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媒”为介提升阅读能力的方法探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ppytime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这是一个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一日千里的发展速度给传统教育带来巨大的冲击。教师教育的对象是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孩子,他们接受教育的方式、渠道更为多样化。为了适应当前教育,语文教师必须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以此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基于此,文章从“巧用图片,激发阅读兴趣”“播放音乐,创设阅读情景”“利用视频,助力阅读教学”“整合媒体,拓宽阅读时空”四个方面来阐述多媒体课件对课堂阅读教学的辅助作用,网络媒体的介入可以丰富学生阅读的内涵,拓宽学生阅读的外延,最终实现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多媒体;辅助;阅读
  《新课程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阅读活动中去。”纵观当今的语文课堂,无比丰富的媒体全方位介入,颠覆了传统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这些媒体以声音、图片、文字、视频等新颖独特的方式将许多辅助教育教学的资源便捷地提供给广大师生,使得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提高,学生的见识更为丰富。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教师必须顺势而为,与时代接轨,用更为先进的教学手段辅助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作为语文教师应该立足本学科的教学特点,学会熟练地使用各种媒体,并充分地应用到语文阅读教学中——就好比传统课堂中使用一块黑板、一支粉笔那样得心应手。那么教师要如何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助力学生的阅读呢?笔者觉得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法。
  一、 巧用图片,激发阅读兴趣
  新生代的孩子一来到这个世界周围便充斥着各种电子产品。学生接受知识的形式多样,途径也更广阔。单纯的教师讲授,学生听、讲,或者一味的纸质阅读已经无法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了。所以,教师要在上课之前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深入解读教材,根据班级学生的特点,用充足的时间精力去搜集材料、制作课件,利用各种有效的手段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只有他们内心深处有了强烈的求知欲,才会自发地去接受新知,才会敞开心扉主动阅读。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是多媒体的组织者,是学生应用媒体学习的引领者。只有有效利用媒体,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他们真正享受到阅读的乐趣,才能从中汲取养分从而提高语文素养。而色彩鲜艳、画面精美的图片无疑可以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教学《花钟》第一自然段不同时间花朵开放的情景,初读课文时学生的朗读平淡无奇。究其原因,不外乎是文中出现的诸如午时花、烟草花、月光花、蔷薇等花卉,学生从没见过,更没有看到过它们开花的样子,脑中没有这些花卉的形象,心中自然不会有情感,朗读也就只能达到读准字音的程度。在学生对文本内容有了初步了解之后,教师适时利用多媒体播放精美的图片,那紫色的牵牛花像极了小喇叭,粉色的蔷薇露出笑脸,万寿菊金黄的花瓣舒展开来,洁白的昙花在夜幕中神秘一笑……这样文中各色鲜花的姿态、色彩冲击着学生的眼球,他们由衷地發出惊叹,朗读的兴趣自然被点燃了。原来这些花是这个样子的,有如此漂亮的颜色,花名与花的样态、颜色对应起来了,文中的花卉跑到学生的脑海中了,形成了一个个可观可感的立体画面。学生脑中有了花朵的形象之后,教师出示“_______________开了”的句式,学生把文中九种花名逐一填入连成一句话读一读,然后教师出示文中的句子,同桌对比着读,自己揣摩、同桌交流,最后全班反馈。学生在不断的品读中感悟到作者在写不同的时间不同花开放的情景,抓住花的特点采用了不同的句式来表达,文章就更加灵动、有趣,笔下的事物形象、丰满。如描写牵牛花时,抓住其喇叭一样的形状,用一个“吹”字把花开的样子写活了;描写蔷薇花开放时根据其艳丽的色彩用“绽开了笑脸”来形容,读起来生动有趣;而描写睡莲开放时则根据其名字来展开,用“从梦中醒来”来形容显得梦幻而又准确……在学生进入文本之际,教师把各种花按从早到晚开放的时间顺序摆成个花钟。从凌晨四点开放的牵牛花直到晚上九点左右含笑一现的昙花,各种花的图片对应着时间摆放,使得花朵开放的时间一目了然。但是,这样的花钟还不够完美,花朵绽放的姿态无法呈现出来。教师还得花一番心思去制作各种花开放的动态图。这样,学生结合“花钟”钟面上花朵开放的情境图入情入境地朗读感悟,在花朵不同的绽放中读得兴致盎然,对文本中各种花开放的姿态有了更加直观形象的理解,对作者准确运用词语的功力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色彩鲜明、开放自如的动态图片适时使用使得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 播放音乐,创设阅读情景
