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乘雪橇》是人音版第九册“冬雪”单元的欣赏内容,是一首富有美国爵士乐风格的管弦乐曲。乐曲热情奔放、充满活力,音调、节奏富有鲜明的美国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在铃铛、马鞭、马蹄、马儿嘶鸣等音响的衬托下,绘声绘影地表现了人们驾着雪橇,策马飞驰的情景和兴高采烈的欢快心情。乐曲是带再现的复三段体结构。下面就从这节课说起,谈谈如何让学生参与欣赏,学会欣赏,最终爱上欣赏课。
一、创设浓郁的音乐教学情境
“新课程标准”强调指出:“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使学习内容生动有趣、丰富多彩,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民族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尊重个体的不同音乐体验和学习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这节课做到了凸显音乐的审美功能,重视学生的兴趣、爱好及创造过程。从导课环节,老师就用欢快的律动吸引学生,将他们带入美妙的音乐世界,随着音乐,师生用不同的手势和肢体语言,变换不同的方式随着节奏打招呼,全班学生围成一个圈进行活动,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相互感染。再到作品欣赏的教学,出示主旋律像乘雪橇滑雪一样的图谱,加入身体的起伏唱旋律。感觉到老师一直和学生一起乘着雪橇游戏玩耍,时而扬鞭催马,时而自由滑行,我们在感受美妙音乐的同时,也看到了孩子们参与音乐活动的热情。
二、营造和谐的课堂师生关系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我们的音乐教育既不是为培养作曲家,也不是为了培养演奏家,而主要是培养合格的听众。”当学生似懂非懂的时候,老师让学生再仔细地听,有一个学生第一次听到的甩鞭声出现的时间不对,老师鼓励学生再听一遍,相信学生,学生在听第二遍的时候很快就听对了,让学生学会仔细聆听,用心欣赏,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的语言充满智慧和关爱,师生交流的顺畅,让学生非常好的投入到音乐学习之中。本节课,老师和学生一起活动的圆形的场地,也有利于形成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在这样的课上,师生是平等的,老师用关爱的眼神,亲切的话语,创造一种和谐民主、相互交流的教学氛围,向学生传递音乐带给人们的享受。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使学生逐步养成聆听音乐的好习惯。
三、挖掘充分的音乐想象空间
给学生想象的空间,让学生展开音乐的想象,听是非常重要的手段。教学中始终把握以听赏为中心的原则,引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如:听到主旋律的时候,学生立刻想到了乘着雪橇在雪地里滑行的情景,仿佛把我们带到了冰天雪地,学生还从音乐中感受到了悬崖勒马。这是学生从他们的生活经验中得出的对音乐的阐释,学生已经抓住了音乐中的主要旋律、节奏、速度、力度等因素,有选择地按自己的意愿进行再造想象,诠释音乐内容了。老师能够尊重学生的独立感受与见解,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审美体验,及时肯定学生的想法,说道:“相同的音乐,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感受,你们要做的就是说出自己的想法。”老师给学生充分的音乐想象空间,让学生逐步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积累感受与鉴赏音乐的经验。
四、选择适宜的教学体验方法
每一次欣赏的目标、任务、重点、形式都有要求,每一次欣赏都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而且每一个问题都是有价值的。这样,学生听完后有不同的收获,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培养。这节欣赏课,老师能够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自始至终全体学生都在参与音乐活动。在聆听和鉴赏音乐的过程中,利用更多的肢体语言,如:模仿雪橇滑行并随着音乐忽高忽低,模仿扬鞭催马的动作,轻轻晃动手摇铃模仿铃铛的声音等。能结合平时的律动教学内容活学活用,如:“三三七”节奏的适时运用,体会和感知爵士乐摇摆的特点。这样的律动表演独具一格,非常好的表现了音乐内在的情绪和内容,达到了视觉和听觉的统一,给大家带来了很好的艺术享受,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学以致用,并且让欣赏课有一定的观赏性。
教师音乐欣赏水平的高低往往决定着音乐教学的水平和质量。在这节课上,我们看到了一个会欣赏、懂得欣赏音乐的老师带领孩子们一起参与,一起聆听,让孩子从座位上“解放”了出来,改变了上欣赏课只听不动的单一形式,创设了一个生动活泼的音乐实践环境,让学生听到音乐时能动起来,尽情的表现音乐,表达对音乐的感受与理解,让学生参与欣赏,学会欣赏音乐,爱上音乐欣赏课,让音乐丰富我们的生活。
