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病毒性心肌炎(VMC)是儿科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其临床表现轻重不等,预后差异显著,目前无特异性治疗。VMC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其导致的心肌纤维化(MF)严重程度与疾病预后密切相关。WISP1是Wnt诱导分泌蛋白1,有研究发现它有促进心肌细胞肥大、心肌成纤维细胞增值及胶原合成的作用,与MF密切相关,可被致炎因子TNF-α介导经由TNF-α/WISP1信号转导途径完成。葛根素为葛根中提取的一种异黄酮类化合物,具有保护缺血心肌、改善心肌代谢,抗氧化、抗凋亡、抗心肌纤维化等重要的药理作用。研究目的:通过建立VMC小鼠模型,观察WISP1在VMC小鼠心肌上的表达情况,探讨WISP1在VMC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同时观察葛根素对VMC的干预作用。研究方法:实验选取体重14~15g的雄性Balb/c小鼠1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30)、VMC组(n=45)和治疗组(n=45)。VMC组和治疗组小鼠腹腔注射CVB3悬液0.2ml建立VMC模型,治疗组从接种病毒日起每日注射葛根素注射液(15mg/kg.d),连续28天。每日记录小鼠日常情况及死亡状况。分别于第4、7、14、28天每组随机抽取6只小鼠称重、摘眼球取血后断颈处死,血清测定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解剖小鼠,心脏称重后中性甲醛液固定,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心肌组织形态学改变,半定量计算病理积分;Masson染色观察胶原纤维变化,计算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VF);免疫组织化学法对WISP1及TNF-α的表达进行定性、半定量测定;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1)小鼠感染CVB3后,VMC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相比,小鼠一般状态及生存质量差,体重轻,死亡率高;心肌酶CK-MB峰值高,下降速度慢;HE染色提示心肌病变程度重,病理积分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Masson染色提示VMC组小鼠心肌纤维第7天即开始增加,胶原面积明显增加、染色加深,胶原容积分数(CVF)增高,与治疗组有显著性差异;免疫组织化学法显示VMC组小鼠心肌WISP1及TNF-α表达水平明显增加,与治疗组有显著性差异;以上均提示葛根素注射液对VMC干预作用明确,有可能在保护心肌、改善炎症、抗纤维化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其抗纤维化作用可能与下调WISP1的表达有关。(2)免疫组织化学法结果显示:正常小鼠心肌WISP1及TNF-α仅有少量表达,VMC组小鼠表达明显增加,提示WISP1确实参与了VMC的发病过程。VMC组小鼠心肌WISP1及TNF-α第4天即出现明显表达,随着时间推移,WISP1表达量逐渐增加,于28天达到高峰;而TNF-α于第7天达到高峰,14天略有下降,28天降到最低。WISP1及TNF-α在炎症坏死病灶周围及纤维化处表达均增强,且WISP1的表达时间比胶原纤维增加时间早,推测可能是由于炎症因子TNF-α通过刺激成纤维细胞介导了WISP1的异常表达。(3)直线相关分析示:WISP1与CVF明显正相关,与CK-MB、心肌病理积分无相关性,提示WISP1与心肌纤维化关系密切,由此参与了VMC的发病过程。TNF-α与CK-MB、心肌病理积分明显正相关,与CVF无相关性,进一步表明炎症了TNF-α为VMC的致炎因子,并非心肌纤维化的标志因子。直线相关分析示WISP1与TNF-α无明显相关性,与推测相悖,可能是由于TNF-α即是敏感的炎症因子,又与纤维化有关,在免疫反应中又起到重要作用,与其多重作用相关,但不能否定其介导了WISP1的表达,需要更多研究进一步明确。实验结论:1.WISP1参与了VMC的发生发展过程。2.WISP1与VMC的心肌纤维化程度密切相关,该过程可能是通过TNF-α表达上调介导。3.葛根素能提高VMC小鼠的存活率,保护心肌,改善心肌炎症,可能与其抗细胞凋亡、抗氧化、清除氧自由基有关。4.葛根素能减轻VMC心肌纤维化程度,可能是通过抑制TNF-α的表达下调WISP1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