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不一样”的班主任

来源 :班主任之友·小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ruceLee_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的小学生成长在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他们接受新事物和模仿的能力很强,形成了思维跳跃、个性张扬的群体特征。作为小学班主任,如果不能跟上孩子的“节拍”,很快就会out。所以,在班主任工作中,我除了按“正式招式”扎实抓好常规外,还会适时地抓住契机,不按套路出招,做一个“不一样”的班主任。
  一个意味深长的“葬礼”
  每当学生到了三年级,他们对小动物的喜爱就达到了小学阶段的“高峰值”。奇怪的是,他们喜爱的方式中,“伤害”是一种出现频率很高的方式,我戏称它为“爱的伤害”,而且这种现象屡禁不止。如果你告诉他们要珍爱生命,爱护动物,他们会满口答应,可行为上又会大相径庭……
  课间,李红告诉我,在上学的路上,他看到晓东、长田、志勇三个人在小巷里合伙杀死了一只青蛙!我让李红带我到事发现场看一看。果然,一只青蛙被肢解得惨不忍睹,我拿手机拍下这一场景,并把青蛙装进一个小纸盒里。下午,我走进教室,对学生说:“孩子们,今天上午,一只青蛙妈妈给老师发来一封求助信。”
  “啊?青蛙也会写信?是什么求助信呢?”孩子们兴奋而好奇。
  我拿出“求助信”,认真地读起来:“亲爱的老师、同学们,你们好!我是青蛙妈妈,去年春天,我的孩子出生。那时候他还是一粒小小的蛙卵,经过一周的发育,变成可爱弱小的蝌蚪。他艰难但快乐地在水里生活,经历被天敌吃掉、被环境淘汰等多重考验,慢慢长出四肢,尾巴逐渐退化,渐渐成长为一只健康的小青蛙。这是多么不容易呀!作为妈妈,我为他能活下来而高兴,为他的坚强而骄傲。今天,他不见了,我很着急,求你们帮我找找他。他的额头上有一块灰色的圆形‘胎记’,我就住在你们学校旁的大草丛里,如果你们见到他,一定要告诉我,我等你们的好消息。谢谢!”
  当我把“求助信”读完后,教室里很安静,孩子们眼中满是焦急。
  我说:“孩子们,今天上午,老师碰到这只小青蛙了。可是小青蛙再也回不去了,青蛙妈妈再也见不到她亲爱的孩子了!你们看——”说着,我在投影上打出上午拍的画面。
  “啊!”教室里一片惊呼,“怎么会这样?”
  “怎么办?青蛙妈妈会伤心死的!”
  “是谁干的,真残忍!”一个小女生哭出声来。
  这时,我深情地说:“孩子们,你们都是善良的孩子。你们要知道,不管是人类,还是动物,都是这个地球上的生命。生命是多么美好,多么珍贵呀!小青蛙死了,一条鲜活的生命没有了,多可惜呀,他的亲人该有多伤心呀!老师不忍心看着死去的小青蛙就这样被扔在路上风吹雨淋,现在已经把他装在这个小纸盒里了,让我们一起为他举行一个葬礼吧!”
  我领着全班孩子来到学校的小树丛边,他们围成一圈,默默地看着我把纸盒放进小坑里,埋上土……谁都没说话,有几个孩子在抹眼泪……
  放学后,晓东、长田、志勇三个人来到我的办公室,志勇带头说:“梁老师,那只小青蛙是我们杀的,因为好玩就杀害了一条生命,我们错了……”
  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教会孩子善良,善良不单是鼓励他们做好事,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拥有恻隐之心,引导他们珍爱生命,爱护小动物,这是善良教育的基点。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听不懂大道理,不理解“生命无价”的含义,他们肢解小青蛙可能只是出于好奇或刺激,并未抱持杀生的恶念。因此,我抓住这个契机,及时介入,创设情境,以不一样的方式(求助信和葬礼)传导他们对生命应有的敬畏,在他们幼小的心灵播下善良的种子。
  一次突发奇想的“演出”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世界,每个世界都很精彩。但是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会有很多不确定因素,致使他们的想法、行为存在很多可能。所以,我会根据孩子的个性差异,因人而异地与他们沟通相处,有时候更要根据突发状况,随机应变,“出奇制胜”。
