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探究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gs05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传统的数学教学囿于应试,单调而机械,难有实效. 笔者分析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现状,采用目的性、启发性、广泛性、层次性的提问,旨在提高提问的有效性,促进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关键词】 小学数学 课堂提问 有效教学
  随着课堂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课堂教学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有效地提问能反馈信息,调控教学程序;能集中学生注意力,巩固所学知识;能引发学生思考,启迪学生思维;能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发展学生表达能力. 但提问简单随意、缺乏科学性、与教学联系不密切的现状往往被教师所忽视,需引发我们深入地思考.
  一、当前小学教师课堂提问的现状
  1. 新课程理论与教学实际缺乏联系. 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通过师生的对话引领学生开展合作探究活动. 近年来,教师基本摆脱了“满堂灌”,但由于应试教育的理念根深蒂固,被动接受的现状仍未改善,课程理论与教学实际缺乏联系,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彼此割裂,课堂教学仍以“师问生答”为主.
  2. 教师忽视了提问的重要性. 大部分教师忽视了课堂的互动,师生之间缺乏对话交流,提问的时间达不到课堂的三分之一,甚至有一些问题是随机发问的,并未经过事先的预设,对学生的知识背景不加分析,设计的难度或过易或过难,未能发挥良好的教学效果.
  3. 教师的综合素养有待提高. 部分教师对课堂教学缺乏有效的组织管理,或过于强调纪律,阻碍了学生的思维发展,或提问后教师听之任之,对学生不加管理,使课堂提问缺乏实效. 部分教师注重记忆性问题,而对理解性、应用性和创新性问题视而不见,无益于学生的思维发展.
  二、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
  1. 提问应具目的性. 部分教师为“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一味追求提问的趣味性,为提问而提问,而不去考虑学生的认知特征和思维发展特点,提问缺乏知识性,变得漫无目的. 教师要针对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学生困惑点和易错点设计提问,使问题问在“点”上. 如在“观察物体”教学中,教者让学生用四个大小相同的正方体,摆出如右图所示的图形. (1)想一想,此时从正面看,你会看到一个怎样的图形?(2)如果此时再添加一个小正方体,放在什么位置上不影响正面看到的形状?你会如何摆?(3)动手操作演示,想一想还有些什么其他摆法?总结一下规律. (4)请仔细从上面、侧面观察,看到的形状与刚才一开始看到的形状一样吗?教者通过提问,引领学生观察、操作、分析、交流、归纳,让学生的思维逐步明晰,使学生体会在同一位置看到相同的视图的不同摆法,从而提升学生对实物与视图的转化能力.
  2. 提问应具有启发性. 教师提出的问题应尽可能的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取成功的果实. 而部分教师不顾学生的生活背景,设置的问题过难,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主动思考. 教师的提问应具有启发性,要让学生亲历主动观察、积极思考、合作交流的过程才能解决问题,让学生感到胜利的愉悦. 如在“认识三角形”教学中,师生交流如下:
  师:(出示苏通大桥图片)同学们,你能从这幅图中找到三角形吗?生:(上台指出)
  师:想一想,生活中还能在哪些地方能看到三角形?
  生:空调架、交通标志、自行车……
  师:你能自己动手做一个三角形吗?小组合作完成,看看哪个小组的方法多?
  生1:用小棒摆.
  师:(提示)用小棒摆一定要注意首先相接,不能有多出来的部分.
  生2:用尺子画.
  生3:在纸上分别画三条围起来的线段,形成一个三角形.
  师:大家观察这些三角形,它们形状各异、大小不同,但它们有着什么共同之处?
  生1:有三个顶点.生2:有三条边. 生3:有三个角.
  教师要善于为学生搭建“脚手架”,引领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学习活动,逐步认识三角形的概念.
  3. 提问应具有广泛性. (1)教学内容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内容应具广泛性. 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从生活中挖掘资源,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如在“轴对称图形”教学中,教者创设情境如下:
  师:同学们,老师带来了几张美丽的图片,想欣赏一下吗?生:想.
