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在套子里”的语文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ke5ne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好的课堂气氛是促进学生创造力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的主要阵地。如今的课堂,材料上更丰富,空间上更灵活,课程内容更综合,有助于学生进行探究和自我指导的学习,提高了学生的机动性和创造性。但是,也不难看到,在课堂上,学生热闹地讨论,教师精彩地点评,课堂热热闹闹,红红火火,可是渐渐推行下去,却越来越感到语文的灵气与生命力的丧失。长此以往,所有的语文课竟然千课一面,学生的语文素养越来越差。这很大程度上与语文课的设置有关,它把语文导入一种模式,装在了套子里。
  一、导学案的出台使教学过程程式化
  导学案的使用,使教师备课更集中,但是整个年级只用一套导学案,既不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又不考虑题量的多少,针对性模糊。同时导学案有固定的流程,一节课分为课前预习、合作探究、展示成果、学生点评、课堂总结、当堂检测几个流程,看起来紧凑周密,可是每一个环节都如蜻蜓点水,都是浮光掠影。大家都按一定的既定程序操作,就好像是在流水线上“做工”。学生积淀太浅,点评时知识深度不够,只能够抓点皮毛,一节课下来知识的掌握收效甚微。学生拿到导学案之后,首先是看题目,然后是对照课本找答案,根本不去想这一课会告诉自己哪些知识,会带给自己什么乐趣,更谈不上培养语文素养了。所谓的教学目标,导学案上有体现,但只是装点门面的,因为学生只有在教师的循循善诱中才会逐渐领悟,逐步由模糊到清晰,对课程有所把握。
  二、课堂教学片面强调学生的主动性
  在实际教学中,因为学生能力有差异,看似绝大多数学生参与,实则多数人成了看客。有些人对文字很敏感,接受新知识快,思维活跃;有些人在认知和行为上不由自主有一种“从众”现象,于是成为“看客”。这些“从众”的学生相当一部分都包含这样的性格特征:缺乏自信,情绪不稳定,而且容易焦虑,过分依赖他人,重权威,喜欢墨守陈规或息事宁人。甚至为避免让老师叫到,故意磨磨蹭蹭,或使劲揉眼睛,或采取拖延战术,表面装出很努力、很积极的样子,实际上什么也没干。课堂上每次回答或者展示的,都是极少一部分学生,其他绝大多数只是袖手旁观的看客,最多是别人点评完之后鼓鼓掌。这样的课堂,貌似面向全体学生,实则掩耳盗铃。
  三、语文课越来越功利化
  课堂上少了心灵的碰撞,只是答题模式的规范。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的对象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课堂教学本应是教师、学生、课本三位一体的科学。可是,如今的课堂,一张导学案,先做,再判,发现问题集体讨论,集体纠错,纯粹是答题模式的规范。讨论的议题完全按照高考模式进行,而且不同学生在不同的题目上有失误,看似讨论就能解决,实际上都是雾里看花,不能真正理解。课堂应该舒张人的精神气象,应该是生命和灵魂的碰撞。特别是语文,应该通过赏文析疑的经历,让学生获得课堂的滋养,激发他们对生活的思考与期待。
  四、阅读课越来越少
  学生心灵得不到滋养,对语文兴趣淡漠。现在学生识字量少,阅读量少,写作量少,练习册多。学生的一点自由支配时间,要看看电视,要上上网,根本不会沉静下来看书。而语文课里学生读书的时间也只有几分钟,大部分时间扑在试卷上。缺少阅读,对语文教学是釜底抽薪;缺少阅读,对学生能力的养成是致命一击。阅读是一种综合吸收,应沉潜于其中,读书切忌慌忙,但有的教师不但不鼓励学生读书,而且嫌阅读浪费时间,致使学生的文学感受力下降,知识面越来越窄,无法和文本产生共鸣。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越来越淡漠,作文时更是内容空洞,无病呻吟,缺少真情。文学素养的缺乏会造成人生与社会经验的缺乏,更感受不到社会的善与美。
其他文献
读书讲究专心致志,心无旁骛,气定神闲,从容镇定。而观今日之学子,读书犹如走马观花,一目十行,有头无尾。或只掠取精彩情节为快而忽书之要义,或只看文字表面而轻文字品味,更有甚者,眼梢盯书,心驰远矣,毫无功效,实为浮光掠影,浮躁之至。长此以往,如何能取书中的精髓,提升自己的思想?  因此,教师要重视课堂读书,带领学生品味文本,个别读、齐读、朗读、默读、范读等,以多样形式刺激学生麻木的神经。  除此之外,
期刊
感受是由外界客观事物的影响而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感受往往以观察为前提,要善于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生活中的一个自然的景象,一件细微的小事,一个小小的微笑,一丝淡淡的心绪,都能引发人的某种感受,成为写作的契机和切入点。“用心”就是敏感,善于捕捉各种感受。首先,要用心观察周围的社会生活,善于在人们熟视无睹的大量重复出现的现象中发现共同规律,加倍注意违反常规出现的新奇现象。其次,要注意培养自己丰富的情
期刊
