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动词“去”是汉语基本词汇中的一员,从古至今使用频率都非常高,它的基本词义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先秦汉语中表示离义,战国末期出现了使“去”得以从源点指向到终点指向转变的两个条件——其后经常出现目的性成分和源点宾语大量省略。“去”在魏晋之际产生了表往义的不及物用法,稍晚产生了表往义的准及物用法。这样,“去”就实现了似乎完全相反的词义演变。本文围绕“去”的语义从源点指向到终点指向的转变问题展开讨论,共分为七个部分,包括这样四个核心内容:1、上古汉语中表离义的“去1”和近现代汉语中表往义的“去4”的差别与联系。它们的差别显而易见,但联系更不可忽视:“去1”表示“离开某处”,词义中没有“前往终点”的成分;“去4”表示“(离开说话人所在地)到说话人确定的别的地方”,隐含有“离开源点”的成分。2、我们详细考察了“去”在先秦、汉、魏晋南北朝、唐五代代表性文献,如在《左传》、《韩非子》、《史记》、《抱朴子》、《世说新语》、《百喻经》、《敦煌变文》以及部分汉译佛经、小说等口语文献中的分布情况,统计了“去”在各个时期不同用法的使用频率,同时将“往”的发展变化作为参照。3、在上述材料的基础上,本文得出以下几点结论:⑴表往义的“去3”来自不带源点宾语的“去2”,当语境中终点性成分的凸显度超出源点性成分的凸显度时,表往义的不及物动词“去3”就产生了,这个过程发生在魏晋之际;南北朝前后终点性成分获得了“去”后的宾语位置,“去3”及物化为“去4”;⑵“去”从离义向往义的演变来自“去”早期的两个语用法,一是在“去”后经常出现目的性成分,即用为“去(+NLs)(+而)+之/适+NLg”结构,在《史记》中一般行为动词开始进入这个结构。基于语用的“不过量”原则,“去(+NLs)(+而)+VP”结构中隐含有“往别处”的意思,“去”的词义变为“离开某处(往别处)”;另一个用法是“去”后源点宾语的大量省略,这种语用法在魏晋之际规约化为一种语法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