  我班的思晗是个很聪明的孩子,但他的父母很忙,极少管他,因此他平时比较邋遢,性格孤僻,不合群,甚至偶尔有些怪异的举动。一天中午,世超气喘吁吁地跑过来说:“老师……快……思晗跑出去……躺水泥板上了……”
  来不及细问,我跟着世超往校外赶。我们很快赶到“现场”,只见思晗躺在水泥板上(校园周边居民用来洗衣服),满头大汗,双手握拳,神情气愤。
  我摸了摸水泥板,手烫得发疼!再这样下去,非中暑不可。我让同行的世超到小卖部买了矿泉水和一次性毛巾,便让他先回学校。因为天太热,我没有时间向思晗了解具体情况,只得告诉他,如果有同学欺侮你,就告诉老师,老师一定会帮你“讨回公道”。思晗咬紧牙关,没任何反应。于是我换了种劝法:“你是老师印象中的好孩子,好孩子是不可以这么倔强的。”思晗撇过头,眉头紧锁。我让他先喝口水,再擦擦汗,可他仍紧握拳头,不予搭理。纠结之际,我想起思晗平时的表现,虽然他不讨人喜欢,但还比较尊重我,经常会帮我搬搬作业本,打扫办公室。想到这些,计上心头,我说:“好吧,既然你不愿回去,那老师就在这儿陪着你吧。”说着,我纵身坐在水泥板上。
  思晗看了我一眼,仍没有妥协的意思。几分钟后,一股热气直逼全身,汗水从我的额头上冒出来。我灵机一动,便开始“演戏”:我用手使劲地按着肚子,弓下身体,把脸涨得通红,半躺在水泥板上发出“哼哼”声。果然,我“入戏”才十几秒钟,思晗就坐起身子问我:“老师,你怎么啦?”
  我故作痛苦地说:“不知道,就是肚子痛,头晕,可能中暑了……”
  “那怎么办呢?你喝口水吧,擦一擦汗。”思晗紧张地把矿泉水和毛巾递给我。
  “没用的,一定得到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才好……”
  “那你快走吧!”
  “老师走不动,你扶老师到办公室休息一下吧。”
  “哦!”思晗利索地抓起矿泉水和毛巾,小心翼翼地扶着我往学校走。一路上,思晗只要碰到同学就喊来帮忙。他们把我“送”到办公室后,思晗又开窗,又开电风扇,显然已经把负气的事忘得一干二净了。   那天我演了一场戏,“欺骗”了思晗,也成功“解救”了思晗。在我的班级里,即使是经常“犯错”的孩子,也都有其向善、闪光的一面,哪怕只是“星星之火”,我也不会让它熄灭,而是小心翼翼地用“非常的方式”呵护和放大这一点点火光。
  一段触及心灵的视频
  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需要信息、资源、契机、灵感。当这些因素都契合的时候,教育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每当我发现对孩子的教育效果不佳时,就会让自己静下来,慢下来,等一等,去邂逅那“灵光乍现”的时机。
  春天,学校的紫藤花怒放,迎来了一群特殊的“朋友”——蜜蜂,孩子们也乐坏了。一次课后,俊青同学在几位同学的“护送”下来到我的办公室。陈瑛见到我就说:“老师,俊青被蜜蜂蜇了。”我见俊青指肚上有一个小红包,问他什么感觉,他哭着说又痛又痒。我见伤口没有肿大,安慰了几句,给他擦了点常备的药就打发他走了。下午,我给孩子们作了个“安全小讲座”,告诉他们蜂毒的厉害和危害。孩子们听得很认真,我从他们的眼中看出了一些害怕。接下来的几天里,没人被蜂蜇。但好景不长,三天后,薪栋同学又被蜜蜂蜇了。看着他痛得直掉眼泪,我很心疼。
  为了孩子们不再受蜜蜂“伤害”,我让他们近期不要去紫藤架下玩。但我的做法幼稚而无效。没过两天,益票又“中招”了。看着益票痛苦的表情,我有些迷茫。
  那天下午,我在看科教频道时,电视台刚好在播放关于蜜蜂的科普知识。我兴奋地从沙发上蹦起来,打开电脑,找到官方网站,将节目中描述蜜蜂蜇人的情景进行视频截取。回到学校,我便将视频播放给学生看。视频清晰地呈现蜜蜂蜇人时“自残”的情景:蜜蜂平时是不伤害人的,当人们伤害它或使它产生不安全感时,它才拼命一击。由于蜜蜂的毒刺上有倒钩,当它扎进人体后,就勾在人的皮肤里,而毒刺连着蜜蜂的内脏,蜜蜂在挣脱的过程中,就把自己的内脏扯出来了,不久便会死去。逼真高清的视频配以简明的解说,对孩子们来说是一次强烈的震撼。
  我将蜜蜂挣扎的情景定格住,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们,我们喜欢蜜蜂,但有些同学为了自己的好奇而去打扰蜜蜂,蜜蜂在害怕的时候,本能地将刺扎在你们的手上。它伤害你们的同时,也断送了自己的生命,这是多么悲哀的事情啊!希望大家今后看到蜜蜂的时候,远远地欣赏它们,而不要伤害它们!”
