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镜头里的世界还诸大地

来源 :热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bin1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看来,朱林的照相机镜头固然是他之于世界的连通器;但他决定拿起画笔时,笔立如藏香,他的画笔就是敬献于藏地的一桌香案。
  对于大地而言,照相就是比喻——尽管比喻也有大师,钱钟书就是比喻大师;但一幅真正的画作绝对是隐喻。在隐喻的地域没有大师,只有彰显隐喻的人子。
  不要过分夸大摄影的记实功能。我们是根据摄影的引申义来寻找、确认现实意义的,因为摄影者在对现实取景过程里已经注入了新的意义。因此,我们看到的照片,已经不是现实的一幕。
  就朱林而言,自己呕心沥血的画作,实际上不但为他记录了一个匍匐、倒地、顶礼的过程,而且打开了他与终极地之间的纵深域度。逆光下的藏地,石头、草地、枝桠、老人、袈裟、庙宇逐渐成为了撕开天光的钝器,人与事物的光,成为了强光世界上的一层绒毛。
  朱林由一个“路上风景”的拾穗者,蜕变为趋向终极地跋涉的画家,他返回内心,心光灿烂,不愿多说一个字。
  
  朝圣者的木掌与秃鹫的雷声
  
  乍暖还寒,位于成都牧马山的朱林画室窗外,一只杜鹃在叫,既不悲伤,也不欢快。这只杜鹃不是望帝那一只,它的叫声把斜挂的阳光剖开,鸟声白亮,宛如劈空逶迤的经幡,多少还是让朱林感到了一些异样。“他一定知道自己会死在路上,他还是上路了”。我好像看到几片经幡的阴影在朱林眼中折返:“从此以后,我几乎不再摸相机,照片能告诉我们的太少。你在面对属灵的人与事,按动快门的同时,可能就是一次对灵的冒犯!”
  朱林向我讲述了2004年他在巴塘的一次经历——
  即使已入7月,青藏高原的早晨还透出阵阵清冽。朱林独自驾车去藏寨。刚铺的水泥公路在山的冷峻中蜿蜒,没有尽头。远远地,看见一个朝圣者投射在大地上的长影。是位“磕长头”的藏族老人,蓬头垢面,腰身佝偻,他的动作已经变形,三步一磕几乎要竭尽全力。朱林有一种“捕捉到难得镜头的冲动”,有深含恻隐的快感。他举起了相机。他下蹲,他俯仰,他选择远处的一抹雪峰作为背景。他自认抓拍到一些老人富有“人文价值”的影像。老人的动作没有什么变化,悲切、艰难、迟缓,牛皮一样匍匐。他们没有寒暄,就如两个寻找家园的陌生人在路上的偶遇。朱林说:“我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一路上,老人混浊的眼睛中透出的苍凉与悲壮,在大脑中闪现,挥之不去。”
  3天后,朱林原路返回,他又看到了那个生发摄影“人文价值”的地点。他看见老人蜷曲的遗体,躺在公路边。“他手上还套着木掌,3天他走了不到10公里。谁也不知道他从哪里来,但知道他要到哪里去”。也不知什么时候,那只杜鹃已飞走了,杜鹃只把叫声铺成的经幡挂在树梢上。画室里的藏香夹杂松节油的奇香弥漫在寂静中。朱林说:“我删去了这次出行的所有照片,老人的眼神烙在我的记忆里,摆脱不了。他知道自己会死,但还是上路了。在虔诚和坚韧的灵魂面前,有无能为力的苍白感。生命本来是可以慰藉的,而有些生命你只能敬畏,哪怕这个生命,瞬间在你眼前消失。”我注意到身边那些架上的油画,有一幅画,是一只朝圣者套着木掌的手,只有一只手,粗糙黑黢而苍老的手,而朝圣者的眼睛应该在朱林心中。
