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利工程建设作为一项以社会效益为主,经济效益为辅,甚至没有经济效益的基础建设,加之大多具有建设工期长、一次性投资大、资本回收期较长或者不能完全回收的特点,难于吸引社会资金的参与,长期以来都以政府投入为主,资金缺乏尤为严重。建国50多年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水利建设,水利基础建设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但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资金缺口巨大,水利建设融资问题亟待解决。而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方式中,我们所能考虑的较为有效的只有证券化融资、银行贷款融资和BOT融资等有限的几种融资方式,因此,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融资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障碍。
资产证券化是近30年国际金融市场一项重要的金融创新,自从资产证券化在美国问世以来,在20多年的时间里,其发展非常迅猛。作为一种有效的融资方式,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产证券化正在引起普遍重视。与其他融资方式相比,资产证券化具有筹资成本较低、“真实出售”和“破产隔离”、信用级别高、风险分散化、保护国家对资产的所有权益等优势。通过资产证券化这种方式,将一些收费稳定的基础设施的未来收益转变为现在的融资权,将是解决我国基础设施建设面临困境的有效途径。
在目前国内基础设施项建设开展资产证券化来解决融资问题已取得广泛共识、在实际操作中选择适合于国内情况的资产证券化模式的情况下,通过分析资产证券化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必要性,及其可行性,并结合国内学者提出的三种资产证券化变通模式(建设开发投资公司下设公司型SPV模式、信托型SPV模式、国有资产管理公司下设子公司型SPV模式),并运用“符合资产证券化定义”原则与“资产规模和持续期为满足主体收益最大化必须达到一定标准”原则进行比较分析,得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资产证券化可以选择国有资产管理公司下设子公司型SPV模式,为资产证券化业务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开展提供可行性方案,从而达到尝试填补资产证券化这一融资模式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中的理论探讨的空白,为探索解决水利工程建设融资问题提供新的思路。
本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绪论主要是以问题的提出为切入点,简单介绍本文选题的意义,以及资产证券化、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水利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的研究现状,并提出本文的创新性在于填补该块领域的空白。第二章为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的基本理论分析。本章从资产证券化的一般过程为入手,重点介绍了国内基础设施存在的融资模式,以此突出资产证券化在基础实施建设融资方式中的优势,并以国内已实现的成功案例,介绍了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的实现过程。第三章主要介绍了我国水利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的必要性,本文主要从水利基础设施融资存在的问题入手,论述了引入资产证券化对解决水利基础设施融资存在问题的重要现实意义。第四章主要从分析水利基础设施资产特点、现金流特性、风险特征等,论述水利资产证券化的技术可行性。第五章主要是从借鉴国内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的变通模式入手,简单介绍了资产证券化模式选择的原则,最后通过比较分析,提出水利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