  从那以后,再也没有听到学生被蜜蜂蜇的消息。
  当孩子遇到问题时,我最终采取的不是“堵”或“压”,而是“疏”和“导”。抓住学生“好奇”、“喜爱”等诱因,通过一段视频,让学生去体验“因爱而伤害”,使特殊的媒介与孩子的思想、心智产生共鸣和共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一场顺应天性的比赛
  孩子的想象力是很丰富的,他们几乎能让生活中的每个细节都充满乐趣,能让在大人们看来平凡无奇的事物变得神奇。想上天空,想潜蚁穴,他们的思维往往比我们要跳跃得多。而这种思维的跳跃和丰富在很多人看来是一种“麻烦”和“隐患”,给班主任工作带来不确定因素。但在我的心里,这些都是财富,是值得珍惜、保护,甚至是挖掘的。
  初夏,天气转暖,带矿泉水、饮料的孩子渐渐增多。没几天,他们就开发出了饮料的新功能——将饮料喝掉一部分后,用校徽别针在瓶盖上刺一个或多个小孔,然后用手挤压塑料瓶,让瓶内的液体喷射而出。
  自从开发出这个玩具后,它就在班级里蔓延开了。走廊、教室、课桌,到处都是湿湿黏黏的饮料。
  本来这件事是应该制止的,但我对孩子们的这项“创意”产生了兴趣。于是,我准备在班里开展一次自制“水枪”比赛。很快,我就拟好比赛方案,贴在班务栏上:
  自制“水枪”比赛方案
  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发扬“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精神,我班将举行自制“水枪”比赛:
  1.全班同学都可以报名参加。
  2.比赛时间:6月9日(周四)
  3.比赛地点:篮球场
  4.比赛材料:参赛者自备(塑料瓶、液体等)
  5.比赛规则:参赛者将液体装在塑料瓶内,比赛时,在瓶盖上打孔,参赛者站在规定线外,往前“发射”液体,射程最远者为胜。
  6.奖励:取前六名,发证书、奖品。
  7.报名:在6月6日前到班长处报名。
  8.报名条件:不得在校园内训练,否则取消参赛资格。
  方案贴出后,孩子们报名踊跃。接下来的几天里,他们口中谈的全是关于比赛的话题。但是,为了获得比赛“资格”,谁都没有把“武器”带到学校里来。
  比赛那天,孩子们像呵护“宝贝”似的,带着“武器”来了。比赛进行了半个小时,进挺同学以9米的优异成绩获得冠军。孩子们对进挺充满“敬意”和好奇。于是,我就让进挺在比赛场地来个“科普讲座”,进挺为大家分析了六点取胜秘诀。不管他总结的六点秘诀是否符合科学原理,但已完全征服了孩子们,也让他们明白,玩中也有智慧,玩也要玩出水平。
  最后,我做了活动总结:“孩子们,今天大家在活动中感受快乐,感受创意,同时也感受科学的魅力。这么有科学分量的活动却用来喷射别人,用来污染环境,用来浪费资源,真是太不应该了。希望同学们今后要继续发现生活中的创意和快乐,让我们的校园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也许有人会疑惑:学生已经在拿饮料当水枪了,而你还来场比赛,这不是“怂恿”孩子继续玩吗?我的实践证明,从那以后,我班的孩子再也没拿饮料当水枪到处喷射。因为比赛之前,学生只是把这当成一个消遣的项目,好奇是唯一的驱动力。而比赛之后,这项活动成了“官方”的活动,孩子的心中有了一种“仪式感”,在非“正式场合”下,他们就不会再“私自”去玩了。
  不知不觉中,我的班主任生涯已过去了16年。班主任工作经验越来越丰富,“技术”越来越娴熟。但很多时候,我会抛开这些经验,以一种全新的眼光看待教育,以一种发展的思维看待学生,让自己保持一颗敏锐、童真的心,走近孩子心灵,做一名潜心育人、与时俱进的班主任,做一名“不一样”的班主任。
  (作者单位:浙江温州苍南县第二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儿童的良好情绪,对于培养学习愿望起着很大的作用。教师的任务就是要不断地发展儿童从学习中得到满足的良好情感,以便从这种情感中产生和形成一种情绪状态——强烈的学习愿望。  在1949—1950学年里,我们在分析八年级的一个班的上课情况时,发现个别学生对学习、对自己的学习成绩和别的同学的学习成绩,抱着某种消极的、漠不关心的态度。这种态度表现在对书面作业的评分、对回答教师问题时的答案的质
期刊
第一次读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是在20年前,他的一百个建议,我都细看了,感觉每一条对我都有用,但都很难做到。刚开始做班主任的时候,我每天忙得不亦乐乎,但教育效果不理想,经过不断摸索,知道问题的症结就在于没有很好反思总结自己的日常工作。那如何进行反思总结呢?我重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其中的第46条《关于写教师日记的建议》,让我深受启发。苏霍姆林斯基在书中写道:  “我建议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教育
