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工业转型与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工业遗产更新再利用已成为许多城市丰富城市意象内涵、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手段,如北京798艺术区、重庆鹅岭二厂文创公园等项目已成为城市新名片。近两年国内类似项目数量井喷式增长,但存在更新项目特色缺失、城市意象雷同等问题,使工业遗产价值未能充分发挥、城市特色资源产生浪费。因此,本文拟从城市意象视角出发,对重庆市工业遗产更新项目展开评价研究,这对推动城市工业遗产的有效更新具有重要意义。
论文首先对工业遗产更新及城市意象相关的文献进行梳理,界定了城市工业遗产的概念,并概述有机更新等相关理论与方法;其次,本文基于文献与理论研究成果,梳理了重庆市工业历史的发展与演变,分析工业遗产的现状与主要更新模式;进一步探究更新项目的空间分布特征,结合项目更新状态,将重庆市工业遗产更新项目划分为四类空间集群;利用空间计量模型识别了9项显著驱动项目更新的关键因素,并对空间集群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再次,通过对多主体作用下的城市工业遗产更新与城市意象作用机理的分析和阐述,构建了城市意象视角下城市工业遗产更新的评价框架,选择不同空间集群的代表性项目进行对比分析;然后,收集互联网社交媒体数据作为公众意象感知的来源,运用自然语言处理的文本分析方法进行感知聚类与情感分析,从而识别出不同空间集群的感知与情感差异;最后,针对不同空间集群提出更新的策略建议,以期为城市工业遗产更新的决策、实施与改善提供参考,从而推动城市工业遗产的有效更新。
研究结果表明:①重庆市工业遗产更新项目在空间上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自相关性,“高值聚集区域”位于主城核心区域、“低值聚集区”位于远郊区县,主城边缘区及近郊区县存在“低值离群区域”和“不显著区域”。②重庆工业遗产更新能够形成独特的城市意象,综合情感得分为69.30%,整体公众感知情感较为积极。但重庆市工业遗产的视觉感知较强而文化意蕴不足,缺乏文化内驱力,不利于城市意象的长远发展。“高值集群区域”的项目活力较高,空间功能明显,各项目间感知情感差异较大。“不显著区域”的视觉感受突出,控制性与可及性不强,各项目情感得分差异较小。③对重庆市工业遗产空间分布的四类集群,提出9项针对性的更新策略建议,如“高值集群区域”的更新建议采用嵌入式城市功能修补的更新模式、注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和城市产业升级等。
论文首先对工业遗产更新及城市意象相关的文献进行梳理,界定了城市工业遗产的概念,并概述有机更新等相关理论与方法;其次,本文基于文献与理论研究成果,梳理了重庆市工业历史的发展与演变,分析工业遗产的现状与主要更新模式;进一步探究更新项目的空间分布特征,结合项目更新状态,将重庆市工业遗产更新项目划分为四类空间集群;利用空间计量模型识别了9项显著驱动项目更新的关键因素,并对空间集群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再次,通过对多主体作用下的城市工业遗产更新与城市意象作用机理的分析和阐述,构建了城市意象视角下城市工业遗产更新的评价框架,选择不同空间集群的代表性项目进行对比分析;然后,收集互联网社交媒体数据作为公众意象感知的来源,运用自然语言处理的文本分析方法进行感知聚类与情感分析,从而识别出不同空间集群的感知与情感差异;最后,针对不同空间集群提出更新的策略建议,以期为城市工业遗产更新的决策、实施与改善提供参考,从而推动城市工业遗产的有效更新。
研究结果表明:①重庆市工业遗产更新项目在空间上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自相关性,“高值聚集区域”位于主城核心区域、“低值聚集区”位于远郊区县,主城边缘区及近郊区县存在“低值离群区域”和“不显著区域”。②重庆工业遗产更新能够形成独特的城市意象,综合情感得分为69.30%,整体公众感知情感较为积极。但重庆市工业遗产的视觉感知较强而文化意蕴不足,缺乏文化内驱力,不利于城市意象的长远发展。“高值集群区域”的项目活力较高,空间功能明显,各项目间感知情感差异较大。“不显著区域”的视觉感受突出,控制性与可及性不强,各项目情感得分差异较小。③对重庆市工业遗产空间分布的四类集群,提出9项针对性的更新策略建议,如“高值集群区域”的更新建议采用嵌入式城市功能修补的更新模式、注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和城市产业升级等。