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渡乡愁

来源 :闽南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os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走过去时,我暗暗算了自己的脚步:400步。哪有那么齐整的,我不信。走回来时,我一步一步地认真计算着,好了,401步。终于有了一步之差。回家后,我上网查阅了江东桥的资料,发现它始建于1214年,迄今刚好801年。天哪,这是巧合吗?还是冥冥中有什么契合?
  南宋绍熙年间(1190-1194)郡守赵逖伯在这里连艘建造浮桥,开此处造桥。但浮桥“摇荡掀簸,过者凛容”,且经风雨摧损,疲于屡易。嘉定七年(1214)郡守庄夏始于此垒石为墩,建造木桥。但因水深流急,抛石都被冲散,迟迟未能奏效。一天,忽见老虎负子过江,游过一段急流,即栖息片刻,再游再息,终达彼岸。建桥工匠,见状忽悟,循踪勘探,发现虎游一线,水下有石如阜。于是选址筑墩铺梁成桥,并以木瓦盖顶,命名曰“通济桥”,又称“虎渡桥”。 起于角美课堂江东,止于榜山马崎。
  以前,我每次去漳州必得经过这里。现在,它已经只做为文物保护单位在此。我从那条与之并行的新桥来往。
  今天,我也是去补货,返回时却鬼使神差地把方向盘一转,缓缓地滑驶向它。把车子停好,我抬脚踏上这条富有传奇色彩的古桥。
  天阴。乌云向不远处的山头聚去,好像一群急着回家的汉子。而山的深处就是他们的家,家里有一位做好饭菜等他们回去一起用餐的妻子。江水不急,汤汤而流。我看见好几对垂钓的人,忽而静守,忽而起身。两岸各种翠绿的草木把他们拉入一副充满诗意的图画中。
  江东桥老了,但是有一种意料之外的干净。可能是不通车的缘故吧。我自己一个人漫步在清静的桥上,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偶尔几辆附近村庄的摩托车驶过,于安然肃穆中不至于完全缺失人间烟火气。
  《龙溪县志》记此石桥“广二十尺,长二千尺”,桥孔“十有五道”。1970年于古桥上加高架设钢筋混凝土公路桥。今在靠西岸公路桥下,尚存古桥的五座完整桥墩、两跨桥面及残墩基9座和东西金刚墙,残长100.35米。桥墩以0.35×0.4×5.2米的条石交错叠砌,呈舰首形,通长11.4米,宽5.3米。墩间每跨以3-5条石梁铺成桥面。
  江东桥的石梁每条长22至23米、宽1.15至1.5米、厚1.3至1.6米,重达近200吨。这是桥梁建筑中的伟大创举,中外建桥史上的奇迹。在古代要开采如此巨大石梁,其难度是不可设想的,而用什么工具,运到江边,架上桥墩,至今还是一个谜。
  我探身出去,俯看浸泡在奔涌的江水中的桥墩。假如时间真的也如流水一般,这个世界上究竟有什么东西,能够像这些石墩一样安然如初呢?江水尽管不急,但浑浊,深不见底。江水也不明白,是什么样的爱情使这些笨重的石墩如此不离不弃?它不由得伸出懊恼的双手,使劲地拍打着这些比木头还顽固一万倍的石头脑袋,“啪、啪、啪”,“啪、啪、啪”……
  相隔几百米的大江上,并行着一条更宽更长的新江东大桥。车辆络绎不绝,轰轰的车辆引擎声把一江流水搅得好像都快沸腾。再过去几百米,又有一座更宽更长的新江东大桥即将完工。可以看见好几架高耸入云的塔吊不停地转过来转过去,像一群钢铁巨人,要把梦中的图画建造出来。
  这个世界上,每天都有日新月异的事物诞生。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每个人都向往新的,未知的。至于那些旧的,已经成为过去的,人们除了扼腕叹息之外,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又能留下什么真正的印迹?
