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上映时,曾经轰动一时。860万法国人涌进电影院激动地去看这部简单的电影。该片于2004a年3月17日在法国正式上映并获得法国年度票房冠军。2005年该片入围第7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和最佳原创歌曲两项提名以及第62届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最佳外语片提名等奖项。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关于理解、沟通、尊重和宽恕的故事,是一部经典的教育诗篇。
11年前,2004年,法国电影《Les Choristes》中文译作《放牛班的春天》,成为那一年全球电影市场的平地惊雷。这一部电影,仿若横空出世,以500万欧元的投资博得超过5000万欧元的票房回报,为电影史上小成本制作赢得高票房回报案例添加了完美的一笔。然而,这部影片用以证明自身的并不仅仅在于当年的成功,而是在于这11年来,它拥有着一如既往的良好口碑;在于这11年来,再也没有一部影片如它,以这般最朴素最平淡最不哗众取宠的方式拍摄,却能赢得被各种炫目技法宠坏了的观众的心。《放牛班的春天》以自身的成功唤醒了那久已被遗忘或者被忽视了的曾经有过的,现在也应该如是的一部好电影的标准——讲述一个充满真情实感的故事。
影片以倒叙方式讲述,著名指挥家皮埃尔·莫杭治回法国参加母亲的葬礼,旧友佩皮诺送给他一本陈旧的日记。这是他们少年时的音乐老师马修的日记,皮埃尔翻看着日记,回忆慢慢浮现在脑海。时光恍然回到1949年。
马修是一个才华横溢的音乐家,然而生不逢时。经历各种挫折后,他的人生也沉到了谷底。最终,四处碰壁后,他落脚在法国乡间一所叫做“池塘之底”的男童寄宿学校,担任学监。但这里实际上更像是儿童教养院,是一处专为“问题”少年设立的机构。到任后马修发现学校的校长以残暴高压的手段管治那些孩子,体罚在这里司空见惯。教师们对调皮的孩子无能为力,也默认接受了这一切。马修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改善这种状况,身为音乐家的他想到以音乐打开孩子们的心灵。他组织了合唱团,开始教学生们唱歌。最终,他用音乐让孩子们敞开了心扉。
这部影片无论是拍摄技法还是叙事结构,都并无新意,但却如此大受欢迎,在2004这个年份而言,这是很奇特的电影现象。这个年代,影片故事本身似乎已经退居幕后,取而代之的是美丽的画面、炫目的高科技,以及经常会超出观众接受范畴的各种理念。而这些东西,确实常常能讨得观众的欢心。而上述几个元素中,《放牛班的春天》勉强算是占了一席的是影片的摄影,然而整体灰暗的色调中,那偶尔出现的阳光明媚的瞬间绝对不是影片令人不能忘怀的理由。《放牛班的春天》立于不败之地只有一个原因,就是有一个好故事。它是一部如今少见的仅仅依靠叙事本身来吸引观众的电影。影片中马修老师如春风化雨,融化孩子们心里的冰冷,这份师生情深深打动人心。用今天流行的一个有点俗气的词汇来形容,这是一部治愈系电影。但治愈系这三个字又实在不能涵盖它的全部。如果非要给它下定义,那么,这是一部极其纯粹讲述爱的教育的电影。
不能否认,电影里面,马修面对的就是一群被社会既定标准认定为有问题难管教的孩子。《放牛班的春天》这个译名也非常传神地表达出了影片故事的核心内容。这实在是一个极其符合中国国情的译名,我猜想,这个译者在为影片寻找合适的中文名字时,不用太费气力就能想到放牛班这三个字。对于太多的中国教育工作者和被教育的孩子来说,这是一个太熟悉的词,很多时候也是一个伴随着不愉快回忆的词。在这个层面上,《放牛班的春天》的意义就早已超出一部电影,而成为一种教育方式的参照和观照。
影片中,马修一边抵挡着校长和其他同事的反作用力,一边尽其所能的在自己和孩子们中间建立起情感和信任。影片中有个场景,马修请孩子们在小纸片上写下自己的姓名、年龄、希望从事的职业。教室里竟出人意料地安静!大家都写的很用心。此时若看着这帮孩子,谁会认为他们是一群问题少年。马修并没有做什么超出教师职责的惊世骇俗的事情,他只是做了一件尊重每个孩子,平等对待每个孩子的事情,他只是想去了解这些孩子的灵魂。当时孩子们内心在想什么无从得知,但在他们久被忽视的生命中,这一定如雷电般震撼到了他们的心灵。
