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中最主要的课型是阅读课,一堂好的阅读课的标准是什么?有专家认为应该具备三个要素:即“书声朗朗、议论纷纷、情意浓浓。”在这三个要素中,“读”是根本,“议”是关键,“情”是纽带。中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会长崔峦曾撰文指出:“课堂上一定要读书,要充分地读,整段、整篇地读,用各种方式读。没有朗朗读书声的阅读课,没有每个学生充分阅读的阅读课,可以一票否决,因为这样的课不会是高质量的阅读课。”可见,阅读课中的朗读指导是非常重要的。
如何指导学生的朗读?
一、把握三条线
范读引路,点拨先行。朗读训练是师生参与的双边活动,教师的示范朗读,可以融情于声,把书面语言变为口头语言,并生情并茂地感染学生,创设富有感染力的语感氛围,从而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的范读与听录音不同,教师可根据教材的情况,结合学生的实际,在读时给学生以提示、暗示。当范读到要求学生掌握的字词时,在这些词前稍为停顿一下,或读重一点,以引起学生注意,强化记忆。当范读到新词及难理解的词、句、段,教师可以用平缓稍低的语调给予适当提示、简释,帮助学生揣摩教师是怎样读的,感情是怎样变化的,让学生边听边想,边看边画,正确听出节奏、停顿以及轻重缓急,让学生进入意境。
循序渐进,逐步提高。朗读训练要遵循层次性原则。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的学段目标,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把握朗读指导的年段训练侧重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各个年级段的要求也各不相同,低年级小朋友可以有感情的朗读《妈妈的爱》,但他们不可能读出《在大海中永生》的悲痛,《“诺曼底”号遇难记》的惊险、紧迫,《枫叶如丹》的韵味。教师在指导时要根据学生朗读能力的形成规律,找准学生的“最进发展区”,考虑到学生在各个年龄层上表达能力的差别,给予适当指导。另外,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对学生朗读进行评价时,也不能以成人化标准来衡量,应该成分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理解去读。读出个人的心声,独特的感受。在注意儿童的理解能力与成人的差异,就每次训练来说,也要逐步提高要求。
授之以“渔”,举一反三。在朗读训练中,教师指导要“精”,学生的练习须“多”,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教师的精心指导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A、选取指导的训练点要精;B、训练要求细致、精要,每次训练应有一个侧重点,不可贪多求全;C、训练的过程需精心设计,尽量避免朗读的随意性。教师每一次指导学生朗读都要考虑到朗读训练的要求,教师的指导方法,读后如何进行评价等。学生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基本上把握了朗读的方法、技能,此时,应把读书的权利还给学生,保证他们有足够的时间来进行练习。教师精心指导学生读法,学生得法勤奋练习,朗读水平提高一定很快。
二、抓住三个点
小语教材中的课文大都具有情意性、形象性、韵律性等特点,指导学生朗读,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如能善于抓住这三点来读,会取得以点带面,事半功倍的效果。
寻找文章的情意点,把握文章的朗读基调。每篇文章都集中反映作者的一份情感,教师指导学生朗读,需找准文章中作者的情意点进行训练。这样既节约时间,又指导到位,从而达到事半功倍之效。例如我在教《凡卡》一文时,先让学生听老师范读“凡卡写信的内容”,听过学生一下子就感到了凡卡生活的“苦”,内心的“痛”。这样文章的情意点便找了出来,这时,引导学生想象凡卡来做学徒,曾经有什么指望?然后采取自读和讨论、对比的方式,弄清凡卡过着怎样的学徒生活,设身处地地体验凡卡内心难以忍受的痛苦,准确地把握住文章的基调,读出呜咽之声,悲愤之情。
把握文章的形象点,指导学生析读教材中课文的语言大多是准确、鲜明、生动的,在进行朗读训练时,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抓住一些关键性语句,把握个别用词特别形象的地方进行训练,让学生既知晓文章遣词造句的准确、形象,又能在朗读中以传情达意。例如《景阳岗》中武松赤手空拳打死老虎一部分,先让学生自己朗读,画出写老虎和武松行为的关键词语,老虎的“一扑”、“一掀”、“一剪”,武松的“三闪”。这组词用得非常形象、准确,学生一旦抓住了这些重点词练习朗读,整个句子便读得有声有色。
紧扣文章的韵律点,指导学生品读。佳作中的许多语言具有动人的旋律,这种旋律由声调的高低强弱,音顿的整齐匀称和语句的轻重缓急等因素构成,它给人们以抑扬多变,和谐悦耳的音韵之美,这种感受必须通过吟诵品味才能接受,学生一旦抓住了这些韵律点,可以由此及彼地读好全文。例如“还有一些泉声忽高忽低,忽缓忽急,忽清忽浊,忽扬忽抑,是泉水正在绕过树根,拍打卵石,穿越草丛,流连花间……”这一段话音顿基本一致,排列整齐有序,读起来琅琅上口,整齐匀称的排列中又有参差,形成了抑扬、悦耳的节奏美。指导时,让学生细细品味,慢慢吟诵,让学生根据语句的内在韵律,抑扬顿挫地读出这一部分。并以次为要旨,进而朗读《鼎湖山听泉》的第4节。可谓由此及彼,举一反三。
通过实践,我们觉得一旦抓住了文章的特性,找准了文章的出发点、着力点,进行有针对的指导朗读,可以牵一“点”而动全“篇”,由课内“指导”而延伸为课外。
如何指导学生的朗读?
