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明旭,江苏省新长征突击手,江苏省优秀青年教师,宿迁市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宿迁市泗阳县行知小学(原来安中心小学)校长。
最初行知梦
十多年前,当李明旭还是一名师范生的时候,就通过教材——那是由南京晓庄师范主编,汤翠英老师参与编著的《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知道了陶行知,也了解了陶行知的思想和精神。至今让他难以忘记的是陶行知万世师表的崇高人格,改革中国教育的胆略和气魄,爱满天下的博大胸怀,献身教育的远大理想和境界,探索中国教育新路的执着与追求。那时,对于十几岁的师范生来说,陶行知太伟大,太了不起了。
师范快毕业的时候,李明旭非常幸运地来到陶行知亲自创办并指导的淮安新安小学实习。新安小学是1929年,陶行知派学生李友梅、吴庭荣、蓝九盛等到淮安创办的,陶行知自己兼任校长,后来又派汪达之任校长。在新安小学期间,李明旭不仅亲身感受到了“教学做合一”的实践,更看到了在生活教育理论指导下诞生的著名儿童抗日救亡团体——新安旅行团的辉煌成就。从那时起,学陶师陶的种子就种植在了他的心田。
如今看来,十多年的学陶师陶之路,李明旭是边走边行,且行且知,带着梦想,带着追求,带着困惑,也带着收获,步履轻盈,脸上常含笑意,心里充满阳光,因为学陶之路是阳光之路,希望之路。在这条路上,该如何用行动来真正践行行知思想呢?这个问题,每时每刻都在敲打着李明旭的心灵。后来,陶行知的《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中的一段话给了他以启迪。陶行知先生指出,以农立国的中国,乡村教育是立国的根本大计,提倡教育要与农业携手。李明旭深以为然。
1998年,23岁的李明旭竞岗升任中扬中心小学校长,成为泗阳县最年轻的中心小学校长,并开始了自己的创新教育探寻之路。2008年,李明旭调任来安中心小学。学校地处城乡结合部,属于泗阳经济开发区范围,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农村的房舍与文化在逐渐消失,怎样抢救性保护正在消失的农耕文化,成了李明旭深入思考的问题。通过调查他发现,农耕文化正日益受到不断进步的科技的影响,传统的人力耕作模式已发生改变,取而代之的是大型机械化耕作,一些劳作文化逐渐被淡忘乃至即将消失;同时他发现,现在的小学生对于农耕文化知之甚少,不懂感恩,不会感恩的现象普遍存在。他想,何不从农耕教育入手,践行行知思想,引导学生真正做到“教学做合一”,培养学生不忘历史、学会感恩呢?于是,他决定将行知文化作为学校的主文化来塑造,把农耕教育作为学校的特色来打造 。
践行系农耕
李明旭决定创办农耕教育博物馆。2009年2月,农耕教育博物馆正式筹建。筹建的过程实际就是实践的过程,教育的过程。
在全校师生的同心协力下,“农耕教育博物馆”初具雏形。博物馆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室外体验区,摆放有磨盘、碾、兑臼。学生和参观者可以通过亲身操作体验农民劳作的艰辛;第二部分为室内器具展示厅,面积约有500平方米,内分“农耕器具”“衣食住行”“泗阳教育发展变化”等三个展厅,以实物、模型、图片、文字等展示为主,展品约5000件。
这一件件带着泥土芳香的物品,一幅幅透视着早年生活气息的照片,展示了不同时期农村生活的各个侧面,让学生了解泗阳农村的发展变化,从内心深处感受到祖国的日新月异,使他们受到深刻教育和巨大鼓舞。同时,其他参观者也能从中受到不同程度的感染和触动。在李明旭看来,农耕教育博物馆就是要让老年人感叹、中年人感慨、青年人感恩。
2009年6月4日,对于来安小学的师生来说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因为这一天,学校首届农耕艺术节隆重开幕、农耕教育博物馆顺利开馆。这一天,来自县教育局、地税局、广文局,全县各乡镇中心小学校长,来安社区各居委会领导、镇政府领导参加了仪式。江苏教育电视台、宿迁电视台、泗阳电视台、香港摄影报、宿迁晚报、宿迁日报、江苏基础教育网、江苏教育新闻网、江苏省网上家长学校等媒体相继对农耕艺术节和农耕教育博物馆进行了报道。江苏广电总台闻讯后,更冒雨前来,给学校赶制了一期专题节目,在《纵横江苏》栏目中播出。
团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公永刚先生亲临参观,并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来安小学农耕博物馆的创办为学校思想教育和社会实践提供了很好的舞台;共青团宿迁市委工作会议把学校的农耕教育博物馆定为全市观摩点之一。此外,江苏省委、泗阳县委等多个部门的领导也相继到馆参观指导。苏州、南京等地客人更纷纷带着孩子到来安小学参观。
