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受难

来源 :阅读与鉴赏(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n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774年莱比锡秋季博览会开幕时,《少年维特的烦恼》面世了,它像一块巨石扔进当时一潭死水似的沉寂的社会,激起层层波澜。一代人的心翻腾了。千千万万人的心里燃起炽烈的热情,许多人对小说中美妙的爱情描写大为赞叹。也有些人忧心忡忡。认为这种狂热的激情将导致道德沦丧。爱情,这种既具有审美形式的感官愉悦和激情浪漫,又具有相磨相厮的血肉慰藉和情感交汇。同时更赋予生命和世界意义和价值的美好事物,由于其具有了多层面性,因此在《少年维特的烦恼》一书中,作者通过维特、绿蒂和阿尔伯特三者之间的情感纠葛,巧妙地运用文本思想,诠释了爱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在爱情与道德面前遭遇到的两种受难:一种就是对爱过于期待,把它奉为绝对神圣的价值,却使得爱在现实中破碎。导致了自杀;另一种就是对爱过于漠视,把它视为家庭和社会的附庸。从而使爱在现实中消解。
  
  一、维特:理想的爱在现实中破碎
  
  维特的爱,是一种理想性的爱。他对爱推崇备至,认为它可以超越一切。至善至美,神圣纯洁。自由无碍,这就注定了维特的爱必将永远处于期待状态。维特在见到绿蒂之后就已经知道她订婚了,然而。因为跳舞,他还是不可自拔地爱上了她。他爱她爱得刻骨铭心,恋情像凶猛的山洪。一发而不可收。单从6月19日至7月26日的信中就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字里行间渗透出的狂喜之情。可爱的维特认为爱情应冲破一切束缚。就像艺术一样,无拘无束,自由不羁。维特对爱情的畅想,处于一种至臻至美的理想化状态。
  然而。爱情是不能超越现实的。当阿尔伯特回到绿蒂身边后,绿蒂与阿尔伯特订婚的事实毫不客气地摆在了维特的面前,现实中。阿尔伯特是绿蒂的未婚夫。维特那种处于理想境地的爱情观不得不受制于道德、伦理、舆论、法律的制约,注定是不能自由、不能超越的,绿蒂对于维特来说,犹如沙漠中的海市蜃楼,可望而不可及。维特的观念世界与现实世界发生了猛烈的碰撞,使得他被卷入了一个纠缠着情欲与伦理的漩涡。维特迫不得已,离开了瓦尔海姆这个“乐园一样的地方”。
  时隔一年,维特回到了绿蒂的身边。结婚的绿蒂,满足于平庸的生活,忠于封建的信条,虽然内心已经离不开维特,但为了避免丈夫的猜疑,仍然有意疏远维特。当维特最终冲破防线,亲吻了绿蒂之后,得到了“亲爱的”三个字,但也收到了绿蒂亲手交给仆人的手枪。在享受爱情所赐予的幸福的同时没能勇于接受爱情所带来的伤痛,维特客观上得不到绿蒂。主观上又不愿失去绿蒂,理想爱情在现实中破碎了,爱情上的失败导致了他内心无法解脱的矛盾和冲突,最后只有通过消灭自己这样一种极端的方式来最终解决矛盾。
  
