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问题为核心驱动的数学课堂教学

来源 :山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09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题是课堂的核心,是支撑学生数学学习向上发展的“跳板”。在数学学习中,我们需要以问题为驱动,引领学生进行观察、思考、尝试、交流和领悟,从而促进学生知识的累积和能力的提升,让学生在问题引领下提升思维能力,累积数学学习的经验。《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进一步阐明了问题的重要性,提出“要提升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数学教学的一盏指路明灯。本文结合教学实际,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如何搭建问题框架,让学生的课堂学习更加高效。
  一、以问题激趣,提升学生探究欲望
  问题驱动的课堂往往是灵动的,是凸显学生主体性的。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为学生创设生动的情境,让学生在观察和思考中发现问题并主动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可以提升学生的参与度,使学生产生深入探究的欲望。
  例如,在《周期规律》的教学中,我首先跟学生一起玩了“点兵点将”的游戏。游戏的规则是这样的:我邀请一位学生参与游戏,从学生开始,一字一点,最后一个字点到谁,谁就获胜。在进行几次游戏之后,学生发现站在教师左边不行,每次都是先点学生,然后教师获胜。于是,在下一位学生走上前时,大伙儿开始给他出主意,让他站在教师右边。学生站定后,我故意逗他,又走到学生右边,学生也机灵,再次走到教师右边。于是我发话了:这次从右边开始点。不少学生在下面喊起来:老师耍赖。看到时机差不多了,我组织学生交流。学生表示一共有10个字,肯定是后点到的人获胜。在肯定他们的解释之后,我又组织起游戏,这一次是3个人来玩。在学生上台之后,我问其中一名学生要站在哪里,学生表示想站在最后,另一名学生也这么想。于是,我们约定他们两个轮流站在最右边,我站在第一个。一轮游戏之后,学生发现自己错了,按照这样的玩法还是教师获胜。此后,我将问题抛给学生,让他们在小组中探索这个游戏的奥秘。学生的交流非常热烈,有的小组学生模拟游戏来寻找问题的关键,有的写写画画。最后,在集体交流的时候学生的意见统一了:这是一个用除法解决的问题,可以用10除以参与游戏的人数,看有没有余数,余数是几就是第几个人获胜。
  在这个案例的教学中,学生热情高涨,探究的欲望强烈,而“怎样才能获胜”的问题成为游戏的核心。大家在关注游戏本身的时候也一直在观察思考应该站在什么位置。在学生小组交流的时候,他们对问题的研究是透过现象去寻找本质规律的,所以学生建立了清晰的数学模型,并找到了用除法来解决问题的方法,成功地解决了类似的周期问题。
  二、以问题导思,推动学生主动思考
  问题的高度决定了学生探究的深度。在数学课堂上我们要用有价值、有思考空间的问题来推动学生的主动思考,让学生综合多方因素对问题做出全面的考量,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这样的学习不但可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帮助他们累积学习方法和学习经验,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好基础。
  例如,在《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的教学中,我创设了一个海上搜救演习的情境:在雷达信号图上,雷达的中心表示有一艘搜救艇,图中几个小圆点信号表示被困船只。因为在雷达信号图上是以一圈圈的圆形来确定距离的(每个信号点都在圆上),所以学生只要描述出信号的方位和距离即可。在展示出学生答案的时候,矛盾出现了:在同一片区域中出现了两个信号点,他们离中心点的距离相等,而且都在同一个区间内,所以他们的表示方法完全相同。但是,从图中可以发现这两个信号点不在同一位置。不少学生第一时间发现了这个问题并提了出来。于是,我请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展开交流。学生在交流中形成了统一意见:可以加上角度来更精确地确定信号点的位置。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以哪一条线为0刻度线来量角。学生各抒己见,有的认为以东西方向为好,因为东西向是水平位置,与我们平时量角和画角的习惯保持一致;有的学生认为是靠近哪条线就以哪条线为0刻度线更好,这样量出来的角最大为45°。当然,也有学生认为以垂直方向的线为0刻度线比较合理。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我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延伸阅读材料,让学生了解到根据指南针的原理,在数学上我们习惯以南北方向为标准来计量方向偏离的角度。历经这些过程,学生对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的认识就非常深刻了。
  学生之所以能够顺利地解决这些问题,与他们的思考密不可分。因为出现了矛盾,学生不能沿用以往的经验来确定位置,他们必须要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在此背景下,学生主动思考、积极交流,最终将问题落实到“加入角度”这个要素上。在研究“以哪条线为0刻度线”的问题上,学生的视角不同,这也推动了他们对问题的研究,提升了学生的认识。即便最终的答案不符合一些学生的预期,但是,因为学生的投入,因为学生的主动参与,他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达到了一个较高的层次。这对于他们的数学学习是有益的。
  三、以问题激辩,理顺学生解题思路
  学生的知识建构应该建立在他们明晰问题本源的基础上。要实现这个教学目标,我们必须要推动学生先建立问题模型,然后再深入研究问题。当学生出现不同的想法时,我们的教学要以问题为中心,推动学生进行交流。比如说,教师可以适时抛出适切的问题,引发学生争辩,让学生在争辩的过程中理顺自己的解题思路,检查自己在思考时的角度是不是合适,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起稳固的数学模型。
  例如,在《按比例分配》的教学中,我给学生展示了这样一个问题:用一根24厘米长的铁丝来围成一个长与宽的比是2∶1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框架的面积是多少?在学生独立尝试之后,我组织了学生交流。学生的解答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做法:一种是将24平均分成3份,长是16厘米宽是8厘米,得到长方形的面积是128平方厘米;还有一种是先用24除以2,然后按2∶1来分一分,计算出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是4厘米,得到长方形的面积是32平方厘米。在学生交流的时候,我要求他们分别阐述了自己的思路。第一种做法的学生认为要计算长方形的面积,首先要找到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所以需要通过按比例分配来计算长方形的相关数据;第二种做法的学生在分析问题的时候强调了一点:24厘米并不是长方形的长与宽的和,而是长方形的周长,也就是长和宽的和的两倍,所以必须先除以2,再按比例分配求出长方形的长和宽,进而求出面积。在大家充分认识到這一点的基础上,学生间意见达成一致,而且因为思维的碰撞,他们对于这类问题的认识会更深刻。此后,我再出示“一个长方体中已知棱长总和以及长、宽、高三个量的比”的实际问题来供学生巩固练习。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够抓住这类问题的要点来解题,反映出学生已然掌握了这类问题的关键。