纵观孩子们和马修建立情感的过程,当然有种种曲折。而由于影片叙事需要,大部分孩子是一笔带过。影片将这种师生间建立良好关系的一波三折主要放在他和莫杭治之间,这是一个外貌清秀,声音如天籁的少年。却因为家庭背景之故内向多思。被前任教师评价为“天使的脸蛋,魔鬼的心肠”。马修是如何对待他的不信任和故意唱反调呢?某节课,马修临时有事离开,他请莫杭治代理监管课堂秩序,极其诚心诚意。但莫杭治显然不这么想。在这里的孩子大约不会有谁认为会得到任何的诚心相待。马修回到教室,发现莫杭治在黑板上画出了他的很滑稽的有丑化倾向的肖像速写。马修没有像莫杭治认为的那样大发雷霆,从而露出莫杭治认为的虚情假意的原形,而是,还给莫杭治一个同样幽默的漫画肖像。
类似这样的场景在影片中比比皆是,就剧情本身而言,它是叙事的需要,师生之间不断碰撞层层递进建立人物关系,剧情由此向前推进。而就教育主题而言,它带来的启发良多。马修对孩子的爱,或许是天性,或许是职业操守,或许两者兼而有之。他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大概也想不到,这些孩子们的人生会因此改变。但这才是这部电影引发我们思考的地方。卑微渺小的马修,实在无力改变整个学校的状况,他能做的,最多不过是帮助莫杭治去学习音乐,之后还是有点被动地带走了佩皮诺。而孩子们中间也有他无能无力的蒙丹。“池塘之底”的教学生涯在马修的人生中微不足道。作为一個无力改变自己命运的男人,马修其实不能真正地解决孩子们的问题。但是,已经足够了,那些一起唱歌的日子,那些大家放开怀抱一起欢笑一起游戏的日子,足以在这些孩子的心中印下烙印。令这些习惯被歧视的孩子看到人生的梦想和希望,愿意相信人性的真善美,这些,不正是教育的目的么。而就我个人所知,这部影片,已经被一些中小学音乐课作为音乐教程的一部分在课堂上放映,无论如何,这是一个良性的开端。就算没有马修对学生直入心灵的呵护,音乐本身已有撼动人心的力量。
著名文学家夏丏尊曾说“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虚空”。学校“池塘之底“这个名字,倒正应合了夏丏尊的这段话。但是,只要有爱,只要有马修这样的老师,放牛班也会有春天;而池塘之底,也会有阳光温暖心灵。
11年前,2004年,法国电影《Les Choristes》中文译作《放牛班的春天》,成为那一年全球电影市场的平地惊雷。这一部电影,仿若横空出世,以500万欧元的投资博得超过5000万欧元的票房回报,为电影史上小成本制作赢得高票房回报案例添加了完美的一笔。然而,这部影片用以证明自身的并不仅仅在于当年的成功,而是在于这11年来,它拥有着一如既往的良好口碑;在于这11年来,再也没有一部影片如它,以这般最朴素最平淡最不哗众取宠的方式拍摄,却能赢得被各种炫目技法宠坏了的观众的心。《放牛班的春天》以自身的成功唤醒了那久已被遗忘或者被忽视了的曾经有过的,现在也应该如是的一部好电影的标准——讲述一个充满真情实感的故事。
影片以倒叙方式讲述,著名指挥家皮埃尔·莫杭治回法国参加母亲的葬礼,旧友佩皮诺送给他一本陈旧的日记。这是他们少年时的音乐老师马修的日记,皮埃尔翻看着日记,回忆慢慢浮现在脑海。时光恍然回到1949年。
马修是一个才华横溢的音乐家,然而生不逢时。经历各种挫折后,他的人生也沉到了谷底。最终,四处碰壁后,他落脚在法国乡间一所叫做“池塘之底”的男童寄宿学校,担任学监。但这里实际上更像是儿童教养院,是一处专为“问题”少年设立的机构。到任后马修发现学校的校长以残暴高压的手段管治那些孩子,体罚在这里司空见惯。教师们对调皮的孩子无能为力,也默认接受了这一切。马修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改善这种状况,身为音乐家的他想到以音乐打开孩子们的心灵。他组织了合唱团,开始教学生们唱歌。最终,他用音乐让孩子们敞开了心扉。
