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建筑不仅仅是人类居住的场所,也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产物。中国建筑不仅具有自己独特的建筑风格也形成了独特的建筑文化。本文对于中国的传统建筑做了简单的介绍并对传统建筑文化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传统建筑文化 ;天人合一观;绿色理念;天井
建筑是人们用建筑材料来构建的供人居住和使用的场所。在历史的发展和沉淀中,建筑已经不仅仅是现实存在的建筑,它已经拥有了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人类文明的纪念塔。
从建筑的文化本质而言,建筑既能够反映出时代特征又具有浓厚的民族烙印。我们甚至可以认为建筑是一种物质化的民族精神和民族哲学。
中国建筑作为中国文化的物质载体和中华民族物质化存在,从理念上看有着浓厚的天人合一的时空观念和和谐精神,而在建筑布局上则有着浓厚的以皇权为中心到建筑伦理的道德观念。可以说中国的建筑渗透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
我国传统的建筑文化,由于受到儒道佛“天人合一”观念的影响,历来主张顺应自然,在古代先民眼中,建筑也如同其他日用品一般,需要不断更新,进行新陈代谢,要与自然保持和谐。
中国建筑不欲以自然和人工来竟久存,而是与自然保持和谐的关系。这一观念同样影响了建筑的布局和形象特征。中国建筑以群体取胜,注重虚实结合,以内收的凹曲线与依附大地,横向铺开的形象特征表达出与自然相适应,相协调的艺术观念。
我国古建筑的外部造型,尽量表现出与自然协调的意念。他不象西方建筑那样是实体一块的庞然大物,而是有虚有实,轮廓柔和,曲线丰富,在稳重中呈现出一定的变化。台基除了对木结构的防水,防腐功能之外,可以增加古建筑的稳定感。柱梁斗拱等组成的木构架,轻盈同透,给人以灵动的观感。硕大的屋顶铺以漂亮的反曲线和轻巧多姿的翼角,给予建筑一种柔性的适应感,使之与山水林木等自然环境取得了相当的和谐。
中国建筑适应顺从自然,还表现在对房屋基地和方位选择的高度重视,这便是中国古代的堪舆风水学说。 ‘人不能离开自然。’
“天人合一”这一思想,贯穿了中国哲学并影响中华民族的审美观念,因此在中国的建筑中也带有浓厚的追求天地人三者和谐为一的天人合一意识。李约瑟曾经说过:“中国建筑总是与自然调和,而不反大自然”。然而这种天人合一的建筑意识在具体的建筑过程中又和具体的儒释道文化结合起来。因此,儒释道具体的天人合一观念才对中国的建筑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在具体的建筑过程中儒释道三家的天人合一观念有着具体区别:儒家将自己主导的伦教纲常思想融人到建筑理念当中,尤其是在宗庙的建筑中有着严格的要求和限制;佛教则是将自己的教义融人到佛教建筑之中;道家将自己的返璞归真的自然意识融人到建筑理念当中,在这种思想主导下建立的建筑意在追求天(自然)人合一境界,因此道家对于中国建筑最大的影响主要是在园林方面,然而这种思想和今天在郊区建立远离大都市喧嚣的郊区别墅有着很大的相同之处。然而在民间的建筑中又有着自己的主导思想,通俗的讲民间建筑有着浓厚的风水意识,用较为专业的术语则是堪舆之术。长期以来我们都把这种思想看做封建迷信,然而在堪舆之术里面涵盖着浓厚的天人合一意识,甚至可以认为堪舆之术的本质就是通过一些行为和建筑来实现天人合一。
