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登记档案历史变迁

来源 :北京档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jint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在北京市门头沟区档案史志馆从事档案查阅接待工作。本文以馆藏结婚登记档案为例,从真实的档案出发,一窥其背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计划生育政策、《婚姻登记办法》等法律法规、政策,回顾由一份份不同年代的结婚登记档案演绎出的婚姻自由平等、人口资源不断优化的变迁之路。

1952年的结婚登记档案


  从表格格式来看,这份《结婚申请书》档案仍保留着旧式书写和排版模式——自右向左的竖排繁体字。这说明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自左向右的横排排版模式和简化字的使用尚未普及。《结婚申请书》的填写项目包含男女双方的性别、姓名、年龄、籍贯、职业、个人出身、文化程度、曾否结过婚、有无子女、住址及电话等。值得注意的是,在最左侧的“说明”中,要求“备注栏应注明双方结婚系自由恋爱、经人介绍、父母主持、复婚等”,体现了当时人们的婚姻已由传统的“父母之命”转变为婚姻自由。“父母主持”一词虽看似略带有封建婚姻的色彩,但从性质上已不同于“父母包办”,体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1950年4月13日颁布)中第一条“废除包办强迫、男尊女卑、漠视子女利益的封建主义婚姻制度。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合法权益的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另外,这份《结婚申请书》中女方年龄虽然只有19岁,但是是符合当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1950年4月13日颁布)第四条“男二十岁,女十八岁,始得结婚”的。值得一提的是,195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是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法律,可见党和国家对婚姻这项民生大事的重视。

1956年的结婚登记档案


  1955年1月1日,新年的第一份《光明日报》一改之前的自右向左的竖版排版,使用了与现在相同的自左向右的横版模式。自此以后,人们逐渐将自右向左竖版文字改为自左向右横版文字,1956年的《结婚申请书》亦是如此——改成了自左向右的书写方向。在题名“结婚申请书”下醒目地印着:“我俩自愿结为夫妻,并合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关于结婚的规定,请准予结婚登记,发给结婚证。”比起1952年的《结婚申请书》,其更加强调婚姻自由、平等。“婚姻登记机关审查处理的结果”一栏中,“准予登记的理由”通常描述为二人如何相识,相恋了多久,“比较熟悉,自愿结合”等。这也体现出在这一时期,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1950年)颁布后的几年来,社会对结婚条件的普遍认知——男女双方要足够了解、必须自愿。

1973年的结婚登记档案


  1973年的《结婚申请书》左上角处印有“最高指示”:“我们作计划、办事、想问题,都要从我国有六亿人口这一点出发,千万不要忘记这一点。”这一时期,毛主席语录广泛传播,是各类工作要遵循的“最高指示”。这句话出自1957年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是指“要对六亿人口统筹兼顾”,这句话印在结婚申请书上,体现了这一时期特有的时代背景以及对人口资源的重视。

1987年的结婚登记档案


  1981年1月1日,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开始施行。此时的婚姻法关于结婚年龄的要求已改为“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晚婚晚育应予鼓励”。1987年,结婚登记档案变成了竖表,题名改为“结婚登记申请书”,背面是“审查处理结果”,边框也变成了红色,登记项目更加丰富、全面、规范。除了当事人基本信息外,还增加了结婚人照片。

  《结婚登记申请书》中新增加的“有无未经治愈的麻风病或性病”以及“双方有无直系血亲或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这两栏,则是根据当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六条的相关要求而增加。另外,1986年3月15日发布的《婚姻登记办法》中规定:“申请时,应持本人居民身份证或户籍证明、所在单位或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出具的写明本人出生年月和婚姻状况(未婚、离婚、丧偶)的证明。”所以,在这份1987年的结婚登记档案中,附有男女双方单位出具并盖章的《婚姻状况证明》,由单位(没有单位的由街道证明)证明了男女双方在结婚登记时均“未婚”以及“双方无直系血亲或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这也从侧面反映了越来越多的新婚夫妇开始践行“优生优育”的理念,所以要从结婚登记这个“入口”对双方的各项“生育指标”进行更加严格的把关。

2003年的结婚登记档案


  到了2003年,婚姻登记机关不再是各个乡镇政府或街道办事处,而是统一到民政局。结婚登记不再需要单位(街道、村委会)开具的介绍信,手续更加便捷。《结婚登记申请书》也改为了《结婚登记审查处理表》。
  其中的“国籍”一栏,体现了2003年10月1日起实行的《婚姻登记条例》第十条的规定——“中国公民同外国人、内地居民同香港特别行政区居民(以下简称香港居民)、澳门特别行政区居民(以下简称澳门居民)、台湾地区居民(以下简称台湾居民)、华侨办理婚姻登记的机关是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确定的机关”。反映了改革开放后跨国跨境婚姻增多的现象。虽然结婚登记不再需要单位出具的介绍信,但增加了《申请结婚登记声明书》,结婚登记中的各项信息由结婚登记人双方分别进行声明,并由婚姻登记员进行“监誓”。