  偶尔驾车前来的,有几个去凭吊,或者瞻仰这座垂垂老去的虎渡古桥。他们把车泊好,一窝蜂地涌向那些装修豪华的鲈鱼馆。一番饕餮,发几条微信,酒足饭饱后,重回璀璨的中国梦。
  江东鲈鱼是很有名的。新江东桥头与老江东桥头有一段因为不通车辆而闲置下来的路段,两旁矗立起好几家远近有名的江东鲈鱼馆,并且美其名为“江东鲈鱼美食街”。江东鲈鱼,又称“阔嘴鲈”,因江东桥下附近水域,属九龙江北溪流域,江深水清,淡水长流,所产鲈鱼,远近驰名,故名“江东鲈鱼”。据传,此鱼由松江(今上海市松江区)传种而来,谓之“东溪奉母鱼”。
  宋时,高东溪,漳浦县人,据传高事母甚孝,其母平时喜食鲈鱼。宋大文豪苏轼在《赤壁赋》中有“松江之鲈,巨口细鳞,乃鲈鱼之上品”的美誉。后高东溪告假,取水道回乡,在船仓另装活水仓柜,由松江带活养鲈鱼奉母。当船驶抵江东桥下时,高拟将鲈鱼烹之以奉母,其母观此鱼形态活跃美观,不忍食之,遂对东溪说:“此鱼来之不易,食之今后难得。不如将此鱼投入江中,使之传种,世代繁衍,让后人有此佳品可餐。”东溪遵照母意,遂将所带活养的松江鲈鱼尽放于江东桥下,从此鲈鱼在此繁衍不绝,遂成江东名种。
  美景与美味本来就是分不开的。生活中也从来不缺这美景美色。有人为了美景,不惜累断双腿;有人为了美味,舍得咽干唾液。我本是凡夫俗子一个,每日里被琐事缠身,锱铢必较于一间赖以谋生的小店和一日三餐。我常常在想,无论哪里的山水,不管何方的佳肴,无非山是山水是水,饭菜只为饱食罢了。
  景中之故事,也不过是为了附庸风雅;菜里的花色,免不了都有哗众取宠之嫌。
  我随便找块石凳坐下,拿起手机乱拍。拍完江水拍流云,拍完桥头拍桥后。我的镜头突然在一间低矮破旧的二层老屋定住了——“护桥屋”。一块长方形的木板上,用毛笔写上去的三个入木三分的行楷大字。
  见我在拍那三个字,旁边石凳上坐着的一个老人走过来,跟我热情地打招呼。然后,他带我走进小屋。原来这座小屋真的是当年民兵护桥所住。里面竟然完好无损地收藏着当年民兵穿的雨衣雨靴,军衣军裤,以及他们用过的手摇电话、马灯、热水瓶、背包、水壶、子弹袋、锄头、铁锹……
  跟老人闲聊之际,他激动地从随身携带的一本笔记本里找出,夹在里面的两张纸条。他说,之前有学生来玩,还特地给他留下了纸条。我接过来一看,明显从学生作业本上撕下来的纸张,上面用稚嫩的字体写着:“南靖县山城镇江滨路42号庄XX、黄XX到此一观,感悟颇多,这座桥积淀的文化历史,值得回味!”另一张写得更加生动:“江东古桥历史悠久,造型独特,可谓独一无二。每个大石都记录着中华历史,人民之智。老屋中的文物:棉袄、古灯……历史的味道让人回味。江水滚滚如历史长流,而古桥这一经典则应永存。让中华炎黄子孙时刻铭记,请后人继续保护这座桥,保护这个经典文化!”   两张纸条分别由四个孩子所留,最大的17岁,小的才7岁。跟江东桥相比,他们真是年轻得不能再年轻了。他们像那些飞过江东古桥的翅膀新鲜的小鸟一样,飞过去,或许就不回头了。只剩下这个老人安静地坐在这里,喃喃细语道:很多东西年轻人都不知道了,只有四十岁以上的人才记得啊!
  我也是四十岁以上的人了,可是对于这样一座我走过不止百次以上的古桥,我又能知道多少?我还能记得多少?