传统语文的文言文教学中,一读、二译、三背、四练的教学模式过于死板、单调,必然会导致教师注重文言知识的传播,而忽略了文言文中蕴涵的中国传统文学的美。所以,改变现行文言文教学的观念,是挖掘文言文古典美的第一步。现行文言文教学夸大了文言文和现代文的差异,低估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天赋和潜力,低估了学生的语言生成能力。在“字字落实,句句落实”的同时,文言文中的“典雅气质”已被折磨的支离破碎,消失殆尽。对学生而
期刊
教学《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在三个班做了一次调查:完整看过《水浒传》的请举手?结果人数最多的一个班是四位。教学《边城》时,在某班又进行了一次调查:把课文看过三遍以上的请举手?结果全班只有一位,大部分学生表示只看了一遍,而且还是略读。类似的这种调查,已连续搞了好几届,整体结果呈现一种持续下降的趋势。这让语文老师深受打击,语文课没有了阅读,还叫什么语文?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此种现象?  一、学生时间紧
期刊
运用多媒体教学,在直观化、形象化方面的优势,是传统教学手段所难以相比的。它所营造的由形象、色彩、声音等构成的综合氛围,使学生“如临其境”,倍感亲切,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不少教师喜欢借助多媒体进行阅读或作文教学。  音像手段运用于语文课堂,如果控制不当也会成为干扰因素,影响课堂教学。例如,教学有关名山大川、花木鸟兽的课文,或是写作这方面的作文,教师不惜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制作、放映相
期刊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五千年的文明史熔铸了如星河般璀璨的优秀诗篇。作为中国民族文化瑰宝的古典诗词,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徜徉其中,不仅能让学生获得美的享受,还能增加文化积淀,提高文学素养,让学生得到一种情感、民族性格的熏陶,是人格健全的重要内容。因此,如何读诗,如何提高鉴赏能力,是整个中学,尤其是高中阶段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  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呢?关键是教会学生如何找准切入点。  一
期刊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又是一年高三,经历过高三的人都说高三如同“炼狱”。的确,由于高考指挥棒的原因,高三的语文教学内容大多以习题为主,这就使语文教学简单化,学生学习方式单调化。语文课堂变得沉闷、枯燥,教师教得苦,学生学得苦。这与语文教学的本质渐行渐远,语文课本身应是最具备情感因素的课堂。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并达到能够夯实学生知识点的效果?如何将索然无味的语文习题课呈现精彩?
期刊
在高二,古诗文是主要的学习内容,所以如何学好古诗文,特别是古诗词的阅读鉴赏,成为学生学习的重点,而这方面也正是多数学生特别是农村中学学生学习的难点。新课标“阅读与鉴赏”中曾这样要求:“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因此,对古诗词的阅读,也应该这样,才有可能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面对目前学生的实际情况,该怎样做才能较好地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期刊
成都的中秋,晚上没有月亮。晚风似乎有点冰冷,想起曾经在洞庭之滨的武陵度过的四个中秋:月色溶溶,碧空如洗,凉风飒然而至,确有一股莫名的快意。但是此时的心中,却有些许淡淡的思念。  中秋,想起容若别样的才情、别样的心事。  容若的好友顾梁汾曾说:“容若词有一种凄婉处,令人不忍卒读,人言愁,我始欲愁。”纳兰容若曾借用“如鱼饮水,冷暖自知”之意,取名自己的词集。凄婉,不忍卒读,冷暖自知,交织着容若的人生际
期刊
在中华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中,古诗词凝聚了深厚的文化精髓,成为最宝贵的遗产。古诗词在文学史上,以它悠久的历史、众多的作者、丰富的内容、广泛的题材、高超的技巧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古诗词呈现的各种文化内涵,也是教育学生的珍贵素材,它培养着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健全着学生的各种正确的意识。积极的人生观是学生成人、成才的基础,而这种人生观的培养除了政治课的思想教育之外,还可以通过古诗词中的“愁情”来产生影响。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