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让数学课堂熠熠生辉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12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提供感性素材,让课堂教学达到趣味无穷的境界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因此教师要想使课堂教学能吸引学生主动地探索,积极地尝试,就应创设具有趣味性的教学素材,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笑声中、在积极思考、讨论中进行学习。如在教学“商不变的规律”时,我在课的伊始,创设了一个简短故事:大头儿子是个天真可爱的孩子,大头爸爸想让他自己学会管理零用钱,就对他说:“我给你10元钱,吃5天早餐。”大头儿子一听,叫了起来:“10元,太少了!”大头爸爸又说:“那给你20元,但要用10天。”大头儿子说:“不够!”最后大头爸爸说:“那给你50元吧!不过要用25天。”大头儿子高兴地说:“行!”引出质疑:“大头儿子得到50元后,是不是每天可多用点钱呢?”将学生的无意注意转化为有目的的有意注意,诱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急于探究的热情一下子被点燃了。其次,为学生提供富有吸引力的感性材料,教师应充分挖掘数学教材内容中“活”“美”的因素,用情趣“包装”知识。例如,教学“美丽的轴对称图形”时,我借助录像制作多媒体,设计了小明在游玩“无锡三国城”,惊喜地发现雄伟的建筑、标志的点缀、恰到好处的摆设都有一个特征:对称。让学生身临其境,和小明一起边游玩,边欣赏,边学习,从而达到其乐无穷的境界。
  二、留足学习时空,让课堂教学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课堂教学是学生主体生命的投入,是学生生命的全部展开。学生不是课堂的旁观者,而是课堂的参与者和建构者。正如布鲁纳所说的:“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思考的时间充分留给学生,让他们去思考、探究、交流,让他们用自己的眼去观察,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用自己的手去操作,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让课堂真正成了学生展现自我的舞台,让学生的智慧火花在闪烁。如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我出示57+28这道题时,质疑:用口算方法怎样算?你有什么好方法?和同桌同学说一说。立刻,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交谈、激烈的讨论声,不一会儿,许多学生纷纷举起了手:
  生1:老师,我是先算57加20等于77,再算77加8等于85。
  生2:我是先算28加50等于78,再算78加7等于85的。
  生3:我是先算20加50等于70,再算8加7等于15,最后算70加15等于85。
  生4:老师,我和他们不一样,你们看,57再加3就是60,所以我把28分成3和25,57加3等于60,60再加25等于85。
  生5:老师,那我也可以想28加2等于30,所以我把57分成2和55,28加2等于30,30再加55等于85。
  生6:我是把57当成60,60加28等于88,88再减多算的3等于85。
  ……
  此教学环节一直延续了20分钟左右的时间,然而学生们兴趣盎然,情绪高涨。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师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讨论时间和宽松的思维空间,让学生的大脑、双手、嘴巴、眼睛就得到充分的解放;学生的各种感官就能全方位地参与进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得到充分的调动。因此,学生的知识会由此而丰富,智慧会由此而闪光,课堂也会由此而精彩。
  三、应用激励手段,让课堂教学充满着人文的关怀
  伟大的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在某一方面得到教师肯定时,就会产生积极的心理暗示,获得被认可的体验,产生“我能行”的感觉,从而在自信中潜能喷涌而出,形成一发不可收的态势。学生在这充满着人文关怀的课堂里,不仅达到了乐学的境界,同时也焕发出巨大的内驱力。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也曾说过:“人性中最深切的素质,是被人赏识的渴望。”教师对学生适时的肯定,让他们品味成功的喜悦,是学生不断进取的有效催化剂,使学生更加热情地投入到学习中。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非常注重为学生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并激发和保护学生质疑的积极性。尤其给那些有自卑感的后进生有表现的机会,给那些不善于质疑的“差生”以主动尝试质疑和感悟新知识的机会,即使他们提出的问题很简单很幼稚,教师也要以满腔的热情给予肯定和鼓励。于是,当学生有所表现时,我就会对他说:“好极了!”“就这样!”“我为你自豪!”“棒极了!”“真是不可思议!”“真不错!真有你的!”“精彩极了!”等;当学生独立做对题目时,我就冲学生微笑着点点头;或竖起大拇指,做一个ok的动作;或和学生击掌庆贺;或给学生打一个高分;或鼓掌赞赏等。
  俗话说:“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光,对击始发灵光。”学生在老师的赏识下,唤起了自信之情,从而帮助学生达到“入其滋味,亦乐学也”的境地。
  总之,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今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鼓励学生积极提出自己的新思想、新问题、新方法,不拘泥书本,不迷信权威,独立思考,大胆探索,使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学生的自主活动自主学习的过程。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教学不再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用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漫,乃为善教也者。”教师在教学中要设法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让学生在课堂上充满好奇,跃跃欲试,诱发他们的学习欲望,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畅所欲言;教师要教给学生学的方法,让学生会学,学而会用;要創设巧妙的教学素材,给学生提供感性材料,促进他对知识的积极构建;要充分留给学生自主活动的空间和时间,充分给他们自我表现的机会。这样,学生的学习热情才会高涨起来,课堂才会充满生机和活力,新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地活起来。
其他文献