目前,农耕教育博物馆已先后接待了国内外客人三万多人次。参观博物馆后,许多人纷纷留下自己的感受与期待。
宿迁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周长胜题词:耕读传世,创业富民。
团宿迁市委书记高玉华题词:做能吃苦,会感恩,爱学习,会生活的青少年。
汤翠英老师题词:小学校,大文化。李明旭校长率全体师生同心同走行知路是乡村教育的阳光之路、希望之路、成功之路,让来安小学焕发出青春的活力,一定能迎来光辉的美好明天和陶花盛开的春天。
2009年8月30日,西班牙客人丹尼尔慕名到校,参观博物馆后题词祝愿:祝博物馆越来越好。
今年暑假,来学校参加社会实践的大学生在留言簿上写道:“做来安中心小学的学生真幸福。”
现在,农耕教育博物馆已被河海大学确定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被中陶会生活教育讲师团确定为“生活教育培训基地”,被泗阳县文明委确定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基地”,被团泗阳县委确定为“泗阳青少年教育基地”。
事实表明,在以参观农耕教育博物馆为主要形式的农耕教育中,学生们忆苦思甜,了解了祖辈劳动的艰辛,体会了先辈们的勤劳和智慧,同时激发了他们为美好明天而勤奋学习的愿望。
如汤晨同学在参观感受中写道:“参观了农博馆,我深刻体会到前人生活的不容易,而我们的生活是多么幸福,我们是多么幸运。”
邢家媛同学则写道:“参观活动让我感受到从远古而来的文明,感触五千年中华农业文化的灿烂辉煌。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物质生活丰富多彩,但我们仍要保持一颗感恩的心,感谢农业,感恩农耕文化,是它们创造了我们富足的物质生活,是它们为我们人类的生活造福!”
目前,为进一步打造农耕特色,学校还建起了农耕林、农耕亭、农耕园,编辑了校本教材《农耕情》。
真正行知行
行知路上我行知的李明旭就这么执着地前进着。在追求与梦想中,让他找到提升点的是行知思想的播种人,陶行知博物馆首任馆长,原南京晓庄学院教授,现陶行知生活教育讲师团团长汤翠英老师。她鼓励李明旭和师生们脚踏实地继续加强行知思想的实践,并以行知思想为指引,不断提升学校内涵和办学品味。汤老师说:来安小学的农耕教育博物馆和农耕文化特色品牌的创建和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是一脉相承的
最初行知梦
十多年前,当李明旭还是一名师范生的时候,就通过教材——那是由南京晓庄师范主编,汤翠英老师参与编著的《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知道了陶行知,也了解了陶行知的思想和精神。至今让他难以忘记的是陶行知万世师表的崇高人格,改革中国教育的胆略和气魄,爱满天下的博大胸怀,献身教育的远大理想和境界,探索中国教育新路的执着与追求。那时,对于十几岁的师范生来说,陶行知太伟大,太了不起了。
师范快毕业的时候,李明旭非常幸运地来到陶行知亲自创办并指导的淮安新安小学实习。新安小学是1929年,陶行知派学生李友梅、吴庭荣、蓝九盛等到淮安创办的,陶行知自己兼任校长,后来又派汪达之任校长。在新安小学期间,李明旭不仅亲身感受到了“教学做合一”的实践,更看到了在生活教育理论指导下诞生的著名儿童抗日救亡团体——新安旅行团的辉煌成就。从那时起,学陶师陶的种子就种植在了他的心田。
如今看来,十多年的学陶师陶之路,李明旭是边走边行,且行且知,带着梦想,带着追求,带着困惑,也带着收获,步履轻盈,脸上常含笑意,心里充满阳光,因为学陶之路是阳光之路,希望之路。在这条路上,该如何用行动来真正践行行知思想呢?这个问题,每时每刻都在敲打着李明旭的心灵。后来,陶行知的《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中的一段话给了他以启迪。陶行知先生指出,以农立国的中国,乡村教育是立国的根本大计,提倡教育要与农业携手。李明旭深以为然。
1998年,23岁的李明旭竞岗升任中扬中心小学校长,成为泗阳县最年轻的中心小学校长,并开始了自己的创新教育探寻之路。2008年,李明旭调任来安中心小学。学校地处城乡结合部,属于泗阳经济开发区范围,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农村的房舍与文化在逐渐消失,怎样抢救性保护正在消失的农耕文化,成了李明旭深入思考的问题。通过调查他发现,农耕文化正日益受到不断进步的科技的影响,传统的人力耕作模式已发生改变,取而代之的是大型机械化耕作,一些劳作文化逐渐被淡忘乃至即将消失;同时他发现,现在的小学生对于农耕文化知之甚少,不懂感恩,不会感恩的现象普遍存在。他想,何不从农耕教育入手,践行行知思想,引导学生真正做到“教学做合一”,培养学生不忘历史、学会感恩呢?于是,他决定将行知文化作为学校的主文化来塑造,把农耕教育作为学校的特色来打造 。
