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学生朗读

来源 :教学世界·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elian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中最主要的课型是阅读课,一堂好的阅读课的标准是什么?有专家认为应该具备三个要素:即“书声朗朗、议论纷纷、情意浓浓。”在这三个要素中,“读”是根本,“议”是关键,“情”是纽带。中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会长崔峦曾撰文指出:“课堂上一定要读书,要充分地读,整段、整篇地读,用各种方式读。没有朗朗读书声的阅读课,没有每个学生充分阅读的阅读课,可以一票否决,因为这样的课不会是高质量的阅读课。”可见,阅读课中的朗读指导是非常重要的。
  如何指导学生的朗读?
  
  一、把握三条线
  
  范读引路,点拨先行。朗读训练是师生参与的双边活动,教师的示范朗读,可以融情于声,把书面语言变为口头语言,并生情并茂地感染学生,创设富有感染力的语感氛围,从而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的范读与听录音不同,教师可根据教材的情况,结合学生的实际,在读时给学生以提示、暗示。当范读到要求学生掌握的字词时,在这些词前稍为停顿一下,或读重一点,以引起学生注意,强化记忆。当范读到新词及难理解的词、句、段,教师可以用平缓稍低的语调给予适当提示、简释,帮助学生揣摩教师是怎样读的,感情是怎样变化的,让学生边听边想,边看边画,正确听出节奏、停顿以及轻重缓急,让学生进入意境。
  循序渐进,逐步提高。朗读训练要遵循层次性原则。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的学段目标,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把握朗读指导的年段训练侧重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各个年级段的要求也各不相同,低年级小朋友可以有感情的朗读《妈妈的爱》,但他们不可能读出《在大海中永生》的悲痛,《“诺曼底”号遇难记》的惊险、紧迫,《枫叶如丹》的韵味。教师在指导时要根据学生朗读能力的形成规律,找准学生的“最进发展区”,考虑到学生在各个年龄层上表达能力的差别,给予适当指导。另外,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对学生朗读进行评价时,也不能以成人化标准来衡量,应该成分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理解去读。读出个人的心声,独特的感受。在注意儿童的理解能力与成人的差异,就每次训练来说,也要逐步提高要求。
  授之以“渔”,举一反三。在朗读训练中,教师指导要“精”,学生的练习须“多”,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教师的精心指导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A、选取指导的训练点要精;B、训练要求细致、精要,每次训练应有一个侧重点,不可贪多求全;C、训练的过程需精心设计,尽量避免朗读的随意性。教师每一次指导学生朗读都要考虑到朗读训练的要求,教师的指导方法,读后如何进行评价等。学生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基本上把握了朗读的方法、技能,此时,应把读书的权利还给学生,保证他们有足够的时间来进行练习。教师精心指导学生读法,学生得法勤奋练习,朗读水平提高一定很快。
  
