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深刻理解字词,带动学生深刻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思想感情,可以高效率的提高语文学习水平。
关键词:夯实基础;理解字词;结合语言环境
语文教学要夯实基础,这是教者的共识。什么是基础?毫无疑问是字、词、句、段、篇。其中,字、词又是基础的基础。传统教学模式往往把字词教学局限在会认、会写、会理解三个方面,这样把字词教学游离于句、段、篇之外,没有很多的思考余地,更谈不上理解了。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没有思考的过程于是便没有理解的过程。教学效果不佳,这应该在情理之中。
在字词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去深入理解?也不见有专家学者给出明确答案。所以这是跟非常值得探讨和急于解决的最大课题。
在二十多年的语文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我似乎找出了些门道,破解这道难题,谈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那就是把字词结合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认真思考、深刻理解,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现以初中语文课文沈石溪的《斑羚飞渡》为例谈谈如何让学生把字词结合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思考、理解的。
一、把统领全文的字词结合到全文的语言环境中去思考、理解
“飞渡”,就是一个涉及全文内容的词。不是简单的让学生知识什么是飞渡,而是让学生认真读书思考、深刻理解:什么人物飞渡?七八十只斑羚。什么地方?戛洛山的伤心崖上。什么原因?陷入进退维谷的绝境。怎样飞渡?就像两艘宇宙飞船在空中完成了对接一样。结果呢?牺牲一半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
这样不仅理解了飞渡的含义,也基本理解了全文的结果。
二、把各段的重点字词结合到段落的语言环境中去思考、理解
“绝境”,是第一段的重点词,不能只局限于词典上的理解,而应该思考理解:为什么说是绝境?一是后有追兵——狩猎队;一是前有绝壁;三是自身能力不足。还应该加深理解逼到绝境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是狩猎队,是持枪携狗毒杀斑羚的人。这样不仅理解了“绝境”的深刻含义。也对斑羚同情,对猎人愤恨的感情油然而生。
“对接”是第二段的重点词,因为它最能表现这段的主要意思。首先用比喻句“就像两艘宇宙飞船在空中完成了对接一样”,通过了解宇宙飞船的对接来了解斑羚的对接。这当然是不够的,还应该深刻理解到:山崖上空和那道彩虹平行,架起了一座桥,那是一座用死亡做桥墩架起来的侨,没有拥挤,没有争夺,秩序井然,快速飞渡。这惊天地动鬼神的一幕,就会深深地映入学生的脑海中。
三、把最难理解的字词结合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来才能深刻理解
本课是动物小说,用语言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的惯用手法,这里面的人物实际上是动物——斑羚。斑羚的语言可能没人知晓吧?但我们把异类的语言放在具体环境中,还是可以深刻理解的。
文中动物的语言只有一个字——“咩”。如果只把它理解为羊叫声,那就太肤浅了。
本文三次描写镰刀头羊的叫声,实际上应该理解为语言描写。
第一次,“镰刀头羊神志庄重地沿着悬崖巡视了一圈,抬头仰望湛蓝的苍穹,悲哀地咩了数声,表示自己也无能为力。”我让学生把“咩”字放在这样的地理环境中,让学生翻译成人类语言,头羊悲哀地说“唉,我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唉!无能为力啊!”就可以理解“咩”字了。
第二次,“当灰黑色母斑羚的身体已经笼罩在彩虹炫目的斑斓光谱里,眼看就要一脚踩进深渊去,突然,镰刀头羊“咩——咩”发出吼叫,这叫声与我平常听到的羊叫迥然不同……但沉郁有力,透露出某种坚定不移的决心。”我们不难翻译出:“母斑羚回来——危险!那不是桥——回来。我有办法了,列队!老的一拨,年轻的一拨。老少分别列队!”斑羚群也听懂了它的命令,迅速分成两拨,老年斑羚为一拨,年轻斑羚为一拨。通过这样的描写,学生很快就会感受到镰刀头羊大智大勇的领先形象。
第三次,“镰刀头羊本来站在年轻斑羚那拨里,眼光在两拨斑羚间转了几个来回,悲怆地轻咩了一声,迈着沉重的步伐走到老年斑羚那一拨去了。”在这特定的环境里,学生可以把“咩”翻译成:“为了下一代的生存,咱们牺牲自己吧!”通过这样的理解,镰刀头羊为了保存种族、拯救种族,临危不惧舍己为人的英雄精神深深地打动着学生。
课文最后面有声音描写,对镰刀头羊只有行为描写:只看见它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那道绚丽的彩虹。这是为什么?这必须让学生联系上下文更深刻:一方面,对人类的蔑视,另一方面,一个富于智慧,有决断力,遇事镇定,临难从容的英雄头羊已经跃然纸上。此地无声胜有声。
再难理解的字词,只要结合在课文的语言环境里去揣摩,就可化难为易。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采取深刻理解字词人,带动学生深刻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思想感情,可以高效率的提高语文学习水平。当然,这个是非常艰巨的工作,希望同仁们都来破解这道千古难题。我在这里的教学随笔,只有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本人坚信,初中语文教学必须夯实基础,要夯实基础,必须从深刻理解字词着手。要深刻理解字词,必须把字词结合到课文的语言环境中去。