  师:(呈现)美丽的蝴蝶,可爱的蜻蜓、青翠的树叶,它们漂亮吗?生:漂亮.
  师:如何从数学的角度去研究它们,发现这三幅图片从外形上都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生1:右边好像是从左边翻折过去一样.
  生2:对折能完全重合.
  师:生活中正是有了这些对称现象,才会变得如此美丽. 除了在生活中,对称现象在我们的数学世界也有很多的表现,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轴对称图形.
  (2)摆脱单一的举手提问方式,提问方式应具广泛性. 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学生齐答或学生举手回答的提问方式,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内容的需要,设置成灵活多样的题目,如口算题可在快速抢答的基础上采用随机抽号的方式答题.
  4. 提问应具有层次性. 由于学生的学习背景、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差异,他们的接受能力也不尽相同,教师若采取“一刀切”提问,势必会使部分后进生丧失学习兴趣. 教师提出的问题应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提问中来. 如在“认识整亿数”教学中,教者提问如下:
  师: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计数单位?生:个、万.
  师:10个一万是多少?10个十万是多少?10个百万呢?
  生:十万,百万,千万.
  师:谁能一千万一千万地继续数?生:1千万,2千万,……师:数完了吗?10个一千万是多少?生:亿.
  师:还有更大的计数单位吗?生:十亿,百亿……
  师:百亿与十亿有什么关系?千亿与百亿呢?
  生:10个十亿是1百亿,10个百亿是1千亿.
  教师层层递进、逐层深入,引领学生认识亿、十亿、百亿、千亿,并知道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其他文献
【正】 (一)开门见山。本文中的认识问题是:对于语言是人们的交际工具这一老生常谈,在外语教学实践中还是抛在九霄云外呢?还是随时随地予以贯彻呢?有人说,这一老生常谈,究竟
【正】 What was the first book you translated and when was that? The first book I translated was written by James Joyce. It was Dubliners, a collection of his s
期刊
【正】 《外国语》、《译林》联合召开的译文征文评奖委员会会议,于1983年4月初在江苏省苏州市举行。评奖委员会由著名文学翻译家、学者、高校教师、有关领导和编辑共二十六
【摘要】实施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让生生之间、师生之间通过平等合作、自主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设疑导拨,激发合作探究的兴趣;通过发现实践,体现合作探究的快乐;通过创新发展,延伸合作探究的内涵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提高学习质量和个体素质.  【关键词】合作;探究;发现;创新  教学实践证明,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而合作探究为学生提供了平等合作、自主探究
【摘要】提出初等数学的价值观.通过对初等数学形式逻辑的讨论启发认识.感悟初等数学创新的思考方法对现实社会的经济价值.把数学推向实用,把形式逻辑推向辩证逻辑,从而提升初等数学创新的思考方法对现实社会的普遍价值.  【关键词】初等;数学;价值;辩证  一、数学价值  数学是用形式逻辑来研究空间变化的.数学家从定义,公理出发,通过形式逻辑建立数学理论.由于形式逻辑很抽象,尤其是复杂数学的形式逻辑,看不出
【正】 “照应”(Reference)又译作“所指”,属于语义范畴。对于一个词语的解释不能从词语本身得到解决而必须从该词语所指的对象中寻找答案,这就产生照应关系。因此,照应关
苏联科学院1980年新编的《俄语语法》《Русскаяграмматика》出版后,已引起世界各国俄语教学和研究工作者的广泛重视。为使该巨著早日和中国读者见面,上海外
【摘要】在一个半径为r的圆外,作一个外切正三角形,又在正三角形外作外接圆,再作外接圆的外切正四边形,如此反复,将得到一系列半径为r n (n = 3,4,5,…)的圆.此文用初等方法对这一个有趣问题的极限值进行了进一步的精确化,得出了估计值8.7000151 r
PowerBuilder最具有特色的地方就是提出了数据窗口对象的概念。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前提下,使用Power-Builder建立一套符合本职工作需要的成绩录入软件,目的是将成绩录入与
【正】 Of late Ⅰhave had the occasion to read in a current journal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wo celebrated Chinese Tdaung poems made by Giles and Bynner v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