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重性肌萎缩对小鼠运动耐力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来源 :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生命专业委员会第二十届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宇航学会航天医学工程与空间生物学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zi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失重环境下,哺乳动物骨骼肌发生明显萎缩并伴有骨骼肌收缩特性和生理功能的改变,但失重性肌萎缩对骨骼肌运动耐力的影响及具体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聚焦不同程度失重性肌萎缩的发生是否对运动耐力产生影响,并探讨其分子机制.将7周龄健康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地面对照组、尾悬吊7天、14天、28天组(n=7).28天后,各组小鼠以15m/min在小鼠跑台匀速运动,运动时使用电刺激,直至小鼠耗竭,测定各组小鼠运动时间和距离以研究失重性肌萎缩对运动耐力的影响;通过组织学、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对比观察骨骼肌纤维的横截面积、Troponin I-SS和Troponin I-FS蛋白表达和慢肌纤维和快肌纤维含量的变化,研究失重性肌萎缩影响运动耐力的分子机制.结果表明: 1)与对照组相比,尾悬吊7天、14天、28天组小鼠运动耐力分别下降至对照组的69.8%、34.5%、28.3%;2)在失重性肌萎缩形成过程中,小鼠背侧腓肠肌、比目鱼肌和跖肌肌肉重量持续丢失;3)HE染色结果表明,尾悬吊7天后,腓肠肌、比目鱼肌和跖肌肌纤维横截面积明显减少,至14天后萎缩程度最大,但至28天后肌纤维横截面积略微增加,但同地面对照相比仍明显减少;4)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表明,在失重性肌萎缩形成过程中,腓肠肌、比目鱼肌和跖肌中的Troponin I-SS含量下降,而Troponin I-FS含量增多.以上结果表明,在失重性肌萎缩形成过程中,小鼠的运动耐力持续下降,但在失重性肌萎缩形成前期,运动耐力的下降可能与肌纤维萎缩的相关性更高,伴随尾悬吊时间的延长,运动耐力的下降可能与Troponin I-SS的减少有关.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呈现用基底解决高考平面向量问题的几种视角,试图让同学们能够充分体会到基底使用的广泛性和灵活性,领略到学习平面向量的乐趣;同时希望大家对平面向量基本定理能够
受力分析是初中力学的基础,对物体受力状态进行正确分析是解答力学问题的关键.物体的受力情况与其运动状态密切相关,受力分析是力学问题定性分析的基础.本文从典型力学受力分
  重力变化是影响人体健康的关键因素,在载人航天飞行过程中,已暴露出失重影响人体健康的大量医学问题。因此,阐明失重对人体的影响及机制,发展有效的防治策略,保证航天员的安全
会议
本文给出一道2020年高考数列题的十种证法,与读者共赏.
  地磁场是行星地球最重要的物理场之一,起源于地球外核富铁流体的对流运动,已存在至少35亿年。地球外核是位于固体地幔之下(2900 km)和固体内核之上(5100km)的圈层,外核的对
会议
我国脑血管病防控形势严峻脑血管病已成为我国国民的第一位死亡原因!不论何种原因引起的缺血性脑卒中,其本质均为脑动脉供血减少或中断而导致的局部脑组织缺血或梗死.恢复缺
会议
Large platelets related to thrombosisWhy? How?Large platelets ?前言血小板是由骨髓巨核细胞生成,主要由血小板生成素(TPO)调节.在炎症反应或应激等情况下,IL-Ib与5-HT等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