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12月28日,是西部歌王王洛宾诞辰94周年纪念日,为此举办的《歌声没有休止符——2007年王洛宾十大新闻》评选活动结果当日揭晓。
2007年王洛宾十大新闻,是从2007年1~12月在国内外发生的数千起弘扬王洛宾精神、演唱王洛宾音乐作品、保护王洛宾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王洛宾文化产业事件中遴选出来的。
2007年王洛宾十大新闻评选由王洛宾研究专家刘书环先生牵头,组织国内音乐界、文学艺术界、旅游界、新闻界等近百位知名专家、学者以通信(信函、传真、电话、短信、电子邮件等)形式协商评选产生。这次评选活动是第二届,第一届在美国纽约举行了《永远的王洛宾——2006年王洛宾十大新闻》揭晓新闻发布会。
1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访问古巴信息科学大学,军乐队奏起中国西部歌王王洛宾改编的名曲《青春舞曲》,节奏欢快的旋律在古巴校园上空飘荡。
2007年12月3日中新网电,据香港《文汇报》报道,2004年11月2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访问古巴信息科学大学时,数千名师生身着印有“古巴—中国”字样的红色T恤衫,挥动着两国国旗,为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的来访举行了隆重的欢迎大会。下午4时45分,胡锦涛乘坐的汽车驶入校园,受到学生们的夹道欢迎。当劳尔代表古巴国务委员会主席卡斯特罗陪同胡锦涛步入会场时,军乐队奏起中国西部歌王王洛宾改编的名曲《青春舞曲》,欢迎人群沸腾了,旗帜广场上空,交织激荡着节奏欢快的旋律、优美的舞蹈和热烈的掌声。古巴人民非常喜欢王洛宾先生改编的西部民歌和他的传奇故事,家喻户晓。用中国西部歌王王洛宾先生改编的民歌欢迎胡锦涛对古巴的访问,为中古友谊谱写了新的篇章。
2“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搭载王洛宾两首歌曲升空,于38万公里之外的太空向地球播放。
2007年10月24日,我国“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发射升空,在到达绕月轨道正常工作后,于距地球38万公里以外的太空向地球播放由王洛宾创作的《在那遥远的地方》、改编的《半个月亮爬上来》等经典曲目。那时,听众只要打开收音机、电视机或上网,都能听到来自太空的天籁之音。其他曲目是《谁不说俺家乡好》、《爱我中华》、《歌唱祖国》、《梁山伯与祝英台》、《我的祖国》、《走进新时代》、《二泉映月》、《黄河颂》、《青藏高原》、《长江之歌》、《在希望的田野上》、《春天的故事》、《七子之歌》、《我的中国心》、《高山流水》、《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阿里山的姑娘》、《贵妃醉酒》、《难忘今宵》、《歌声与微笑》、《春节序曲》、《游园惊梦》、《富饶辽阔的阿拉善》、《良宵》、《东方之珠》、《我是中国人》、《但愿人长久》等。
3 “永远的王洛宾艺术节”在美成功举办,第二次“洛宾旋风”在美国大陆强劲吹起。