  其实,在数学课堂上出现的问题种类繁多,有的问题具有引领性,有的问题具有启发性,有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的问题触发了学生的主动探究,还有的问题推动了学生的反思和总结。我们在教学中要做到“因需制宜”,在合适的时候带给学生适切的问题,推动他们的数学学习走向主动、走向深入、走向高效。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外国语学校)
  (责任编辑 晓寒)
其他文献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多数教学活动都是教师按照教材的要求,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学生的学习按照教师设计好的活动完成,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有时会一知半解,尤其是在做一些练习题目时,大量的计算会使学生产生厌烦的情绪,学生很难对相关计算进行思考。这就要求教师在对题目进行设计时,认真筛选,挑选出具有代表性的、能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题目,将这些题目重新组合,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构建全新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
期刊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教学方法的革新提供了机遇。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及相关资源,可以明显提高教学质量和课堂效率,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同时,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一种必备的辅助教学手段,在语文教学中灵活运用信息技术,对于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顺应课改的要求,灵活运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学习语文,理解所学知识,感受语文的魅力。  一
期刊
记忆在信息社会仍具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而记忆性强是历史学科学习的特点。历史作为高中教育阶段中的重要学科,以人文性著称。从艾宾浩斯记忆曲线中可以看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是有规律可循的。所以,在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对历史知识进行记忆,教师除了需要变换多样的教学方法丰富课堂的教学结构外,也应对学生进行记忆方法的渗透,让学生在掌握记忆方法的同时,提高记忆历史知识的能力。  一、借助歌诀记忆
期刊
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最大比例的内容是课堂教学。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然而,只依赖课堂时间学习,学生所能收获的始终有限。因此,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让学生随时随地进行阅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营造阅读氛围,体会阅读乐趣  课堂上鼓励学生表达文本中蕴含的情感,营造自由快乐的阅读氛围能够有效引导并优化语文教学过程。因此,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如果学生能够在自由轻
期刊
切入文本、解析文本,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教师在课堂中要以学生为中心,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文本最佳切入点,指导学生在学习实践中独立思考、深入探究,使学生在独特的感受体验中,加深对语文知识的深刻理解。另外,文本切入点可以帮助学生明确学习思路,准确把握知识的重点内容,实现对语文知识的深层次学习。所以,教师在语文课堂中应密切关注学生的观点、情感和意愿,引导学生主动自觉
期刊
语文既是小学乃至初中、高中的基础性学科,也是学生提升阅读能力的主要课程。小学时期更是培养个体阅读习惯的重要阶段,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让学生畅享阅读精彩的同时形成人文素养。文本阅读是教学的核心内容,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途径,本文重点论述文本阅读的具体策略。  一、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  提升教学质量的方式很多,情境教学或者多媒体教学都是比较常见的教学方式,值得教师尝试。教师
期刊
任务型阅读要求教师根据课程内容进行创新设计,通过任务来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阅读,锻炼学生的探索能力和思考能力,培养学生进行集体讨论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任务型阅读有利于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  一、以实践型任务为基础,联系生活  任务型阅读包括很多类型,实践型任务阅读要求学生结合阅读材料,进行生活实践。学生在体验和观察生活的过程中,对阅读材料的理解会更加深刻,对文章主旨的把握也会更加准确。小学语文
期刊
新时代,科技飞速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这些高科技已快步向基础教育走来,科技发达,信息流通,学生眼界开阔,语文教育的课堂教学已经不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新时代,新征程,教育要有新作为,面向未来,面向世界,更好地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多元化的素质教育顺应时代而生,要求教学内容的多元化、教学方式的多元化、教育手段的多元化。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多元化素质教育理念,并在实际工作中探索、实践,力求跟上
期刊
小学语文作为小学生启蒙阶段的核心科目,一直深受教育者关注。尽管如此,小学语文教学始终存在问题,问题的核心在于教师无法找准教学切入点,导致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始终得不到保障。好的切入点是授课的前提,也是教学效率的保证,因此,加强对切入点的找寻,对打造精彩课堂具有极大的作用。  一、立足课文题目,明晰阅读方向  阅读教学首先关注的是文本的题目,通过题目进行阅读教学也未尝不是一个好的方式。题目不仅呈现课文
期刊
所谓课程游戏化不是把幼儿园所有活动都变为游戏,而是确保基本的游戏活动时间,同时又可以把游戏的理念、游戏的精神渗透到课程实施的一日活动中。在“课程游戏化精神”的大背景下,在骨干教师和年轻教师“青蓝结对”的推动下,笔者对徒弟王老师大四班的环境、游戏创设进行了长时间的观察和分析。  一、区域设置有规可寻  王老师研读过《学前教育机构质量评价系统》后,考虑到幼儿的活动轨迹、室内外的光线以及游戏的动静分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