  让朱林受到更强冲击的遭遇,是1999年的一次“色达愤怒”。1997年,朱林在位于色达的五名佛学院后山上,结识了天葬师邱彭。据说邱彭是60年代初期出生的,但看上去他比实际年龄要多出十几岁。他很强壮,也很沉默。邱彭觉得朱林为人不错,久而久之,就成了朋友。1999年夏天,朱林已是第5次去看望邱彭,这次进藏,朱林特意在成都买了一包医用橡胶手套。邱彭看见朱林来了,很高兴,点点头,深褐色的脸膛绽开了笑意。朱林把礼物拿出来。邱彭问:什么意思?朱林说,卫生嘛。邱彭一伸手,将一包手套狠狠掼到地上,他受了侮辱,他大声痛骂,惊起了细微的尘埃。橡胶手套撞击地面的声音在巨大的石头平台上漫开,却搅动了远方大片墨色的云。
  那是上千只秃鹫,毛无声息地漫过来。秃鹫认识邱彭,它们打开足有3米宽的翅膀,闷雷一般地晌,有些秃鹫比邱彭还要高,肉红色的脖颈像天上的血。秃鹫闪开,邱彭像王者走进乌云,乌云立即合围如初,把邱彭淹没在羽翼与腥膻的空间。
  一会儿下雨了,秃鹫一动不动。就像海子山的铺天石阵,用一种可以让时光老死的忍耐,等待着天光转暖。一会儿,秃鹫的队形如闪电打开,邱彭出来了,他身后的闪电在缓缓熄灭。秃鹫举翅,抖落雨水,轰轰轰……那些升往天界的魂,走得已远了。
  呆立在一旁的朱林,听到内心发出了一个声音,是不是那包橡胶手套摔在石头上的声音?他泪水涕泗,都几十岁的人了,他头一回这么痛快地哭。邱彭没有理睬他,他返回秃鹫群径直做自己的事。朱林觉得,自己在这一瞬得到的东西,可能比半生还要多。那么,把镜头对准邱彭以及他身后的秃鹫和天空,复制出来的“人文镜头”,不但显得无知,也可能毫无“人文价值”。
  是的,朱林听到了雷声。
  
  摄影是一个比喻,比喻而已
  
  在广袤的青藏高原,星空是可以遐想的,每座山峰都有它美丽的神话,每一片草原都有它神秘的传说。在自然的力量无法控制的地方,天地生死之间的感应无所不在,祈愿于苍天,可能比祈愿于理性来得更为现实。住在高楼大厦里,看着夜幕四台、华灯初放的人,与住在草原帐篷里仰望星空、祈求神佑的人,对天地的感应是不一样的;而在亲人的关怀下,死在病榻上的老人,与孤寂地死在朝圣路上的老人,对生死的感应,应该也是不一样的吧?误解死,必会误待生。面对一个知道自己会死在路上,而依然“上路”的藏族老人,你把他作为捕捉到的极富“镜头感”的目标,摄入相机。而你并不知道他姓什么,不清楚他的故乡在哪里,不认识他的亲人,听不懂他的语言,也不知道他最后的心愿,你对他毫不了解,也不可能了解。你轻佻地以快捷方式把他摄入镜头,变成影像,个人电脑,并以炫耀又刻意夹杂感伤的神情,向另一个更不了解的人讲述照片的故事,听者会动容,甚至震撼,还可能鼓动你将其作为有价值的“原创作品”的信心。而这个“信心”是否忽视了“作品”背后,应该承担的作为尊严和道德的意义。在任何具有震撼力的摄影题材背后,往往有“成功的败笔”的隐喻。摄影师在拍摄非洲饥饿的儿童时,除了震撼的新闻价值外,同时会有声音在轻轻地质疑,摄影师当时在做什么? “败笔”与摄影师的道德有关,而摄影本身的道德诉求有时又不能为摄影者所控制,这个结论是由摄影本身的特性决定,并适合于所有的摄影形式。