中国的传统建筑和绿色理念很有关系,分两大类,第一类是辉煌的宫殿庙宇等大型建筑,琉璃瓦的顶,木柱子。但无论是北方还是南方,无论是皇帝的宫殿还是大型的庙宇,建筑内容和结构的形式布置都差不多。第二类是民居,民居变化很多。北京四合院,苏州、扬州的厅堂式、花园式,安徽“四水归堂”,四个房子,中间一个天井,云南贵州“四合五天井”,四合院,五个天井,福建“土楼”,广东“碉楼”,还有少数民族的吊脚楼,筒子楼……形式各样,但很重要的特点是都有天井,天井体现了中国人的智慧。
我们现在住别墅,住公寓,没有天井,而且建筑的理念不一样。中国传统住宅是以合家团聚为居住特点的,有前房,客厅。现在我们住的公寓式西方建筑,叫卧室,厕所,厨房,客厅,它是按功能分的。而且建筑形式的布置也不一样,最特殊的是我们有天井,为什么有天井?我们的房子围起来,要安全,要保暖,要遮阳,要避雨,还有合家团聚,所以“家”上面一个屋顶,这样才能有吃有喝,有你自己的家庭财富的基本所在地,所以这就是中国人的智慧。虽然造了房子,人和自然隔开了,但是不能离开天地,用天井与天地相连。
虽然把房子围了起来,但不能离开天,不能离开地,阳光要能照进来,雨要能下来。这里反映出的需求,实际上与人和自然的需求密切相关。有了天井之后,中国的建筑就丰富起来,跟西方建筑不一样。中国的房子屋顶有不同的坡向,天井外面有廊子,有了廊子就有栏杆,有栏杆还有漏窗,因此就造成了光面的变化。
此外,土楼围在一起,几十户人家住在一起,中间有共同活动的公共空间,这个天井是“大天井”。四合院到了上海就变成了里弄,虽然这个里弄是在外国租界盖给中国人住的,但中国就要有中国的形式,所以它房间的布局也是前楼,后楼,然后中间有天井,中间是客厅,这种形式反应了人们一种天人合一的理念。
在很多的传统住宅中,天井有着很重要的通风、采光的功能。我们现在都是空调暖气,过去的房子全靠自然通风来解决问题。扬州、苏州都有这种老房子,前面是一个大天井,后面是大厅,大厅后面有两个像螃蟹眼睛一样的设计,是用来通风的。风过来是穿堂风,所以天井中间的过堂是最绝妙的地方。没风的时候,由于这个构造,风自然就流通了,这都是中国传统建筑中,充分利用自然条件来创造出良好居住环境。
中国的这种传统建筑的形态造就了良好的居住环境,是我们古人优秀的智慧,我们不能都抛弃,只模仿西方的样式。我觉得,应该呼喊天井的归来,因为其功能是我们现在的建筑所不能具备的。
通过这些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审美精神,也就是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内涵。
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孕育出了令人惊叹的文化硕果,我国的建筑文化无疑是其中优秀的一枝,不仅给中华民族留下了优秀的建筑文化,也为世界建筑史创造了奇迹,然而在近代伴随着西方文明的冲击,我国的建筑也受到了西方建筑的冲击,随之而起的是现代化的建筑传统建筑正在销声匿迹,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如何面对?
