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里淘金见真功

来源 :中学语文(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ze658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真题回放】
  (2007年江苏卷)人人头顶一方天。每个人的生活都与天空相连,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片天空。明净的天空,辽阔的天空,深邃的天空,引人遐思,令人神往。
  请以“怀想天空”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点试成“金”】
  由“每个人的生活都与天空相连”,容易想到“天空”可以是某个具体的生活空间(如学校、班级、家庭),可以是某一领域(如文学领域、音乐领域),可以是某个具体的人或事物(比如说父亲就是一方给自己遮风避雨的天空),甚至也可以是某一抽象的范围(比如感恩的天空等)。那么,由“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片天空”,又能联想到些什么呢?比如:屈原心中有“一片天空”,因此发出了汪洋恣肆的《天问》;白居易心中有“一片天空”,因此吟出了一曲“上穷碧落下黄泉”的《长恨歌》;郭沫若心中有“一片天空”,因此留给了我们畅游《天上的市街》的机会;当今的人们心中有“一片天空”,因此开始了“月亮代表我的心”的动人传唱……面对浩瀚的星空,布鲁诺有自己心中的“一片天空”;面对浩瀚的星空,加加林们有自己心中的“一片天空”;面对浩瀚的星空,科幻作家、环保专家们也有自己心中的“一片天空”……再由“明净的天空,辽阔的天空,深邃的天空”引发“遐思”,我们还可想到天空般的感觉、天空般的心情、天空般的胸怀及历史的天空、幻想的天空,等等。毋庸讳言,我们的“天空”有时还不是那么“明净”、“辽阔”和“深邃”,我们的“天空”有时会乌云密布,有时会喜怒无常地捉弄我们,像井底之蛙,只拥有它自以为是的“天空”。虚与实,自己与他人,现实和想象,今天与未来,人类与宇宙……均在可写之列。
  
  【佳作品鉴】
  怀想天空
  一考生
  我内心的天空,曾经有过阴霾、迷离和混沌,怀想它转为清净、辽阔和深邃的过程,一股幸福感总会油然而生。
  小时候,我就有落枕的毛病,早晨起来,常常是歪着脖子,疼得哭爹喊娘。“上苍怎么这么对待我呀!”此时我眼前一片混沌,阴霾笼罩心头,久久不散。母亲小心地在我颈上揉来揉去,一个念头随着她手的移动自然萌生:换枕头!市场上卖的枕头不适合,母亲决定自己动手做。这可是个细心活,棉花是最如意的材料,可是太软了易凹,太硬了又易伤,母亲便用筷子一把把地挑过去,感觉适中才把棉花放进枕袋。两天后,我感激地接过这只棉花枕,它那么轻,却又那么重。头枕在上面,中间凹得适中,正好将我的头包在里面,棉籽轻轻按摩着我的头部,呼吸之间全是妈妈的一瓣心香。我就像在静静的深夜,躺在海边沙地上,欣赏着满天繁星,心头的阴霾早已散去,换来的是何等清净的天空!
  可是夏天来了,棉花被汗水一浸,发出些许霉味。于是,我索性撇开枕头,仰着头睡觉。结果自然是又歪了脖子,母亲又有了心事。
  她托人从外地带回一大包绿豆壳,用它又缝制了一只新的绿豆枕。这只枕头又有了新特点,睡在上面,只要我轻轻一动,就会发出一种“沙沙”的声音,像没有歌词的童谣,在静静的夜空弥散,连夜的精灵都会因此止住脚步,我当然睡得格外香甜。后来才知道,这些绿豆壳花了父亲近半个月的薪水。真是大爱无边,它比天空更辽阔啊!或许是因为我太喜欢这绿豆枕了,做作业时都会捧着它。终于有一天,枕布破了,看到满枕的绿豆壳飘然落地,我的眼泪也一下子落了下来:这可是父母第二次为我做的枕头啊!
  上高中了,离家那天,母亲又在我的行李中悄悄地塞进一只新枕头。新枕头溢着一股股药香,沁人心脾。母亲说,这是父亲特地上南京买的。上高中的每一天,枕着药枕,听着中药材的窸窣声,那简直是在欣赏人间最美妙的音乐,我仿佛又找到了家的感觉,每一次闭上眼睛,就像是一手牵着父亲,一手牵着母亲,来到了落叶林,看一地金黄,一片温馨伴我进入梦乡。一觉醒来翻个身,那美妙的乐声又会响起,我像是一边听着摇篮曲,一边数着满天星斗,感受着天空深邃的美……
  岁月流逝,我在经常的“怀想”中渐渐明白,在这变化的枕头里有个不变的天空,天空下,有一种支撑闪耀着绚丽的光彩,有一只小鸟弹奏着幸福的琴弦。哲人说:“比湖泊大的是海洋,比海洋大的是天空。”我想在此续写一句:比天空大的是大爱,是感恩!
