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从离义到往义演变的考察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t9209979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动词“去”是汉语基本词汇中的一员,从古至今使用频率都非常高,它的基本词义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先秦汉语中表示离义,战国末期出现了使“去”得以从源点指向到终点指向转变的两个条件——其后经常出现目的性成分和源点宾语大量省略。“去”在魏晋之际产生了表往义的不及物用法,稍晚产生了表往义的准及物用法。这样,“去”就实现了似乎完全相反的词义演变。本文围绕“去”的语义从源点指向到终点指向的转变问题展开讨论,共分为七个部分,包括这样四个核心内容:1、上古汉语中表离义的“去1”和近现代汉语中表往义的“去4”的差别与联系。它们的差别显而易见,但联系更不可忽视:“去1”表示“离开某处”,词义中没有“前往终点”的成分;“去4”表示“(离开说话人所在地)到说话人确定的别的地方”,隐含有“离开源点”的成分。2、我们详细考察了“去”在先秦、汉、魏晋南北朝、唐五代代表性文献,如在《左传》、《韩非子》、《史记》、《抱朴子》、《世说新语》、《百喻经》、《敦煌变文》以及部分汉译佛经、小说等口语文献中的分布情况,统计了“去”在各个时期不同用法的使用频率,同时将“往”的发展变化作为参照。3、在上述材料的基础上,本文得出以下几点结论:⑴表往义的“去3”来自不带源点宾语的“去2”,当语境中终点性成分的凸显度超出源点性成分的凸显度时,表往义的不及物动词“去3”就产生了,这个过程发生在魏晋之际;南北朝前后终点性成分获得了“去”后的宾语位置,“去3”及物化为“去4”;⑵“去”从离义向往义的演变来自“去”早期的两个语用法,一是在“去”后经常出现目的性成分,即用为“去(+NLs)(+而)+之/适+NLg”结构,在《史记》中一般行为动词开始进入这个结构。基于语用的“不过量”原则,“去(+NLs)(+而)+VP”结构中隐含有“往别处”的意思,“去”的词义变为“离开某处(往别处)”;另一个用法是“去”后源点宾语的大量省略,这种语用法在魏晋之际规约化为一种语法规则,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卒中患者中枢运动传导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于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梗死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A、B组,各30例。A组给予常规
自从L.A. Zadeh 提出“模糊集”这一理论以来,模糊这一源自数学领域的概念就被应用到了语言学的研究中。模糊是语言的一个本质属性,如果语言缺乏模糊,其交际范围就会受到很大
未成年人就好比一朵含苞待放的花朵,教育就是园丁辛勤的灌溉,我们的祖国就似是一个美丽的花园,一朵花的成长和绽放都是与园丁的浇灌和治理息息相关的,所以我们未成年人的教育
本文以现代汉语口语与书面语的“过渡状态”——准口语为研究对象,在大规模真实语料的支持下,在对准口语与书面语以及不同类型的准口语之间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对现代汉语
文化缺省是作者与其意向读者交流时对双方共有的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的省略。它是写作中一种与认知相关的交际策略。但由于文化缺省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而原文作者和译语读者的
近几十年来,在第二语言和外语教学研究领域出现了一个重要的变化,即从对教师、教材和教学方法的研究转向对学习者个体差异以及学习过程的研究。相应地,学习者如何处理新的信息以
了解女性吸毒人员与健康成年女性的父亲教养方式的差异,以及父亲教养方式对其吸毒行为的影响。采用岳冬梅修订的家庭教养方式量表(EMBU)——父亲分量表和自编女性吸毒行为调查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看作为儿童语言主要输入者(一般为母亲)是否随儿童年龄的增长而逐步调整了语言的复杂程度以适应儿童语言的发展。本文从以下五个部分对儿向语的是否精调性
本文所采用的语料是中华书局1989年出版的《五灯会元》改定本,由苏渊雷点校,在穷尽性调查统计的基础上对《五灯会元》量词进行了共时平面描写和历时比较研究。 全文除前言和
词汇习得研究已成为二语习得研究的重要内容。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指出:词汇习得不是简单的“会”与“不会”,而是一个循序渐进、词汇知识不断积累的过程。二语学习者的词汇知识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