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心中“蝜蝂”

来源 :杂文月刊(选刊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h1983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人自古有安土重迁的情怀,将搬家看得极为隆重,轻易不挪窝儿。迫不得已时,念旧的人就要带上几件寄情之物,留个念想。
  但念想留多了,便不得了。比如,前不久单位搬家。照理说有一个新的环境,应该快慰才是。孟母三迁、千金买邻,不都是图个“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好环境嘛。但我怎么丝毫体会不到搬家的惬意呢?单说林林总总摆放在面前的五六个大纸箱子的个人物品,便叫人不由得不泄气,实在弄不明白一个工作场所为何让我搞成了“小康之家”。
  记得曾经看过记录职场生活的电视剧,里面的各种角色或升职、或调岗。他们在收拾自己物品的时候很是潇洒,仅仅几分钟,就将个人物品收入一个小箱,飞快地转移阵地,其轻松的程度甚至可以捎带上桌边的一盆绿萝,完全不见我这样的疲于奔命。
  虽说电视剧中的情节不一定都真实,但类似的“极简生活”不得不令人赞叹,其宗旨就是将精力、时间等资源集中到自己认为最重要的事情上去,随时注意舍弃无用之物。因此他们做事毫无羁绊,连搬家都清清爽爽。这种生活方式,是给自己生活和心灵减负,我其实是羡慕的。
  可是,心向往之,而行不能至,看看几个箱子里的东西,哪个都舍不得扔。过期的充电器还有价值,所以总是放在抽屉里,却始终没用上;换下来的键盘可能还有用,所以一直在柜子顶吃灰;很多书需要再看几遍,所以将它们封存在箱子里,一放就是几年。“品味旧物”的习惯,使得我在收拾东西时就开始情感泛滥,最后总在心里上演一场“回忆录”。
  但,只靠回忆能解决什么问题呢?长期的恋旧情结,在使自己成为囤积狂的同时,更耗费精力做一些无意义的事情,丧失了明确的前行目标。
  看来,要达到“极简生活”的目标,必须拿捏好“品味旧物”的分寸。每个人的生活习惯不同、性情喜好不同,但心里总得有把尺,时不时量一量,自己的生活空间是不是被无意义的外物堵塞得不能放开拳脚。
  于是,将已打捆好的箱子拆开,孰去孰留,重新选择。那些长时间没有用到的东西,以后也不会用到,索性将其送给他人;那些已经废弃之物,只要没有特殊意义,索性扔到“历史的故纸堆”;那些已经读过而且以后也不会再读的小说,索性卖给回收站,以期发挥其更大价值。一番折腾下来,竟有了意外发现———在箱子的下半部,居然有不少未曾读的好书浮现出来———搬家就是蜕變,不把表层的陈腐东西扔掉,美好的东西就难以浮到表面。
  这样做,并不是意味着丢弃的东西都是无用之物,或没有收藏的价值。当代艺术家宋冬和他母亲赵湘源“合作”的装置艺术品《物尽其用》就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满足了很多人怀念过往的需求。只是大部分人都没有必要成为一个收藏家,否则就像柳宗元笔下的那只叫做“蝜蝂”的小虫子一样,不停地在背上添加东西,却忽视了适当地减去无用之物,最终被太多负担压垮。一个人想要占有的东西越少,他心理上就越自由。当你企图占有某物的时候,你同时也就被此物控制,这永远是个相互的过程。
  人生之乐,莫如自适其适。搬家是给心灵搬家,给心灵做一个大扫除,否则太多杂物充斥其中,会让心灵不堪重负、迷失方向。如今社会空前繁荣,如果不及时将浮躁、偏执、贪婪这些无用之物打扫出去,也会成为艰难前行的“蝜蝂”。
其他文献
关于相对论,爱因斯坦曾自嘲:“我小时候智力迟钝。普通人对时间和空间的认识,大都完成于童年,我到了成年才考虑这个问题。成人思考小孩子的问题,当然要深入和成熟一些。”  话挺俏皮,什么意思呢?原来小孩子看事物只看表象;成人则能从表象“看”出复杂来;或者说,小孩子只是感性地认识事物,成人则能理性地了解事物,进而研究事物。  比如爱因斯坦小时候,跟众多孩子一样,脑子里的时间,无非是年月日,一天又一天;空间
期刊
