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楼梦》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是中国文化和语言的百科全书。曹雪芹为了尽量隐藏书中描写的家族故事和历史事实,在写作过程中尝试运用了多种手段如双关、象征等,而这些写作手法给译者带来极大地挑战。本文将运用Delabastita的双关语翻译理论来分析李志华本《红楼梦》的双关语翻译策略,研究他的翻译观。 历来人们认为双关语不可译,但是Delabastita并不赞同。在其研究莎士比亚双关语翻译的基础上,他提出了一套双关语的翻译策略:双关语译为双关语,双关语译为非双关语,双关语译为相关修辞技巧,双关语译为零,照抄原文,非双关语译为双关语,零译为双关语以及编辑手段。 这些策略又可以进一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偏重于译文的充分性,包括双关语译为非双关语,照抄原文和编辑手段三种。另一类偏重于译文的可接受性,包括双关语译为相关修辞技巧,双关语译为零,非双关语译为双关语和零译为双关语四种。而双关语译为双关语则两者兼顾。通过分析译者所采用的双关语翻译策略,可以揭示他是偏重于译文的充分性还是可接受性。 本文中主要从四个类型的双关语的翻译来进行研究:地名双关,人名双关,诗歌中的双关以及对话中的双关。在分析了李志华本《红楼梦》的双关语翻译策略后,结果显示在翻译双关语方面,译者更加注重文本的充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