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五谷丰登”自古以来就是劳动人民最为朴素和直接的愿望,正是在是在这种愿望的推动下,麦秆从乡间田野走向了艺术殿堂。麦秆画,顾名思义,也就是以麦秆为原材料制作的画作,把谷物收割剩下的麦秆,经过裁,烫,贴,堆,列等方法组合成层次丰富,色泽明丽,造型丰满的艺术品。
历史:从麦子出现在中原大地开始算起
麦秆画的历史起源十分悠久,从麦子开始出现在中原大地,麦秆画的源头就已开始酝酿。小麦原产地是在西亚,中国发现的最早的小麦是在古楼兰国的小河墓地,约四千年前的炭化小麦。商中晚期,内地也开始出现小麦,至春秋时期,麦子在中原得到普及。明代,小麦种植已经遍布全国,《天工开物》记载北方“齐、鲁、燕、秦、晋 ,民粒食小麦居半,而南方闽、浙、吴、楚之地种小麦者二十分而一。”
在这里面,还有一段故事。相传,东汉刘秀被王莽追杀,无奈之下,藏在麦地之中,麦草随即弯曲遮挡,保护了刘秀。因此当地人视麦草为圣草,遂制作麦草画,供奉朝廷。这则传说虽真实性待察,但小麦作为人们赖以生存的粮食,民以食为天,麦秆画不仅被人们赋予了历史性,更包含了神圣意义。
秋天,瓜果飘香,谷物丰收,被剩下的麦秆似乎失去了传输养分给麦穗的实用价值,等待它们的不外乎是一把火或者被直接丢弃。而收割完谷物,开始进入冬歇期的能工巧匠却开动脑筋,发挥才能,把丰收的喜悦作用于普通、常见的麦秆,使其重新获取生命,变成工艺,变成点缀,变成装饰和美。
工艺:小麦秆里有“大文章”
麦秆画侧重于画面表达,一般需要其他载体来展示,如牌匾,木框,扇面等,工艺精巧繁复,主要分为拼料,下料,烫料,装订四个步骤。拼料之前还要选料,一般以低产的麦秆为宜,然后浸泡,熏蒸(可选)、漂洗,使其延展,防腐;剖开整平,之后拼成板料。在板料上根据所需图样进行裁减就是下料,要使图样整齐,无毛刺。之后的烫料则是难度系数最高,也是关系最后直观成图效果的关键步骤。匠人们要根据图案的最后效果,对图样的颜色深浅,粗细进行仔细甄别,使颜色均匀自然,又不失光泽。最后,根据图样对挑选出来的不同色彩的麦秆进行拼接、装订、修整,最后完成麦秆画的制作。
因缘:南北派麦秆画的异同
众所周知,麦子是北方重要的粮食作物,为何麦秆画却也在岭南生根发芽了呢?根据学者刘妤的研究,潮州的麦秆画其实是外来物,是随着历史上的北方移民南迁移至潮汕地区的。潮汕的麦秆画起源于河南的麦秆画。据地方志记载,河南濮阳麦秆画约在宋朝末年就开始流行用麦秆贴出的扇子、昆虫造型、小装饰画的手工艺品,这大概就是濮阳早期的麦秆画雏形。而潮州有地方志记载是在 1948 年,潮州民间艺人陈御心以家庭小作坊的形式,生产麦秆黑底剪贴画。研究表明,潮州麦秆画起源于河南麦秆画,只是随着时间推移,由于社会环境等的不同,它们呈现出各自不同的艺术特色。
潮州麦秆画是在潮汕文化为主的环境中成长发展的,虽然潮州的麦秆画起源于中原,但与后者发展出不同的特点。北人南迁,潮汕文化在本土文化与中原文化的碰撞、交流、融合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它吸取了中原文化与古代南粤岭南土著文化的优良成分,同时又地处沿海,受到海外文化的影响。
题材方面
在题材方面,河南麦秆画偏向传统,喜爱花鸟虫鱼、花卉植物、祥禽瑞兽等寄托吉祥如意的形象,以及群众喜爱的戏曲人物和民间故事等,烘托出中原人们渴望丰收富贵,扬善惩恶,平安顺利的愿望,关注的是现实的人生。潮州麦秆画的题材一般地方气息很浓,内容多是山水、花鸟虫鱼、龙虾青蟹一类海产。现在的潮州麦秆画题材已由早期的热带风光小景、花鸟山水到本色麦秆画诸如松鹤延年、年年有余、大展宏图等属于好意头之类的题材,改变到近年新出现的像潮州广济桥、潮州八景、潮州古城、乐圣贝多芬、国学大师饶宗颐等等,都可以看出其题材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拓展,也可见其题材领域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不断提升。可谓,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艺术造型方法
濮阳麦秆画以平贴效果最为普遍。早期濮阳麦秆画制作工艺相对简单,只是利用麦秆进行片状的拼贴,单片单色,没有光影变化和颜色过渡,颜色层次比较单调,到 20世纪 90 年代初,当地工艺人员吸取河南农民画、南阳烙画、剪纸的艺术表现手法,在麦秆画中加入熨烫技法,使平面的画面上具有更清晰的明暗、光影、色彩层次,每粘贴一个完整图案后及时用熨斗烫干熨平,这样容易服帖,易于下一个图案的粘贴。