  宋朝嘉熙元年(1237)木桥被火烧毁。漳州郡守李韶倡议改建石桥,并捐私钱50万。里人吏部尚书颜颐仲及故守庄夏之子梦说衮成之。现拨库银万缗,又发动廷睿和尚师徒四处摹化以济之。历时三年双一个月,造成石桥,“其长三千尺,址高百尺,酾水(桥孔)一十五道,梁跨于址者五十有八,长八十尺,广博皆六尺有奇。东西结亭以憩往来者。”至此,虎渡桥夷然稳定百数十年。
  后经元、明、清各代,石桥屡毁屡修,共有十余次。
  抗战中,为阻止日军进犯漳州,当局于厦门沦陷后炸毁该桥。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拨款修复。
  1972年,按国家标准改建成混凝土结构的国道公路大桥。
  2007年九龙江北溪洪灾泛滥,江东桥几度危难。6月2日,大桥西岸护坡被大水淘空,第一个桥孔被冲断,6条老桥板被滚滚的洪水冲入九龙江,桥身断了十多米。6月9日,固定在断桥板下的四根工字钢被洪水冲走,悬空的桥板出现20多厘米的裂痕。事件发生后,漳州立即组织专业人员赶到现场勘查,及时上报抢修应急方案,并立即加强抢修……
  闽南的秋天除了早晚天气稍凉外,好像就没有什么跟夏天有所区别的地方。树叶蒙着一层灰,风中掺杂着一股说不出来的焦糊的味道。只有这回,我站在江东古桥头闻到的确实别有一番滋味的气息,有点生涩,有点新鲜。风吹过我裸露的胳膊时,我骤然觉得自己是刚刚从水中游弋而回,多么清凉,多么舒坦。
  我觉得我该写点什么。
  我的心里渐渐漾上来一股那种把新鲜的树叶捣碎而生发出来的腥涩。我知道那是什么。我打开大脑,从我所有认识的字词里去辨认它。
  乡愁。是的,乡愁。这些年我们一直在说乡愁,其实乡愁不是愁,而是一种信念,埋在泥土一样扎实的内心深处的,一种根深蒂固的信念。甚至应该说,乡愁是一种欢喜。穿过无尽的岁月,我们一抬头就能看见的东西。像压满枝头,成熟的都快跳落凡间的一颗颗番石榴;像刚到村头,猛然听见的一句俚语;像一座沧桑的虎渡桥,横跨在滔滔江水之上,它不说话,但时间事先已哑口无言。也不见它动身,却将我一把拽入浓得化不开的乡愁里去……
其他文献
古代民间相师口中流传着一句经验之谈,即“蜀人相眼。闽人相骨。浙人相清。淮人相重。”的说法。细想之下,认为很有道理。继而想到,古代民间相师口中的经验之谈实际上和当地山水有关。有什么样的山水就有什么样的人的形态和情态。实践证明,每个人的形态和情态包括语言和声调确实都和当地山水有关。  那么,不死的山水靠什么养活?首先举个例子,到过武夷山的人都知道,武夷山是以“山上看水,水中观山”而著称,桂林则以“山形
期刊
我这里所说的“贵人”也就是对别人有过非常重要帮助的人。人来到这个世界上,能经常遇到“贵人”,那无疑是有福气的人,意味着要少走许多的弯路。“贵人”,也就是给别人送光明和温暖的人。  我父亲在世的时候,常常跟我们提到过一个我从来就没见过的人。他说,如果没有那个人,他简直不敢想象他能不能成立家庭,能不能在当时那个社会立足。  这当然得从我父亲有些发黄的身世说起。我父亲长到十多岁的时候,他的父亲也就是我的
期刊
这是一个著名历史故事。当年孔子带着众弟子周游列国不受待见,困在陈国和蔡国之间,连着好几天无米下锅,穷苦不堪。好不容易找到一些米,孔子却在饭快熟的时候瞥见颜回用手抓甑里的饭吃。孔圣人不高兴了,不过他还是压住火气,只是在吃饭时故意说:“刚才祖先托梦,让我把最干净的饭食送给他们。”颜回忙说:“不可,刚才有灰尘掉进甑里,我把灰抓起来吃了。”孔子明白了事情的原委,暗自庆幸没有责怪颜回,同时大发感慨:有时眼睛
期刊
