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贫困地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现状与对策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houbin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信息化为内蒙古自治区,尤其是贫困地区的教育赶上全国水平提供了机会,为了抓住这个机会,我们从信息技术设备、专职信息技术师资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三个方面对内蒙古自治区的部分贫困地区进行了现状调查,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
其他文献
构建信息化校园,就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利用电脑网络技术,形成不断发展的校园信息化环境,充分开发与利用教育教学信息的资源,并与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结合,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全面、优势的服务.
远程教育是以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数字技术的运用为特征,在数字环境下进行交互式学习的小学、中学、大学和研究生教育,它是一个涉及哲学、人文科学、心理学和社会学,技术含量高的系统工程.校园计算机网络的设计建设既要足学校教学、学生的学习及管理工作的需要,又要适用于超时空的"全天候"远程教育;既要考虑尽量采用先进网络技术,又要考虑到学校经济上的承受能力,力求达到资源的最佳配置和应用.
信息素养最初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于1974年提出,包括文化素养、信息意识和信息技能三个层面.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及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许多专家和机构都对其概念提出了新的看法.Burnhein,Robert《信息素养——一种核心能力》一文中指出,要成为一个有信息素养的人,他必须能够确定何时需要信息,并且他具有检索、评价和有效使用所需信息的能力.这是被人引用最多,最经典的定义,他全面而简
本文主要对"减负"工作的现状和"负担过重"的致患因素进行了分析,指出传统教学工作效率低下、针对性和透明度差也是导致学生学习负担和教师的工作负担过重的重要原因.在升学竞争的压力短期内无法得到根本缓解的情况下,只有走"科技减负"的道路,运用信息技术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手段,减少传统教学工作的盲目性和重复性,在确保教学工作质量和效率不断提高的同时,大大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和教师的工作负担.
用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的方针,能否高瞻远瞩,用信息观点与脑科学,思维科学的新进展来分析语文教学各种成分,与科学引进信息教育技术来给一些难点进行有力的支持,进行深入的探索实验,对这个老问题找出全面系统解决的方案来?本文提出一种从注音字母发展为以拼音为基础的线性汉字,有可能更好体现"注音识字,提前读写"的思路,而又保留方便过渡到掌握方块汉字的可能.
随着素质教育的强力推进,2005年实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小学设置综合实践课程,是以《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实施指南》为指导,提高劳动素养为新理念拓展劳动教育.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环境的创立,把劳动教育带进广阔的天地.由于劳动课的创新性与实践性本质特征,使它成为素质教育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一新亮点、新链接、新突破.
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多媒体教学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的优越性:(1)针对性强.CAI课件既适合教师上课使用,也适合学生课后上机自学.这样课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教师的作用,并且对每个学生的进度都可不同,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以往上课教师不能符合每个学生的个别需要的不足.(2)交互性.外语教学的交互性主要体现在计算机屏幕上的声像一体的图像可以任意被冻结、缩放,甚至可以通过摄像机把用户本身介入进去;屏幕上的运
计算机性能的大幅度提高和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将使聋教育方法发生极大的变革.本文结合具体项目简要介绍了在聋童言语训练、聋生双语学习、多媒体辅助聋生学习等方面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最新成果的设想及所做的初步探索,强调应结合教学改革,研究聋生的特殊情况,按建构主义理论来进行教学设计,并以此来指导和组织软件的设计和制作.
长期以来,西部地区的经济落后,学校信息化水平也相对落后.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实际的状况直接影响了信息技术教育的进程.本文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论述了我国西部地区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信息技术教育应用师资的全员培训来解决目前面临的几个主要问题,并对培训的方法和内容做了详细阐述.
本文对我国某省会城市中小学生信息伦理的一些状况的调查结果做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更多的结合学习国内外专家学者有关信息伦理的论著,得到一些启示和思考,认为很重要一点是信息伦理的培养要加强实践性,即在相关具体事例中和信息技术的学习、操作的实践中培养学生的信息伦理,不能只是空泛的抽象说教和理论灌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