苏州一家护理院为激励子女前往探望老人,别出心裁地推出了“奖孝金”管理制度。这项制度规定:子女两个月内到护理院探望父母长辈超过30次,可获200元现金抵用券,现金抵用券,可以在缴纳老人相关费用时抵用。这不禁令让我们直面一个问题———孝道(到底)存在于哪?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弟子规》开篇四句,最先引出一个“孝”字。再回首,有孔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人性要求,有汉代察举征召制下的
期刊
什么是讀书人呢?民国时期杨玉清先生在《论读书》一文中写道:“以读书混文凭的人,不是读书人;以读书混官做的人,不是读书人;以读书为时髦、为装饰品的人,更不是读书人。”  那么,何为真正会读书的人呢?从整体而论,读书有会读与不会读之分。不言而喻,那些仅仅追求记问之学,读书时心不在焉、囫囵吞枣、食而不化,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书读完以后,也都抛之九霄云外了,这当属不会读书人之列。那么,凡是会读书的人,他们
期刊
一老朋友发达了,邀我到他家做客。一进门,大客厅墙上一幅书法作品赫然入目———“养天地之正气,法古今之完人。”知我喜欢书画,他要我给个评价。我淡淡说“好字好字”,就岔开了话题。字是好字,那其他呢?不好说,但心中已然存疑———从古到今是不是有完人姑且不论,即使有,俺们凡人怎样“法”,“法”得了吗?不过,气倒是必须要养的。然而,对今天的人们来说,该养什么气呢?正气、志气、浩然之气,固然要养,但最该养的是
期刊
想象力,好奇心,求知欲”,这是基础教育至为重要的三个关键词。为什么要在童年发展想象力?因为在这个年龄段,儿童开始有接受信息并辨识简单信息的初始能力,好奇心推动他对世界的了解,他没有羁绊,没有束缚,更没有名利心;敢想,也就比较容易达到“会想”,进而形成正常的思维习惯。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想像则无限,它包含一切,推动着进步,为人类进化的源泉。”(《论科学》,《爱因斯坦
期刊
期刊
不必迁就。  有一类人,不论在生活上或是工作上,都极度以自我为中心的,只有他,没有别人,他一定是主角,不论在什么场合之中,若发现主角地位有摇动,就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来补救,其中颇多卑劣的手法者。  这类人心目之中,绝没有“互相迁就”这回事,有的,只是你要迁就他,他不必迁就人。  遇到这种人,除非愿意不断地、永远地去迁就他,不然,唯一的方法就是不迁就。  而且,早一些不迁就,比迟一些不迁就好,因为你就
期刊
朝金缨在《格言联璧》中有云:“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这副对联无疑是具有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意义,属于一种反省式的处世哲学。  按中规中矩传统的思想来说,我们就应当是这个样子,每天静靜地坐下来,反思自己的过错,而别人的过错或不对,我们不必去议论。议论了,第一也没用,第二还显得自己是小人。  在现实的生活中,我们很多很多的人也都是这么做的,听老祖宗的话是没错的,这无可厚非,但这么做的后果是什么呢
期刊
据《世说新语》记载,东晋名士殷浩与权臣桓温齐名,桓温常有竞争之心,每每要与殷浩一比高下。殷浩对此回应道:“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  某种意义上,“宁作我”,就是要在变动不居的世界中找到方位,在波涛汹涌的浪潮中岿然不动。但在现实生活中,抵达“宁作我”的境界,殊为不易。在我们身边,有的人会产生“卿不如我”的傲气,有的人则会发出“我不如卿”的喟叹。在人与人的对比中,无论是略逊一筹,还是甘拜下风,难免打
期刊
“不贪”是梁漱溟对梁家子孙的要求,这两个字看似简单,实则做起来很难。他对孙子梁钦东说:“不食是根本,一切贪皆从身体来,有心、有自觉,即有主宰,为身体之主,自然不贪。”  梁漱溟这么教育孙子,自己也是这么做的:吃饭,每餐只吃七八分饱,再好吃的菜也不贪吃;喝茶,每次只放三四片茶叶,再好的茶叶也不多放。1948年前后,有一个朋友曾送给他一幅“扬州八怪”之一金农的画,梁漱溟题了字后就赠给了重庆的北碚图书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