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尝试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m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知识的学习与应用的过程中对所学知识形成深刻的理解。这样,学生在学习中可以应用灵活的知识,而不是呆板的书本知识。当学生理解了一个数学知识,又能自觉主动地从数学的角度探索这一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价值时,若能使之成为良性循环,他们将受用终身。
  
  一、营造创新氛围,给以创新时间,教给创新方法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必须有一个宽松的环境、和谐愉悦的氛围,让学生感到他们在教学活动中是完全自由的,确实是学习的主人,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关心、热爱每一个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激励每一个学生,激活他们的脑细胞,使他们的创新潜能被充分地开发,同时给以一定的创新时间。这样,他们就可以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相互讨论、质疑问难、操作、观察、做练习等。而最重要的莫过于教给创新方法了,因为知识是创新的基础。方法是能力的桥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必须通过教师的示范,学生的探索、演练,帮助他们掌握一些基本的创新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常用想象、联想、求同等方法教学生创新。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对小学生学习数学活动具有引发、维持与导向作用。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抓住数学内容本身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创设情境诱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如:学习了“丈量土地”之后,组织学生对操场、教室等进行测量,计算其占地面积。随着实际问题的解决,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
  
  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只有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兴趣,才能激发学习愿望,促使自己勤思多想,成为学习的主人。一方面,要挖掘数学知识内在的魅力来吸引学生。数学知识严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各种数学材料之间的有机联系、解题思路的开阔、各种特殊而巧妙的数学思维的形成,就构成了数学本身潜在的吸引力。在教学中,要注意利用数学的这种内在魅力引导学生去联想发现并运用。从不同的角度找出思考方法,使学生从思维的多向性上得到锻炼,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运用直观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意识。儿童有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他们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观察、操作,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欲望,学生就会对所学知识印象深刻、记忆牢固。
  
  四、从生活实际中引入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
  
  数学来源于生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引出数学知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自己的身边,自己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问题,自己的生活实际与数学知识本身就是融为一体的,从而带着寻求实际问题答案的急切心情进入了新课的学习。教师应善于把抽象的数学问题转化为学生熟知的日常生活现象,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背景出发,使学生看到所学的数学知识就是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事情,体会到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数学,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这样能更好地激发起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的极大兴趣,达到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
  