潮州麦秆画也有平贴效果,但在造型塑造时主要以半立体、全立体为特色。潮州麦秆不止步于相对简洁的拼接,在材料、工具、工艺、题材、艺术表现、风格倾向上都会不可避免地受到,如潮州刺绣针法、木雕和泥塑的立体制作技巧、潮绣高浮雕垫底等其他工艺门类的影响,丰富了麦秆画的表现形式,增加了麦秆画的视觉表现层次。
潮州麦秆画以绘、剪、贴、染多种处理手法兼用,烙、彩为辅;濮阳麦秆画以熨烫技法为主,由于濮阳麦秆画在表现形式上受河南剪纸、烙画的平面装饰性影响,所以多以粘贴的表现形式为主,辅以染色。潮州麦秆画在制作背景效果时,用炭精粉勾勒图形轮廓,后用透明水彩色渲染,图像色彩柔和,设计构图,选材用色,运刀切贴(即作画);并将编、织、贴结合,在贴的基础上结合草编工艺,以上、下挑、压、穿的方式构成经纬交织,从而编织成具有丰富变化的花纹图案以增加麦秸材料的表现力。
艺术风格比较
濮阳麦秆画的艺术风格表现为古朴厚重、似拙实巧,具有鲜明的中原区域文化特色和醇厚的农耕特色,反映了中原大地广大农村民众在情感、审美需要等多方面的精神需求。潮州麦秆画则强调写实,精致与细节,这也是潮汕民间工艺的整体特点。一副小小的书签,也强调毫发毕现,细切如丝,精细工巧,极具国画的神韵。
潮州麦秆画作为典型的手工艺品,因其精细工巧、色彩丰富等特点,曾行销全世界五大洲数十个国家和地区,成为潮州地区重要的出口工艺品。2014年,潮州麦秆画成功入选广东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不过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一如其他的非遗项目,潮州麦秆画在产品的风格、趣味等方面已不能适应当代人的生活需求和审美需要,逐渐式微。
再乘“东风”
随着“非遗热”和“收藏热”的兴起,近些年来,麦秆画又借“东风”,重新发展起来;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新的问题:无行业和工艺标准,产品质量因人而异;宣传力度不够;市场化运营还未完善;传承的问题等等。但无可否认的是,随着人们对精神文化越来越深入的追求,麦秆画作为传统美术史上的一朵璀璨的奇葩,一定会在继往开来中重新焕发生机。
历史:从麦子出现在中原大地开始算起
麦秆画的历史起源十分悠久,从麦子开始出现在中原大地,麦秆画的源头就已开始酝酿。小麦原产地是在西亚,中国发现的最早的小麦是在古楼兰国的小河墓地,约四千年前的炭化小麦。商中晚期,内地也开始出现小麦,至春秋时期,麦子在中原得到普及。明代,小麦种植已经遍布全国,《天工开物》记载北方“齐、鲁、燕、秦、晋 ,民粒食小麦居半,而南方闽、浙、吴、楚之地种小麦者二十分而一。”
在这里面,还有一段故事。相传,东汉刘秀被王莽追杀,无奈之下,藏在麦地之中,麦草随即弯曲遮挡,保护了刘秀。因此当地人视麦草为圣草,遂制作麦草画,供奉朝廷。这则传说虽真实性待察,但小麦作为人们赖以生存的粮食,民以食为天,麦秆画不仅被人们赋予了历史性,更包含了神圣意义。
秋天,瓜果飘香,谷物丰收,被剩下的麦秆似乎失去了传输养分给麦穗的实用价值,等待它们的不外乎是一把火或者被直接丢弃。而收割完谷物,开始进入冬歇期的能工巧匠却开动脑筋,发挥才能,把丰收的喜悦作用于普通、常见的麦秆,使其重新获取生命,变成工艺,变成点缀,变成装饰和美。
工艺:小麦秆里有“大文章”
麦秆画侧重于画面表达,一般需要其他载体来展示,如牌匾,木框,扇面等,工艺精巧繁复,主要分为拼料,下料,烫料,装订四个步骤。拼料之前还要选料,一般以低产的麦秆为宜,然后浸泡,熏蒸(可选)、漂洗,使其延展,防腐;剖开整平,之后拼成板料。在板料上根据所需图样进行裁减就是下料,要使图样整齐,无毛刺。之后的烫料则是难度系数最高,也是关系最后直观成图效果的关键步骤。匠人们要根据图案的最后效果,对图样的颜色深浅,粗细进行仔细甄别,使颜色均匀自然,又不失光泽。最后,根据图样对挑选出来的不同色彩的麦秆进行拼接、装订、修整,最后完成麦秆画的制作。
因缘:南北派麦秆画的异同
众所周知,麦子是北方重要的粮食作物,为何麦秆画却也在岭南生根发芽了呢?根据学者刘妤的研究,潮州的麦秆画其实是外来物,是随着历史上的北方移民南迁移至潮汕地区的。潮汕的麦秆画起源于河南的麦秆画。据地方志记载,河南濮阳麦秆画约在宋朝末年就开始流行用麦秆贴出的扇子、昆虫造型、小装饰画的手工艺品,这大概就是濮阳早期的麦秆画雏形。而潮州有地方志记载是在 1948 年,潮州民间艺人陈御心以家庭小作坊的形式,生产麦秆黑底剪贴画。研究表明,潮州麦秆画起源于河南麦秆画,只是随着时间推移,由于社会环境等的不同,它们呈现出各自不同的艺术特色。
