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么拯救你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ligo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世纪以来,世界面临一个共性问题,即人文主义的失落。它给教育带来的影响是教育人文精神的滑坡,教育的本质理想信念日益被教育的功利性所异化。在教育人文关怀和功利性的此消彼长之间,教育发展的道路被设上层层关卡。要使“发展道路”畅通无阻,追本溯源,还要在教育的“本真状态”中寻找对策—关注生命,以人为本。
  [关键词]:人文教育 人文精神 人文关怀
  
  雅思贝尔斯曾言:“教育,是人对人的主体的灵肉交流活动,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的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新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动其自由天性。”而今天的教育,只能用弗洛姆的一句话来形容:“19世纪的问题是上帝死了,20世纪的问题是人死了。”确实,现今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人死了”。教育从根本上偏离了它本真的意义,造成生命完整性的丧失和人被物化的命运,成为了一种在工具理性操作下的功利主义教育。我国当前的教育太急功近利了,教育的人文的内核被渐渐掏空,仅剩下一座躯干。教育脱离了生命的本原,成为满足社会需要的工具。人的工具化,导致了人性的虚无。当我们的教育整体地被功利所扭曲,我们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人是不是也有些可怕了呢?
  
  一、如此功利,这般危害
  
  现今教育,从学生到家长,从学校到老师的功利性普遍地表现为急功近利。给教育带来相当大的负面影响。
  首先,教育培养的目标应该是人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除了让学生具备基本知识技能,还要紧紧围绕着“以德育人”来引导教育学生端正学习目的、学会做人道理、培养良好道德等。但我们在调查中发现,许多学校教育为了升学率把教育的培养目标简单地归结为智育教育,这是目前教育的一个通病,是功利性教育下人们产生的误区。
  其次,人们的思想观念在市场经济体制中的个人主义思潮冲击下发生了转变,功利色彩特别浓。在教育价值取向上出现偏差,重自身利益,轻集体利益。
  再次,只注重结果的功利化教育行为,在教育过程中忽视了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对学生盲目地、片面地提出一些高要求,使学生承受着与年龄不相符的高难度、高要求的压力。
  最后,所有的功利行为导致我们的教育偏离了正确的轨道,缺乏人文关怀。人的工具化,导致了人性的虚无,学生的道德滑坡、缺乏理想追求、心理障碍等问题。
  
