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VIDIB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泽民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创新性人才是历史赋予学校教育的光荣使命"。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迫切任务。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提倡教学民主,营造创新氛围。
  陶行知指出:"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民主、平等、宽松、和谐、愉悦的教学气氛能够使学生产生自觉参与的欲望,无顾忌地充分表达自已的创意和"心理安全"及"心理自由"的情感,为其创造性活动的开展提供必要的条件。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激发学生探索未知的欲望,诱发创新意识。
  1、建立民主和谐关系,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真诚地尊重、热爱每一位学生,以自己对学生的良好情感,采用启发式或讨论式教学,去引导学生积极的情感反应,创设师生情感交流的良好气氛。其次,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知识水平,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设计教学过程,创设自觉参与的课堂教学环境。第三,教师对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出现的问题,要及时有效地给予引导,使其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增强敢于创新、不怕挫折、执著追求真理的勇气和毅力。
  2、展开合作互动,创设创新环境。在每节课教学知识的重点或难点处,开展小组讨论,让小组内每一个人都充分参与,积极发表见解,直至达成共识。教师要参与到小组讨论之中,掌握学生思维的动态,监控教学过程。对学生的作业开展自评、互评,鼓励学生勇敢发言、积极争议。使学生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和努力探索获得成功的强烈愿望。
  二、引导探索学习,诱发创新灵感。
  皮亚杰指出:"一切真理都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重新发现,至少由他重建,而不是草率地传递给他"。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应急于把结论告诉学生,而应当为学生创设探索学习的机会,获得比较广泛的活动空间,培养学生的发现意识和创新灵感。
  1、重视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提高学习能力。数学教学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以系统掌握间接经验为主的特殊的认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所要认识的数学知识虽然是人类已知的,但对学生来说,却是新的、未知的,他们学习时仍然要经历一个由不知到知的认识过程。不可能单靠学习现成的数学结论来完成,特别是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品质,很难从现成的数学结论中获取。所以,在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抽象的结论,更要侧重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了解所学数学知识的现实背景,感知知识的发生过程,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知道思路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发现意识,提高探索学习的能力。
  2、留出思维的时间和空间,诱发创新灵感。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和体验。学生感到困难的问题,不要直接予以解答,要尽可能启发他们自己来解答。非由教师解答不可的问题,也应立足于启发,即以启发的方式予以解答。要尽可能将一些知识的发生过程详尽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共同参与这个过程,从中得出结论。只有给学生足够多的时间去思考,才能使其尝试着用自己的方法进行思考和探索,以诱发创新灵感。
  三、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创新意识。
  由于教师的教学时间和内容都是有限的,而学生的发展是无限的,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在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创新意识。
  1、渗透学习方法,丰富创新内容。达尔文有句名言:"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学习方法可以保证一个人继续不断地获得知识,提高学习和创新能力。教学中,教师要对阅读、观察、询问、动手操作等学习方法和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等思维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逐步渗透。
  2、加强实践活动,增强创新能力。"人生两件宝,双手和大脑"。动手、动脑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实践活动之一。在教学中,一是组织学生通过实验、制作、动手操作、尝试错误和成功等活动,让学生接触贴近其生活的事例,使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在探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观察、操作、猜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发现意识。二是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活动。在实践活动中放手让学生自己组织,自己制定方案,自行探索研讨等。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使创新思维的结果物化,体验创新快乐,进一步引起创新冲动。
  3、鼓励质疑,保持创新的积极性。"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学习永远是一种对未知的探求、创造性的过程。培养学生质疑问难,从有疑到无疑,再产生新疑,是不断激发学习动机,发展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创新意识的有效方法。教学中,教师一定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问题,使课堂中的问题能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真正成为启迪学生思维的"钥匙"。二要层层设疑提问,不断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在每节课的重点、关键处,要给学生提供引起观察、探索、讨论、发现的疑问和机会,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展开递进式的质疑问难。三要针对学生实际采取竞赛、评比、游戏等方法,激励学生质疑问难,以维持其探索的动机,不断唤起新的创新意识。
  数学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树立创新性的教育观念,通过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探索性地学习,培养其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最终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其创新能力。
其他文献
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专项工作,是新时期我国税源专业化管理改革的新突破,是大企业税收管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我国依法治税,构建和谐征纳关系的新举措。大企业税收风险管
【摘要】在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活动中,老师要当好幼儿的引路人,为幼儿创设科学教育的环境和条件,提供多种多样的活动材料,让幼儿自主选择,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老师还要随时抓住教育的契机,并对孩子的兴趣加以引导,不断鼓励幼儿探索的勇气,培养幼儿探索科学的精神。  【关键词】幼儿园 科学教育 兴趣  科学教育,是一种以传授基本科学知识为手段,体验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探究方法,培养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建
社区医疗服务是集疾病诊疗、康复与健康管理为一体的基本医疗服务,城市社区医疗服务体系是以机构建设为核心的“硬件”建设与以不断提升全科医学水平为前提、以搭建信息化平台
【摘要】:在当今中学物理教学工作中存在诸多不利因素,学校、教师过分强调或注重学生的成绩而往往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致使中学生成为一个高分低能的"学习机器"。为了使学生成为一个具有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学校、教师应实验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中学物理教学 实验 能力  中学物理教学法是一门由物理科学、教育科学、心理哲学和现代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性的边缘科学,它是理论与实践相结
【摘要】在我省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应切实反思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优化化学教学过程,需要转变观念,更新思想,用现代科学的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在实践中探索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化学教学 多媒体 课外实验活动 生活事例  在科学技术发展如此迅猛的今天,我们必须通过不断的学习,来优化我们的化学教学,提高学生素质。化学教育应注重开发学生的智力,让学生学习和掌握进一步获取知识的能力,从而达到
在水泥厂磨机作业中,有时会产生“包球”现象,专业技术人士分析,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在于磨内通风不好,风量不足,不能及时带走磨内热量,造成磨内温度过高,水泥颗粒由于静电吸
摘要: 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可以说没有一个孩子不想玩的,关键是要善于利用儿童这种特点加以正确引导,把玩游戏也做成"加法"和"减法"。这些将任务隐藏于游戏的做法都是面向全体学生做的"加法",是一种奖励。信息技术课中的"加法"和"减法",看似无形却似有形,看似矛盾,做"减法"却是为了更好地做"加法",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关键词:信息技术 激发兴趣 任务驱动 加法 减法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从
浙教版信息技术教材以任务为驱动,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学会所学知识.虽然教材中的任务相对来说已比较有趣,但有时还是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有必要对初中信息技术的
生态写作之理念可谓深入人心.在实际习作教学工作中,我通过多年的实践探索,依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认知水平的特点,提炼出“积累——仿写——创写”这一循序渐进之习作方法,对学
未来社会需要身心全面发展的人才,他不仅要具有高智商及丰富的知识,而且还应该具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而心理健康是关系到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父母要高度重视子女的心理健康。那么,如何来观察自己的孩子有没有心理问题呢?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来了解:心理健康的孩子性格开朗,活泼主动,善于交友不孤独等。  一、家庭环境对高中生数学学习成绩的影响  情感教学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客观地说,高中开展教育科研,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