  二、抓住三个点
  
  小语教材中的课文大都具有情意性、形象性、韵律性等特点,指导学生朗读,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如能善于抓住这三点来读,会取得以点带面,事半功倍的效果。
  寻找文章的情意点,把握文章的朗读基调。每篇文章都集中反映作者的一份情感,教师指导学生朗读,需找准文章中作者的情意点进行训练。这样既节约时间,又指导到位,从而达到事半功倍之效。例如我在教《凡卡》一文时,先让学生听老师范读“凡卡写信的内容”,听过学生一下子就感到了凡卡生活的“苦”,内心的“痛”。这样文章的情意点便找了出来,这时,引导学生想象凡卡来做学徒,曾经有什么指望?然后采取自读和讨论、对比的方式,弄清凡卡过着怎样的学徒生活,设身处地地体验凡卡内心难以忍受的痛苦,准确地把握住文章的基调,读出呜咽之声,悲愤之情。
  把握文章的形象点,指导学生析读教材中课文的语言大多是准确、鲜明、生动的,在进行朗读训练时,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抓住一些关键性语句,把握个别用词特别形象的地方进行训练,让学生既知晓文章遣词造句的准确、形象,又能在朗读中以传情达意。例如《景阳岗》中武松赤手空拳打死老虎一部分,先让学生自己朗读,画出写老虎和武松行为的关键词语,老虎的“一扑”、“一掀”、“一剪”,武松的“三闪”。这组词用得非常形象、准确,学生一旦抓住了这些重点词练习朗读,整个句子便读得有声有色。
  紧扣文章的韵律点,指导学生品读。佳作中的许多语言具有动人的旋律,这种旋律由声调的高低强弱,音顿的整齐匀称和语句的轻重缓急等因素构成,它给人们以抑扬多变,和谐悦耳的音韵之美,这种感受必须通过吟诵品味才能接受,学生一旦抓住了这些韵律点,可以由此及彼地读好全文。例如“还有一些泉声忽高忽低,忽缓忽急,忽清忽浊,忽扬忽抑,是泉水正在绕过树根,拍打卵石,穿越草丛,流连花间……”这一段话音顿基本一致,排列整齐有序,读起来琅琅上口,整齐匀称的排列中又有参差,形成了抑扬、悦耳的节奏美。指导时,让学生细细品味,慢慢吟诵,让学生根据语句的内在韵律,抑扬顿挫地读出这一部分。并以次为要旨,进而朗读《鼎湖山听泉》的第4节。可谓由此及彼,举一反三。
  通过实践,我们觉得一旦抓住了文章的特性,找准了文章的出发点、着力点,进行有针对的指导朗读,可以牵一“点”而动全“篇”,由课内“指导”而延伸为课外。
其他文献
新课程改革给教师的专业素质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俗话说:打铁先要自身硬。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想完全胜任语文教学,并教得出色,就必须要练就一身过硬的语文基本功——听、说、读、写。    一、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善于听取学生的见解    宋朝人张载说:“学至于乐,则不自己,故进也。”由此可见,教学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兴趣关键在于要创设一个和谐的教学情境,采取一些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如
期刊
新课程理念强调“课程是经验”,是“静态资源和动态资源的巧妙结合”,是“师生共渡的生命历程”。这种课程理念要求作为新课程理念下的新型教师要充分利用、努力挖掘一切有利于学生发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生命质量”的课程资源。我认为,我们教师可以从以下“四大领域”做起。    一、教材——最主要的课程资源    新课程理念强调“教材是范例”。基于此,我们教师应该“创造性地”“用”好教材这个“范例”,才能起到“举
期刊
树木是高大挺拔的,花儿是芬芳悦目的。那些在德、智、体各方面都是很出色的学生,在班集体中就像花朵、树木一样最讨人喜欢也是容易引起关注。而大部分表现平平的孩子就像遍地碧绿的小草,尽管“没有花香,没有树高”,但他们占大多数,而目前我们教育的方法和手段也正是针对并适应这个群体的。所以说这部分学生往往吸收了在校教育的营养,最后一些看似默默无闻的小草也不乏长成参天大树。而还有一类为数不多但却往往在班级中掀起波
期刊
一、社会和学校背景    所谓“留守学生”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长期外出,学生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双方或一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由父母一方或者以外的其他人进行抚养和教育的学生。据全国妇联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已达2000万人,并有呈继续增长的趋势。  我校是一个地处城郊结合部的农村寄宿制初级中学,由原建宁县溪口中学和原建宁县黄坊中学两所学校合并而成。主要招收对象为两个乡镇的农村学生。现有
期刊
提到“偏爱”,不妨先来听这样一则寓言故事:一位农夫一年四季用两个罐子挑水。一个水罐完好无损,另一个则有裂缝,有裂缝的水罐总为自己的天生缺陷而自卑。主人则语重心长地说:“别难过,你仔细看就会发现,在你这一边的路旁开满了美丽的鲜花,而路的另一边则没有。因为我知道你的特点,所以在路的这边洒下了花种,你渗出来的水浇灌了这些花苗,你的功劳真大!”有裂缝的水罐听了舒心的笑了。农夫用偏爱帮助水罐丢掉自卑,树立自
期刊
成为批判反思型教师不是一个自然而然、简单的过程,它需要教师在职业生涯中不断学习与提升。只有深刻理解批判反思的过程和核心,把反思的方法与实践结合起来,不断自我探究、自我发现、自我解决,才能逐步迈进批判反思之门。  依据批判反思的过程和核心,教师可以着手从不同视角来寻找与验证假定,进行“研究性反思”。    一、自传反思    自传反思即以自我的行为、体验、观念等为对象进行反思。教师的反思范围可直接地
期刊
新课程初中英语大纲要求“侧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初中的英语教材为了加强学生的阅读能力,自八年级下学期的教材起,在每个单元的后面设置了具有跨文化内容的语篇及相关的练习。就中考和平时的考试来说,阅读理解题所占的分值不断提高,阅读量不断加大,难度不断增强。阅读理解题也最容易拉开学生分数的差距。因此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就成为初中英语教学的一个关键。而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在平时培养他们好的阅读
期刊
从事英语教学工作好多年了,在教学过程中,经常碰到外语学习差的学生,因此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是每个教师必须认真对待和研究的首要问题。在这方面我摸索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掌握差生心理,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差生同样具有进取心、自尊心,渴望进步,但他们由于各种因素造成了成绩差。大部分差生是在经历了多次考试失败之后对外语失去信心的,因此产生了“破罐子破摔
期刊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综合性学科。许多现象和结论只有通过实验才能得到解释,各种现象的本质以及深层次的理解必须通过实验才能搞清楚,科学的理论也是人们通过实验总结出来的,所以实验教学在科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科学(自然科学)教学,重知识、轻实验,重理论、轻实践,学生的“高分低能”现象至今仍十分普遍。在新课标中,注重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教材内容具有实验内容多,实验形式多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阶段学生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我们教师如何把握这一写作目标,进行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本人根据近几年中考作文命题以及在作文教学过程中积累的一些经验,对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拟题策略进行了以下探索。    一、以“我”为中心,张扬自我,关注学生的成长体验    社会越发展,个人在社会中的作用越小,而作为个体的中学生,也将变得越来越自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