  二、如此功利,这般拯救
  
  缓解和改善教育走功利主义,只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经济效益的获取的途径和方法只能是进行“第二次人性革命”:以文化建构为底蕴,以意义追求为指向去培养人文精神,提升人文关怀。致力于人的道德精神价值领域,使人的身心、思想和行动、理智和情感都得到健康而全面的发展。人文精神的教育其实质上是一种人性教育,主要体现的是以个人发展需要为标准的教育价值观。
  可以从学校教育的以下环节入手:
  1.关注生命,提升人文关怀
  教育功利化的一种表现是教育脱离了生命的本原,成为满足社会需要的工具,造成了生命完整性的丧失和人被物化的命运。要改变这种状态,教育必须以生命的本体构成和生命的特性为依据,完整地、辨证地认识生命本性—生命发展范围的完整性、生命发展形式的自由性、生命发展结果的独特性,从而建立整体的生命化教育体系。学生是自己生命的主人,有权利探求自己学习和发展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就要求学校决不能仅仅帮助学生获得知识,同时要认识到学校是学习的地方,更是学生真实生活的地方,是学生提升自身生命价值的场所。因此,教育要关注生命,呵护生命,多一点全程的生命意识。
  2.凝聚文化,提升人文关怀
  人文教育需要充满人文气息的学校文化。学校文化就是在学校特殊的育人环境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促进学生发展和提高师生员工文化素质及审美情操为目标,由全体师生员工在教学、科研、管理、生活、娱乐等各个领域的相互作用中共同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和精神的成果。这种文化是特定的社会人文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不能脱离民族的、时代的文化背景而孤立存在。对学生而言,主要是帮助他们培养良好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审美观,促使他们在思想、道德、感情、心理上健康发展。
  凝聚学校文化,提升人文关怀。要重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了解、相互关心、相互激励、相互容纳、相互关爱,使学校教育在管理中充满人文气息。用人文精神构建自我激励、自我约束的氛围和机制,做到以诚待人,以心换心;以情感人,凝聚人心。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抓好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组织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重视政府的投入,校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利用好其他社会资源,为实施因材施教,发展个性,培养独立人格、竞争意识和创造精神的教育提供良好的环境。
  3.德行教师,提升人文关怀
  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靠我们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一种“感染”。这种感染,要求教育者本人具备人文精神的素养。就教师的人文素养而言,它至少应该包括在“德、才、学”三方面。要做到师心明:理想崇高、信仰坚定;师身正:人正直、言行一致;师志坚:百折不挠、坚毅乐观;师心勤:勤奋专研、学识渊博;师业精:业务精良、教学有方;师纪严:纪律严明、克己奉公;师容好:文明修养、仪表端庄等等。教师要戒除浮躁心态,安贫乐教,注重提升人文素质。一个真正合格的教师不仅以形象为学生树立榜样,而且善于挖掘教育资源,营造有利于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环境,使学生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取向等受到感染,获得升华。
  4.创新智育,提升人文关怀
  目前,学校智育在功利主义催使下有重科学,轻人文之嫌。恰恰忘了人文跟科学是人的两翼,缺一不可,一旦失衡,人类就会失衡。人文教育注重人性的养成与人格的塑造,强调教育的价值导向在于弘扬人文精神,在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积极的人生态度、高度的创造精神和能力、坚忍不拔的坚强意志、明确的社会责任感、人际交往中的宽容精神、富有人类的同情心和人道主义精神。而科学教育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所以,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是内在统一的,以人为本是人文与科学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二者共同构成完整的价值体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本着这个思路,创新智育,提升人文关怀,就应不断完善智育赖以发展的学科课程。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增加学科间知识的综合及学校、家庭、社会各种教育资源的结合。此外,在合理的课程设置基础上,注重课堂教学的人文关怀也很重要。
  总之,学校应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文化品味,使其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尽可能地涉及到学生可接受的优秀文化,既有人文也有科学,单一的学科知识技能构不成高雅的文化品味。理想的智育,应该使教学活动走出分数的误区,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
   5.改进德育,提升人文关怀德育是人文教育的核心,但当前的学校教育往往忽视德育教育,而以往的德育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也与现今的社会环境脱节,教学效果很不理想。要想改善目前教育功利化状态,我们必须改进德育,提升人文关怀。
  宏观角度,要加强“三观”教育。过去我们关注的是怎样改变这个世界,怎样在复杂的社会中学会待人处事的实用主义哲学,而几乎不去思考人生的终极意义究竟是什么。这就导致了精神追求永远不能超越肉体凡身,各种庸俗的人生哲学盛行,导致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失衡,造成许多学生在人生价值取向上缺乏奉献精神,个人主义色彩浓重。因此,要规范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侧重奉献精神的培养。同时,要避免两个倾向:一是片面强调奉献精神,会使学生感到教育的虚伪性,产生逆反心理;二是片面强调索取,会使学生把自己当成了获取利益的工具。
  总之,改进德育,一定要放弃以前的“假、大、空”,坚持“真、细、实”强调务实原则。形成学生求实致远、质朴高雅的品味,以及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自然的情怀。
  6.完善美育,提升人文关怀
  美育,即审美教育,也是学校弘扬人文精神,全面提升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一般地说,美育就是指导学生在对现实世界中的“美”与人类所创作的艺术作品“美”等鉴赏过程中,通过情感体验、判断、选择、创造、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并具有感受美、欣赏美、评价美、创造美的知识和能力的教育活动。其目的是形成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并由此进一步完善学生的人格,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文明的举止与审美的习惯,批判与反思的态度,继承与创新的精神,从而正确理解人类美好的生活和情感。在这方面,美育同德育一样是与人文精神的养育相通的。
  完善学校美育,提升人文关怀,首先要加强艺术课程的建设,提高艺术教育质量,拓展学校艺术教育课余活动,丰富学生生活,发展学生个性;其次,加强学科教学中的美育,在学校教育中,所有学科的教育教学过程都应贯穿美的原则,并以此进行美育渗透,培养并提高学生寻求真善美事物的能力,让学生热爱并珍视美好的生活,这方面既决于学科本身是否充满丰富的审美因素,又依赖于教师的知识素养。
  美育是目前倍受忽视的教学环节,却对培养人文精神至关重要。所以,理应给与更多的关注,使其在调整目前的教育功利化的进程中发挥作用。
  7.提倡阅读,提升人文关怀
  要培养人文精神,首先要从接受人类文明的最精华的东西开始下手—书籍。教师要指导学生阅读,给他们打开一扇又一扇文学的窗口、文明的窗口、文化的窗口。要让学生明白,阅读是生活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我们之所以要阅读,并不仅仅是因为要考试,而是因为我们要生活。无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无论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无论是科技的还是人文的……一切凝聚着人类文化精华的读物都应进入学生的视野,让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鉴赏文化精品,提高审美情趣,充实精神营养,完善人格塑造,最终将这些文化精华转化为自己的人生的火炬,使自己成为人类文明之火的传薪者。
  目前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国人读书的功利性过强,主要是为了考试、评职称,读书还没形成一种生活的需要。我们要让人认识到:阅读对终身做人能起无形的作用。
  
