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解不同立地山杏林下植被层演替过程,探讨山杏人工林的生态恢复效果,采用时空替代和对比分析方法,研究了陕西吴起县不同立地类型25龄以上山杏人工纯林和山杏沙棘混交林林下草本层群落特征。结果表明:阴向缓坡、阴向陡坡和阳向缓坡山杏纯林下草本层物种组成由25龄时的铁杆蒿+达乌里胡枝子演替到40龄时的大披针苔草或铁杆蒿+大披针苔草,多样性呈缓慢下降趋势,盖度和生物量平缓上升,水分生态型组成呈现由旱生型向中生型转变的趋势,自然演替方向为正向;而在阳坡陡坡山杏林下则由25龄时的星毛委陵菜-铁杆蒿群落演替到40龄时的甘草-大披针苔草群落,多样性、盖度、生物量均随林龄增加显著降低;物种也呈现向旱生型转变的趋势,属逆行演替。另外,在前三种立地下配置山杏沙棘混交林比山杏纯林更有利于林下植被层发育。说明在阴向缓坡、阴向陡坡及阳向缓坡配置山杏乔木林可以促进生态恢复,并且山杏沙棘乔灌混交具有更好的生态功能;而在阳向陡坡适宜营造生长速度适中的灌木林或自然恢复草地植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