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度攻角下掠及弯掠扩压叶栅气动性能试验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hk19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实验研究了由直叶片、前掠叶片、弯掠叶片和后掠叶片组成的压气机平面扩压叶栅气动性能.实验中四种叶型相对叶展中部对称,前、后掠叶型积迭线为相对于叶栅端壁弦向前倾或弦向后倾,弯掠叶片为弦向前倾的同时又对其作了垂直于弦向的弯曲,四种叶片在叶展中部由圆弧过渡.在零冲角下对叶栅流场进行了详细测量,并作了流场显示.实验结果表明,在直叶栅流道内,损失主要集中分布于两端壁附近与端壁/吸力面角区,角区内存在较为明显的回流.在前掠叶栅与弯掠叶栅中,损失也主要分布于上述两个区域,但与直叶片相比,端壁二次流损失显著减小,而中径附近损失略微增加.两种叶栅根部负荷减小而中部负荷增加,沿流向逆压梯度在根部较短而在中部较长,基本消除了端壁/吸力面角区的回流,角区分离范围明显减小.前掠和弯掠叶片吸力面都形成了沿叶展两端压力高中间压力低的"C"型静压分布.此外,弯掠叶片压力面的静压分布呈独有的"C"型分布,对端壁附近低能流体的展向迁移作用更强,其端部损失最小.后掠叶栅对栅内流动的影响趋势与前掠叶栅相反,与直叶栅相比,其端部附近损失增加而叶展中部损失减小.后掠叶栅吸力面的静压分布为中间压力高两端压力低的反"C"型,在其作用下流道后半段吸力面新生附面层趋向于向两端壁移动而增加了端部损失,尤其是由于低能流体在横向和展向向端壁/吸力面角区积聚,造成角区损失范围向主流区的扩展.后掠叶栅根部的流向逆压梯度最长,通道涡启动最早,角区分离范围最大,角区回流进一步恶化.四种叶栅的出口气流角在大部分叶高范围内落后于叶栅的几何出气角.近端部区域气流存在过偏转,叶栅中部气流落后角较小.与直叶栅和后掠叶栅相比,前掠和弯掠叶栅在端部附近25﹪叶高范围内出口气流角减小;在中径附近,即25﹪~75﹪叶高范围内,其出口气流角更接近于叶栅的几何出气角.弯掠叶栅虽然集合了前掠叶栅以及人们普遍认同的弯曲叶栅改善流动特性的优点,但在叶栅总损失中没有体现出二者的集成,反而由于其中径附近损失的过度增加而使其总损失较前掠叶栅大.因此,需对其几何参数如掠高(角)、弯高(角)的合理匹配以达到降低损失的最佳效果作进一步研究.
其他文献
过去近50年的航空航天事业的迅速发展,使空气动力学作为一个重要学科,全方位突出于航空航天科学的前沿,其中稀薄气体动力学的地位尤其重要;而上个世纪末开始发展的微米/纳米
现如今的高中美术教学,在大的高考浪潮形式、制度的驱逐下,不乏有很大一部分学校的美术课教学面临名存实亡的状况.一则是美术是非高考科目,二则是高考科目的教学任务紧张,学
期刊
该文重点介绍了水为连续相时油水两相流测井方法及传感技术的理论和实验研究.针对大庆油田进入高含水开发期,迫切需要提高油井内产液剖面测井精度的要求,研究了通过测量油水
该文在大量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同时,熟悉了三维CAD软件PRO/E,三维数值仿真软件FIRE和一维数值仿真软件BOOST.然后,针对具体的仿真对象,采用轴对称圆断面亚音速射流流场作为柴
该文利用氟利昂113为模化工质从模拟中子慢化室内氢的两相流动出发,通过测得不同压力、不同热负荷、不同高度下氟利昂113两相工质的含气率,找出含气率与系统压力、高度以及容
在我国九年义务教育中,小学是掌握知识的最基础的时期,也是引导孩子培养阅读和语言能力的关键时期.为了能够充分挖掘学生对语文的学习能力,小学语文课中的课堂朗读是目前较为
我国著名教育家、新教育实验活动发起人朱永新老师是明确反对“生成”这一提法的.他在《社会、生活与生命的深刻共鸣》中曾如此说:“新课程理念倡导不确立固定的教学目标,在
期刊
智慧教师技术的应用可以为学生提供无限的可能性.本文主要总结了小学数学智慧课堂中交互研究的有效教学方法.笔者希望通过引入互动式教学模式,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知识内容,使学
案例教学法,顾名思义,就是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加深基础理论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以求学生能够灵活运用,举一反三,有效增强学习效果.接下来,我将以高中数学教学为例,深入分析案
该文就涡旋式空气压缩矾的动力特性和涡盘的变形情况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和实验研究.该文建立涡旋式空气压缩机工作过程的热力学及动力学模型,该模型包括润滑油和气体的泄漏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