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嘎菜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sheng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生活的江汉平原,腊嘎菜的确不是什么稀奇物,可能是因为它的贱生贱长,但我要说,腊嘎菜,是最具乡土意味的一种野菜。
  野菜自有野菜的野法。你瞧,腊嘎菜的叶子虽然不大,却疏密有致地长满了毛亮亮的刺,叶子的两边皆为巨齿,好像要防着什么似的。关键是那个绿,绿得有深度,绿得有质感,那种娴静,那种淡定,往往在第一时间抓住你注视的目光。嘎菜,还有一长串的别名,什么芥、大芥、皱叶芥、黄芥、雪里蕻、冲菜、霜不老,等等。最为形象的要数霜不老,意为经得住雪扫冰封,霜都打不死,始终充满了青春活力。又说是雪里蕻带刺的一种。但我很是怀疑这些注解,准确地说,这些都不是我说的那种腊嘎菜。也许是地域差异,也许是我太过较真吧,把一个简单的腊嘎菜闹得那么扑朔迷离。毕竟,腊嘎菜是一种无需人侍弄自生自灭的野菜,只是那种顽强的生命力叫人叹为观止。如果说有什么特质的话,必是那卑微而真实的种子,吸取大自然之精华,早就镶嵌在了时间的缝隙里。
  仔细观察以至眺望,偌大的植物界,在腊月里出场的株棵并不多,而在腊月里依然精神抖擞地挺立在烈烈朔风里的更是屈指可数了。腊嘎菜耐得住寒冷,耐得住寂寞,有一种内在的不动声色的精神,不能不让人肃然起敬。
  腊嘎菜生来就是奉献的。可不,它的叶、茎均可食用,把它做成菜肴,绝对的生津开胃。做的菜谱也是五花八门。新鲜的茎叶,焯水后,再清炒,口感微苦,味道别样好。或者晾一晾,晒一晒,放上适量的盐,糅进坛子里,几天后就是香喷喷的腌咸菜了,我们管它叫盐菜,铁锅里炒,放上生姜、大蒜等作料,那味道也是地道得不得了,咬起来脆蹦脆蹦的,嘎嘎响,不然怎么叫嘎菜呢,特别有嚼头。若是焖菜饭呢,好家伙,一不留心就会让你多吃上一碗半碗的。还有,腊嘎菜的根具备药用功效,水煮之后再放点儿醋,当饮料喝,可以治结肠炎。
  我少年的时候,兄弟姐妹多,家大口阔,吃饭是一个不小的难题。有时家里的米坛子空了,揭不开锅了,就要拎一个盆子,到邻居或者湾子上的人家去借米。要知道借米是一件丢面子的事,可没办法呀,为了不饿肚子,丢一下面子又算得了什么呢?在父母的吩咐下,我一次又一次硬着头皮去隔壁左右借米。听听,一跨进别人的门槛,长辈喊得清凉甜,“向你郎(方言,对人的尊称,同“您”)借盆米。”乡里人厚道,哪怕自己坛子里的米不多了,也会笑着脸慷慨“开坛”,不让借米的人空手而归的。我总是安慰自己,借米非讨米,这区别就在于,一个是“有借有还,再借不难”,一个是一去永不返。常常是到了腊月,已经临近春节了,要积攒一些米,以便好过年,就要将米省着点吃,怎么办?腊嘎菜来了!野外的腊嘎菜多,成篮子成篮子地摘下来,挎回家,焖饭吃,腌菜吃,恨不得充当一季的粮食。所谓“瓜菜代”,即以瓜菜代替口粮度日,实属无奈中的无奈。现在想来,腊嘎菜的那种淡淡的苦味,苦中带甜,潜移默化是对饥饿或者少年幻想的滋润。
  每个人的饮食习惯或有不同,我对腊嘎菜的偏爱,真有点说不清,理还乱。有时候感冒了,口味差,肚子空,就想着有一盘腊嘎菜,再盛一碗硬心粥,绝配,筷子动起来,热汗发出来,不知不觉,病也不见了影踪,浑身一阵轻松。
  我时常回乡下老家和亲戚家,遇上了哪里有腊嘎菜,便忍不住摘上几把。爱人知道我好这一口,经常做出一些夸张的举动,比如见到路边的腊嘎菜长得蓬蓬勃勃的,就囫囵地用蛇皮袋装上一大袋,鼓动我背回城里,慢慢享用。别说,就在前不久,我就背着一蛇皮袋腊嘎菜(别人不知道袋子里装的是什么)满载而归,还一边走一边唱着,将一首童谣改为:“腊嘎菜,腌盐菜,好吃婆娘拿碗来。”
  腊嘎菜不仅仅只活躍在腊月里,腊月之后,还有连缀的故事情节,比如开花,比如结籽,其间还有野味十足的菜薹召唤和煦的春风,顺着腊嘎菜的名儿,一直走到清明节前后,任凭梦一样的种子默默地扎进土壤里……与众不同的是,腊嘎菜的种子是不需人工保存和储藏的,但你绝不愁它的如期而至的生长,这又让腊嘎菜升华成了一品神秘之物。
  当人们渐渐把它淡忘的时候,寒风中,悄悄地它又来了,这就是腊嘎菜。
  责任编辑:曹景峰
其他文献
“大姐要嫁人了!”这个消息是我从小伙伴歪头那里听来的。“嫁人是什么?为什么我大姐要嫁人!”我回家问母亲。  “你大姐将来要到你刘哥(家乡人称姐夫一般以姓氏加哥代替)家生活了,所以要嫁人啊。”母亲一字一顿。“我家的大姐,为什么非要到他家生活?”我心里一百个问号。  “跟你个细伢说不清楚,等你长大就会明白。”母亲说完,忙她的事去了,丢下一脸茫然的我。那时总也闹不明白,大姐为什么非要嫁到别人家去,难道他