  语文课堂教学中,音乐元素的介入可以刺激学生的听觉感官,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阅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根据文本内容的需要在多媒体课件中插入合适的背景音乐,在相应的教学环节中播放可以为学生的阅读渲染必要的情景,达到情感的熏陶。如《青蛙写诗》课伊始,教师就播放《小小雨点》的乐曲,整个教室只有雨点儿沙沙的声音,学生一下子沉浸在音乐带来的氛围之中。然后,在淅沥沥、沙啦啦的雨声中课文的主角——青蛙一蹦一跳地出场了,高兴地宣布:“我要写诗啦!”应景的背景音乐很自然地将学生带进文本,他们也跟小青蛙一样兴奋得想写诗呢。文中小青蛙就用一个“呱”字写成一首诗,如何品出“呱”字的内涵呢?此时,教师顺势引导学生读文,思考:哪些朋友来帮助青蛙写诗?他们是怎么帮忙的呢?在轻轻的乐声中,学生遨游在课文描绘的情景中,小蝌蚪成了逗号,水泡泡是圆圆的句号,一串水珠串成了省略号,有了这些小伙伴的帮忙,青蛙的诗才能写成,这样小伙伴之间的情谊自然流露出来。一个个看似简单的“呱”字变得有情有义,学生融入情感读出了节奏,读出了情趣。
  贝多芬说过:“音乐会使人类的心灵爆出火花。”确实,音乐是有魔力的,它带给人的是心灵的震撼。在特定的情景之中,音乐带给人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比如,在学生谈学习《丑小鸭》一文的感悟时,一曲《隐形的翅膀》把学生的感受提到更高的层次,不必更多的言语,音乐的洗礼让学生走出课堂依然在回味,在思考。
  三、 利用视频,助力阅读教学   视频这一教学资源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青睐,因为它集图像、声音、动作等于一体,很容易化抽象为具体,变深奥为浅显,化枯燥为有趣。视频最大的优势便是将文本内容直观生动地呈现出来,链接起学生日常生活场景,架设起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桥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时适量地播放视频,可以帮助学生快速理解课文中重点词句的意思,突破教学重难点。教学《乌鸦喝水》时,在学生初读课文之后,教师通过播放乌鸦张开嘴机械地叼起一个又一个的小石子投到瓶子里的动画,学生饶有兴致地盯着视频,他们被小乌鸦呆萌的投放动作吸引住了,嘴角扬起一丝丝笑意,看到共鸣处不由得小声地喃喃:“看,瓶子里的水慢慢升高了。”“快快,再扔几颗你就能喝着水了!”“哇,水真的升高了,乌鸦能喝到水喽!”“小石子扔进去,水一点一点地涨起来,乌鸦真聪明!”……教师抓住这一课堂生成点,在学生观看完视频之后,让他们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由于刚刚看完视频,学生还沉浸在兴奋之中,他们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小组交流气氛特别浓厚。趁着观看视频时兴奋的余温,教师不失时机地抓住情感基调,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朗读效果非常理想。
  教材中一些文章描写的时代离现在的孩子过于遥远,课堂上的教学氛围十分沉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难被调动起来。此时,视频的介入可以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打开学生情感的通道。教学《圆明园的毁灭》时,教师先引导学生细细品读文本内容,带领学生漫游园中的众多景点,放飞想象的翅膀,尽情想象园中的村野景象、热闹街市、园林景观等,动笔写下自己想象到的画面,并进行交流。之后,教师补充一些精美绝伦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到圆明园曾经的无比辉煌,内心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在学生的情感高涨之际,教师播放圆明园毁灭的视频,熊熊的烈火中,一座座或高大宏伟或玲珑剔透的建筑物坍塌了,一幅幅精美无比、价值不菲的字畫被蓝色的火焰吞噬掉,一件件历朝历代名家收藏的奇珍异宝化为滚滚浓烟。学生心中构造的美丽无比的园林景观也轰然倒塌。这样前后强烈的对比,那种直抵人心的震撼是用多少语言都无法描述的!视频停止了,学生的思绪久久无法平静。笔者分明看到学生神情凝重,他们有的脸上写满愤怒,有的眼中噙着泪珠,有的陷入深深的沉思……此时,引导学生谈谈圆明园的毁灭带给他们怎样的感想,他们的情感喷涌而出,那些发自内心的情感打动了所有人,文章所要表达的感情在交流中自然达成,本课的人文要素也得到了落实。
  四、 整合媒体,拓宽阅读时空
  当前,信息更新瞬息万变,单纯的课本知识传授已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了。所以为师者一定要转变自己的角色定位,努力使自己成为信息的组织者,辅助学生的学习。部编版高年级语文教材中多个单元循序渐进地安排“搜集、整理资料”这一语文要素的训练点,所安排的文章或年代久远或背景复杂,这就要求师生在课外借助各种媒体渠道去搜集相关的资料,以此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刚开始,学生只是上网随便下载一些资料,课堂上漫无目的地交流,耗时耗力且收效甚微。此时教师的示范引导特别重要。教师要按阶段教学目标逐步教给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方法。同时要注意家校配合,家长要懂得教孩子通过哪些媒体来获取信息,如何整理信息,怎样通过微信、QQ来分享资料等。通过教师、家长的共同引导,高年级的学生完全可以根据需要来搜集、整理、应用资料,以此来助力课内外阅读。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QQ、微信等社交平台的普及应用无疑给教学带来诸多便利。教师可以利用微信群推荐课内外学习的音频、视频,降低学生学习难度。同时推荐阅读书目,利用小程序或App等平台以闯关答题的方式检查学生课外阅读情况。家长也可以在群里分享孩子讲故事、朗读的音频、视频,组织同学进行互评。这样,借助媒体的力量拓宽了学生学习的时空,模糊了课堂的界限,将线上线下学习无痕对接起来。
  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相比,信息技术的辅助教学具有明显的优势,它使课堂教学的空间维度得以延伸,能刺激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多种感官,调动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的阅读范围得以无限延伸。我们所教学的对象是小学生,为了遵循他们的年龄特征,语文教师有必要利用各种媒体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丁志辉.多媒体辅助教学,让语文课堂更精彩[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0(22):45.