2007年3月1日至5月10日,为纪念王洛宾访美13周年,由美国世界日报社和国际文化艺术中心主办的“永远的王洛宾艺术节”在美国成功举办。王洛宾研究专家刘书环、达坂城区委常委宣传部长马丽、画家赵万顺、钢琴家李亚军应邀出席。为迎接艺术节隆重开幕,美国媒体通过越洋电话专访王洛宾研究专家刘书环,发表了多篇专访文章,《世界日报》以整版和半版交替结合,连续做了一个月的宣传广告。在联合国举办的“纯情的梦——王洛宾作品音乐会”,陶醉了在场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不同宗教的各国外交官。“永远的西部歌王——王洛宾大型图片展”吸引了数千美国观众,《矗立在中华音乐史上的丰碑》演讲幻灯片吸引了纽约大学及新泽西州、宾夕法尼亚州等地的社会精英,在美国社会掀起了第二次“洛宾旋风”。刘书环荣获美国国际文化艺术中心颁发的“东西方文化交流贡献奖”。
4 强卫新思维主政青海,力主品牌战略,宣传“大美青海”,强力推动王洛宾音乐文化品牌。
2007年3月26日,强卫调任青海省委书记后,通过调查研究,举起青海发展点睛之笔,确定了青海挖掘品牌、树立品牌、保护品牌的“品牌战略”,尤其是强力推动王洛宾在青海写下的《在那遥远的地方》这一脍炙人口经典歌曲的文化品牌。紧接着,“2007和谐盛世·唱响青海·王洛宾文化形象模仿秀选拔赛”和青海民歌精曲评选大型文化活动拉开帷幕,成为建国以来青海省规模最大的一次海选活动。9月25日,由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中国经济网等八家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和新浪、腾讯、网易三家国内门户网站及24家地方重点新闻网站参加的“打造高原旅游名省”大型采访活动拉开帷幕。10月11日,由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青海省文联等单位共同承制,反映王洛宾1939~1940年在金银滩草原创作名曲《在那遥远的地方》经历为背景,展示了青海海北民族民间优秀文化的数字电影《天边的情歌》,在美丽的金银滩草原拍摄完成。著名作家海桀编剧。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将在黄金时段向全国播放。
5 辽宁省打造的轻歌剧《在那遥远的地方》视听盛宴,于第七届艺术节上亮相,引起轰动。
2007年9月19日,辽宁歌剧院创作的《在那遥远的地方》轻歌剧,以王洛宾经典作品为灵魂,以寻找一位在那遥远地方的好姑娘为线索,用轻松的表现形式,讲述了一个关于爱、关于寻找精神栖息地的故事,巧妙穿插运用王洛宾的作品,杂糅流行音乐与民间音乐的元素,美声、通俗、民歌熔于一炉,运用独唱、合唱、重唱、舞蹈、说白多种形式,丰富了表现力,达到了奇妙的效果。轻歌剧《在那遥远的地方》将舞台做了很大的延伸,尤其是伸向观众席的两翼,扩大了表演区,连接了舞台与观众,也为作品的内涵增色不少,提领了整部作品。它优美的歌声、欢快的舞步、漂亮的服饰、绚丽的布景、完美的故事,演绎了王洛賓经典作品的壮丽辉煌。轻歌剧《在那遥远的地方》于第七届艺术节上亮相,引起轰动,为观众提供了一场全新的视听盛宴。
6 维吾尔族民歌《阿拉木汗》诞生近100多年后,找到了原作者,主人公后人现身新疆哈密。
2007年12月6日,新疆电视台播放了《阿拉木汗背后的故事》专题节目,披露了新疆哈密市陶家宫乡东栏杆村、维吾尔族民歌《阿拉木汗》主人公的孙子、今年80岁的乌斯曼·依不拉音讲述奶奶阿拉木汗传奇身世和歌曲《阿拉木汗》产生的过程。他说:关于我奶奶阿拉木汗的事情,都是家族一代代口传下来的。19世纪中叶,爷爷霍加尼亚孜参加绝色美女阿拉木汗在乌鲁木齐二道桥设立的招亲擂台赛,凭借机智的回答、精彩的表演、出色的歌唱,赢得了阿拉木汗的芳心。阿拉木汗因姿色出众,哈密一些王公大臣、纨绔子弟时常邀请她参加宴会,令她十分厌倦,居住十年之久忍痛离开了哈密,独自到了吐鲁番,住了一段时间后又回到乌鲁木齐。后来爷爷和同伴们吟唱着哈密木卡姆调子,配上自编的歌词,到处寻找离去的阿拉木汗。上世纪40年代初,王洛宾在青海收集并改编了这首维吾尔族民间歌曲。
