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代中国建筑学发展中的“建构”观念

来源 :房地产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peng43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对近期中国建筑师一些论文与作品进行读解,对当代中国的建筑学中,正在发展的有还原主义色彩倾向建构观念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建筑学;建构;表现论
  建构学作为中国青年一代建筑师关注的问题,在历史中被官方意识形态长期控制。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又迅速为商业主义主宰的文化建筑状况所左右。当代中国的青年建筑师热衷建构话题,从另外一个侧面体现了对创建本体建筑文化的渴望。建构并不是纯客观的一种存在,没有进行欲说本质,欲将建构学使用理性还原实现一种客观存在的努力,都会反过来证明建构学还只是一种话语,是一种知识状,若无视建构学的动态以及复杂的机制,那么建构学作为一个文化的救赎策略,许诺可能不能得到兑现。
  一、还原构建
  建筑不可以缩减的内核是什么?这是当代实验建筑学对抗商业主义应该认真回答的问题。显而易见,今天中国很多建筑师希望将建筑学使用缩减与还原的工作,使意识形态重负与审美意识不确定性得以清除,想把建筑学还原为一个坚实的基础之上,进而获得这个学科的自足性。
  分析实验性中国建筑师秉承的所谓建构观念与少数已经实现的作品,我们会发现建构并不是一种超然客观及基本文化的状态。当代中国的实验性实践主要是建筑师从个人建筑理念来出发,没有与当代中国特定技术与文化语境结合,自下而上地设计探索,更多的是横向移植西方的建筑观念,表达对中国商业文化的一种反抗。具体来说,中国实验性的建筑横向引进坚持的几个设计原则,大多是对现代主义空间、结构形式语言与建构观念的一种延袭。这些教义是被特定意识形态,对应的文化意义深深浸透。在此举两个例子。
  1. 空间、形式语言——几何学
  首先建筑的空间、形式系统所依赖的几何学一直被建筑师认为是一种客观的科学而排除了审美及意识形态的干扰,但这种认识在科学界、哲学界经过上一个世纪的广泛讨论已得到了彻底纠正。大多数职业数学家都同意对某个数学概念的判断不存在一个绝对客观的真理标准。也包含了相当的审美判断。并且直觉对数学家的研究及其对数学的理解也起着相当关键的作用。一些数学家甚至提议几何学应被归类在人文学或艺术领域中。因为它主要受审美意识指导。建筑史家罗宾·埃文斯(Robin Evans)更直截了当地说建筑学是由另一门视觉艺术——几何学所派生出来的艺术。
  其次,不同的几何学观念显然会导致人们对空间、形式的不同理解。在建筑史中,欧几里德的平面几何学与柏拉图的超验形式观念不无偶然地结合起来,成为长期以来建筑师进行建筑空间、形式审美的主导性概念框架。极具讽刺意义的是,起初与柏拉图的理想主义紧密相连成为反抗“审美”政治化的欧几里德的几何学,却因其易于运用、易于辨识的特点,在建筑学中尤其是近现代建筑史中,反而成为最易被各种意识形态、政治权力滥用,以表现各种不同的理想空间”的 本质性和权威性的工具。从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各种极权政治的新古典主义、现代建筑的纯粹主义和立体主义一直到今天,建筑师们都广泛认为”欧几里德/柏拉图几何体代表着先验的、本质性的空间秩序。与其说今天仍在建筑学中通行的古老的几何学形式体系和空间观念是一种建筑师们自下而上地探索自然界和空间艺术的经验总结倒不如说它是一种久已定型、代代相因的文化习性和审美定式。
  2.建构观念一视觉美学
  对建筑结构的忠实体现和对建造逻辑的清晰表达似乎是当代中国建构学的毫无二致的审美原则。然而通过后面的分析会发现当很多建筑师仍受困于传统建构美学的预设价值体系时。今天的建造文化却已经自下而上地呈现出各种异质性。在当代建造技术和建材工业的发展已摆脱传统建造工艺单一、整合的文化传统而日益走向文化价值片断化的语境中。忠实和清晰这些价值判断本身都已变得嗳昧不清了。
  总之,当代的中国建筑师还原建构学还没有达到真正的现象学还原深度,在那样状态下,也许会使建筑师们更多的立足于文化语境。对我们建筑的传统、知识体系做深刻的反思与质疑,并系统的更新建筑学价值系统。实验建筑师们在还原某个中间层次价值信条与知识的状况中得到满足。
  在建构作为一种对抗商业文化策略的时候,中国试验建筑师一些建构的实验不是体现于如何地遵守价值默认值上,而是体现出建筑师实践迸发出的活力和默认的话语体系的深刻矛盾。
  二、对建构进行分离
  今天,在中国文化的现实中,欲谈论“建构学追求的整合性和本真性。首先需要讨论它内在的缺失和分离。正统的建构学对装饰中心的反驳是建筑建造赋予建筑学自足性,使之和绘画或者舞台布景等方面的图像艺术产生根本不同。建构文化不是简单的取消装饰,中国有特定的文化状况,所以必须进行追问的是:关于建构的价值体系本身难道也存在本体论和表现论相分离的现象,换句话表示,建筑本身就是建构的,所有建筑看起来像是建构的与建筑表达建构的实际意义”这些表述是一致的吗?实践证明:建构的行为、建构所要的表现和建构意义所进行阐释的话语之间很少是平衡的关系。对这个问题如果没有批判性,完全将建构许诺下注于一种不自觉实践状态中,追求建构完全可能会滑向它的反面。