作者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小学
编辑 张晓楠
一、创设浓郁的音乐教学情境
“新课程标准”强调指出:“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使学习内容生动有趣、丰富多彩,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民族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尊重个体的不同音乐体验和学习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这节课做到了凸显音乐的审美功能,重视学生的兴趣、爱好及创造过程。从导课环节,老师就用欢快的律动吸引学生,将他们带入美妙的音乐世界,随着音乐,师生用不同的手势和肢体语言,变换不同的方式随着节奏打招呼,全班学生围成一个圈进行活动,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相互感染。再到作品欣赏的教学,出示主旋律像乘雪橇滑雪一样的图谱,加入身体的起伏唱旋律。感觉到老师一直和学生一起乘着雪橇游戏玩耍,时而扬鞭催马,时而自由滑行,我们在感受美妙音乐的同时,也看到了孩子们参与音乐活动的热情。
二、营造和谐的课堂师生关系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我们的音乐教育既不是为培养作曲家,也不是为了培养演奏家,而主要是培养合格的听众。”当学生似懂非懂的时候,老师让学生再仔细地听,有一个学生第一次听到的甩鞭声出现的时间不对,老师鼓励学生再听一遍,相信学生,学生在听第二遍的时候很快就听对了,让学生学会仔细聆听,用心欣赏,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的语言充满智慧和关爱,师生交流的顺畅,让学生非常好的投入到音乐学习之中。本节课,老师和学生一起活动的圆形的场地,也有利于形成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在这样的课上,师生是平等的,老师用关爱的眼神,亲切的话语,创造一种和谐民主、相互交流的教学氛围,向学生传递音乐带给人们的享受。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使学生逐步养成聆听音乐的好习惯。
三、挖掘充分的音乐想象空间
给学生想象的空间,让学生展开音乐的想象,听是非常重要的手段。教学中始终把握以听赏为中心的原则,引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如:听到主旋律的时候,学生立刻想到了乘着雪橇在雪地里滑行的情景,仿佛把我们带到了冰天雪地,学生还从音乐中感受到了悬崖勒马。这是学生从他们的生活经验中得出的对音乐的阐释,学生已经抓住了音乐中的主要旋律、节奏、速度、力度等因素,有选择地按自己的意愿进行再造想象,诠释音乐内容了。老师能够尊重学生的独立感受与见解,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审美体验,及时肯定学生的想法,说道:“相同的音乐,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感受,你们要做的就是说出自己的想法。”老师给学生充分的音乐想象空间,让学生逐步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积累感受与鉴赏音乐的经验。
四、选择适宜的教学体验方法
每一次欣赏的目标、任务、重点、形式都有要求,每一次欣赏都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而且每一个问题都是有价值的。这样,学生听完后有不同的收获,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培养。这节欣赏课,老师能够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自始至终全体学生都在参与音乐活动。在聆听和鉴赏音乐的过程中,利用更多的肢体语言,如:模仿雪橇滑行并随着音乐忽高忽低,模仿扬鞭催马的动作,轻轻晃动手摇铃模仿铃铛的声音等。能结合平时的律动教学内容活学活用,如:“三三七”节奏的适时运用,体会和感知爵士乐摇摆的特点。这样的律动表演独具一格,非常好的表现了音乐内在的情绪和内容,达到了视觉和听觉的统一,给大家带来了很好的艺术享受,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学以致用,并且让欣赏课有一定的观赏性。
教师音乐欣赏水平的高低往往决定着音乐教学的水平和质量。在这节课上,我们看到了一个会欣赏、懂得欣赏音乐的老师带领孩子们一起参与,一起聆听,让孩子从座位上“解放”了出来,改变了上欣赏课只听不动的单一形式,创设了一个生动活泼的音乐实践环境,让学生听到音乐时能动起来,尽情的表现音乐,表达对音乐的感受与理解,让学生参与欣赏,学会欣赏音乐,爱上音乐欣赏课,让音乐丰富我们的生活。
作者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小学
编辑 张晓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