7 《达坂城的姑娘》歌中美景成为现实,新疆达坂城成为“王洛宾音乐文化”重要传承地。
2007年11月30日,在新疆乌鲁木齐举行的市场营销研讨会上,中共达坂城区委书记李原宣布,《达坂城的姑娘》歌中提到的石头、姑娘、西瓜、马车美景已经成为现实。投资达3000万的王洛宾艺术馆项目已签约,成立了达坂城姑娘歌舞团,王洛宾影视作品正在加紧进行中,邀王洛宾生前所在新疆军区的将军们游历达坂城,聘专家学者作文化研究顾问、形象大使,组织王洛宾音乐文化研究。国内外成千上万游客踏歌而来,旅游服务业得到迅速发展,经济也得到较快增长。原乌鲁木齐市委书记杨刚提出“拯救王洛宾,抢救达坂城”,由国务院批准成立了达坂城区,成为抢救挖掘“王洛宾音乐文化”资源传承地,新上任的市委书记栗智提出要精心打造“达坂城的姑娘”文化品牌。
8 画家赵万顺根据王洛宾经典歌曲意境创作的大幅国画作品,在美国社会引起反响。
2007年3月2日至5月20日,新疆文化艺术研究会副会长、新疆丝路书画院执行院长、著名画家赵万顺,应邀出席了由美国世界日报社和国际文化艺术中心主办的“永远的王洛宾艺术节”。主办单位及当地华人华侨先后举办了社区王洛宾音乐会、联欢会、书画家笔会等丰富多彩的欢迎活动。赵万顺以王洛宾经典歌曲意境为题材,反映西部人物风情的大幅国画作品,在每场活动中都引起不小的轰动,《在那遥远的地方》、《胡杨树下的歌声》、《古道驼铃》等20多幅作品被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世界日报社和国际文化艺术中心等有关部门收藏,得到当地侨胞及文化社团的赞誉,许多华人华侨和中资机构代表纷纷要求购买画作,邀请他到美国举办展览。美国国际文化艺术中心为赵万顺颁发了“东西方艺术交流贡献奖”。
9 四川康藏民歌《康定情歌》著作权、改编权引发争议,11年后尘埃落定。
2007年3月12日,在联合国总部马尔舍夫礼堂举行的“纯情的梦——王洛宾作品音乐会”上,由美国歌唱家演唱了王洛宾改编的四川民歌《康定情歌》,通过强大的舆论媒体传遍了全世界,引来一片喝彩声,从此,再无人站出来对王洛宾收集改编的这首歌说三道四,提出异议。一场《康定情歌》的著作权、改编权引发争议11年后终于尘埃落定。自上世纪40年代初年王洛宾收集改编《康定情歌》以来,传遍大江南北,蜚声中外,有“天籁之音”之美誉,在长达近70年的时间里,从未有过著作权和改编权的争议。就在1994~1995年中国音乐界开展所谓“王洛宾著作权讨论”中,音乐界权威也无人提及此事。王洛宾去世后的第二年,有人在《甘孜日报》上悬赏万元征集《康定情歌》的作者。海内外热心人围绕《康定情歌》的作者进行了热烈讨论,沸沸扬扬,莫衷一是。
10 据最新史料披露,中共高级将领左齐将军两次保护王洛宾,成就了一位名扬世界的西部歌王。
2007年3月21日,中央黨校肖岛泉在《左齐将军在新疆》回忆文章中写道:今天,王洛宾的名字像他的歌声一样被人们所熟知,但却很少有人知道这位“西部歌王”解放后曾两次被投入监狱,都是中共高级干部左齐将军出面多方交涉才使他获得人身自由和创作空间,使其音乐才能得到了发挥和展示,也使中国西部歌坛因为他的存在而“吹尽黄沙始见金”。王洛宾曾是国民党军队的上校军官,参加解放军后又因违反军纪脱队,被投入监狱。1953年,左齐得知后,再三向新疆军区交涉,以“监外执行”的名义,让王洛宾到南疆军区文工团当教员。南疆军区文工团撤消后,王洛宾转入新疆军区文工团。1959年,他被再次关进监狱,左齐将军又以“假释”的名义将他要回文工团,成就了一位“歌王”。
