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写作是英语专业中一门考查学生语言综合技能的课程,不仅考查了学生的词汇、语法以及组建语篇的能力,而且还反映了思维能力。学生在接受了传统的写作教学之后能够正确使用英语词汇和语法完成完整正确的句子,但这种表达通常是学生在固有的汉语思维下产生的,所以受母语的影响,英语表达中缺少衔接连贯。即使学生学习了如何组织语篇,写出的内容有时也模式化,毫无新意。语法隐喻则为打破这一瓶颈提供了新的方法。本论文阐述了语法隐喻的兴起和发展过程及在国内外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当前我国大学写作教学的现状。本论文以语法隐喻理论为指导,结合教学实践,进行实证研究,旨在揭示以下三个问题:1)语法隐喻理论的输入是否增强了学生的名词化意识,从而提高写作的英式思维,2)学生应用语法隐喻的量上是否发生变化,其合理性正确性如何,3)通过运用语法隐喻,学生写作内容的可读性是否有所提高。通过对得出的数据和语料进行分析从中得出语法隐喻对大学英语专业写作教学的指导作用的结论和启示。该实证研究以东北林业大学2012级英语专业76名学生为实验对象,进行为期六周共12节课堂教学实践。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方法对于控制组及实验组进行题为Say No to Drunk Driving的写作的前测及后测,并对实验组进行了前后测的问卷调查及访谈。对于数据、学生样文及访谈进行分析,回答了欲揭示的问题:通过语法隐喻理论的输入及相应的写作练习,学生的名词化意识有所提高,改善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英语思维;通过语篇分析发现学生对于语法隐喻的应用性虽有提高但并不十分令人满意,隐喻内容大都合理,文章可读性增强了,但部分学生没有摆脱写作的模式化,创新性不够。本次实证研究在实证教学中还存在教学及训练时间上,实证人数上及本人理论深度上的局限等不可避免的问题;此外,本文也为以后的相关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望为日后的英语教学研究工作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