新课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全新的教学理念,强调学习方式的转变,所以合作学习成了本次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而合作学习作为对传统教学组织形成的一种突破和补充,已经被教师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之中,并逐渐显出独特的优势和魅力。然而,因为教师对小组合作探究的精神实质把握欠佳,表面化、形式化的理解又往往使合作学习探究误入沼泽,甚至背道而驰。观其现状,不足之处有四点。  一、重形
期刊
面对有思维、有个性、有情感,需要尊重和关爱的学生,作为班主任老师,无论班级整体任务的创造性完成,还是学生个体的灵魂塑造,都需要投入比一般任课教师更多的爱心,来关注每个学生的心理、生理、学习等各方面的发展。班主任是学校的顶梁柱,各项工作的急先锋。在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怎样管理好一个班级呢?前提是实施爱心,加强沟通,促进各类学生的健康成长。关键是不仅要有强烈的责任心,有心系学生的人
期刊
一、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学生认真阅读的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大的动力。学生的求知兴趣一旦被调动起来,他们就会积极参与,努力探索,专心倾听的学习习惯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前提,而兴趣也是专心倾听的根本。  要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最重要的是培养其自学能力。教师必须清楚,课堂教学不只是教知识、教理论,更重要的是教思想,教学法。课本是学生获得系统数学知识的主要源泉。在引导学生阅
期刊
怎样才能学好初三新开的化学这门学科,并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的素质真正的得到提高呢?在二十多年的化学教学中,我渐渐的有了一些以下的粗浅体会。  一、学习化学的良好动机的激发与培养  上好开学的第一节课。在学生最好奇的时候,抓住他们学习化学的心。多说一些与学生相关的化学现象、有趣实用的新型材料,让学生畅谈一下自己需要什么样的材料。如冬暧夏凉永不会脏的衣服材料;用能大小如意的材料制造汽车和房屋;吃一次就能
期刊
邓小平爷爷说过,计算机普及要从娃娃抓起。如今是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信息教育给课堂增添了一道新鲜、亮丽的色彩。由于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人类无论在生产还是生活方式上都产生了跨时代的变化,这使过去被喻为井底之蛙的孩子们,都纷纷跳到了“井”外,接触到了五彩缤纷的世界。《语文新课标》也指出: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语文教学资源,拓宽学生学习渠道,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个性学习。但是语
期刊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可以使学生认识世界、增长知识、发展语言、开阔视野,为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下面我谈谈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的一点实践与体会。  一、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观察目的要求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的问题,小学生缺乏持久性,他们观察事物时,往往是“走马观花”式,观察事物比较肤浅、笼统。因此,在布置学生观察事物时,教师必修首先向学生提
期刊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学生课外阅读的巨大动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是语文教师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经常听家长说:家里虽然有很多书,但孩子不愿看。究其原因,这可能是由于家长从自身的喜好、自身的理解出发,想当然地为孩子选择课外读物,而孩子面对成人精心挑选的丰盛的“精神大餐”却常常兴味索然,说明孩子对这些书籍没有什么兴趣。要提高阅读能力,光靠课堂教学几十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通过阅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中指出:要培养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可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并非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它需要从小就开始逐步培养,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在从事教育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然而农村小学的学生由于受观念、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不能令人满意,与城市学生相比
期刊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生分组实验课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实验室里利用整节课的时间进行分组实验的教学形式。学生分组实验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重要的是通过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的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遵守纪律、爱护仪器的优良品质以及掌握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因此我认为教师在学生分组实验课的教学中应做到以下五点。  一、观察物理现象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兴
期刊
一、建立小组、先学后教  1.建立小组  我们借鉴杜郎口的小组围坐形式,根据班额实际每个小组由6—8人组成。按着“三个共同”的原理即共同组织、共同任务、协同完成,把握好分组这一关键,实行优化组合,优等生带后进生,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组织能力、性格特点、学习成绩等因素,做到“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为互助学习奠定了基础,而组间同质又为小组间交流,开展竞争创造了条件。为了便于管理,我们给每一名组员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