2007年王洛宾十大新闻,是从2007年1~12月在国内外发生的数千起弘扬王洛宾精神、演唱王洛宾音乐作品、保护王洛宾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王洛宾文化产业事件中遴选出来的。
2007年王洛宾十大新闻评选由王洛宾研究专家刘书环先生牵头,组织国内音乐界、文学艺术界、旅游界、新闻界等近百位知名专家、学者以通信(信函、传真、电话、短信、电子邮件等)形式协商评选产生。这次评选活动是第二届,第一届在美国纽约举行了《永远的王洛宾——2006年王洛宾十大新闻》揭晓新闻发布会。
1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访问古巴信息科学大学,军乐队奏起中国西部歌王王洛宾改编的名曲《青春舞曲》,节奏欢快的旋律在古巴校园上空飘荡。
2007年12月3日中新网电,据香港《文汇报》报道,2004年11月2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访问古巴信息科学大学时,数千名师生身着印有“古巴—中国”字样的红色T恤衫,挥动着两国国旗,为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的来访举行了隆重的欢迎大会。下午4时45分,胡锦涛乘坐的汽车驶入校园,受到学生们的夹道欢迎。当劳尔代表古巴国务委员会主席卡斯特罗陪同胡锦涛步入会场时,军乐队奏起中国西部歌王王洛宾改编的名曲《青春舞曲》,欢迎人群沸腾了,旗帜广场上空,交织激荡着节奏欢快的旋律、优美的舞蹈和热烈的掌声。古巴人民非常喜欢王洛宾先生改编的西部民歌和他的传奇故事,家喻户晓。用中国西部歌王王洛宾先生改编的民歌欢迎胡锦涛对古巴的访问,为中古友谊谱写了新的篇章。
2“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搭载王洛宾两首歌曲升空,于38万公里之外的太空向地球播放。
2007年10月24日,我国“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发射升空,在到达绕月轨道正常工作后,于距地球38万公里以外的太空向地球播放由王洛宾创作的《在那遥远的地方》、改编的《半个月亮爬上来》等经典曲目。那时,听众只要打开收音机、电视机或上网,都能听到来自太空的天籁之音。其他曲目是《谁不说俺家乡好》、《爱我中华》、《歌唱祖国》、《梁山伯与祝英台》、《我的祖国》、《走进新时代》、《二泉映月》、《黄河颂》、《青藏高原》、《长江之歌》、《在希望的田野上》、《春天的故事》、《七子之歌》、《我的中国心》、《高山流水》、《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阿里山的姑娘》、《贵妃醉酒》、《难忘今宵》、《歌声与微笑》、《春节序曲》、《游园惊梦》、《富饶辽阔的阿拉善》、《良宵》、《东方之珠》、《我是中国人》、《但愿人长久》等。
3 “永远的王洛宾艺术节”在美成功举办,第二次“洛宾旋风”在美国大陆强劲吹起。
2007年3月1日至5月10日,为纪念王洛宾访美13周年,由美国世界日报社和国际文化艺术中心主办的“永远的王洛宾艺术节”在美国成功举办。王洛宾研究专家刘书环、达坂城区委常委宣传部长马丽、画家赵万顺、钢琴家李亚军应邀出席。为迎接艺术节隆重开幕,美国媒体通过越洋电话专访王洛宾研究专家刘书环,发表了多篇专访文章,《世界日报》以整版和半版交替结合,连续做了一个月的宣传广告。在联合国举办的“纯情的梦——王洛宾作品音乐会”,陶醉了在场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不同宗教的各国外交官。“永远的西部歌王——王洛宾大型图片展”吸引了数千美国观众,《矗立在中华音乐史上的丰碑》演讲幻灯片吸引了纽约大学及新泽西州、宾夕法尼亚州等地的社会精英,在美国社会掀起了第二次“洛宾旋风”。刘书环荣获美国国际文化艺术中心颁发的“东西方文化交流贡献奖”。