一、把握三条线
范读引路,点拨先行。朗读训练是师生参与的双边活动,教师的示范朗读,可以融情于声,把书面语言变为口头语言,并生情并茂地感染学生,创设富有感染力的语感氛围,从而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的范读与听录音不同,教师可根据教材的情况,结合学生的实际,在读时给学生以提示、暗示。当范读到要求学生掌握的字词时,在这些词前稍为停顿一下,或读重一点,以引起学生注意,强化记忆。当范读到新词及难理解的词、句、段,教师可以用平缓稍低的语调给予适当提示、简释,帮助学生揣摩教师是怎样读的,感情是怎样变化的,让学生边听边想,边看边画,正确听出节奏、停顿以及轻重缓急,让学生进入意境。
循序渐进,逐步提高。朗读训练要遵循层次性原则。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的学段目标,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把握朗读指导的年段训练侧重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各个年级段的要求也各不相同,低年级小朋友可以有感情的朗读《妈妈的爱》,但他们不可能读出《在大海中永生》的悲痛,《“诺曼底”号遇难记》的惊险、紧迫,《枫叶如丹》的韵味。教师在指导时要根据学生朗读能力的形成规律,找准学生的“最进发展区”,考虑到学生在各个年龄层上表达能力的差别,给予适当指导。另外,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对学生朗读进行评价时,也不能以成人化标准来衡量,应该成分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理解去读。读出个人的心声,独特的感受。在注意儿童的理解能力与成人的差异,就每次训练来说,也要逐步提高要求。
授之以“渔”,举一反三。在朗读训练中,教师指导要“精”,学生的练习须“多”,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教师的精心指导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A、选取指导的训练点要精;B、训练要求细致、精要,每次训练应有一个侧重点,不可贪多求全;C、训练的过程需精心设计,尽量避免朗读的随意性。教师每一次指导学生朗读都要考虑到朗读训练的要求,教师的指导方法,读后如何进行评价等。学生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基本上把握了朗读的方法、技能,此时,应把读书的权利还给学生,保证他们有足够的时间来进行练习。教师精心指导学生读法,学生得法勤奋练习,朗读水平提高一定很快。
二、抓住三个点
小语教材中的课文大都具有情意性、形象性、韵律性等特点,指导学生朗读,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如能善于抓住这三点来读,会取得以点带面,事半功倍的效果。
寻找文章的情意点,把握文章的朗读基调。每篇文章都集中反映作者的一份情感,教师指导学生朗读,需找准文章中作者的情意点进行训练。这样既节约时间,又指导到位,从而达到事半功倍之效。例如我在教《凡卡》一文时,先让学生听老师范读“凡卡写信的内容”,听过学生一下子就感到了凡卡生活的“苦”,内心的“痛”。这样文章的情意点便找了出来,这时,引导学生想象凡卡来做学徒,曾经有什么指望?然后采取自读和讨论、对比的方式,弄清凡卡过着怎样的学徒生活,设身处地地体验凡卡内心难以忍受的痛苦,准确地把握住文章的基调,读出呜咽之声,悲愤之情。
把握文章的形象点,指导学生析读教材中课文的语言大多是准确、鲜明、生动的,在进行朗读训练时,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抓住一些关键性语句,把握个别用词特别形象的地方进行训练,让学生既知晓文章遣词造句的准确、形象,又能在朗读中以传情达意。例如《景阳岗》中武松赤手空拳打死老虎一部分,先让学生自己朗读,画出写老虎和武松行为的关键词语,老虎的“一扑”、“一掀”、“一剪”,武松的“三闪”。这组词用得非常形象、准确,学生一旦抓住了这些重点词练习朗读,整个句子便读得有声有色。
紧扣文章的韵律点,指导学生品读。佳作中的许多语言具有动人的旋律,这种旋律由声调的高低强弱,音顿的整齐匀称和语句的轻重缓急等因素构成,它给人们以抑扬多变,和谐悦耳的音韵之美,这种感受必须通过吟诵品味才能接受,学生一旦抓住了这些韵律点,可以由此及彼地读好全文。例如“还有一些泉声忽高忽低,忽缓忽急,忽清忽浊,忽扬忽抑,是泉水正在绕过树根,拍打卵石,穿越草丛,流连花间……”这一段话音顿基本一致,排列整齐有序,读起来琅琅上口,整齐匀称的排列中又有参差,形成了抑扬、悦耳的节奏美。指导时,让学生细细品味,慢慢吟诵,让学生根据语句的内在韵律,抑扬顿挫地读出这一部分。并以次为要旨,进而朗读《鼎湖山听泉》的第4节。可谓由此及彼,举一反三。
通过实践,我们觉得一旦抓住了文章的特性,找准了文章的出发点、着力点,进行有针对的指导朗读,可以牵一“点”而动全“篇”,由课内“指导”而延伸为课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