这部影片无论是拍摄技法还是叙事结构,都并无新意,但却如此大受欢迎,在2004这个年份而言,这是很奇特的电影现象。这个年代,影片故事本身似乎已经退居幕后,取而代之的是美丽的画面、炫目的高科技,以及经常会超出观众接受范畴的各种理念。而这些东西,确实常常能讨得观众的欢心。而上述几个元素中,《放牛班的春天》勉强算是占了一席的是影片的摄影,然而整体灰暗的色调中,那偶尔出现的阳光明媚的瞬间绝对不是影片令人不能忘怀的理由。《放牛班的春天》立于不败之地只有一个原因,就是有一个好故事。它是一部如今少见的仅仅依靠叙事本身来吸引观众的电影。影片中马修老师如春风化雨,融化孩子们心里的冰冷,这份师生情深深打动人心。用今天流行的一个有点俗气的词汇来形容,这是一部治愈系电影。但治愈系这三个字又实在不能涵盖它的全部。如果非要给它下定义,那么,这是一部极其纯粹讲述爱的教育的电影。
不能否认,电影里面,马修面对的就是一群被社会既定标准认定为有问题难管教的孩子。《放牛班的春天》这个译名也非常传神地表达出了影片故事的核心内容。这实在是一个极其符合中国国情的译名,我猜想,这个译者在为影片寻找合适的中文名字时,不用太费气力就能想到放牛班这三个字。对于太多的中国教育工作者和被教育的孩子来说,这是一个太熟悉的词,很多时候也是一个伴随着不愉快回忆的词。在这个层面上,《放牛班的春天》的意义就早已超出一部电影,而成为一种教育方式的参照和观照。
影片中,马修一边抵挡着校长和其他同事的反作用力,一边尽其所能的在自己和孩子们中间建立起情感和信任。影片中有个场景,马修请孩子们在小纸片上写下自己的姓名、年龄、希望从事的职业。教室里竟出人意料地安静!大家都写的很用心。此时若看着这帮孩子,谁会认为他们是一群问题少年。马修并没有做什么超出教师职责的惊世骇俗的事情,他只是做了一件尊重每个孩子,平等对待每个孩子的事情,他只是想去了解这些孩子的灵魂。当时孩子们内心在想什么无从得知,但在他们久被忽视的生命中,这一定如雷电般震撼到了他们的心灵。
纵观孩子们和马修建立情感的过程,当然有种种曲折。而由于影片叙事需要,大部分孩子是一笔带过。影片将这种师生间建立良好关系的一波三折主要放在他和莫杭治之间,这是一个外貌清秀,声音如天籁的少年。却因为家庭背景之故内向多思。被前任教师评价为“天使的脸蛋,魔鬼的心肠”。马修是如何对待他的不信任和故意唱反调呢?某节课,马修临时有事离开,他请莫杭治代理监管课堂秩序,极其诚心诚意。但莫杭治显然不这么想。在这里的孩子大约不会有谁认为会得到任何的诚心相待。马修回到教室,发现莫杭治在黑板上画出了他的很滑稽的有丑化倾向的肖像速写。马修没有像莫杭治认为的那样大发雷霆,从而露出莫杭治认为的虚情假意的原形,而是,还给莫杭治一个同样幽默的漫画肖像。
类似这样的场景在影片中比比皆是,就剧情本身而言,它是叙事的需要,师生之间不断碰撞层层递进建立人物关系,剧情由此向前推进。而就教育主题而言,它带来的启发良多。马修对孩子的爱,或许是天性,或许是职业操守,或许两者兼而有之。他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大概也想不到,这些孩子们的人生会因此改变。但这才是这部电影引发我们思考的地方。卑微渺小的马修,实在无力改变整个学校的状况,他能做的,最多不过是帮助莫杭治去学习音乐,之后还是有点被动地带走了佩皮诺。而孩子们中间也有他无能无力的蒙丹。“池塘之底”的教学生涯在马修的人生中微不足道。作为一個无力改变自己命运的男人,马修其实不能真正地解决孩子们的问题。但是,已经足够了,那些一起唱歌的日子,那些大家放开怀抱一起欢笑一起游戏的日子,足以在这些孩子的心中印下烙印。令这些习惯被歧视的孩子看到人生的梦想和希望,愿意相信人性的真善美,这些,不正是教育的目的么。而就我个人所知,这部影片,已经被一些中小学音乐课作为音乐教程的一部分在课堂上放映,无论如何,这是一个良性的开端。就算没有马修对学生直入心灵的呵护,音乐本身已有撼动人心的力量。
著名文学家夏丏尊曾说“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虚空”。学校“池塘之底“这个名字,倒正应合了夏丏尊的这段话。但是,只要有爱,只要有马修这样的老师,放牛班也会有春天;而池塘之底,也会有阳光温暖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