  对此,学者藏策认为,把一种罕见的表情与不一定存在的哲学丰收联系起来,这是一种“换喻”式的“修辞”方式对话语的控制,而在这种符号编码过程中,意识形态的“想象性关系之再现”,是在无意识地起着作用的。这也同时证明了仅靠图像“字面义”的真实,是什么也保证不了的(《超隐喻与话语流变》,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版,290页)。
  在我看来,朱林的照相机镜头固然是他之于世界的连通器;但他决定拿起画笔时,笔立如藏香,他的画笔就是敬献于藏地的一桌香案。 对于大地而言,照相就是一种比喻——尽管比喻也有大师,钱钟书就是比喻大师:但一幅真正的画作绝对是隐喻。在隐喻的地域没有大师,只有彰显隐喻的人子。
  不要过分夸大摄影的纪实功能。我们是根据摄影的引申义来寻找、确认现实意义的,因为摄影者在对现实取景过程里已经注入了新的意义。因此,我们看到的照片,已经不是现实的一幕了。这既是摄影的悖论。也是它的魅力。我愿意再重复一次:对于大地而言,照相就是比喻。
  
  上路就是趋光
  
  朱林是一个很难归类的艺术家,无师承,无圈子,不激进,不颓废,甚至不能把他简单地定义为“专业”、“业余”,或“民间”。他是一个不以艺术为生,却痴迷于艺术的“异类”,而他的职业是与艺术毫不相及的警察教官,在警察中他也是一个“异类”,但是他的朋友们认为他是一个正直的警察,也是一个认真的教官。二十多年前,他怀揣和大多数游历者一样的“好奇心”,带着一台海鸥135单反相机,和一台也是借来的走一路修一路的“山鹿牌”越野车,第一次踏上了青藏高原的土地。大概连他自己都没有料到,最终他的一生将和这片高原连成不可分割的生命体。如果没有这次偶然的游历,他也许会过种不同的生活,但这种生活不一定是他向往的生活。几年前,藏族作家色波先生,在朱林所著的《香巴拉梦之旅》一书的序言中写道:“多年来,他差不多走遍了青藏高原的名山大川和乡村集镇,上路几乎成了他的全部生活内容,行走几乎成了他的惟一阅读方式。”“行走”也好,“上路”也好,都并非是谁的逼迫或诱使,外界看似浪漫乃至悲壮的历程,其所包含的坚韧与沉默并不为人所知。
  2005年后,朱林几乎没有再“上路”了,他选择了隐遁,这种隐遁里有尊重的默会。
  过往的体验,作为记忆的感觉渡让给隐含质疑的怀旧。“记得过楚玛尔河的时候,还没有桥,先要把汽车里的零件卸下,用黄油和塑料密封,再装上。开入河的时候,水会透进车体漫过腰际,水刺骨的冷,你感觉不是在开车,而是在开船。最担心的不是被水淹死,而是汽车在河中熄火。上岸后再去掉黄油,把卸下来的零件散放在草地上晒干,天很蓝,白云飘卷,你可以躺在草地上打个盹。现在楚玛尔河上已有一座大桥横跨,过去过河要用半天。现在只需2分钟,我怀念在河里开车的感觉。”怀旧不只是为了记得,它深潜感情的成分,也许正是这具有质疑的怀旧感,让朱林从一个具有藏地情结的“记录者”过渡到寂寞的个人独自中。他注定要和自省式的质疑纠缠相伴,想倾述,又无从倾述,惟一能做的只有回溯到岁月的迷雾中,沿着心灵的痕迹“上路”,而在精神的世界中“行走”远比在高原公路上行走更为艰难和孤独。
  谈话中,朱林不由自主地会回到老人的木掌、邱彭的愤怒:在强烈的光照下,我分明看到,群山躺下来,光晕在倒地老人的身体边缘麇集,老人正在回到大地深处,他把光一并带入到地下。他周围芳草萎萋。置身秃鹫中的邱彭,就是但丁在地狱与天堂交汇处,那光不仅仅来自天界,也来自秃鹫的大翅。他更愿意以一种更加常态的观察方式,并以最简洁、最朴实的表达来尽可能再现事物的原样和真实。在他的画作里,所谓纤毫毕露地目睹流光飞舞已经显得过于纤细了。大自然中的明丽高光,在朱林画笔下被降低,赋予了一种绛红的悲悯,难以高蹈,因而他的光显得低缓,显得木讷,显得滞重。逆光下的藏地,石头、草地、枝桠、老人、袈裟、庙宇逐渐成为了撕开天光的钝器,人与事的光,成为了强光世界上的一层绒毛。我在别的藏地油画里,没能找到这么多的光。那种令你能被我看到的光,那中我看到以后被软化、被劝化的光。
