为了加深学生关于历史人物对社会发展贡献的了解,教师设计了讨论问题:对照学案表格想一想,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在治国方面有哪些共同点?如果让你给中央领导人献计献策,你会提出怎样的建议呢?在学生们的合作学习后整理出这三位政治家治国的共同点:改革内政:重视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重用人才,完善科举制度等。通过对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这三个时期政策的比较分析,提取共性,可为分析盛世局面的原因打下基础。进而引导学生以史为鉴,分析古代盛世之因對我们今天的借鉴意义。通过这样的合作学习开拓了思路,培养了多角度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提升了历史学科素养。
3. 论文式合作学习
论文式合作学习是指教师结合一定的历史知识,让学生开展相关的调查研究,并指导学生以论文的形式汇报历史研究的结果。如:在《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一课中,在唐玄宗的评价问题上,教师设计了合作小论文“毛泽东对唐玄宗的评价:‘唐玄宗前期会做皇帝,后期不会做皇帝。’你觉得毛泽东的评价对吗?请结合所学,完成一篇人物评价小论文”。再如:在《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一课中,在学习文学时,教师设计了合作小短文“我来写经典”,每一部经典的传承,不仅在于艺术本身巨大的吸引力,更在于我们代代的接力与传递。结合教材写写你心中的《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牡丹亭》吧。论文式合作学习体现在“合作”两字上,小组内的成员通过信息搜集、信息整理、执笔、润色等具体分工,合作完成一篇质量较高的小论文。
结语
培养中学生的历史核心素质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依靠一线历史教师不断更新观念,努力提高专业水平,在教学中不断渗透,在课后不断反思,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总结和积累。只有这样,小组合作学习才能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发挥其合作交流的作用。只有这样,小组合作学习才能真正培养学生在历史教学中的历史认知和创新思维、优秀品质和思辨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使农村学生的人文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桂荣英.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三十人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何从洋. 历史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关键词】 历史学科 合作学习 素养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学生之间应该相互合作和交流。每个学生都以自己的思维参与集体学习。成员们齐心协力、共同学习、相互帮助,体现了团队合作精神,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因此,本文探讨了农村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小结合的必要性。
一、合作学习的意义
1.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学生是社会的未来成员。他们需要具备社会人的主观特征,才能更好地融入未来的社会群体,自觉地为社会发展服务,为社会建设做出贡献。当学生们进入课堂开始共同生活时,他们已经进入了一个特殊的小社会群体。要适应集体生活,在集体生活中充分发挥个人优势和特长。他们要在参加集体各项活动中学习成长所需的训练点,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更好地适应班级生活。
2. 有利于激励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小组合作学习能使学生从被动接受学习向主动参与学习转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将一些有价值的内容通过巧妙的设计让小组成员进行交流和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新思维。在报道和交流中,学生会获得一些知识,这些知识的特点是学生在合作交流中获得的。即使在这个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未解决的问题,即使结论带有一定的个人色彩,只要老师在交流过程中稍加暗示,学生就会调整自己的结论,这就是学生合作学习的结果和收获。
3. 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的全面性
学校是学生最重要的学习场所。学校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天堂。学生在校学习的主要要求是获得自尊和归属感。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风格搭建了交流平台。他们在团队中相互合作、学习和尊重,共同分享收获的喜悦和失败的挫折。它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合作中展示自我、提高自我,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合作学习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1. 问题式合作学习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三十人谈》中,尹后庆老师在“关于问题化学习”中指出:从以教师讲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课堂,中间的桥梁是“问题化学习”。“问题化学习”让我们看到,所有的教学必须以学生学习为主线去设计,必须让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能够发生并且展开。问题式合作学习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一定的问题情境,在学生答疑解惑中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学习形式。其学习模式可分为师问生答、生问生答、抢答、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其难易程度属于“搭梯子”“往上爬”的范畴。同时,还应考虑到须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特征设置问题。通过问题式的合作学习,让学生达到掌握知识、分析问题、合作交流及进行思维品质培养的目的。
2. 讨论式合作学习
讨论式合作学习即让学生对某一内容或某一历史事件进行讨论,并在讨论的过程中实施自主教育,以期达到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如:在《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一课中,为了加深学生关于历史人物对社会发展贡献的了解,教师设计了讨论问题:对照学案表格想一想,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在治国方面有哪些共同点?如果让你给中央领导人献计献策,你会提出怎样的建议呢?在学生们的合作学习后整理出这三位政治家治国的共同点:改革内政:重视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重用人才,完善科举制度等。通过对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这三个时期政策的比较分析,提取共性,可为分析盛世局面的原因打下基础。进而引导学生以史为鉴,分析古代盛世之因對我们今天的借鉴意义。通过这样的合作学习开拓了思路,培养了多角度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提升了历史学科素养。
3. 论文式合作学习
论文式合作学习是指教师结合一定的历史知识,让学生开展相关的调查研究,并指导学生以论文的形式汇报历史研究的结果。如:在《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一课中,在唐玄宗的评价问题上,教师设计了合作小论文“毛泽东对唐玄宗的评价:‘唐玄宗前期会做皇帝,后期不会做皇帝。’你觉得毛泽东的评价对吗?请结合所学,完成一篇人物评价小论文”。再如:在《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一课中,在学习文学时,教师设计了合作小短文“我来写经典”,每一部经典的传承,不仅在于艺术本身巨大的吸引力,更在于我们代代的接力与传递。结合教材写写你心中的《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牡丹亭》吧。论文式合作学习体现在“合作”两字上,小组内的成员通过信息搜集、信息整理、执笔、润色等具体分工,合作完成一篇质量较高的小论文。
结语
培养中学生的历史核心素质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依靠一线历史教师不断更新观念,努力提高专业水平,在教学中不断渗透,在课后不断反思,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总结和积累。只有这样,小组合作学习才能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发挥其合作交流的作用。只有这样,小组合作学习才能真正培养学生在历史教学中的历史认知和创新思维、优秀品质和思辨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使农村学生的人文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桂荣英.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三十人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何从洋. 历史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