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理论的有效建构--以“民国文学”为中心

来源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一届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33923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国文学"概念的提出不仅能使学科研究从盲目逐外的焦虑中解脱出来,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全新的理论视野有助于解决既有学科体系面临的诸多问题.但因其概念指向的多义性,出现阐释迥异、甚至互相矛盾的研究设想,而且现有的理论构想尚不能有效解决文学史的"分期"以及回到"民国"语境中"还原"被遮蔽的"民国文学"等问题."民国文学"研究应立足当下、内外兼顾、合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等几个方面建构起合理的理论体系,并进行具体有效的研究工作. 文学分期应该纯粹按照文学的标准来制定。文学的分期尽管大部分反映了政治变革的结果,但也不能不考虑文学的标准,而不是简单地用朝代的更替来为文学史分期。把朝代的更替作为文学的分割点尽管在以往的文学史中普遍采用,但不一定是普遍真理。文学确实受时代很大的影响,朝代在更替,历史在物质地向前发展,但文学并非如此,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而且文学在很多时候并不能和物质社会一同发展,有些文学现象会一直存在于不同的社会阶段。 “民国文学”的提出为文学史的写作提供了另一种新鲜思路,但现阶段“民国文学”的讨论仍然处于建设理论层面,而且相关研究成果积淀不足。首先,“民国文学”研究要立足当下,参与社会现实。其次,“民国文学,,研究要处理好文学外部研究和自身规律之间关系。最为重要的是,“民国文学”研究要吸收、融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而非一味地批判、否定,甚至颠覆。 文学研究不需要千人一面,因为每一个研究者都有自己的价值尺度,包括文学史研究也是一样。任何文学史研究都不可能是纯粹的对历史的还原,任何文学史的撰写也只能是对历史的想象,其中融入了研究者个人的历史观和评价标准。因此,任何一种尝试着进入历史、探究文学规律的研究方法,都应该得到尊重和肯定。以包容的姿态去发掘被遮蔽和误读的文学史实,这才是研究者较为合理的态度。
其他文献
文章主要是对西周和东周两周期间的金文国名、金文地名以及金文水名做了简要的缉考并做了相应的注释,以供研究使用。
康熙与雍正的"三山五园"景观诗因时代、个人经历、思想观念、审美倾向等诸多因素不同而造成了一定的差异.康熙的畅春园诗突出了牡丹清雅高贵的气质,雍正的圆明园诗向世人强化了儒雅、亲民与超脱的自我形象;在玉泉山诗中,康熙更倾向于表达帝王君临天下的情怀,以及对升平之世的歌咏,雍正则在前期重在表现自己的韬晦,后期突出为君之难与君王的威严;康熙的香山碧云寺诗主要在于吟咏自然风光,雍正则在西山大觉寺诗中表现出浓重
沈从文的人生经验和艺术灵感主要来自充满原始宗教信仰的湘西苗族之乡.从他文学呈现的神巫、傩戏等极具原始意味和地域文化特色的行为、仪式中,可以透视出他对都市文明里的人性倍感困惑与失望之后,去故乡"招魂",潜隐着对"原乡神话"的时时反顾和对文学"抽象的抒情"的不倦向往.
文章首先介绍了清代夔州诗人傅作楫的个人简介、生平事迹以及众多作品,然后介绍了他的崇杜情怀,由于夔州特殊的人文地理环境和傅作楫长期流寓的坎坷经历,他崇尚沉郁顿挫的故事风格,文中以他的诗为例,比较全面道出对杜甫的崇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其与杜甫紧密的关系。
在中外文体史上,诗是最具有形式及体式的文体.诗人重视诗的形体出于人的构形本性和艺术的具形本性.新诗史上—直存在新诗是否需要诗体,特别是定型诗体的"诗体之争",即自由诗派与格律诗派之争.新诗史就是诗体之争的历史,也是新诗诗体的建设史和新诗诗体学的成长史.诗体的多元格局和新诗理论界的学术民主带来了近年新诗诗体学的繁荣.目前,新诗的视觉形式建设比音乐形式建设重要,诗的分行排列及对诗的排列的高度重视恰好可
时间进入2010年代,"十七年文学"也从"重写文学史"、"再解读"带来的数番震荡中稳定下来——稳定为某种对峙、板结的格局.目前居于主流位置的“十七年文学”研究路向,是以陈思和、丁帆、王彬彬等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其中又略可分为两脉。一是丁帆、王彬彬等以“人的文学,为根据对“十七年文学”的斩钉截铁的否定,如认为该时期文学“漠视个人命运和情感创伤”,“对现实不具有批判精神”,“与‘五四’精神背道而驰”。
论文认为当下很多通俗文学批评不切合实际.通俗文学批评需要通俗文学的批评思维和批评方式.论文从通俗文学批评标准需要适应性、现代大众文化是构建通俗文学批评的视野、通俗文学具有现代大众媒体的性质、市场生存是通俗文学的生命线“好看”是通俗文学的美学特征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自19世纪末,日本译者西周所使用"科学"一词舶来中国后,中国新式知识分子对其内涵的认识经历了由器技、格致之学进而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等层面的变迁,科学信仰成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就贯穿于中国社会的突出现象,也成为影响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重要一维.除了新文学创作者中有相当一部分人都受过系统的科学训练的知识背景外,科学对新文学的影响还主要表现为:一、新文学观中求真、启蒙的追求;二、新文学创作中的新生儿
出现在大众视野中的有价值的文学编年史都不是原始材料的无限罗列,其中显然包含了著者诸多深刻的学术思想与良苦的学术用心。编年史的时间意义在于“编年有利于明白时势”,就是还原历史现场,让文学呈现一目了然、明晰有序的真实面貌。其次,编年史的细节在于对“太整齐的系统”的突破。编年史的逻辑意义在于“用事实说话”的内在线索。文学编年史不需要像文学史一样,总结出“文学的革命”与“革命的文学”一类概括性的词语,其自
自重写文学史以来,无论是立足于"社会进程的现代化"还是"文学的现代性"观念的历史书写,都是理性精神与国家意志两厢妥协的结果.前者在断代文学史的基础上达成了整体性;后者则完成了对现代文学的"正名".由此可见,理性精神与国家意志共同确立了"中国新文学史"向"中国现代文学史"转变的叙述立场,并决定了现代文学史的书写面貌与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