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直接带跃迁的n型掺杂张应变Ge的发光性质

来源 :2011年全国硅基光电子材料及器件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y0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Ge的直接带跃迁发光性质可以通过n型掺杂和张应变得到增强。本文从理论上计算了应变作用下Ge的能带结构以及载流子在导带中的分布,通过分析载流子在直接带和间接带间的辐射复合和非辐射复合的竞争,计算了n型掺杂张应变Ge材料直接带跃迁的内量子效率和光增益等发光性质。结果表明n型掺杂和张应变共同作用可以有效增强Ge直接带发光。
其他文献
对平行捻股或组合平行捻股,使用单独工序捻制组合芯代替单根钢丝芯并非总是合理。组合芯代替单根钢丝芯后,标准规定不增加股捻制次数,也不改变股结构属性。组合芯代替单根钢丝芯条件,因标准而异。对股结构标识计算组股钢丝总数时,将组合芯视为1根钢丝还是将其组成钢丝全部计入,不同标准规定存在差异。1-6作为组合芯结构被多个标准提及,但其并非组合芯唯一结构。1-6/15-15股不应称点、线接触股,该视为平行捻股。
为提高帘线钢强度、减轻晶界渗碳体析出,研究Cr微合金化80级帘线钢显微组织及性能的变化规律。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测热加工后不同Cr含量试样的索氏体率、珠光体团尺寸、珠光体片间距、渗碳体析出状况;用力学实验机测量了含Cr钢丝冷拉前后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Cr微合金化能减小珠光体团尺寸和珠光体片间距,提高索氏体率,降低渗碳体连续性,提高钢丝抗拉强度。热加工后钢丝最佳性能发生在ω(Cr)=0.386
随着自动化技术的迅速发展,TD2并捻机控制技术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为满足 TD2并捻机对高精度控制的要求,可在控制系统中引入伺服电机的应用。
钢丝生产中热处理和镀层作业线普遍采用大盘重、工字轮周转的连续生产线。由于Dv值的提高,采用工字轮主动放线可以确保作业线钢丝的张力恒定、产品质量的提升和生产效率的提高。介绍采用西门子200系列PLC,MP277触摸屏,汇川MD320变频器,施耐德XS1—M30AB120传感器组成的控制系统。论述了主动放线电气系统的几种形式和控制原理。通过现场应用表明系统结构合理,简单实用,操作方便.
新一代MHD(MagnetoHydroDynamic 磁流体动力)线材镀锌/Galfan处理技术,处理线综合了连续放线、抛丸清理、感应加热、MHD镀锌/Galfan、水冷、拉拔、收卷等工序,处理的直径范围宽(4.0~12mm)线速度高(102~300 m/min),镀锌与镀Galfan@可以快速切换。其优势在于:无酸洗、无助镀剂、无污染,高效环保节能,是一种与传统镀锌不同的处理方法。本文还介绍了处
轧辊足轧钢生产中的重要工具。为了确保轧辊的使用安全,采用了多种无损检测技术查寻和定位轧辊表面及内部的缺陷。本文对各种检测技术的特点及应用方式进行了探讨,并辅以实例予以说明.为科学合理地运用无损探伤检测技术提供了参考。
本文制备了一种基于ITO/Ag/SiNxIp+-Si/Al结构的氮化硅(SiNx)基发光设备(LEDS,light emitting devices)以期增强SiNx薄膜电致发光。与没有加Ag岛膜的参比器件相比,加入Ag岛膜的器件在相同电流下电致发光强度得到了显著增强,其外量子效率也提升了近一个数量级。通过比较上述两种器件载流子输运机制,发光强度以及表面形貌的变化,我们认为其EL的增强来自于载流子
MEH-PPV是一种重要的发光和光伏材料,被广泛的应用于有机发光、光伏器件和有机场效应管中。但是MEH-PPV只有很低的载流子迁移率,大约只有10-6cm2/V·s量级。这大大影响MEH-PPV器件的性能。石墨烯纳米片(Graphenenanosheets)是一种具有sp2共轭结构的高迁移率材料。它可以与MEH-PPV在有机溶液中均匀混合,并通过旋涂得到均匀的薄膜。我们研究了研究了掺入纳米尺度石墨
本文运用电子束蒸发的方法制备了厚度约300nm的Er-Si-O薄膜,并且通过高温热处理将硅纳米晶和铒硅化合物颗粒引入到SiO2基质中,实现了硅纳米晶对铒硅化合物的敏化作用。卢瑟福背散射(RBS)分析表明Er—Si-O薄膜组份为SiO2.01Er0.33,其中铒的质量分数高达9%。透射电镜(TEM)发现硅纳米晶和硅酸铒的粒径分别为5nm和50nm。光致发光测试表明在非共振激发的条件下,有硅纳米晶共存
由于Er的1.54μm(4I13/2-4I15/2)处的发光恰好处在硅基光纤材料中的低损耗波长范围,掺Er半导体材料被视为富有前景的光电材料之--[1-2】。我们发现选择氧化物做为基质材料,可以提高同溶度,另一方面宽带系材料可以抑制热淬灭。所以人们对禁带宽度为3.37eV的宽禁带半导体材料氧化锌作为Er掺杂基质材料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同时我们发现对Er3+1.54μm处的发光而言,使用纳米硅(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