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国文法相关论文
“千虑一失,智者不免,故刘(淇)王(引之)俞(樾)杨(树达)四家之书,虽皆大醇而不无小疵。”裴学海先生在《古书虚字集释·自序》中,......
一、定义 何为双宾语句?已故著名学者解之曰:“一记所语之人;一记所语之事。先人后事,无介字以系者常也。”(马建忠《马氏文通》P......
代词乎?介词乎?兼词乎?──“动·之·名”结构中的“之”字之词性辨析康 我所说的“动·之·名”结构中的“之”字,是指下面这四组例......
现代汉语虚词研究的基本情况是,有成绩,也有不足。现代虚词研究在分类体系上较之传统虚词研究有了突破性进展,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同时......
“尔欲吴王我乎”作为专有名词活用作动词谓语的例句,常被引用,但语法语义理解却多不正确。杨树达《高等国文法》(商务印书馆1930年......
<正> 有些古文引例,没有确凿的原始语言资料作根据,但由于出自名家著作,却被误引误传了几十年。 (一)"尔无我诈,我无尔虞。"(《左......
一“用”是古汉语中的常见语词,有实词和虚词两种用法。关于“用”字的本义,诸家的说法可谓大相径庭,以下列举几家有代表性的意见......
我国的汉语语言文化博大精深,早在几千年前我们就拥有属于自身的语言文化。在我们的汉语类别的组成当中,有虚词、实词、拟声词等等......
1988年秋季开始使用的新修订的中学《语文》课本,在注释、解说等方面还存在一些前后不一甚至相互抵牾的现象,这不仅影响到课本体......
文言语法实词活用中的使动和意动用法历来不列动词的意动用法一项,教材也不作说明,教者学者常感困惑。周慧颖同志曾就这问题做过......
文言文双宾语句,既有与现代汉语双宾语句相同的规则,又有它自己的特点,认识文言双宾语句,对于正确理解文言文很有用处。一、带双......
摘要本文参照现代汉语语气词研究理论与方法,在定量与定性的基础上,对《论语》中的语气词“也”的语气义进行重新审视与分析。 关......
王力《古代汉语》在“名词用如动词”一节里说:“能愿动词后面的名词也用如动词。”(《古代汉语》第四单元《古汉语通论》十一《......
从上世纪末《马氏文通》问世以来,汉语语法研究的重点是从语言的较小单位向语言的较大单位发展。它代表了汉语语法研究的趋势。这......
朱振家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电师现用教材)明确提出处动用法之说,与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为动用法并列,用以说明需要特殊理解的......
上古汉语中广泛使用的表“率领”、“携将”、“携带”义的“以”字,以往都释为介词。本文从“以”字表示明显而具体的动作、位置......
<正> 0.1、先秦典籍中的“斯”字常作指示代词,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有不少人认为“斯”字在先秦能作连词,这是值得讨论的。 0.2、有......
<正> 汉语语法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建立是从1898年《马氏文通》问世开始的,但我国古代对汉语语法的认识还是比较早的,对个别语......
古代汉语中的“意动用法”,自从作为一条语法法则提出后,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并且一直沿用至今。首先摆出“意动”的是陈承泽先生(《......
<正> 一八九八年,马建忠在传统语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接受了西洋的语法思想,“因西文已有之规矩”,“积十余年之勤求探讨”撰成了......
“皆”类副词指古汉语中表示总括的范围副词。对于这类副词,一些古汉语语法著作或虚词专著列举的数目多少不一,杨树达《高等国文法......
一文言文有自己的一整套虚词。'之乎者也矣焉哉',与现代汉语的'的啊吗呢'截然不同。它们的使用频率又很高,无法回......
<正> 什么叫语源所谓语源,简单地说,就是词语最初命名的根据。名者,就是词语的语音形式。语音和语义的结合原是没有一定必然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