  还有一种秃鹫脖子的红。
  朱林并不清楚他的创造力能达到怎样的极限,但不试图去达到,就永远不会知道极限在哪里,过这样的生活需要勇气,也考验意志。他画的题材都是藏区的日常生活,背水的藏族妇女,淡雾中煨桑的喇嘛,抑或是站立在秃鹫中的“天葬师”……隐约中飘有酥油、牦牛粪和桑烟的味道,有草原清晨的寒风刺痛脸颊的感觉,有最后一抹阳光把雪山染红的伤逝。一切运动都定格在瞬间,浮在时空轮回中,又隐喻在无常的命运里。他给予画中的人物一份少见的真诚、谦谨和尊严,在他的画中找不到放纵、势利和性的痕迹。如果有任何道德的寓意,那也是间接和含蓄的。
  人生就是这样,只要上路就无法停止。艺术对有些艺术家来说,不定是生存的依赖,也不一定是争名逐利的手段。有时候,它可以是种生活状态,一种精神必需品,一种压抑已久而必须要进发的情感,一种在漫长过程中的自我折磨和反省。“艺术”从来都不是盛大的,它就像扔进时间海洋里的漂流瓶,可能永远都不能到达彼岸,而彼岸应该在心中,一如心中就是彼岸。
  就朱林而言,自己呕心沥血的几十幅画作,实际上不但为他记录了一个匍匐、倒地、顶礼的过程,而且打开了他与终极地之间的纵深域度。他由一个“路上风景”的拾穗者,蜕变为趋向终极地跋涉的画家,他返回内心,心光灿烂,不愿多说一个字。
  上路就是趋光。这一切本身是否“艺术”,应该不是朱林要考虑的问题了。
其他文献
熊猫卡用户指南  什么是熊猫卡  熊猫卡是成都市人民政府主办,成都市旅游局、成都文旅集团承办的“关爱天府成都体验最佳旅游”专项旅游活动的唯—载体和平台,是成都的城市通卡。    熊猫卡类型  1、熊猫金卡  2、熊猫镀卡    熊猫卡使用方法  1、适用对象:  持非四川省内公安机关签发的身份证的国内人士,持其它有效身份证明的港澳台人士和外籍人士。  2、使用方法及范围:  (1)“熊猫金卡”仅限
期刊
我魂萦梦绕的甘孜文化馆小院子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发生了本质的改变。  在旧友的陪同下,我被告知已经站在文化馆的院门前面,基本的地形地貌让我相信的确是从前的街道。  昔日的高原小城,道路两旁是低矮的土墙、或者是有青砖显露的住房的墙体,间或出现的院门是对这些单 线条恰到好处的点缀。门无例外都是那种用几根圆形生铁棒焊接而成再涂上浅色油漆的铁门,即便在大门紧锁的日子里,铁门另一边的一切景致都可以尽收眼底
期刊
图 梁 斌    我想象中的清明雨是黑色的,沉重的,承载着死去的魂灵。现实中,清明雨是如此的透亮,夹带着丝丝凉意。我在清明的雨中回到了故乡——那个叫长汀的地方。傍晚时分,车子下了高速公路后,开进群山环抱的长汀城,看上去十分宽阔的道路两旁,都是一些工业开发区和高楼林立的新住宅区,这是长汀的政客们引以为荣的地方。我希望看到的是新西兰作家路易·艾黎当年所说的那个“中国最美丽的小城”,或者说是我童年记忆中
期刊