向西方学习是必不可免的,因为现代建筑设计方面中国的建筑设计总体水平确实不如西方,学习固然重要,然而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有所选择不能一味的照搬,要和中国的文化接轨。其次,在学习的同时还要保存传统建筑文化的精髓,要使中国的传统文化要与现代社会相结合。
我国的传统建筑不仅受到了西方建筑文化的冲击更受到了现代社会文化的冲击。建筑从文化和物质的结合体变成了一种商业行为。这种变化更大的体现在城市建筑上面。建筑在变的世俗化的同时也越来越重视它形式功能实用性功能受到忽视,城市建筑中的广场就是最好的代表。在这种建筑理念的指导之下,建筑不仅要具有形式上的功能更要有实用性的功能。因此,伴随社会世俗化而进行的建筑世俗化在扼杀着建筑的本质,当然也在侵蚀着中国传统建筑文化。
面队这样的状况我们不得不思考我们的建筑究竟要走向何方,我们的传统建筑文化还能够支撑多久的浸蚀。我们要把传统建筑文化和今天的城市建设完整的结合起来。最求现代与传统,典雅与华丽相结合的建筑形式。将传统建筑文化与现代社会结合。
相信不久的将来我国的建筑事业会取得更大的发展,我国的建筑文化也会愈加丰富多彩。
【关键词】传统建筑文化 ;天人合一观;绿色理念;天井
建筑是人们用建筑材料来构建的供人居住和使用的场所。在历史的发展和沉淀中,建筑已经不仅仅是现实存在的建筑,它已经拥有了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人类文明的纪念塔。
从建筑的文化本质而言,建筑既能够反映出时代特征又具有浓厚的民族烙印。我们甚至可以认为建筑是一种物质化的民族精神和民族哲学。
中国建筑作为中国文化的物质载体和中华民族物质化存在,从理念上看有着浓厚的天人合一的时空观念和和谐精神,而在建筑布局上则有着浓厚的以皇权为中心到建筑伦理的道德观念。可以说中国的建筑渗透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
我国传统的建筑文化,由于受到儒道佛“天人合一”观念的影响,历来主张顺应自然,在古代先民眼中,建筑也如同其他日用品一般,需要不断更新,进行新陈代谢,要与自然保持和谐。
中国建筑不欲以自然和人工来竟久存,而是与自然保持和谐的关系。这一观念同样影响了建筑的布局和形象特征。中国建筑以群体取胜,注重虚实结合,以内收的凹曲线与依附大地,横向铺开的形象特征表达出与自然相适应,相协调的艺术观念。
我国古建筑的外部造型,尽量表现出与自然协调的意念。他不象西方建筑那样是实体一块的庞然大物,而是有虚有实,轮廓柔和,曲线丰富,在稳重中呈现出一定的变化。台基除了对木结构的防水,防腐功能之外,可以增加古建筑的稳定感。柱梁斗拱等组成的木构架,轻盈同透,给人以灵动的观感。硕大的屋顶铺以漂亮的反曲线和轻巧多姿的翼角,给予建筑一种柔性的适应感,使之与山水林木等自然环境取得了相当的和谐。
中国建筑适应顺从自然,还表现在对房屋基地和方位选择的高度重视,这便是中国古代的堪舆风水学说。 ‘人不能离开自然。’
“天人合一”这一思想,贯穿了中国哲学并影响中华民族的审美观念,因此在中国的建筑中也带有浓厚的追求天地人三者和谐为一的天人合一意识。李约瑟曾经说过:“中国建筑总是与自然调和,而不反大自然”。然而这种天人合一的建筑意识在具体的建筑过程中又和具体的儒释道文化结合起来。因此,儒释道具体的天人合一观念才对中国的建筑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在具体的建筑过程中儒释道三家的天人合一观念有着具体区别:儒家将自己主导的伦教纲常思想融人到建筑理念当中,尤其是在宗庙的建筑中有着严格的要求和限制;佛教则是将自己的教义融人到佛教建筑之中;道家将自己的返璞归真的自然意识融人到建筑理念当中,在这种思想主导下建立的建筑意在追求天(自然)人合一境界,因此道家对于中国建筑最大的影响主要是在园林方面,然而这种思想和今天在郊区建立远离大都市喧嚣的郊区别墅有着很大的相同之处。然而在民间的建筑中又有着自己的主导思想,通俗的讲民间建筑有着浓厚的风水意识,用较为专业的术语则是堪舆之术。长期以来我们都把这种思想看做封建迷信,然而在堪舆之术里面涵盖着浓厚的天人合一意识,甚至可以认为堪舆之术的本质就是通过一些行为和建筑来实现天人合一。