  三、建构粘土砖
  砖砌体是传统承重构件体现出来的坚实的厚重感,凝结于砖中粘土提示建筑材料和土地是血亲的关系,砖的模数及砌砖匠的手掌尺度亲合,砖在逐块进行砌筑时体现出的建筑建造过程仪式化等,所有这些使粘土砖闪烁出一种先验建构魅力.古典意义建构文化本真性与整合性是指:它是真实地对建构产生作用的,是真实地对建构进行表现的,并且拥有非常丰富的想像表现力。然而近一段时间以来,在中国尽管仍有少量利用真正砖承重的工程建筑项目,不过令建筑师产生沮丧的建筑工业提供绝少真正具有建构表现力需要的粘土砖,粗陋的工艺制造出不堪入目的劣质粘土砖。
  四、构建混凝土
  混凝土的建构表现性成为建筑师首要的追求,如果要想达到传统意义的建构,就必须有相应混凝土本体建构的方式进行配合。然而因为特殊的历史原因,本体性建构方法与建筑师建构表现的意图不得不拉开距离,清水混凝土这一种技术是中国人不习惯使用的新工艺,所以采用了清水混凝土框架结构和页岩砖组合墙这种特殊混成工艺。假使固体砌筑术传统美学与混凝土传统的现象学特征在建筑师意识中没有起作用的话,那么建筑师们也许会更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并揭示这种独建造工序非比寻常的表现力。但是,在当地工艺的条件限制使得被迫挑战正统建构的观念,出现本体与表现意义进行分离的现象,建筑师反过来又试图掩盖这一种分离,以一种折衷方式进行回归,致力于对正统的建构文化美学的表现上。
  当代中国的探索“建构”文化建筑作品多数都在建构的实际作用(建构本体)和对建构的视觉表达(建构表现)这两种价值之间摇摆,对这种摇摆没有一种清醒的认识,更不能在价值分离之间有一种批判性意识。上述现象同样暴露出了正统建构学的话语自身面临问题。此问题可以继续通过对混凝土进行讨论引出。事实上,那些为实验建筑师普遍喜爱的,有本体建构功能,结构作用的钢筋混凝土,却在某个层面上深刻地揭示了建构学价值中的本体论和表现论之间分离的问题。
  结语:
  建筑学自身有其学科自足性,并且也受制于经济和技术的条件,所有这些因素现在都已不是建筑师要坚持旧文化观念的理由。当代中国正在发展中建构学既包括那些现代主义观念内的建构探索,还需做一些突破性理论的分析与建筑实验。应该深入到当代的建构文化分离中进行积极探索,才会使建筑学具有自足性变为可能。
  参考文献:
  [1]朱涛.论当代中国建筑学发展中的“建构”观念[J].时代建筑,2012(9)
  [2]曾庆涛.浅析建构[J].四川建筑,2010(4)
其他文献
摘 要:加强建筑工程中的现场管理,不仅有助于确保工程质量,而且还能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为此,必须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对现场的施工管理予以足够的重视。下文主要分析了提高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的一些措施,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措施  前言  如何做好现场施工管理工作呢?一是提高认识,进一步提高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及文明生产的意识,始终把现场施工安全工作放在现场管理工作的首位。并积极提升
期刊
摘要:建设工程交易中心自诞生之日起,运行发展了十多年。随着建筑市场的不断发,其在整个建筑市场中的地位日益重,作用越来越,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关键词:贯彻建筑法、依法招标投标  作为我国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管理体制改革深化的产物,建设工程交易中心经过十余年的运作, 已呈现出繁盛而多元的发展态势。它的设立,对提高建设工程交易行为的透明度、强化建筑市场交易活动的监管和预防工程建设招投标领域腐败行为等,
期刊
摘要:我们需要向社会宣传节水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真正做到人人自觉节水。同时还要利用经济手段,如实行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阶梯式或季节式水价等手段,促进节水措施的实施。本文将就建筑用水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建筑用水的特点,探讨建筑节水应从哪些方面着手。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节水  城市生活用水几乎都是在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中完成的。想要节约城市生活用水必须搞好建筑节水。