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提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应用,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以往历次教学改革都是着重从教师教的角度研究变革教的方式,而新课程标准则是着重从学生学的角度研究变革学的方式,这是新课程标准的重大突破。也就是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力,又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因此,本人在教改实验中,就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了如下几方面的探索和尝试。
一、“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新一轮课程改革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在教学中更重要的是关注學生的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就学习而言,学生一旦“学会”,享受到教学活动的成功喜悦,便会强化学习动机,从而更喜欢所学课程。因此,教学设计要促使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始终处于最佳状态,从而保证施教活动的有效性和预见性。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师的真正本领,主要“不在于讲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来,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获得知识”。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注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特点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努力创设一种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和各种教学情境,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和练习。在课堂内外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动手操作、动脑,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久而久之,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对学习的好奇心、求知欲以及学习课程的兴趣,觉得学习不再是那些枯燥、乏味的,而是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知识,生活离不开所学知识”。这样一来,学生从思想上自然而然地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了。
二、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
目前在教学依然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这是不合时宜的。试想,如果在教学中教师对周围鲜活的素材视而不见,轻视知识实际应用,学生的能力何以得到提高?这是对学生能力发展的极端不负责任。
在教学中,我注重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新教材最大的特点是它的开放性,比如,一个科学实验,学生可以设计出几种形式和内容。这都是以往教学中所没有的,这对教师的挑战是不言而喻的。教师要用好教材、用活教材,利用“探究活动”、“想想做做”、“动手动脑学”等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学生通过探究、思考、想办法、亲自动手实践、社会调查活动学会了知识,学生在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也学会了劳动、调查等,体验了成功的喜悦,真可谓一举多得。经常这样训练,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学好知识对于我们的生活有多么重要,学习的价值有多大,从而激发了他们学好的强烈欲望,变“学”为“用”,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三、把课堂还给学生,转变教师的课堂角色
新课程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我们教师的职能和作用提出了强烈的变革要求,即要求传统的居高临下的教师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将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教师站在学生中间,与学生平等对话与交流;过去由教师控制教学活动的那种沉闷和严肃的气氛要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师生交流互动、共同发展的真诚和激昂的场面。因而,教师的职能不再仅仅是传递、训导、教育,而要更多地去激励、帮助、参谋;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以知识传递为纽带,而是以情感交流为纽带;教师的作用不再是去填满仓库,而是要点燃火炬。学生学习的灵感不是在静如止水的深思中产生,而多是在积极发言、相互辩论中突然闪现。
在教学中,我大胆放手,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究者。我经常告诉学生:“课堂是你们的,课本是你们的”“实验器材是你们的,请你们自己去寻找。这节课的学习任务是你们的,老师和同学都是你们的助手,想学到更好的知识就要靠你们自己。”这样,在课堂上,学生始终处于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一节课下来不但学到了自己感兴趣的知识,还使自己的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学生学习兴趣非常浓,而其他的学生受其影响,上课发言也非常积极。当然,这样课堂秩序有点乱,但一个开放的、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课,应该有他们自由表达意见的空间。适度的“乱”,在教师控制之中的“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真正参加到教学中,让他们去创造性的学习。
四、变“单一媒体”为“多种媒体”
21世纪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使我们的教育由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块黑板的课堂教学走向“屏幕教学”。例如在教学科学课“光的色散”时,可以通过看教学录像,可以通过教学课件进行展示,可以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等手段,由讲授型教学向创新型教学发展。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适时恰当地选用现代教育技术来辅助教学,以逼真、生动的画面,动听悦耳的音响来创造教学的文体化情景,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形象化、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同时也使其重视实践操作,科学地记忆知识。教学过程中,多种媒体并用有助于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思考,使教师以教为主变成学生以学为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教师应该从自己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如何把现代教育技术融入到学科教学中去,就像使用黑板、粉笔、纸和笔一样自然、流畅,使原本抽象的知识形象化、生活化,使学生不仅掌握知识,而且喜欢这门学科。