关键词:夯实基础;理解字词;结合语言环境
语文教学要夯实基础,这是教者的共识。什么是基础?毫无疑问是字、词、句、段、篇。其中,字、词又是基础的基础。传统教学模式往往把字词教学局限在会认、会写、会理解三个方面,这样把字词教学游离于句、段、篇之外,没有很多的思考余地,更谈不上理解了。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没有思考的过程于是便没有理解的过程。教学效果不佳,这应该在情理之中。
在字词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去深入理解?也不见有专家学者给出明确答案。所以这是跟非常值得探讨和急于解决的最大课题。
在二十多年的语文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我似乎找出了些门道,破解这道难题,谈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那就是把字词结合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认真思考、深刻理解,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现以初中语文课文沈石溪的《斑羚飞渡》为例谈谈如何让学生把字词结合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思考、理解的。
一、把统领全文的字词结合到全文的语言环境中去思考、理解
“飞渡”,就是一个涉及全文内容的词。不是简单的让学生知识什么是飞渡,而是让学生认真读书思考、深刻理解:什么人物飞渡?七八十只斑羚。什么地方?戛洛山的伤心崖上。什么原因?陷入进退维谷的绝境。怎样飞渡?就像两艘宇宙飞船在空中完成了对接一样。结果呢?牺牲一半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
这样不仅理解了飞渡的含义,也基本理解了全文的结果。
二、把各段的重点字词结合到段落的语言环境中去思考、理解
“绝境”,是第一段的重点词,不能只局限于词典上的理解,而应该思考理解:为什么说是绝境?一是后有追兵——狩猎队;一是前有绝壁;三是自身能力不足。还应该加深理解逼到绝境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是狩猎队,是持枪携狗毒杀斑羚的人。这样不仅理解了“绝境”的深刻含义。也对斑羚同情,对猎人愤恨的感情油然而生。
“对接”是第二段的重点词,因为它最能表现这段的主要意思。首先用比喻句“就像两艘宇宙飞船在空中完成了对接一样”,通过了解宇宙飞船的对接来了解斑羚的对接。这当然是不够的,还应该深刻理解到:山崖上空和那道彩虹平行,架起了一座桥,那是一座用死亡做桥墩架起来的侨,没有拥挤,没有争夺,秩序井然,快速飞渡。这惊天地动鬼神的一幕,就会深深地映入学生的脑海中。
三、把最难理解的字词结合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来才能深刻理解
本课是动物小说,用语言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的惯用手法,这里面的人物实际上是动物——斑羚。斑羚的语言可能没人知晓吧?但我们把异类的语言放在具体环境中,还是可以深刻理解的。
文中动物的语言只有一个字——“咩”。如果只把它理解为羊叫声,那就太肤浅了。
本文三次描写镰刀头羊的叫声,实际上应该理解为语言描写。
第一次,“镰刀头羊神志庄重地沿着悬崖巡视了一圈,抬头仰望湛蓝的苍穹,悲哀地咩了数声,表示自己也无能为力。”我让学生把“咩”字放在这样的地理环境中,让学生翻译成人类语言,头羊悲哀地说“唉,我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唉!无能为力啊!”就可以理解“咩”字了。
第二次,“当灰黑色母斑羚的身体已经笼罩在彩虹炫目的斑斓光谱里,眼看就要一脚踩进深渊去,突然,镰刀头羊“咩——咩”发出吼叫,这叫声与我平常听到的羊叫迥然不同……但沉郁有力,透露出某种坚定不移的决心。”我们不难翻译出:“母斑羚回来——危险!那不是桥——回来。我有办法了,列队!老的一拨,年轻的一拨。老少分别列队!”斑羚群也听懂了它的命令,迅速分成两拨,老年斑羚为一拨,年轻斑羚为一拨。通过这样的描写,学生很快就会感受到镰刀头羊大智大勇的领先形象。
第三次,“镰刀头羊本来站在年轻斑羚那拨里,眼光在两拨斑羚间转了几个来回,悲怆地轻咩了一声,迈着沉重的步伐走到老年斑羚那一拨去了。”在这特定的环境里,学生可以把“咩”翻译成:“为了下一代的生存,咱们牺牲自己吧!”通过这样的理解,镰刀头羊为了保存种族、拯救种族,临危不惧舍己为人的英雄精神深深地打动着学生。
课文最后面有声音描写,对镰刀头羊只有行为描写:只看见它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那道绚丽的彩虹。这是为什么?这必须让学生联系上下文更深刻:一方面,对人类的蔑视,另一方面,一个富于智慧,有决断力,遇事镇定,临难从容的英雄头羊已经跃然纸上。此地无声胜有声。
再难理解的字词,只要结合在课文的语言环境里去揣摩,就可化难为易。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采取深刻理解字词人,带动学生深刻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思想感情,可以高效率的提高语文学习水平。当然,这个是非常艰巨的工作,希望同仁们都来破解这道千古难题。我在这里的教学随笔,只有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本人坚信,初中语文教学必须夯实基础,要夯实基础,必须从深刻理解字词着手。要深刻理解字词,必须把字词结合到课文的语言环境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