  三、结语
  
  功利主义不是什么洪水猛兽,也并不是一无是处,但功利主义这把双刃剑舞得不好,就会出现问题。目前,追求功利性的教育暴露出来的这样那样的问题,很大程度只能说是我们制度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制度建设滞后,没有为教育实践做好服务。所以,对于教育的现状我们不必过于担忧。应在加快教育体制改革的过程中,从力所能及的做起,努力修整教书育人的观念,保证教书育人的目标实现。
  
  参考文献:
   [1]雅斯贝尔斯.邹进译.什么是教育[M].北京:生活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在小学阶段,笔者们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与信息能力;把计算机作为信息技术教学的工具,使学生掌握这种工具的使用方法,并借助于这一工具来帮助他们学习,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培养他们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
[摘要]在物理教学中,只有让学生理解了概念和规律,才能使学生能够准确的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物理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在物理教学中,如何进行概念及规律的教学。  [关键词]物理教学物理概念 物理规律    一、感性认识是学生形成概念的基础  大家都知道,感性认识是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理解和掌握概念的基础。在物理教学中,教师结合物理教学内容进行有关演示实验时,要引导学
[摘要]在社会工业化进程中,大量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作为以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的高校,如何建设更符合社会需求的实践性校园文化也成为大家关注的问题。以德国“双元”制为代表,通过校企合作模式,培养应用型人才,是许多国家和地区行之有效的方式。这一模式对学校建设实践性的校园文化提供了新的渠道和可行的操作方法。  [关键词]校企合作模式 应用型人才 课程改革 实践型校园文
[摘要]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提高,在PC机上完成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在物流企业提供服务的过程中限制了信息交流的及时性。基于J2ME的java手机作为无线终端设备具有随身携带的方便性;因此把J2ME技术应用于物流信息化建设中更是一种全新的思路。基于J2ME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能大大提高物流企业的工作效率。  [关键词]J2ME JAVA SERVLET 物流信息    一、前言    进入20世
[摘要]《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是机械及其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依据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以及机械专业对课程的基本要求,通过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注重操作训练,提高了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 高职教育 知识运用能力    一、高职《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课课程改革的目标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在高中阶段教育的基
【摘 要】结合当前乒乓球运动的发展趋势和新规则的制定,针对中学生在训练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从矛盾的主要方面入手,加强对训练内容、训练方法、训练的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科学的探讨和总结,从而提高中学生乒乓球水平。  【关键词】技术战术 比赛能力 乒乓球意识     0 前言    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属于中国优秀体育项目。乒乓球运动从起源发展至今,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颗粒胶皮的出现和40mm大球、新规
【摘要】 目前我们中学音乐课教学方式主要是以聆听为主,因此音乐课一直是墨守成规,按部就班,突现不出与其他文化课不同的特点,如果再不改变这种状况,其结果会导致学生丧失对这门基础修养课程的兴趣,使得学生对音乐课产生负面消极情绪。我们认为音乐课不能仅仅停留在聆听上,要结合体态律动等辅助手段进行学习与欣赏,方可达到音乐教育的结果。体态律动教学法是从音乐入手,第一步是带领学生聆听音乐,第二步引导学生通过肢体
[摘要]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信息素养、创造性思维以及实践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 学生 创新意识 创造性思维    信息技术不是一门孤立的学科,与其他各学科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作为未来社会的主人、建设者,更应该很好地掌握运用计算机知识,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
[摘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该调动学生的阅读情感,让学生置身于有血有肉的世界中,感受作者的写作技巧,领略作品的艺术情感,提高自身的鉴赏能力,让每一位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本文试从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陶冶学生的情感;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激发学生的情感;采用多媒体教育,丰富学生的情感等方面来论述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情感培养。  [关键词]阅读教学 陶冶情感 激发情感 丰富情感    语文阅读教学是一个
[摘要]周恩来是中国人民伟大的领袖。他的伟大不仅在于他从少年时代起就立志“重振山河,复兴祖国”,并为中华民族的崛起奋斗了一生;更在于他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革命实践中锻造出来的人格精神。在此,笔者结合“周恩来精神”来谈如何加强高校德育工作。  [关键词]周恩来精神 德育工作 人生境界    周恩来是中国人民伟大的领袖。他的伟大不仅在于他从少年时代起就立志“重振山河,复兴祖国”,并为中华民族的崛起奋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