  二、阿尔伯特:理性的爱在现实中消解
  
  阿尔伯特跟绿蒂的婚姻是市民社会中理性化的产物。在市民社会的法律中,一切都要按照既定制度的机能发挥作用。在守护婚姻之爱的美名下。爱被物化为了家庭,男女在其中扮演既定的角色,完成既定的任务。实际上,这种爱随着双方婚姻关系的确立,已失去了温情,失去了崇高,因此逐渐萎缩、扭曲。直至死亡。这是爱的受难的另一种形式。阿尔伯特的爱,就是这种更理性化的爱。
  阿尔伯特稳重严肃。勤谨能干;绿蒂温柔善良,美丽可爱。在旁人看来真可谓门当户对,珠联璧合。那么,阿尔伯特与绿蒂的爱是不是就很完美和谐呢?其实不是。尽管阿尔伯特是“一位十分善良,十分高尚的人”,是近代以来理性化的市民社会的忠实臣民,他一丝不苟地遵守、履行并守护着这个社会的法则、制度,决不走极端,爱恨有分寸,善于控制自己的感情。忠于爱情。然而,就因为他的过于理性化和常态化,使爱的温情在“家庭”的这个概念下漠化。使之在无形中成为了社会和家庭的附庸,爱被异化了。
  当然。阿尔伯特不会承认这一点,但是事实的确是如此。绿蒂“倾慕”他,也知道他是她和她的弟妹的“靠山”。但她也感觉出了阿尔伯特“缺乏敏感”,这种感觉往往表现在读一本好书时,两人引不起共鸣:在发表一个看法时,达不成一致意见。他们的婚姻缺少一种默契,缺少一点灵犀。绿蒂看出了阿尔伯特的缺陷,看出了婚姻中的不完满,但是。从家庭这个角度出发,她还得被要求温柔贤淑,端守妇道,持家教子。阿尔伯特也必须要求庄重严肃,勤奋多劳,挣钱养家。婚姻已成为了点缀家庭的饰品,婚姻只是一个没有爱情的空壳。爱随着婚姻而告结束了。爱情被扭曲、异化直到消解。
  维特的悲剧,在于他把爱看得太神圣、太纯洁、太完美;阿尔伯特的悲哀,在于他对待爱情太死板、太常态、太理性。维特获得了绿蒂精神上的爱恋:阿尔伯特掘取了绿蒂现实中的婚姻。由于两性之爱既追求肉体上的合一,也寻求精神上的交汇,因而它具有排他性,也往往是罪过和灭亡的起因。这就决定了维特和阿尔伯特必然遭遇爱的受难。
其他文献
1831年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出版。它是雨果浪漫主义小说的代表作,是作者的“美丑对照论”的实践结晶。  小说情节曲折离奇,人物形象极富夸张,心理刻画细腻传神,具有浓烈的时代色彩。作者以主人公爱斯梅拉达为中心,通过人物、环境、事件等多方面的对比,突出了美与丑、善与恶、光明与黑暗之间的较量,谱写了一曲爱的颂歌。  爱斯梅拉达是小说塑造的中心人物形象,也是作者理想中“人性美”的象征,在她身上体现了真、善
期刊
散文是先秦时被广泛运用的文体,尤其是历史散文,就它的明白流畅来说,已经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它常常运用生动而巧妙的比喻,通过许多有趣的寓言故事,说明深邃的道理,富有说服力和鼓动性。课文《邹忌讽齐王纳谏》就是记叙了邹忌用设喻的方法,巧妙地规劝齐王采纳谏言的过程,使文章充满了情趣和理趣。  一篇散文,大多包含一定的情趣和理趣,而且往往是情中含理,理中含情。所以情趣和理趣是相对的分法,许多抒情散文都融合着哲
期刊
笔者在组织学生讨论《金黄的大斗笠》一文时,突然有学生问到:“老师,文章第十一段中为什么说‘姐姐带着斗笠来啦’,而不说‘姐姐戴着斗笠来啦’?因为我们在说斗笠时经常用‘戴’而不是‘带’啊。”学生虽然没有说出“带”与“戴”两字的区别,但他已经感觉到两字在此处所传递出来的意味是不一样的,学生思考之仔细让人感到欣慰!  那么,“带”和“戴”两字到底有何区别呢?《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对“带”字的动词义解释
期刊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童年趣事”中有篇贾平凹的作品《月迹》,描述的是一家几个孩童中秋之夜追寻月亮的过程,表现的是一群孩童奇特敏锐的想象力,以及他们为共同拥有美好事物而“满足”的可贵的心灵世界。读完了作品,我心灵为之一震:孩童的童心童趣很可爱。而作品中的“奶奶”更伟大,她简直就是一位高明的教育家,她在那个中秋夜晚为孩子们上了一堂非常有效非常出色的课,而这堂课正是我在近几年来新课改教学中苦苦追
期刊
南宋中叶以后,继承辛弃疾词风而成就较大的是刘克庄。刘克庄(1187~1269年),字潜夫,号后村居士,莆田(今福建省莆田县)人。宁宗嘉定二年(1209年)补将仕郎,调靖安簿。江淮制置使李珏任为沿江制司准遣,随即知建阳县。因写《落梅》诗。内有“东君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句。被谗者以示柄臣,终获罪而遭贬。闲废十年之久。后通判潮州,改吉州。理宗端平二年(1235年)授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郎官。淳事
期刊
人们常说:教学是一门艺术。语文教学更是一门艺术。作为思想文化的传播人——语文教师,如何让学生在精彩的语文课的有限空间内获得美的净化、美的教育,这跟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以自己独特的语文艺术形象熏陶着、感染着学生有着紧切关系。所谓“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高素质的语文教师的课堂形象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重塑学生的人格。锻铸学生的灵魂。有着不可或缺的意义。那么。作为语文教师,
期刊
多年来,迟子建一直固守着她心灵的一隅,向我们传达着她对世界不断演进的认识。读罢她的《世界上所有的夜晚》之后,同样明确地体会到了这一点,并且被它别样的深度和厚度深深地感动。  迟子建的笔下更多的是书写生活的缺憾和苦痛,这种种的不如意和生活的欢乐幸福一起构成了生活的本相,一切无从逃避。《逝川》的女主人公吉喜美丽善良能干,可这些美好的品质没有给她带来幸福,却使她操劳一世,孤独一生。《亲亲土豆》中秦山夫妇
期刊
提问是阅读教学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无论是教材里面的课后习题,还是课堂实用的教案,或者是实际进行的课堂教学。都有针对课文内容设计的大量的提问。由于文本内容、教育对象、教学目的、设题角度、教师个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针对同一课文设计的提问往往各有不同,千差万别,具有个别性、即时性的特点。这样的局面,造成一种现实就是,似乎阅读教学的提问方式、方法不具有普适性,什么样的提问是合适的、恰当的,似乎没有具体的要求
期刊
综观中国诗歌史,写花开的少,写花落的多。飘零的落花中,弥漫着春光不再、青春已逝、美人迟暮的感慨与惆怅。缤纷的落花,成为中国古典诗词中伤春主题的核心。而这片片落英中,杨花却有些特别。别的花只有盛开枝头,绿叶相扶,才会格外妖娆。杨花却是要离开枝头飞起来,才能给春天增添一种况味。古人把柳絮称作杨花,本身就有感情色彩。把这样一种絮状物叫做花,至少有一种喜爱的表示。  晏殊的“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潆乱扑行人面
期刊
以悼念亡妻、表达伉俪情深为题材的悼亡词,在中国古代词史上,虽数量不多。但几乎篇篇皆有撼人心旌的艺术魅力。其中。以记梦形式写就的悼亡词。更具凄美色彩。常令人潸然泪下,不忍卒读。迷离恍惚的梦境往往不受时空限制,能曲折变形地反映最真实最隐微的情感。从而有哀婉凄绝之姿,倍受词人青睐。北宋的苏轼,清初的纳兰性德就是以梦境抒写哀思的卓越词人。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开悼亡词之先河,千载而下,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