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历史、记录的历史、解读的历史与接受的历史——以《史记·司马相如传》《汉书·司马相如传》为中心

来源 :中国文学史学科百年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198802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上的司马相如是一颗文坛巨星,因为他是“汉赋四大家”之首,创作了大批极有代表性的汉赋;当今社会中司马相如的赋早已不为多数人欣赏,但他和卓文君的一段传奇情缘却独受青睐而被誉为“情圣”。历史给了司马相如两个截然不同的定位:文圣和情圣。
其他文献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航空馆面积4880m2,却集异形钢框架、不规则单层壳、膜下二次结构为一体的复杂钢结构体系。设计针对整体结构模型,主体结构模型、独立膜下二次结构模型、独
会议
@@《诗》本来是周代礼乐制度的组成部分,是作为王官之学由专人掌管的,但是,到了春秋末年,随着周代礼乐制度的崩坏,孔子所创的儒家自觉承担起了传承周代礼乐文明的责任,《诗》、《书
@@唐传奇中,《莺莺传》是一篇奇特的作品。其特别之处在于,其中有若干“反常细节”,难以用日常生活的情理加以解释,而必须深入到两性交往的心理情态层面进行分析,才能够有效地说明
@@《文史通义·诗教》主要论证周衰文弊,六艺道息,而诸子争鸣,故至战国而文章之变尽,至战国而著述之事专,至战国而后世之文体备。战国诸家之文本于六艺,而其源又多出于《诗》教。
中国历史悠久,历代积累下来的典籍汗牛充栋。这些典籍的编刻,很多是由家族后人完成的,这是中国家族文化的独特精神体现,也是中华文明得以传承不绝的一种重要方式。在多种多样的具
@@风格作为一个较早产生的概念,从人品之“风骨”到文品之“风骨”,再到刘勰之“风骨论”,基本完成了我国古代文论中文学风格学说的理论构建。刘勰《文心雕龙·风骨篇》曰:“若能
自1994年GSM移动电话业务开通以来,移动通信以惊人的速度发展,随着中国联通新时空推出CDMA移动业务以及PHS业务的开通,移动通信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据预测,2005年我国移动
中国古代文论与学术智慧有着内在的联系,无论是在谈创作论还是在谈谈鉴赏论方面,都强调认识与体会的统一,可知与不可知的统一,而不同于现代文艺学的认识论的逻辑性。认识这种人文
@@陶渊明“无弦琴”的故事是尽人皆知的,历代的文人墨客大都津津乐道,视为风雅之举,脱俗之行。我们试读以下诗句:有菊翻无酒,无弦则有琴。(庾信《卧病穷愁》,清倪瑶《庾子山集注》)
20世纪词学研究的成果总量高达22909项,与其他科学文献一样,是按指数规律增长的。它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变化:起步初始阶段(1901-1932),成果总量为476项,年均14.9项;迈步发展阶段(1933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