总之,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课程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知识、理解知识和应用所学知识。
一、“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新一轮课程改革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在教学中更重要的是关注學生的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就学习而言,学生一旦“学会”,享受到教学活动的成功喜悦,便会强化学习动机,从而更喜欢所学课程。因此,教学设计要促使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始终处于最佳状态,从而保证施教活动的有效性和预见性。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师的真正本领,主要“不在于讲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来,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获得知识”。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注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特点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努力创设一种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和各种教学情境,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和练习。在课堂内外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动手操作、动脑,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久而久之,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对学习的好奇心、求知欲以及学习课程的兴趣,觉得学习不再是那些枯燥、乏味的,而是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知识,生活离不开所学知识”。这样一来,学生从思想上自然而然地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了。
二、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
目前在教学依然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这是不合时宜的。试想,如果在教学中教师对周围鲜活的素材视而不见,轻视知识实际应用,学生的能力何以得到提高?这是对学生能力发展的极端不负责任。
在教学中,我注重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新教材最大的特点是它的开放性,比如,一个科学实验,学生可以设计出几种形式和内容。这都是以往教学中所没有的,这对教师的挑战是不言而喻的。教师要用好教材、用活教材,利用“探究活动”、“想想做做”、“动手动脑学”等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学生通过探究、思考、想办法、亲自动手实践、社会调查活动学会了知识,学生在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也学会了劳动、调查等,体验了成功的喜悦,真可谓一举多得。经常这样训练,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学好知识对于我们的生活有多么重要,学习的价值有多大,从而激发了他们学好的强烈欲望,变“学”为“用”,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三、把课堂还给学生,转变教师的课堂角色
新课程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我们教师的职能和作用提出了强烈的变革要求,即要求传统的居高临下的教师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将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教师站在学生中间,与学生平等对话与交流;过去由教师控制教学活动的那种沉闷和严肃的气氛要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师生交流互动、共同发展的真诚和激昂的场面。因而,教师的职能不再仅仅是传递、训导、教育,而要更多地去激励、帮助、参谋;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以知识传递为纽带,而是以情感交流为纽带;教师的作用不再是去填满仓库,而是要点燃火炬。学生学习的灵感不是在静如止水的深思中产生,而多是在积极发言、相互辩论中突然闪现。
在教学中,我大胆放手,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究者。我经常告诉学生:“课堂是你们的,课本是你们的”“实验器材是你们的,请你们自己去寻找。这节课的学习任务是你们的,老师和同学都是你们的助手,想学到更好的知识就要靠你们自己。”这样,在课堂上,学生始终处于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一节课下来不但学到了自己感兴趣的知识,还使自己的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学生学习兴趣非常浓,而其他的学生受其影响,上课发言也非常积极。当然,这样课堂秩序有点乱,但一个开放的、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课,应该有他们自由表达意见的空间。适度的“乱”,在教师控制之中的“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真正参加到教学中,让他们去创造性的学习。
四、变“单一媒体”为“多种媒体”
21世纪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使我们的教育由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块黑板的课堂教学走向“屏幕教学”。例如在教学科学课“光的色散”时,可以通过看教学录像,可以通过教学课件进行展示,可以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等手段,由讲授型教学向创新型教学发展。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适时恰当地选用现代教育技术来辅助教学,以逼真、生动的画面,动听悦耳的音响来创造教学的文体化情景,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形象化、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同时也使其重视实践操作,科学地记忆知识。教学过程中,多种媒体并用有助于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思考,使教师以教为主变成学生以学为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教师应该从自己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如何把现代教育技术融入到学科教学中去,就像使用黑板、粉笔、纸和笔一样自然、流畅,使原本抽象的知识形象化、生活化,使学生不仅掌握知识,而且喜欢这门学科。
总之,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课程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知识、理解知识和应用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