  五、鼓励质疑问难,保持创新积极性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学习的过程永远是一种对未知探求创造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从有疑到无疑,再产生新疑是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在同中求异,在异中求同,使学生疑中生奇、奇中生趣,不被表象所迷惑,不被“一般”所束缚,让学生通过质疑、讨论、释疑,寻找知识关键所在,抓住知识重、难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学会学习方法,不断强化创新意识,提高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点,因此我们必须重新认识教师的职责和作用,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心中有学生,要坚持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来创设教学情境,设计教学流程,考虑教学环节,运用教学手段,从而真正做到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的讲解为学生的活动服务,教学的过程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同时,我们还要解放教育思想,开放教学空间,不仅要在教学过程中开放学生的思维空间,还要在教学过程中开放课堂的教学空间,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淡化教师的表演,强化学生的表现,让学生尽展其能而不是教师独霸讲台进行单独表演,要通过学生的成功来展示教师的成功。作为教师,还应以创新者的形象出现在学生的面前。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的言谈举止、学习态度、工作方法、思维方式等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所以,教师自己要有创新意识。这就要求教师要以更新的观念和知识技术武装自己,不断地获取新知识,接收新理念,学习新经验,以新的思想和学识启迪学生。这样,在教学中就能借助教材这个载体,精心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环节,构思教学流程,循循善诱,点燃学生的创新火花,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其他文献
获得尊重是人的一种心理需要。在处理师生关系中,尊重显得尤为重要,应该充分地尊重爱护学生。因为充分地尊重爱护学生,能使学生产生幸福感,对教育和教育者产生亲近感,能激起学生心灵的涟漪,缓解学生的情绪,有利于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由于语文的独特特点,更应该强调对学生的尊重。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做到充分地尊重学生呢?    一、相信学生    苏姆林斯基说过:“每个人都有一颗
期刊
“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这是人间的春风,这是生命的源泉……”这是我们读中学时就流行的一首歌曲,至今仍在传唱,并且百听不厌。这首歌之所以经久不衰,是因为歌词的缘故,它唱出了每个有血有肉者的心声,鼓舞着每个有志之士奋勇向前。   的确,爱是快乐和幸福的源泉,爱能使人从善,爱能使人向上,爱能使人宽容,爱具有神奇的力量。爱因斯坦说:“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不是出自雄心壮志或单纯的责任感,而是出自对人和客观
期刊
文章不是无情物,它或多或少地掺杂着作者的情感在里边。翻开语文课本,我们更能感受到那些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中充溢着对祖国、对自然、对亲人、对朋友的深挚情意,字里行间洋溢着或清丽委婉、或崇高悲壮的美。因此,在这些作品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对学生传授语文知识,同时还要对他们进行情感的传递和情感的教育。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在这个土壤里。”这就告诉我们,只有点燃学生的
期刊
听话和说话是口头语言信息交流的过程,听说能力是语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叶圣陶先生说:“听、说、读、写四项缺一不可,学生都得学好。”现实生活中的招工面谈、贸易洽谈、学术交流、即兴演讲、法庭辩护等都涉及口语交际。研究证明,听说活动占到人们语文活动的74.3%。因此,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显得很有必要。  下面谈谈我对初中语文听说教学的一些看法:    一、初中语文听说教学现状分析    在
期刊
随着课改的深入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在各种考试中成为试卷中的一大亮点。而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对语文课本学习的提升与拓展,为学生自主探究创设了问题情景和学习空间。有专家预言:“在我国未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综合化将给学校课程带来巨大的变化和新的面貌,但学校教育将要产生和遭遇的问题、难题也是空前的。”确实,语文综合性学习不仅是语文考试的热点,更是教学的难点,其中有许多问题等待着我们去深入研究,去切实解决。那
期刊
作文是客观生活在学生头脑中的反映,是学生思想感情的“镜子”。不同的学生个体有不同的生活经验,他们反映出来的情感体验也各不相同。这就要求教师在作文教学中重视学生独立自主能力的培养。  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儿童自身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教育者要尊重儿童的自主性、独立性,放手让他们在生活中发展。那么,教师怎样才能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能力呢?    一、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    教师应把
期刊
在文言文的教学过程中,对词义做准确的解释是首要的环节。为了弄清词义,人们通常的做法是翻字典、词书,查找古人或今人对这个词曾做过的解释。这些做法应该说是必要的,但仅用这些做法去求得词义的解释是不够的。因为字典、词书所列的义项是概括义、理性义、贮存义,而一个词在文句中的意义应该是具体义、感性义、语用义。字典、词书的义项与具体文句中的意义之间有时并不完全契合,如果硬把字典、词书中的义项往具体句中套,往往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在语文教学中既要重视课堂阅读教学,又要加强课外阅读和指导。    一、选好课外阅读内容    语文课外阅读教学是新课程理念下开放式大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切实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语文课外阅读,学生不仅可以间接地向社会、向自然、向生活、向实践学习,还可以对他
期刊
我们知道:“数学教学中,不仅要加强基础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而且要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良好的身心素质,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至关重要的是发挥每个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而针对小学数学总复习面广、量大、内容较多、时间紧迫、任务艰巨又极易引起两极分化的特点,“步步反馈,逐层提高”复习法是一种有的放矢的针对性复习教学法,使复习课更贴近学生的实际,从而可以用较少的时间
期刊
[摘要]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可以令思考过程比较直接、简明,使某些实际问题的解决化难为易,有利于减少学生的学习困难和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方程的概念到天平平衡的原理,再到稍复杂的方程及其应用,内容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教学中应着力让学生体会列方程解决问题的优越性,掌握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引导学会根据问题特点灵活选择比较简便的算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关键词]方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