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文化村镇作为人类文明的载体是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产。近年来,国家对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日益重视,出台了一系列的保护政策和法规,也开始了保护标准的研究。特别是国家科技部于2008年启动了国家“十一五”支撑课题“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的规划技术研究”,意在通过该课题研究形成我国历史文化村镇保护标准,其中包含了资源普查和基础数据库体系标准和评价体系、保护体系标准,本文的研究正是依托于这一课题。目前,国内许多研究机构已经开展了历史文化村镇的资源普查和数据库建设工作,但理论总结偏少,也存在着由于建构标准不统一而难以实现数据共享的问题,本文的研究正是基于这一切入点,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意图做到既实现资源普查和数据库构建的标准化,又能够建立开放的、不断完善的共享数据库。由于历史文化村镇地域、类型和规模的不同,资源普查标准也有所差异,由于研究时间和精力所限,本文将研究的对象限定于广东地区的历史文化村落。
本文按照实践(提出问题)——理论(分析问题)——实践(解决问题)的逻辑顺序进行论证。绪论和历史文化村落数据库研究现状概述(第一、二章)是论文的起点和方向,也是提出问题的部分。笔者对现有的相关理论和研究进行了介绍总结,提出现状研究的不足(如历史文化村落基础数据库研究较少、现有数据库难以形成共享等),并结合实践提出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方向。
在分析问题部分,论文从广东地区历史文化村落分类特征、历史文化村落的价值特色元素、多学科交叉研究和村民问卷调查四个方面,综合确定了历史文化村落中的区域关系、历史文化经济社会特征、自然环境、村落布局、乡土建筑、市政设施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9大类32中类的内容作为资源普查对象,根据不同对象的特点,提出了数据收集和储存方式,最终提出了包含普查对象,数据收集、数据储存三个方面内容的广东历史文化村落资源普查标准(第三章);然后根据广东历史文化村落资源普查对象的特点和数据库使用目的,提出拟构建空间数据库、属性数据库、影像数据库等六个子数据库系统,并针对子数据库特征,分别提出了基于ARCGIS和MSEXCEL的数据库构建方法,其中为了实现数据的关联性和数据库的共享,提出了结合广东行政区划编码和农村用地标准的数据库ID编码方式(第四章)。
在解决问题部分,应用所提出的资源普查标准和数据库构建方法对广宁县北市镇大屋村进行资源普查并建立了相应的基础数据库,对建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解决(第五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