4 强卫新思维主政青海,力主品牌战略,宣传“大美青海”,强力推动王洛宾音乐文化品牌。
2007年3月26日,强卫调任青海省委书记后,通过调查研究,举起青海发展点睛之笔,确定了青海挖掘品牌、树立品牌、保护品牌的“品牌战略”,尤其是强力推动王洛宾在青海写下的《在那遥远的地方》这一脍炙人口经典歌曲的文化品牌。紧接着,“2007和谐盛世·唱响青海·王洛宾文化形象模仿秀选拔赛”和青海民歌精曲评选大型文化活动拉开帷幕,成为建国以来青海省规模最大的一次海选活动。9月25日,由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中国经济网等八家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和新浪、腾讯、网易三家国内门户网站及24家地方重点新闻网站参加的“打造高原旅游名省”大型采访活动拉开帷幕。10月11日,由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青海省文联等单位共同承制,反映王洛宾1939~1940年在金银滩草原创作名曲《在那遥远的地方》经历为背景,展示了青海海北民族民间优秀文化的数字电影《天边的情歌》,在美丽的金银滩草原拍摄完成。著名作家海桀编剧。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将在黄金时段向全国播放。
5 辽宁省打造的轻歌剧《在那遥远的地方》视听盛宴,于第七届艺术节上亮相,引起轰动。
2007年9月19日,辽宁歌剧院创作的《在那遥远的地方》轻歌剧,以王洛宾经典作品为灵魂,以寻找一位在那遥远地方的好姑娘为线索,用轻松的表现形式,讲述了一个关于爱、关于寻找精神栖息地的故事,巧妙穿插运用王洛宾的作品,杂糅流行音乐与民间音乐的元素,美声、通俗、民歌熔于一炉,运用独唱、合唱、重唱、舞蹈、说白多种形式,丰富了表现力,达到了奇妙的效果。轻歌剧《在那遥远的地方》将舞台做了很大的延伸,尤其是伸向观众席的两翼,扩大了表演区,连接了舞台与观众,也为作品的内涵增色不少,提领了整部作品。它优美的歌声、欢快的舞步、漂亮的服饰、绚丽的布景、完美的故事,演绎了王洛賓经典作品的壮丽辉煌。轻歌剧《在那遥远的地方》于第七届艺术节上亮相,引起轰动,为观众提供了一场全新的视听盛宴。
6 维吾尔族民歌《阿拉木汗》诞生近100多年后,找到了原作者,主人公后人现身新疆哈密。
2007年12月6日,新疆电视台播放了《阿拉木汗背后的故事》专题节目,披露了新疆哈密市陶家宫乡东栏杆村、维吾尔族民歌《阿拉木汗》主人公的孙子、今年80岁的乌斯曼·依不拉音讲述奶奶阿拉木汗传奇身世和歌曲《阿拉木汗》产生的过程。他说:关于我奶奶阿拉木汗的事情,都是家族一代代口传下来的。19世纪中叶,爷爷霍加尼亚孜参加绝色美女阿拉木汗在乌鲁木齐二道桥设立的招亲擂台赛,凭借机智的回答、精彩的表演、出色的歌唱,赢得了阿拉木汗的芳心。阿拉木汗因姿色出众,哈密一些王公大臣、纨绔子弟时常邀请她参加宴会,令她十分厌倦,居住十年之久忍痛离开了哈密,独自到了吐鲁番,住了一段时间后又回到乌鲁木齐。后来爷爷和同伴们吟唱着哈密木卡姆调子,配上自编的歌词,到处寻找离去的阿拉木汗。上世纪40年代初,王洛宾在青海收集并改编了这首维吾尔族民间歌曲。