  【名师点评】此文以“我内心的天空,曾经有过阴霾、迷离和混沌……”入题,这一开篇指出了情感变化的过程,准确把握了文题的情感取向。主体部分以时间为线,历叙父母为自己精心准备三只枕头的故事,叙事详备,情寓其中。作者的着力点其实是在两方面同时进行的:一是通过具体事件的叙写,阐述了自己的“天空”怎么由“阴霾、迷离和混沌”转变为“清净、辽阔和深邃”;二是父母在这一转变中如何通过生活细节展示其纯真爱意。这样的过程,难怪作者要去“怀想”,因为作者明白“在这变化的枕头里有个不变的天空”。这篇作文,最可取之处在于选材,最打动人的在于它的真情实感。
  【阅卷手记】内容是文章价值的决定因素,材料是内容的基本载体。因此,高考作文必须在选择材料上独具慧眼,掌握选材、用材的技巧,以精美的材料打造光彩照人的华章。
  一、广泛积累生活素材和报章材料
  只有尽可能多地占有材料,下笔时才能左右逢源。深入生活,在生活中观察、积累、思索,是有话可说的关键。为此,平时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关注国际风云、社会生活、身边琐事,留意山川河流、花草树木、虫鱼鸟兽,从中捕捉写作的素材。我们提倡多写自己所历、所见、所闻的材料,把有意义的东西记下来,有意识地抓住大千世界与自我内心世界融会贯通的地带,发现生活的丰富内涵,感受平凡生命的价值。这些材料最具个性色彩,也最易触动情感。此外,广泛阅览也是获取材料的重要途径。博览课外读物,常咀时文英华,并注意消化吸收,可以丰富我们的文化底蕴,进而充实文章的思想内容。
  二、考场作文选材的三个注意点
  1.选择典型的材料。以写议论性的作文为例,选择论据很重要。论据,一要恰当,二要真实,不然就很难有说服力。
  2.选择熟悉的材料。考场作文,无论面对怎样一道作文题,其实写来写去都是在写自己的生活体验,写自己最熟悉的东西。这就需要我们找到命题与自己的种种关联,从“题是题,我是我”转化为“题是我,我是题”。比如2007年江苏有位考生,专写“在越剧的天空中,我品味着阴柔的美”。文章娓娓道来,头头是道。它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倘若你透彻地了解某项知识,熟悉某门技艺并有亲身经历,那就大胆地让它为考题语境提供“最佳服务”吧。
  3.选择鲜活的材料。材料新鲜,是高考作文“发展等级”的要求。所谓“材料新鲜”,是指选材时除了注意典型、真实外,还要力求选择新颖的材料。要做到选材新鲜,可从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选择具有时代气息的材料。现实生活是最丰富多彩的,当今社会新鲜事物和先进人物层出不穷,每天都有新信息、新现象、新问题出现,这些都可以成为写作的材料。比如2007年山东卷考“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有考生选写的是“国学热”与传统文化的传承,选材不同凡响;还有考生以经历过纳粹集中营生活的犹太人凯尔泰斯撰写回忆录并由此摘得诺贝尔文学奖桂冠为论据,同样使文章内容鲜活。
  第二,古为今用,推陈出新。这与选择富有时代感的材料,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对于人们熟知的材料,用当代人的眼光加以观照,用现代意识进行改造,或者从独特的角度切入,在常人意想不到之处挖掘出新的内涵,也能写出个性来。比如2007年高考优秀作文《浅笑无痕》(北京卷)、《一步与一生(马谡遗书)》(四川卷)、《高考录名人》(重庆卷)等,都是取材于人们熟知的某一部文学名著或某位历史人物的事迹,化用“前朝旧曲调”,奏出“新翻杨柳枝”,出人意料地诠释了相关命题。
  第三,跳出第一人称。围绕自己的生活经历选材,容易给人以真实感、亲切感,自然值得提倡。但是,如能跳出第一人称,突破“我”的局限,选材的天地就广阔得多了。“我”的事,你的事,他的事,亲身经历,所见所闻,合理虚构,都可以写。这一点也是选材上求新的重要方法。
  【真题热身】
  (2007年天津卷)请以“有句话常挂嘴边”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之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800字。
  
  【选材指津】
  试看两篇满分作文的选材:一篇写自己的小姨常挂嘴边的一句话是“真没劲”,充分揭示其危害,表达“一定要让‘真没劲’这句话从小姨的嘴边消失”的意愿,生活气息浓郁,人物形象呼之欲出;另一篇写“有句话常挂嘴边:爱你,无悔”,将生活中常听、常用的“爱你,无悔”演绎得浓烈、大气而悠扬,古今事例经典贴切,观点情感明扣暗合,后半部分写实地融入“听母亲讲与父亲的爱”,让文章有了不偏不倚的着落点。
  [作者单位:江苏太仓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心灵的空隙  一考生  晶莹的玻璃瓶,折射着光芒。有人拿起它,向瓶里装满石子,问:“满了吗?”一片明媚中,冰冷的石块挡住了舞动的阳光。  我们总会想到一些不堪的过往,忖度自己究竟可以承受何种重量。当石子一枚枚加入,当生命之瓶中逐渐堆积阴霾,块垒满胸,我们窒息地想,终于到了窒息的一刻。就像,面对那没了晶莹的瓶子,我们总会不假思索地答:“满了。”  ——那是个碎雪窸窣的清晨,他,一个成功的银行家,被诬