我从成都抵达峨眉山山麓时,仅用了1小时40分钟。由于出行较晚,最后一抹夕光已经在高大的雪松之巅溶散,将山腰的云染成一树桃红。下泻的流光与瑜珈河两岸的灯火在山凹处相接,火树银花的夜光,顺着溪水奔腾而下,逐渐汇聚成一个辉煌的灯市。在参天的雪松间步行,大片大片的积雪与云层相互交织,铁青色的岩石捧起大把的积雪,就这样高举着,不知道等老了多少光阴。第二天我终于站到了气象万千的峨眉金顶之上。而就在这里,我邂逅
期刊
1943年6月6日,海德格尔为纪念荷尔德林逝世一百周年,所作《返乡——致亲人》的演讲中,准确地提出了“家园意识”。他评述了《返乡》一诗:“在这里,家园意指这样一个空间,它赋予人一个处所,人唯有在其中才能有‘在家’之感,因而才能在其命运的本己要素中存在。这一空间乃由完好无损的大地所赠予,大地为民众设置了他们的历史空间。大地朗照着‘家园’,如此朗照着的大地,乃是第一个‘家园’天使。”  1980年以来
期刊
艺术品替那些不擅表达的人说出他们的感受。“艺术家与孩子对画”就是一场关于表达和倾听的交流试验,构建“艺术家一城市中的孩子一灾区的孩子”在绘画艺术上的交流平台,直抵内心。  5·12汶川大地震一周年之际,我们不再面对废墟沉默着悲伤,灵魂的色彩最终战胜了悲伤和恐惧,更坦然地生活。  5·12汶川大地震一周年之际,成都的城市节奏早已经恢复了正常,车水马龙,人流如织,像往年一样,提早进入了夏天。身边谈论N
期刊
抬头望,巨大的银河穿过深邃广阔的天空,从我们头顶倾泻下来,真像一道气势磅礴的瀑布。那晶亮闪耀的密集星群,恰似瀑布飞溅的水花。“美国著名的博物学家艾温·威·蒂尔在《夏游记趣》一书中,用唯美的文字抒发出自己对星空中广袤银河的印象。  在三四川省石棉县一个鲜为人知的堡子,当地自称为“尔苏人”的老人们与我围坐在一起。山风吹过远处轮廓朦胧的崇山峻岭,吹过我眼前宁静而漆黑的尔苏堡子,坐在素尔(当地巫师的自称)
期刊
图 杜雨林    习习,女,本名任红,1967年生于甘肃兰州,现在兰州市文联工作。2000年起开始散文创作,在《天涯》、《散文》、《散文海外版》、《青年文学》、《中华散文》、《美文》、《散文选刊》、《小品文选刊》等刊物发表大量散文作品。有作品收入多种集子。  清早,天放晴了。我在河岸等远方来的兄。  兄返归故里,是几十年后的寻访。这天,兄要我领他到处看看。兄的母亲,远在黑龙江的大姑已去世多年,只见
期刊
图 CFP及资料  《金瓶梅》第八回,西门庆“把孟玉楼陪来的一张南京描金彩漆拔步床陪了大姐”, 这床很重要,作为陪嫁品,可以说是够档次的后来家世败了,“那床没钱使,只卖了八两银子,打发县中皂隶,都使了。”  而第九回里:西门庆娶妇人到家,“旋用十六两银子买了一张黑漆欢门描金床,大红罗圈金帐幔,宝象花拣妆,桌椅锦杌,摆设齐整”——这床的价格够贵的,相当于傅伙计八个月的工资。  待到《金瓶梅》第二十
期刊
图 钟鸣 李永红  记忆是持续的,这就是玫瑰之秘。它很好看,美丽,与时间和痛苦毁和,让人忘记这是朵红红的玫瑰,只有它的刺提醒你,这是玫瑰园,天堂和地狱交错形成的地方。它的双重身份,构成一种幻影似的气氛……    灵魂和内脏这时是分开的    玫瑰必须有刺,泥中自然有腐烂物,而阳光则折射我们的影子。所有的城镇全在灰扑扑的丛林中闪烁,具有先天的隐蔽性。  在一家超市,我们发现法国的沙丁鱼罐头盒很好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