期刊
我历来主张,教育科学研究不是学者的专利,教育第一线的广大教师应该是教育科学研究的主力军。因为最贴近教育实际、最贴近学生生活的正是中小学教育第一线的老师们,也正因为有了他们丰富的教育生活经历与经验,才形成了教育科学研究的源头活水,教育理论之树才会常青。  在教育史上,古今中外许多著名的教育家,大多亲自办过学或做过教师,有自己的教育“实验地”。如夸美纽斯长期担任拉丁学校校长;裴斯泰洛齐开办过“孤儿院”
期刊
Q: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  A:做一个教育的研究者。  “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二十四小时。”这句话是我从克拉斯诺达尔斯克市的一位女教师的来信中摘抄下来的。  ……  怎样解决这个时间问题呢?这个问题也像学生的智力发展问题一样,是涉及整个学校生活的综合性问题之一,它是完全取决于学校的全部活动是怎么安排的。  这里最主要的是要看教师工作本身的方式和性质。一位有三十年教龄的历史教师上了一节公开
期刊
苏霍姆林斯基是教育界久负盛誉的大师,一个大师身上光耀环宇的东西太多,俯拾一处也足够我们学习一生。在拜读《给教师的建议》的时候,发现有一个词语出现的频率特别高,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关键词:“经验”。在文中出现的方式大致有三种:“多年的经验”,“经验证明”,“有经验的教师”。我统计了一下,“多年的经验”有29处,涵盖21个建议;“有经验的教师”有53处,涵盖31个建议;“经验证明”有27处,涵盖19个建议
期刊
一次测试后,小灵很不开心,看到孩子如此失落,我觉得需要鼓励一下!  “别难过,别泄气,你下回一定会考得很好的,我很相信你!”  果不其然,小灵在下一次考试中考得很棒!  然而,孩子的作文中这样写道:“老师说的那句话激励着我,让我不再难过,不泄气,果真,我期中考考了62分,我至今仍回忆着那句话,虽然没什么道理!”  孩子,你也太诚实了吧!  (福建晋江第二实验小学 李伟明 张蓉蓉)
期刊
对于那些很艰难、很缓慢地感知、理解和识记所学的教材的学生:一样东西还没弄懂,另一样东西就该到要学了;刚刚学会这一样,另一样就已经忘记了。有些教师相信,要减轻这些学生的学习,只有把他们的脑力劳动的范围压缩到最低限度(有时候,教师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说:你只要读教科书就行了,不要去读其他的什么东西,以免分心)。这种意见是完全错误的。学生学习越感到困难,他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他就越需要多阅读:正像
期刊
Q:您的教育技巧是什么?  A:对孩子对教育真诚而持之以恒的爱,这是最根本的。  热爱儿童,这不是在任何学校里,从任何的书本中所能学到的。这种能力是在人参加社会生活,与别人发生相互关系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但是就其本身的性质来说,教师的日常工作——每天跟儿童交往,则能够加深对人的爱和对人的信心。对教育活动的志趣,是在学校里、在这个活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我怀着亲切的心情怀念我在那里毕业的波尔塔瓦
期刊
当我进行这些观察的时候,女教师还是一分钟也不放这孩子离开她的视线,她仍然认为巴甫里克的智力发展只有读好教科书这一条路可走。说来是很奇怪的,如果这位女教师对巴甫里克不是那么关心,如果她能放手让巴甫里克的发展接受学校生活那种迅猛潮流的影响,那也许还会好一点:这个孩子的发展还不至于弄到这样畸形片面的程度。许多学校里还有这么一批教师,他们善意地爱护学生,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去抠书本,但他们的这种关心归根到底却
期刊
十几年前,有老师拿着辛苦写成的稿件,再辛苦爬到位于蛇山顶上的编辑部,只为了问:你能不能帮我加几句教育家的名言啊,我的案例挺好的,就差名人名言做结尾啦!再后来,十篇投稿至少有一篇引用苏霍姆林斯基的“教师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的心灵”,还有老师在投稿中将陶行知的“四颗糖”误用成了“三颗糖”……教育理论、教育经典来源于教育实践,却被一线的教育实践者们刻意地疏离着,误解着。  20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