践行系农耕
李明旭决定创办农耕教育博物馆。2009年2月,农耕教育博物馆正式筹建。筹建的过程实际就是实践的过程,教育的过程。
在全校师生的同心协力下,“农耕教育博物馆”初具雏形。博物馆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室外体验区,摆放有磨盘、碾、兑臼。学生和参观者可以通过亲身操作体验农民劳作的艰辛;第二部分为室内器具展示厅,面积约有500平方米,内分“农耕器具”“衣食住行”“泗阳教育发展变化”等三个展厅,以实物、模型、图片、文字等展示为主,展品约5000件。
这一件件带着泥土芳香的物品,一幅幅透视着早年生活气息的照片,展示了不同时期农村生活的各个侧面,让学生了解泗阳农村的发展变化,从内心深处感受到祖国的日新月异,使他们受到深刻教育和巨大鼓舞。同时,其他参观者也能从中受到不同程度的感染和触动。在李明旭看来,农耕教育博物馆就是要让老年人感叹、中年人感慨、青年人感恩。
2009年6月4日,对于来安小学的师生来说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因为这一天,学校首届农耕艺术节隆重开幕、农耕教育博物馆顺利开馆。这一天,来自县教育局、地税局、广文局,全县各乡镇中心小学校长,来安社区各居委会领导、镇政府领导参加了仪式。江苏教育电视台、宿迁电视台、泗阳电视台、香港摄影报、宿迁晚报、宿迁日报、江苏基础教育网、江苏教育新闻网、江苏省网上家长学校等媒体相继对农耕艺术节和农耕教育博物馆进行了报道。江苏广电总台闻讯后,更冒雨前来,给学校赶制了一期专题节目,在《纵横江苏》栏目中播出。
团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公永刚先生亲临参观,并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来安小学农耕博物馆的创办为学校思想教育和社会实践提供了很好的舞台;共青团宿迁市委工作会议把学校的农耕教育博物馆定为全市观摩点之一。此外,江苏省委、泗阳县委等多个部门的领导也相继到馆参观指导。苏州、南京等地客人更纷纷带着孩子到来安小学参观。
目前,农耕教育博物馆已先后接待了国内外客人三万多人次。参观博物馆后,许多人纷纷留下自己的感受与期待。
宿迁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周长胜题词:耕读传世,创业富民。
团宿迁市委书记高玉华题词:做能吃苦,会感恩,爱学习,会生活的青少年。
汤翠英老师题词:小学校,大文化。李明旭校长率全体师生同心同走行知路是乡村教育的阳光之路、希望之路、成功之路,让来安小学焕发出青春的活力,一定能迎来光辉的美好明天和陶花盛开的春天。
2009年8月30日,西班牙客人丹尼尔慕名到校,参观博物馆后题词祝愿:祝博物馆越来越好。
今年暑假,来学校参加社会实践的大学生在留言簿上写道:“做来安中心小学的学生真幸福。”
现在,农耕教育博物馆已被河海大学确定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被中陶会生活教育讲师团确定为“生活教育培训基地”,被泗阳县文明委确定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基地”,被团泗阳县委确定为“泗阳青少年教育基地”。
事实表明,在以参观农耕教育博物馆为主要形式的农耕教育中,学生们忆苦思甜,了解了祖辈劳动的艰辛,体会了先辈们的勤劳和智慧,同时激发了他们为美好明天而勤奋学习的愿望。
如汤晨同学在参观感受中写道:“参观了农博馆,我深刻体会到前人生活的不容易,而我们的生活是多么幸福,我们是多么幸运。”
邢家媛同学则写道:“参观活动让我感受到从远古而来的文明,感触五千年中华农业文化的灿烂辉煌。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物质生活丰富多彩,但我们仍要保持一颗感恩的心,感谢农业,感恩农耕文化,是它们创造了我们富足的物质生活,是它们为我们人类的生活造福!”
目前,为进一步打造农耕特色,学校还建起了农耕林、农耕亭、农耕园,编辑了校本教材《农耕情》。
真正行知行
行知路上我行知的李明旭就这么执着地前进着。在追求与梦想中,让他找到提升点的是行知思想的播种人,陶行知博物馆首任馆长,原南京晓庄学院教授,现陶行知生活教育讲师团团长汤翠英老师。她鼓励李明旭和师生们脚踏实地继续加强行知思想的实践,并以行知思想为指引,不断提升学校内涵和办学品味。汤老师说:来安小学的农耕教育博物馆和农耕文化特色品牌的创建和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是一脉相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