期刊
【真题回放】  (2007年福建卷)题目:季节  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点试成“金”】  “季节”这道题,留给考生自主立意、自由选材、自选文体的空间是比较宽广的。就立意而言,可考虑:(1)青春只有一季,要好好珍重;(2)生命的季节里,有春、有夏、有秋、有冬,拥有从容、淡定的心态才能让生命更充实;(3)“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面对人生旅途中的严冬应学会忍耐与坚强;(
期刊
《考试大纲》要求考生能阅读“浅易文言文”,所以高考试卷所选阅读材料绝大部分内容可以根据今义直译,但在实词推断题中如果出现古今同义的释义,一般却是错误释义,因为这可是在考查“文言实词”的意义。例如2007年江西卷第9题B项中的“完”释为“结束”、天津卷第11题A项“信”释为“相信”等都是错误的。  由于同学们的积累有限,加之文言实词一般都有多个义项,因此掌握一些推断文言词语的方法非常必要。下面就以2
期刊
征服者  姚风  攀登珠穆朗玛峰的人  半路死了好几个  幸存的,登上了峰顶  他们面对镜头,挥舞着旗帜  让全世界都看到  他们征服了世界第一峰    只有被镜头省略的夏尔巴人  默默地站在角落里  他们是脚夫,算不上征服者  只要付给两千美金  他们可以帮助任何征服者  征服珠穆朗玛峰  好诗都是有特色的诗。有的诗构思巧妙,让人再三回味;有的诗有警句,让人击节赞叹。而这首《征服者》,则是以思想
期刊
这是一篇构思精巧的小小说。前面平淡冗长而又荒诞不经的叙述,乍看之下,极像一部无聊的肥皂剧,什么刀光剑影或者江山美人抑或宏图霸业,故事情节陈旧俗套,没有一点亮色,就连人物的称号、武器的名称,都没有一丝新意。就在读者将要陷入审美疲劳的时候,作者笔锋一转,“你给她打电话,说学校又要收学费了,五百块。她说,好。我马上照办”一句,干净利落,看似突兀荒诞、有悖常理,实则拙中藏巧、别有洞天。此刻,作者的良苦用心
期刊
一    生于莱茵河畔鸟语花香山清水秀的波恩小城,他的音乐神韵,伴随着大自然的一颦一笑;  长于弗雷德里奇这个几代都飘扬着灵动而神奇的音符的音乐世家,他注定要在五线谱的神殿中与缪斯女神携手絮语。  然而,他的音乐童年,并没有“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的悠闲与欢趣,也没有“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的恬适与幽雅,更没有“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的浪漫与甜蜜。  相反,父亲的酗酒凶暴,家庭的脆弱贫穷,使
期刊
赵俊辉/评    《忆西风》是张爱玲获得台湾地区文学特别成就奖的得奖感言。一篇3000来字的小文,看得我又笑又叹,末了只有一句话好说:张爱玲就是张爱玲!  得奖感言,该算是命题兼应景作文吧,这种文章想来张爱玲是不爱写的,果然,一上来就说,得奖是意外的荣幸,这篇得奖感言却难下笔,“不知怎么心下茫然,一句话都想不出来”。下面一句是个意外的转折:“但是当然我知道是为什么,是为了从前西风的事。”  接下来
期刊
贾平凹的哲理散文《丑石》,曾把我的心襟摇荡了无数个日夜: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这样的文字无论怎样咀嚼,总感到韵味无穷。如今,拿来让学生欣赏,便能以理晓谕:这就是韵味,散文的韵味,散文小品的哲理韵味。于是,我的脑际始终盘桓着这样的问题:散文小品的写作,如何缀上哲理的花絮?思忖之后,便悟得需如此这般——    一、让见解在对白中闪光    【范例】  完美  纪伯伦  兄弟,你问我:人,什么时候才能
期刊
【析考点】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对文言句式作了这样的要求:“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该考点的内容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固定句式五个方面,知识面较广,需要掌握的东西较多。在阅读过程中,如果对古汉语中一些句式特点,尤其是像主谓倒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比较特殊的句式不熟悉、不理解,必然会造成阅读的困难和翻译句子的不准确。因此,对文言文与现代汉语中不同的句式的理解,
期刊
在考场上,拿到作文题,最怕的是打不开思路,大脑一片空白。我们送给大家三把打开思路之门的金钥匙,并结合2007年高考作文题说一说如何使用。  一、置换法。如果给的话题或标题的中心词比较虚,换个说法就是空灵,这时不妨用较为具体的词语来替  换。这种打开思路的方法叫置换法。如江苏高考作文题:  人人头顶一方天。每个人的生活都与天空相连,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片天空。明净的天空,辽阔的天空,深邃的天空,引人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