中国的传统建筑和绿色理念很有关系,分两大类,第一类是辉煌的宫殿庙宇等大型建筑,琉璃瓦的顶,木柱子。但无论是北方还是南方,无论是皇帝的宫殿还是大型的庙宇,建筑内容和结构的形式布置都差不多。第二类是民居,民居变化很多。北京四合院,苏州、扬州的厅堂式、花园式,安徽“四水归堂”,四个房子,中间一个天井,云南贵州“四合五天井”,四合院,五个天井,福建“土楼”,广东“碉楼”,还有少数民族的吊脚楼,筒子楼……形式各样,但很重要的特点是都有天井,天井体现了中国人的智慧。
我们现在住别墅,住公寓,没有天井,而且建筑的理念不一样。中国传统住宅是以合家团聚为居住特点的,有前房,客厅。现在我们住的公寓式西方建筑,叫卧室,厕所,厨房,客厅,它是按功能分的。而且建筑形式的布置也不一样,最特殊的是我们有天井,为什么有天井?我们的房子围起来,要安全,要保暖,要遮阳,要避雨,还有合家团聚,所以“家”上面一个屋顶,这样才能有吃有喝,有你自己的家庭财富的基本所在地,所以这就是中国人的智慧。虽然造了房子,人和自然隔开了,但是不能离开天地,用天井与天地相连。
虽然把房子围了起来,但不能离开天,不能离开地,阳光要能照进来,雨要能下来。这里反映出的需求,实际上与人和自然的需求密切相关。有了天井之后,中国的建筑就丰富起来,跟西方建筑不一样。中国的房子屋顶有不同的坡向,天井外面有廊子,有了廊子就有栏杆,有栏杆还有漏窗,因此就造成了光面的变化。
此外,土楼围在一起,几十户人家住在一起,中间有共同活动的公共空间,这个天井是“大天井”。四合院到了上海就变成了里弄,虽然这个里弄是在外国租界盖给中国人住的,但中国就要有中国的形式,所以它房间的布局也是前楼,后楼,然后中间有天井,中间是客厅,这种形式反应了人们一种天人合一的理念。
在很多的传统住宅中,天井有着很重要的通风、采光的功能。我们现在都是空调暖气,过去的房子全靠自然通风来解决问题。扬州、苏州都有这种老房子,前面是一个大天井,后面是大厅,大厅后面有两个像螃蟹眼睛一样的设计,是用来通风的。风过来是穿堂风,所以天井中间的过堂是最绝妙的地方。没风的时候,由于这个构造,风自然就流通了,这都是中国传统建筑中,充分利用自然条件来创造出良好居住环境。
中国的这种传统建筑的形态造就了良好的居住环境,是我们古人优秀的智慧,我们不能都抛弃,只模仿西方的样式。我觉得,应该呼喊天井的归来,因为其功能是我们现在的建筑所不能具备的。
通过这些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审美精神,也就是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内涵。
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孕育出了令人惊叹的文化硕果,我国的建筑文化无疑是其中优秀的一枝,不仅给中华民族留下了优秀的建筑文化,也为世界建筑史创造了奇迹,然而在近代伴随着西方文明的冲击,我国的建筑也受到了西方建筑的冲击,随之而起的是现代化的建筑传统建筑正在销声匿迹,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如何面对?
向西方学习是必不可免的,因为现代建筑设计方面中国的建筑设计总体水平确实不如西方,学习固然重要,然而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有所选择不能一味的照搬,要和中国的文化接轨。其次,在学习的同时还要保存传统建筑文化的精髓,要使中国的传统文化要与现代社会相结合。
我国的传统建筑不仅受到了西方建筑文化的冲击更受到了现代社会文化的冲击。建筑从文化和物质的结合体变成了一种商业行为。这种变化更大的体现在城市建筑上面。建筑在变的世俗化的同时也越来越重视它形式功能实用性功能受到忽视,城市建筑中的广场就是最好的代表。在这种建筑理念的指导之下,建筑不仅要具有形式上的功能更要有实用性的功能。因此,伴随社会世俗化而进行的建筑世俗化在扼杀着建筑的本质,当然也在侵蚀着中国传统建筑文化。
面队这样的状况我们不得不思考我们的建筑究竟要走向何方,我们的传统建筑文化还能够支撑多久的浸蚀。我们要把传统建筑文化和今天的城市建设完整的结合起来。最求现代与传统,典雅与华丽相结合的建筑形式。将传统建筑文化与现代社会结合。
相信不久的将来我国的建筑事业会取得更大的发展,我国的建筑文化也会愈加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