  [2]戴宝云.新课程小学语文实用教学90法[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黄素英,福建省莆田市,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北高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界对计算机科学和互联网技术如何改变了知识和学习的本质展开了激烈的学术讨论,“literacy”(读写能力)这一概念因而充满动态性与复杂性。该文追溯和梳理了国内外四种主要的读写理论,包括新读写素质研究、多元读写理论、新型读写理论、数字读写理论,从“自主认知观”“意识形态观”“能动性”三个维度对比分析了四种理论的联系与侧重点,有利于学界进一步思考和探索信息化时代大学教育改革的目标与方向。对四种理论内涵的梳理,有利于研究者在进行读写研究时确定研究方向与重点,能够帮助教师
摘 要:寓言是小学语文教材选文中的一个重要类型,集生动的故事与丰富的内涵于一体,亦庄亦谐的寓言与小学阶段的学生身心特点相契合,对其语文素养、道德品质、情感体验和认知发展都有积极向上的影响。文章在对现在所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寓言故事之出处、寓意及分布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较为细致地分析了当下小学寓言教学的现状,并给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小学语文;寓言教学;现状与对策  寓言是一种古老的文体,首
摘 要:数学思想方法是初中学习数学过程中必须要认清的本质知识,也是必须要掌握的学习方式,只有用数学思维去解决实际问题,才能让学生了解数学学习的价值。数学思想方法渗透在所有的数学知识中,也是教师教学中必须要应用的方法,是学生学习数学时要掌握的技巧,是提升其数学素养的重要内容。而在代数运算学习中,求同存异思想是一种常用的数学方法,对强化代数运算教学、提升学生运算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文章就求同存异
摘 要:班级文化的形成是时间的沉淀,学生个性的发展受文化的熏陶、育人环境的影响,作为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时要重点塑造富有特色的班级文化,文化的塑造要紧密结合班情学情,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  关键词:班级文化;学生个性;发展  我是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让我引以为荣的是我属于国家招收的第一批“特岗”教师,自2006年8月走上工作岗位以来,至今已有15个年头了,其中担任班主任15年半(实习期间担任代理班主任
摘 要:陶行知先生说:“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可见,教育的根本是解放学生的思想,教会学生学以致用。只有学生懂得如何应用知识,学习的价值才能得以凸显。小学数学在农村小学教育体系中格外重要,加快小学数学教育改革是当前农村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这是结合农村小学生心理特点、思维发展现状以及发展需要考量的。文章立足于农村小学数学教学,
摘 要:在新课改的推动下,人们对于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这体现出了中国教育事业在21世纪以来的突飞猛进。随着新课改提倡的素质教育,先进的教学观念以及先进的教学手段如雨后春笋,开始在中国各地教育领域内生根发芽,生命课堂正是基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核心能力的宏观宗旨而提倡出来的一种重要的教学理念。生命课堂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心,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效果出众,从小学生命课堂当前反应的现状中入手,
摘 要:在进行小学课程落实拓展的过程中,学校和教师要以国家课改标准的要求为主进行核心素养的重心转移。学生自身的语文学习能力不仅体现在试卷的分数上,自身的思维、性格、情感等不同方面的综合发展都体现了核心素养本身的基本要求。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一、 引言  新的教育背景要求小学语文必须从素养出发进行更多基础知识的掌握。简单的课堂知识了解是无法满足新时代学生自身发展需求的。如何通
摘 要:對于学生而言,小学阶段至关重要。在小学阶段学习知识,既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又能增强小学生的学习意识。作为教师,应当注重这一时期对学生的教育教学,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语文作为学生在小学阶段主要学习的科目之一,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学习知识,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使其自身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得到相应的发展。而学生的朗读则在学生的小学语文学习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就目前教学现状而言
摘 要:读书是当代小学生课程上最常见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通过读书来培育学生阅读习惯的形成。浅阅读与深阅读都是阅读的重要方法,但大多数的现代教学中将深浅阅读相互配合,由浅阅读的表面教学过渡到深阅读的教学应用中,  达到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目的。外界社会对于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培育尤为注重,一种习惯的养成离不开长期教学的培育,家长与教师之间的线上线下配合更是培育学生读书优势的重要因素之一。大量的阅读素材培育
传统的图书馆主要提供纸质图书服务,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由传统的纸质图书阅读转变成了电子阅读,读者的阅读内容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因此,该文就对当前读者需求的变化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中研究读者需求在图书馆藏书管理中的导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