期刊
线的这头是妻子,距离35公里。  3年来,每个周一早上六点,当儿子和母亲还在睡梦中的时候,妻子和我就得拎着装满衣服、蔬菜、水果的大包小包赶赴妻子的学校,吃的用的,都是头天晚上从超市买回来的,基本上能管一星期。妻子总是自嘲说,咱这整天跟蚂蚁搬家似的。先把她送到学校安顿好,我再马不停蹄地赶回市里上班。周一早晨惊心动魄的程度,用“打仗”来形容,一点儿也不为过。  夏秋季节的时候还好一些,那时的天亮得早,
期刊
2015年12月16日前,我一直喝的,是父亲专为我做的“特供茶”。  春天來了,父亲在自己亲手栽种的茶树前摘茶叶。他摘的茶叶,不是像君山银针那般的小嫩芽,也不是普洱那种一块叶子形状的,他摘的茶叶一定是有嫩芽还有两至三片叶子的。他摘的茶还保持着枝条该有的层次与活泼,有茎有叶有嫩芽。然后,父亲就开始做茶了。做茶的工序极其复杂。首先,父亲要将茶叶洗干净,放置大锅里炒,炒到一定火候,然后将茶叶稍稍摊开,再
期刊
幼年时对天空的兴趣,起源于祖母每日的动作。每日的晨昏之际,祖母都要站在院子里,朝天空的方向远眺,这让我十分好奇。天空上有什么呢?除了一片白茫茫或者辽远的青灰,似乎什么也没有。  老家的四周绿野连云。秋收过后,土地开始袒露出它的本色来。这个时节最常造访的就是麻雀了。它们三五成群地立在电线杆上,像极了五线谱上灵巧的音符,清脆的叫唤声对应着音阶的高低,起起伏伏地流淌。收割过的稻田涌动着芬芳的暗香,遗留下
期刊
火车上,她睡着了,我把衣服轻轻地盖在她身上。看着她慈祥安静的面容,皱纹未深,青丝未白,我忽然想把她搂在怀里,像疼爱我的孩子一样疼爱她,带她买好吃的,陪她看电影,哄她开心,她样样都肯听我的安排。忽然,她就睁开了眼睛,示意我不要脱下衣服,她不冷。  醒来的妈妈,又变成我的王,她再不需要我的照顾,就连我去售票点取票时,她也要紧跟着我。她接过我手里提着的所有东西,往我跟前挤,眼睛眨也不眨地盯着屏幕。她说要
期刊
年前母亲生了一场病。  母亲从没有住过院,这一次住了半个多月。头一个星期,母亲基本上糊糊涂涂,搞不清东西南北,身在何处。急性肠胃炎引发高烧,侄儿背着母亲半夜看急诊。母亲一直坚信她是穿着皮鞋到医院的,怪我们弄丢了她那双非常合脚的皮鞋,为此,父亲专门从家里拿来皮鞋让她看到,才放下心来。母亲舍不得扔东西,不管是旧物还是剩饭菜。  前年父亲生病,从濮阳转到郑州,做了两个大手术。我陪护的时候上街买东西,一个
期刊
母亲生于上世纪初,母亲说她只上过一天学,没学过“老”字,不会写“老”字,更不用说知道“老”字的含义。  不知道是啥原因,母亲一生说话用得最多的偏偏是这个“老”字,用得最多的地方也是在喊叫人名字时。我在姊妹六个中排行老五,上有哥哥姐姐,下有妹妹。在第一次记忆中,我和村里孩子出去玩,母亲饭做好了,看我没回来,就到村子找我,边找边拉着长长的话腔喊:“老——生!在哪里?快回来吃饭!”  当时我还小,也不在
期刊
父亲是个老兵,随大部队转业后扎根新疆兵团,对执行上级的命令有着近乎偏执的坚决。可是为了我,这个家里的“老幺”,父亲却有几次违背了自己的原则。  记得,1979年的秋天,我们刚从南台子煤矿整体搬迁回到团里的第一年,勤劳的军垦战士(当然也有尚未平反的“劳改犯”)很快就在一片戈壁滩上站稳了脚跟,把个曾经遍地风沙的荒芜之地侍弄得风生水起,当年就获得了大丰收。秋天到了,我跟着父亲去看场。说是晒场,其实就是在
期刊
2002年,我在西安渭水河畔的一所小型国际学校给韩国学生教汉语。当时有两个汉语班,而元章焄就是我负责的汉语班里的韩国学生。  我们第一次的见面并不美丽。我初到班里时,免不了要做自我介绍。其他学生都在看,在听,有的还在笑,在闹,可他却一直埋头趴在桌子上,以“海拔”最低的姿态宣告着不一样的 “存在”,仿佛周围的世界和他没有任何关系。课间,我把手插在裤子口袋里,走到他跟前。我试图叫醒他,用关切的话语,用
期刊
十二生肖轮来狗年了!  我想起了大巴山乡村一带关于狗的俗语: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穷。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喂好一头猪容易,养好一条看家狗难……  在家乡一带,百姓谈到自己的儿女时,相互夸奖自己儿女们的口头禅: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穷,作为互相表扬鼓励教育子女的谚语。孩子们和狗并列称呼,说明在乡村狗和孩子都十分重要。乡村的人们特别呵护孩子,认为自己辛辛苦苦养育孩子,养儿防老,日后孩子们会孝敬报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