佛是提倡“平常心”的专家,而能做到平常却是很不平常的事情。  如果人们对待极平常的事物时,就像是见到奇珍异宝一样,说明本应“平常”的东西已经出现了异常。  提出要坚决“依法治国”的口号时,我能够知道“依法治国”的珍贵,及坚持“依法治国”的困难重重。越把法治挂在嘴上,越说明法治的珍贵。喘不过气来的哮喘病人才会把平常的空气当作宝贝的。  用平常心对待人与事物也有讲究,就是要平等,不要反复无常。我曾在一
期刊
走在陌生的街道,唯独的熟悉竟然是来自天桥上卖艺人拉的二胡声。我伫立在天桥底端,听着一声声的孤独碰撞,那不是盲人阿炳的二胡声,我始终坚信,每个被拨动的弦都能飞出属于父亲的音符,虽然拉不出他的故事,仍可以让我想起他拉二胡的模样。那些故事是属于父亲的二胡。  父亲的二胡在那个物资匮乏的时代兴许是个奢侈品。那时候的人会识字懂音律显得是如此难能可贵,更何况土生土长于一个贫困的小县城。我曾问过父亲,为何那个年
期刊
到中国作协雾灵山创作之家休假,一开头,就有点“误打误撞”的味道。我一直以为雾灵山创作之家在北京,接到正式通知才知道,是在北京与承德之间的河北兴隆县花果山庄,离北京还有100多公里。在网上查来查去,最后决定乘坐火车,一是火车转车的时间比飞机来得顺当从容一些,二是很久没有坐火车了,想回味一下睡卧铺的感觉。在火车上摇了几十个小时,到兴隆火车站下车的时候,便有人举着“雾灵山”的牌子,很热情地问,上雾灵山吗
期刊
闽南地区流传一个传说:当年漳浦人蔡新进京赴考路过九龙岭,遇一卖汤圆的老人出一上对“九龙岭下日日冬至”要其应对。蔡新一时对不上,待他应考后重回家乡,看到六鳌海上夜间渔灯璀璨,才出现灵感对出“六鳌海上夜夜元宵”的下对。笔者对六鳌海上的渔火无幸神领,但对九龙江口早年的渔火,则是神领再三。  九龙江口海面是个天然的内海渔场,不但盛产包括银鱼、丁香鱼、凤尾鱼、比目鱼等各种内海鱼类和各种虾蟹,一些常年回游于外
期刊
那个玲珑的午后,阳光有些柔软,有些慵懒,寒假马上就要来,我的心情十分舒畅。最后一堂历史课了,马上要进行的是期末考试,学生一考完,意味着长假开始。上次课,我布置孩子们回去把漳州历史相关的知识点复习一遍,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拿出来讨论。我刚一进教室,就闻到淡淡的花香,孩子聊得正起劲,小蔡的声音尖细而高昂,他眉飞色舞地说着什么。我没有惊动他,停住脚步,原来他正在说“朱文公使飞瓦”的段子。几个同学显然
期刊
《第二次握手》是第一部感动我、也是永远感动我的一部文学作品。很多很多年过去了,留在我记忆深处的永远是这样一位女性:绾着高高的发髻,标准的鹅蛋脸丹凤眼,身体高挑苗条,端庄高贵、美丽娴静、气质优雅、风度卓然。她静静地定格在我的脑海里,任凭世界如何日新月异,审美趣味如何改变,我总是固执地认为她是最完美的女性,最圣洁高贵的女性,需要人们高山仰止的女性。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我不知“四人帮”是否已被粉碎,
期刊
鼓乐齐奏,鞭炮震天,各种民间游艺,尽展风采。一群妇女不论老少均身围黑色长裙,手提扫把在游境队伍前作势清扫路尘。途经之处,挨家挨户张灯结彩,门前设立祭坛,供桌上摆满各式各样的祭品,点烛燃香,斟满酒水。这是岛尾村最为热闹的“五朝王醮”庆典。  王醮,亦称“做醮”,是岛美村自古以来就有的民间风俗。由于每五年才举行一次,因此俗称“五年王醮”。从建醮请王爷公入坛开始,到王爷公代天巡狩出巡,俗称“游境”,以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