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我国在城市发展和建设中,商业空间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日益广泛和深入的关注。这一动向除了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密切相关外,其背后一定还潜藏着更为深层、隐秘的逻辑与动因。本文基于建筑学、城市规划、社会学以及哲学领域所形成的日常生活视域理论与思想观念,借助“日常生活”这一视域研究商业空间在城市的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的作用和关系。商业空间是城市中重要的功能空间,除了具有商业属性外,也明显具有公共空间的属性。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商业空间这种特殊的城市公共空间呈现出了多元化发展的趋向,人们对于商业空间也有了比以往更加多样化的需求和期待。一方面,伴随着商业模式和商业业态的不断更新,城市中传统的商业空间正在逐步消失或萎顿,并导致了城市活力的日渐丧失;与此同时,大量新的商业空间因过分追逐非日常生活的目的,而背离了商业空间为人的生活服务的根本属性,忽视了人的商业行为中日常生活的实际需求。在此背景下,有必要重新回到人的视角,从人的实际需求和日常生活出发,反思当前城市商业空间建设的相关理念,重新构建商业空间设计的策略研究。论文以提出日常生活的视角为背景,梳理了商业空间与日常生活的相互关系,它与日常生活的关系就是“空间-行为”关系。通过厘清“日常生活”的关联要素和基本属性,建构一种以满足日常生活需求为功能性的出发点的研究视域。城市的商业空间本质是人们进行日常生活、交易买卖的场所,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现在的商业空间设计背离了自身本义,脱离了人的生活。商业空间的设计因为对日常生活的忽视,导致了其日益远离日常生活的属性。它片面强调视觉符号和场景营造,遮蔽了日常生活世界真实的微观体验和城市生活的丰富多彩,其结果导致了商业空间的异化与失落。商业空间丧失日常生活属性的原因在于商业空间在城市设计中的价值目标失衡、商业空间的活力丧失、商业活动过度商业化与私有化。商业空间与日常生活应该是互为影响和相互塑造,日常生活具有日常性、场所性、参与性、公共性等特征。同时,日常生活方式在当代社会,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发生演变。商业空间设计要遵循当代日常生活的使用逻辑、符合消费者的日常生活习性和需求。本文提出的宏观、中观、微观和商业空间的设计策略,应对商业空间存在的四个问题。即“快速增长带来的过剩危机”—-宏观层面:商业空间与城市功能;“与城市整体环境互动缺失、商业空间的活力丧失”—-中观层面:商业模式与城市活力;“商业活动过度私有化与商业化”—-微观层面:商业活动与商业建筑。宏观层面关注商业空间与城市的关系,演化动力机制和对城市功能的影响。通过城市功能的发展与演化,研究城市发展中商业空间的区位、人口、商圈及城市化问题。城市通过集聚或扩散的效应影响城市空间结构。中观层面研究商业模式与城市活力的塑造。由传统商业模式向互联网商业模式转变下,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发生了转变。在互联网浪潮的冲击下,人们的消费行为产生重大变化。消费主体-消费行为-消费场所发生巨变。人们只需在电脑上打开购物网站,就能买到价廉物美的商品。消费行为的改变诱发了商业空间格局的改变。很多消费行为在电脑上就能完成,致使大量实体商业生意惨淡。实体商业空间应提高自身空间的活力,吸引人们前往消费。日常生活与城市活力紧密相关,城市活力具有功能交混和自组织原则,它划分为生态活力、经济活力、社会活力和文化活力四部分。城市活力的营造:构建绿色城市、提升生态活力;驱动经济增长,提升经济活力;孵化日常生活,提升社会活力;创造精神需要,提升文化活力等。微观层面是论述商业活动与商业建筑的关系。不同类型的商业活动对商业空间有不同的诉求,商业空间对商业活动也有设计的回应。商业活动的主体是人、不同的消费者有性别、年龄、职业、收入、性格、家庭结构和出行方式的差异,会产生不同的消费行为。同时消费需求、消费心理、消费特征、促销活动等也会影响人们的消费习惯。通过对消费者行为和购买动机进行分析,可分为产生消费行为(购物、餐饮、休闲娱乐)、未产生消费行为(逛街、停留、交往、感受)和两者兼有的行为。商业空间的设计应激发人的目的性消费到随机性消费,再到时间消费。最后论述商业空间的具体设计策略,是回应商业空间的宏观、中观、微观的三个策略。宏观层面:商业空间与城市功能---城市功能复合化导向商业空间的综合性布局;中观层面:商业模式与城市活力---商业模式多元化推进商业空间模块化组合;微观层面:商业活动与商业建筑---商业活动系列化引领商业建筑功能新提升。通过步移景异的商业动线设计和独具匠心的空间氛围营造,塑造商业空间的体验场景。重视空间中的感官体验、情感体验、行动体验和思考体验等。商业空间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不断在类型上进行拓展,在规模上进行扩张,不断进行“时空压缩”。新的消费行为会不断诱发商业空间的变革。商业空间最重要的属性是人文属性、日常生活属性。不论现代的商业空间如何改变,其为人日常生活服务的属性不应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