潮州麦秆画是在潮汕文化为主的环境中成长发展的,虽然潮州的麦秆画起源于中原,但与后者发展出不同的特点。北人南迁,潮汕文化在本土文化与中原文化的碰撞、交流、融合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它吸取了中原文化与古代南粤岭南土著文化的优良成分,同时又地处沿海,受到海外文化的影响。
题材方面
在题材方面,河南麦秆画偏向传统,喜爱花鸟虫鱼、花卉植物、祥禽瑞兽等寄托吉祥如意的形象,以及群众喜爱的戏曲人物和民间故事等,烘托出中原人们渴望丰收富贵,扬善惩恶,平安顺利的愿望,关注的是现实的人生。潮州麦秆画的题材一般地方气息很浓,内容多是山水、花鸟虫鱼、龙虾青蟹一类海产。现在的潮州麦秆画题材已由早期的热带风光小景、花鸟山水到本色麦秆画诸如松鹤延年、年年有余、大展宏图等属于好意头之类的题材,改变到近年新出现的像潮州广济桥、潮州八景、潮州古城、乐圣贝多芬、国学大师饶宗颐等等,都可以看出其题材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拓展,也可见其题材领域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不断提升。可谓,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艺术造型方法
濮阳麦秆画以平贴效果最为普遍。早期濮阳麦秆画制作工艺相对简单,只是利用麦秆进行片状的拼贴,单片单色,没有光影变化和颜色过渡,颜色层次比较单调,到 20世纪 90 年代初,当地工艺人员吸取河南农民画、南阳烙画、剪纸的艺术表现手法,在麦秆画中加入熨烫技法,使平面的画面上具有更清晰的明暗、光影、色彩层次,每粘贴一个完整图案后及时用熨斗烫干熨平,这样容易服帖,易于下一个图案的粘贴。
潮州麦秆画也有平贴效果,但在造型塑造时主要以半立体、全立体为特色。潮州麦秆不止步于相对简洁的拼接,在材料、工具、工艺、题材、艺术表现、风格倾向上都会不可避免地受到,如潮州刺绣针法、木雕和泥塑的立体制作技巧、潮绣高浮雕垫底等其他工艺门类的影响,丰富了麦秆画的表现形式,增加了麦秆画的视觉表现层次。
潮州麦秆画以绘、剪、贴、染多种处理手法兼用,烙、彩为辅;濮阳麦秆画以熨烫技法为主,由于濮阳麦秆画在表现形式上受河南剪纸、烙画的平面装饰性影响,所以多以粘贴的表现形式为主,辅以染色。潮州麦秆画在制作背景效果时,用炭精粉勾勒图形轮廓,后用透明水彩色渲染,图像色彩柔和,设计构图,选材用色,运刀切贴(即作画);并将编、织、贴结合,在贴的基础上结合草编工艺,以上、下挑、压、穿的方式构成经纬交织,从而编织成具有丰富变化的花纹图案以增加麦秸材料的表现力。
艺术风格比较
濮阳麦秆画的艺术风格表现为古朴厚重、似拙实巧,具有鲜明的中原区域文化特色和醇厚的农耕特色,反映了中原大地广大农村民众在情感、审美需要等多方面的精神需求。潮州麦秆画则强调写实,精致与细节,这也是潮汕民间工艺的整体特点。一副小小的书签,也强调毫发毕现,细切如丝,精细工巧,极具国画的神韵。
潮州麦秆画作为典型的手工艺品,因其精细工巧、色彩丰富等特点,曾行销全世界五大洲数十个国家和地区,成为潮州地区重要的出口工艺品。2014年,潮州麦秆画成功入选广东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不过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一如其他的非遗项目,潮州麦秆画在产品的风格、趣味等方面已不能适应当代人的生活需求和审美需要,逐渐式微。
再乘“东风”
随着“非遗热”和“收藏热”的兴起,近些年来,麦秆画又借“东风”,重新发展起来;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新的问题:无行业和工艺标准,产品质量因人而异;宣传力度不够;市场化运营还未完善;传承的问题等等。但无可否认的是,随着人们对精神文化越来越深入的追求,麦秆画作为传统美术史上的一朵璀璨的奇葩,一定会在继往开来中重新焕发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