  这五份结婚登记档案,反映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结婚登记制度的发展和变迁,也反映了社会心理的相关变化。从父母之命到婚姻自由,从在街道登记结婚到在民政局婚姻登记处登记结婚,从需要单位(村镇)介绍信到凭身份证户口本即可登记结婚……70多年来,新中国在不断发展,婚姻登记档案是依法治国理念的缩影,在细节处体现了男女平等、婚恋自由、优生优育等进步观念,体現了相关法律法规的变化。相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结婚登记档案也会在依法依规的前提下更加富有人文关怀,更加符合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注释及参考文献:
  [1]1952年京西矿区《结婚申请书》,档案号:027-002-004,北京市门头沟区档案史志馆藏。
  [2]1956年大台农村办事处《结婚申请书》,档案号:092-002-001,北京市门头沟区档案史志馆藏。
  [3]1973年门头沟区东辛房街道革命委员会《结婚申请书》,档案号:040-001-234,北京市门头沟区档案史志馆藏。
  [4]1987年门头沟区城子街道办事处《结婚登记申请书》《审查处理结果》和《婚姻状况证明》,档案号:057-002-015,北京市门头沟区档案史志馆藏。
  [5]2003年门头沟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结婚登记审查处理表》和《申请结婚登记证明书》,档案号:035-004-919,北京市门头沟区档案史志馆藏。
  作者单位:北京市门头沟区档案史志馆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压力越来越大,心理健康就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大学生所面临的社会压力更大些,所以心理问题出现的更多些。高校辅导员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需
影音档案的修复带来了历史、文化、情感、记忆的回归与交融,人工智能的深度发展为其提供了新机遇。通过剖析利用AI技术修复百年前北京影像引发社会热议这一案例的成功原因,提出人工智能视域下影音档案修复与传播应该从以下方面寻求突破:聚焦地方特色档案资源,深挖影音档案潜在价值;纯熟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精准把握如史如现尺度;用心打造社交媒体平台,寻求主流媒体合作共赢;积极培育影音档案修复意识,提升档案工作者想象力。
档案事业的总体发展由政策、机构、从业者等多重因素共同决定,其中,从业者的综合能力对于机构的发展和政策的实施起重大作用。档案机构需要加强培训,通过培训让从业者提升服务能力,让档案更好地服务社会。现有培训中存在“形式雷同、内容重复”等问题,对此,文章提出相应的改革策略,使档案培训能够快速、精准、高效地提升从业者积极性,发挥培训的现实价值。
北京有一所著名的政法院校——中国政法大学,被誉为“中国法学教育的最高学府”。鲜为人知的是,早在1949年北京就有一所中国政法大学,与现今的中國政法大学同名。这所1949年成立的中国政法大学仅仅存续不到一年的时间,但其确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的第一所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法类高等院校。  这所1949年成立的中国政法大学(以下简称中国政法大学)与今天北京的另外一所政法类“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中国人民公
期刊
在进行一个行业的培训时,行业培训师根据外在的条件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激励学员积极参加培训。具有优秀的理论功底和思想上以及业务上多方位的功底是优秀的培训师必备的能力。
大兴区档案馆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践行“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要求,秉承“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职责使命,结合档案利用服务窗口工作特点,主动担当作为。一、以人为本贯彻落实利用制度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严格执行《北京市大兴区档案馆利用工作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的同时,要求工作人员本着人性化服务的工作理念,灵活应对突发事件,提供个性化人文服务。
本文对城镇燃气非居民用户供用气合同中的权责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由于供用气合同制定不完善,造成当前城镇燃气安全管理存在诸多瓶颈。笔者从城镇燃气相关法律法规条文入手,结合
张秉贵(1918-1987),北京百货大楼售货员。作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他在平凡的岗位上练就了令人称奇的“一抓准”“一口清”技艺和“一团火”服务精神,成为新中国商业战线的一面旗帜。北京市档案馆保存着多份跟张秉贵有关的档案:《北京市1957年先进工作者登记表》《北京市1963年五好职工登记表》《1964年北京市先进生产者、老工人、工程技术人员座谈会上的事迹摘要》《学习张秉贵一团火的革命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份份档案,串起了共产党员张秉贵的不凡人生。
20世纪20年代,在中共北京地委的领导下,中国农业大学历史上第一个党支部——中国共产党北京农业大学支部宣告成立。该党支部是北京高校中成立较早且影响较大的支部。它的建立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北京高校传播的历史见证,对推动北京地区农民运动和革命事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奋斗:农专学生的革命探索  20世纪初,面对中国内外交困的局面,农大人同其他爱国志士一起,在时代的洪流中积极地探索着。早在五四运动前
对于很多人而言,“四九城”是一个十分熟悉但仔细想想又不知其所以然的称谓。从民国时期老舍的小说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无数文学作品,从话剧到电影再到北京人的日常生活,“四九城”似乎已经成为首都北京独有的城市称谓。北京人口中的“四九城”不仅是对北京这座现代化都市的简单指称,也是北京城长久以来沉淀的城市符号,更是属于北京人的一种历史文化记忆。那么,北京为什么会被称作“四九城”?“四九城”这一名称究竟有着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