根据目前生活供水现状及生活用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事业的不断发展,工民建工程逐渐增多,工民建工程的质量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当然,要想提高工民建工程的质量,首先应该提高工民建工程的施工管理水平。本文就从工民建工程的施工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改善策略。  【关键词】 施工管理 现状 改善  引言  目前,我国的工民建工程不断的增加,工程质量愈发引发社会的关注。但是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工民建工程的管理情况仍然存在着许多
期刊
摘要 本文提出了网格点基准地价的概念,并进一步结合地价动态监测体系,构建了全新的地价体系结构。这种体系结构是将DEM数字表面重建技术应用到广州的基准地价更新工作中,最终得出在实际应用中实用性强的新型基准地价。  关键字 基准地价 网格点 地价动态监测 地价体系  1 网格点基准地价的概念  网格点基准地价的地价内涵和级别基准地价一致,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表现形式,该种地价形式的基准地价单元为覆盖评估
期刊
【摘要】建筑的地域性是建筑的基本属性之一,其对当地的建筑学会提出不同的社会要求,而建筑的特色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建筑的地域性。建筑学更应当重视建筑地域性设计理念的培养,从而让我们的建筑地域性得以延续。历史文化结晶的地域建筑是地域文化在物质环境和空间形态上的体现,正是由于建筑的地域性差异才使世界建筑文化变得丰富多彩。而建筑地域性的重要性则需要从学生起开始灌输,应当使学生在进入这一学科的初始阶段就认识
期刊
[摘要]大学生入党后再教育工作对目前高校党建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从把握大学生入党后再教育机制的基本特征、强化大学生入党后再教育机制的基本功能、整合大学生入党后再教育机制的基本要素以及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四个方面对大学生入党后再教育的基本要求分别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大学生 党员 入党后再教育  长期以来,高校在学生党员再教育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当前加强对高校
期刊
摘 要:现如今的交通行业不断的进行改革,使得新形势下交通行业的运行方式、管理方式以及建设方式上,都有着非常大的变化,并且在思想政治方面的工作也拥有了一些新型的内容。因此,怎样让交通行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完善落实,成为了在新形势下交通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就交通行业思想政治工作为基本点,进行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新形势下;交通行业;思想政治工作;分析  一、交通行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开创出新
期刊
摘要:道德从来不是凝固不变的,道德在历史中生长变化,道德只有在历史的比较中方能衡量进步还是退步。道德建设具有广泛性和基础性。  关键词:道德建设;广泛性;基础性  一、道德建设的主流及其复杂性  1、道德变革  道德社会类型及其道德价值观的转换,往往发生在社会大变革时期。由农业社会向工商社会的历史转型而产生的道德变革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最广泛、最深刻的一次道德变革。其根本特点是“人的独立性”取代“人
期刊
摘要:大学就业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如何提高就业率成为社会各界关心的问题。要提高就业率必然要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本文从提高就业竞争力的意义,以及造成就业竞争力缺失的原因,如何提升就业竞争力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探寻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就业竞争力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不仅关乎学生个人,关乎家庭、学校,更关乎到整个社会的民生问题。随着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