7 《达坂城的姑娘》歌中美景成为现实,新疆达坂城成为“王洛宾音乐文化”重要传承地。
2007年11月30日,在新疆乌鲁木齐举行的市场营销研讨会上,中共达坂城区委书记李原宣布,《达坂城的姑娘》歌中提到的石头、姑娘、西瓜、马车美景已经成为现实。投资达3000万的王洛宾艺术馆项目已签约,成立了达坂城姑娘歌舞团,王洛宾影视作品正在加紧进行中,邀王洛宾生前所在新疆军区的将军们游历达坂城,聘专家学者作文化研究顾问、形象大使,组织王洛宾音乐文化研究。国内外成千上万游客踏歌而来,旅游服务业得到迅速发展,经济也得到较快增长。原乌鲁木齐市委书记杨刚提出“拯救王洛宾,抢救达坂城”,由国务院批准成立了达坂城区,成为抢救挖掘“王洛宾音乐文化”资源传承地,新上任的市委书记栗智提出要精心打造“达坂城的姑娘”文化品牌。
8 画家赵万顺根据王洛宾经典歌曲意境创作的大幅国画作品,在美国社会引起反响。
2007年3月2日至5月20日,新疆文化艺术研究会副会长、新疆丝路书画院执行院长、著名画家赵万顺,应邀出席了由美国世界日报社和国际文化艺术中心主办的“永远的王洛宾艺术节”。主办单位及当地华人华侨先后举办了社区王洛宾音乐会、联欢会、书画家笔会等丰富多彩的欢迎活动。赵万顺以王洛宾经典歌曲意境为题材,反映西部人物风情的大幅国画作品,在每场活动中都引起不小的轰动,《在那遥远的地方》、《胡杨树下的歌声》、《古道驼铃》等20多幅作品被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世界日报社和国际文化艺术中心等有关部门收藏,得到当地侨胞及文化社团的赞誉,许多华人华侨和中资机构代表纷纷要求购买画作,邀请他到美国举办展览。美国国际文化艺术中心为赵万顺颁发了“东西方艺术交流贡献奖”。
9 四川康藏民歌《康定情歌》著作权、改编权引发争议,11年后尘埃落定。
2007年3月12日,在联合国总部马尔舍夫礼堂举行的“纯情的梦——王洛宾作品音乐会”上,由美国歌唱家演唱了王洛宾改编的四川民歌《康定情歌》,通过强大的舆论媒体传遍了全世界,引来一片喝彩声,从此,再无人站出来对王洛宾收集改编的这首歌说三道四,提出异议。一场《康定情歌》的著作权、改编权引发争议11年后终于尘埃落定。自上世纪40年代初年王洛宾收集改编《康定情歌》以来,传遍大江南北,蜚声中外,有“天籁之音”之美誉,在长达近70年的时间里,从未有过著作权和改编权的争议。就在1994~1995年中国音乐界开展所谓“王洛宾著作权讨论”中,音乐界权威也无人提及此事。王洛宾去世后的第二年,有人在《甘孜日报》上悬赏万元征集《康定情歌》的作者。海内外热心人围绕《康定情歌》的作者进行了热烈讨论,沸沸扬扬,莫衷一是。
10 据最新史料披露,中共高级将领左齐将军两次保护王洛宾,成就了一位名扬世界的西部歌王。
2007年3月21日,中央黨校肖岛泉在《左齐将军在新疆》回忆文章中写道:今天,王洛宾的名字像他的歌声一样被人们所熟知,但却很少有人知道这位“西部歌王”解放后曾两次被投入监狱,都是中共高级干部左齐将军出面多方交涉才使他获得人身自由和创作空间,使其音乐才能得到了发挥和展示,也使中国西部歌坛因为他的存在而“吹尽黄沙始见金”。王洛宾曾是国民党军队的上校军官,参加解放军后又因违反军纪脱队,被投入监狱。1953年,左齐得知后,再三向新疆军区交涉,以“监外执行”的名义,让王洛宾到南疆军区文工团当教员。南疆军区文工团撤消后,王洛宾转入新疆军区文工团。1959年,他被再次关进监狱,左齐将军又以“假释”的名义将他要回文工团,成就了一位“歌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